| 商品名称: 割据的逻辑-中国法律服务市场的生态分析-(增订本) |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7-10-01 |
| 作者:刘思达 | 译者: | 开本: 32开 |
| 定价: 58.00 | 页数: | 印次: 1 |
| ISBN号:9787544768436 | 商品类型:图书 | 版次: 1 |
有理论的高度,有实证的精度
中国法律社会学的典范之作
《割据的逻辑》一书的英文初稿是作者刘思达获得芝加哥大学社会学博士学位的论文。本书将芝加哥社会学派的生态分析传统引入对中国法律职业的实证研究当中,在详细梳理了法律服务行业的源起和变迁之后,又搭建了相当宏大的理论体系,以解释行业内部和外部各种边界的产生。该体系还原了职业者与政府、社会和其他职业者之间的多元互动,在保存了复杂性的前提之下,极为精准地将这些互动抽象为“合界”、“分界”、“维界”与“共生交换”几种基础行为模式。此书堪称中国法律社会学的典范之作,值得所有法学研究者仔细阅读。增订本收入了《方庭的窗口:芝大留学往事》和《场域与生态》两篇文章。
1980年生于北京,祖籍云南。幼习奥数,酷爱几何,北大研习法律四年,索然无味,决定出国留学,转攻社会学。2009年于美国芝加哥大学获社会学博士学位,用齐美尔的社会几何学和芝加哥学派的人类生态学视角研究中国法律职业,本书的英文初稿即为作者的博士论文。
2009—2016年任教于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社会学系、法学院,讲授法律社会学、职业社会学、法律职业、当代中国社会等课程。2016—2017年度为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成员。
2016年至今任教于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社会学系,并兼任美国律师基金会研究员、纽约大学亚美法研究所研究员。主要研究兴趣集中于当代中国的法律改革与法律职业,兼攻法社会学基本理论。
除本书外,还著有《失落的城邦:当代中国法律职业变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霍姆斯读本:论文与公共演讲选集》(译著,上海三联书店2009年版)、Criminal Defense in China: The Politics of Lawyers at Work(《中国的刑事辩护:律师工作中的政治》,剑桥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等学术著作,并在中外主要学术期刊上发表过数十篇中英文论文。
再版序言
第一章 割据:中国法律服务市场三十年
第二章 边疆:农村的纠纷解决与职业系统
第三章 战场:律师与基层法律服务
第四章 高端:涉外法律市场的全球化
第五章 后院:企业与政府机关的法制化
第六章 雷区:律师与刑事司法系统
第七章 逻辑:定界与交换的空间社会学
参考文献
附录 场域与生态
后记
方庭的窗口:芝大留学往事
这本书的章节设置非常清晰,逻辑性也很强,一开始读的时候,我就被它严谨的论证方式所吸引。作者在梳理市场现状时,并没有简单地罗列事实,而是通过大量的案例和数据,层层剥茧,深入剖析了不同类型法律服务机构的运作模式、竞争策略以及各自面临的挑战。我特别留意了其中关于市场细分和专业化发展的章节,作者对不同法律服务领域的见解非常独到,比如在知识产权、金融法、涉外法律服务等方面的分析,都让我看到了很多此前未曾注意到的细节。书中的一些图表和模型也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将复杂的市场关系直观地呈现出来,使得理解更加容易。读到后面,我发现作者对未来市场趋势的预测也非常有参考价值,对于我们这些身处其中的从业者来说,了解这些趋势至关重要。这本书不仅仅是理论的探讨,更具有很强的实践指导意义,让我对如何应对市场变化有了更清晰的思路。
评分这本书最让我感到震撼的是它对未来趋势的洞察和对潜在挑战的预警。作者并没有回避市场中存在的一些痛点和难点,而是直面问题,并提出了一些极具前瞻性的思考。他对科技在法律服务领域应用的分析,特别是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如何重塑行业格局,让我感到了未来已来。同时,他也强调了人才培养、行业规范以及消费者需求变化对市场发展的重要性。整本书读下来,既有对当下市场现状的深刻剖析,也有对未来发展方向的清晰指引。它不是一本能让你一夜暴富的书,但绝对是一本能让你在思想层面获得极大提升的书。它提供了一个思考的框架,一个认识世界的视角,让我对接下来的行业发展有了更加深刻和全面的理解,非常值得推荐给所有关心中国法律服务市场的人。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带着一种沉静而又力量感的气息,深邃的蓝色背景,上面是烫金的字迹,显得十分庄重。拿到手时,它的厚度就让人感觉内容一定相当充实,印刷质量也很好,纸张触感温润,油墨清晰,即使是长篇阅读也不会感到疲惫。我尤其喜欢它排版的方式,字号大小适中,行距也恰到好处,不会让眼睛感到拥挤,读起来十分舒畅。封底的简介用词精准,点出了本书探讨的核心议题,勾起了我对中国法律服务市场现状的强烈好奇。我一直对这种分析性、研究性的书籍很感兴趣,尤其是当它涉及到当下社会发展的重要领域时,总能从中获得很多启发。这本书的定价也显得物有所值,考虑到它所包含的信息量和研究深度,这样的价格是非常合理的。总的来说,在未翻开第一页之前,这本书就已经给我的第一印象非常出色,让我对接下来的阅读充满了期待,相信它能带来深刻的洞察和全面的认识。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相当朴实,没有过多花哨的辞藻,而是用最直接、最准确的语言来表达观点。这种风格的好处在于,即使是复杂的理论概念,也能被清晰地解释明白,不会让读者感到晦涩难懂。作者在阐述观点时,经常会引用一些权威的研究报告和学术文献,这使得本书的观点更加具有说服力,也体现了作者严谨的治学态度。我尤其欣赏作者在分析问题时的中立性,他并没有预设立场,而是基于事实和逻辑进行分析,这使得他的结论更加客观公正。在阅读过程中,我不断地被作者的洞察力所打动,他总是能看到别人容易忽略的细节,并从中提炼出重要的结论。这本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循循善诱地引导读者去理解和认识中国的法律服务市场,让我受益匪浅。
评分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中国法律服务市场的理解提升了一个新的维度。作者在书中探讨的“割据”现象,不仅仅是表面上的市场分割,更是深层次的利益博弈、资源配置和发展模式的差异。他并没有简单地将这种“割据”定性为好与坏,而是深入分析了这种现象形成的内在逻辑和对市场生态的深远影响。书中关于不同主体之间互动关系的分析,比如大型律所与中小律所、传统律所与新型法律服务平台、本土律所与国际律所之间的关系,都写得鞭辟入里。我尤其对作者关于市场“生态”的比喻印象深刻,他将市场比作一个复杂的生物系统,各种主体相互依存、相互竞争,共同构成了一个动态的平衡。这种生态化的视角,让我看到了传统宏观经济分析之外的另一番景象,更加全面地理解了市场的复杂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