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作者: 张增骏
丛书名: 区块链技术丛书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1589327
定价 79元
出版日期:2018 年1月
开本:16开
版次:1-1
所属分类:计算机
目录
序一
序二
序三
前言
第一篇 准备篇
第1章 区块链概述 2
1.1 区块链的前世今生 2
1.1.1 区块链的历史起源——比特币 2
1.1.2 欢迎来到区块链的世界 3
1.1.3 区块链演进趋势 4
1.2 区块链概念 5
1.2.1 区块链本质 6
1.2.2 区块链工作原理 6
1.2.3 区块链技术特点 7
1.2.4 区块链层次模型 8
1.2.5 区块链共识算法 8
1.2.6 区块链并不一定去中心化 9
1.3 区块链技术平台 10
1.3.1 比特币 10
1.3.2 以太坊 11
1.3.3 瑞波 13
1.3.4 区块链商用平台:超级账本 13
1.3.5 区块链技术平台比较 15
1.4 区块链的商用之道 15
1.4.1 区块链的2.0时代:商用区块链 15
1.4.2 超级账本:商用区块链的“第五元素” 17
1.4.3 区块链的商业应用场景 17
1.5 本章小结 18
第2章 超级账本初体验 19
2.1 基础环境安装 19
2.1.1 Docker的安装和使用 19
2.1.2 Docker Compose的安装和使用 21
2.1.3 下载超级账本源代码 24
2.2 超级账本部署调用 24
2.2.1 下载Docker镜像文件 24
2.2.2 部署超级账本网络 25
2.2.3 链码调用和查询 26
2.2.4 常见错误 27
2.3 节点的配置参数传递规则 29
2.4 本章小结 31
第二篇 核心篇
第3章 超级账本的系统架构 34
3.1 系统逻辑架构 35
3.2 网络节点架构 37
3.3 典型交易流程 39
3.3.1 创建交易提案并发送给背书节点 39
3.3.2 背书节点模拟交易并生成背书签名 41
3.3.3 收集交易的背书 42
3.3.4 构造交易请求并发送给排序服务节点 43
3.3.5 排序服务节点以对交易进行排序并生成区块 45
3.3.6 排序服务节点以广播给组织的主节点 45
3.3.7 记账节点验证区块内容并写入区块 45
3.3.8 在组织内部同步最新的区块 49
3.4 消息协议结构 49
3.4.1 信封消息结构 49
3.4.2 配置管理结构 51
3.4.3 背书流程结构 52
3.5 策略管理和访问控制 56
3.5.1 策略定义及其类型 56
3.5.2 交易背书策略 57
3.5.3 链码实例化策略 60
3.5.4 通道管理策略 61
3.6 本章小结 63
第4章 基于Gossip的P2P数据分发 64
4.1 概述 64
4.2 超级账本中的Gossip协议 65
4.3 成员认证及身份管理 67
4.4 节点启动及成员管理 67
4.5 主节点选举过程 68
4.6 基于反熵的状态同步 69
4.7 数据传播过程 70
4.8 多通道的支持 70
4.9 消息的验证策略 71
4.10 消息的多路分用及分区 73
4.11 和Gossip相关的配置参数 76
4.12 本章小结 77
第5章 分布式账本存储 78
5.1 概述 78
5.2 读写集 79
5.2.1 交易模拟和读写集 79
5.2.2 交易验证和世界状态更新 80
5.2.3 模拟和验证示例 80
5.3 账本编号 81
5.4 账本数据 81
5.4.1 账本数据存储 82
5.4.2 账本数据读取 83
5.4.3 交易模拟执行 84
5.5 区块索引 84
5.5.1 文件位置指针 85
5.5.2 索引的同步过程 86
5.6 状态数据 87
5.6.1 LevelDB 88
5.6.2 CouchDB 89
5.6.3 基于状态数据的区块验证 91
5.7 历史数据 92
5.8 数据恢复 92
5.9 本章小结 93
第6章 集成共识机制的排序服务 94
6.1 概述 94
6.1.1 共识算法的类型 95
6.1.2 Hyperledger Fabric 1.0的共识机制 96
6.2 实现数据隔离的多通道 97
6.2.1 排序服务的初始化 99
6.2.2 通道的创建 101
6.2.3 通道的更新 105
6.2.4 通道的加入 107
6.2.5 通道的查询 107
6.3 可插拔的排序服务 108
6.3.1 排序服务接口 108
6.3.2 基于单进程的排序服务 110
6.3.3 基于Kafka的排序服务 110
6.3.4 链消息过滤器 122
6.4 本章小结 124
第7章 实现数据隔离的多链及多通道 125
7.1 数据存储对多链的支持 126
7.1.1 账本数据 126
7.1.2 索引数据 126
7.1.3 状态数据 127
7.1.4 历史数据 127
7.2 链码对多链的支持 128
7.2.1 链码的生命周期管理 128
7.2.2 链码和背书节点的通信 129
7.2.3 链码的部署和调用 130
7.3 多通道对多链的支持 131
7.4 命令行和SDK对多链的支持 132
7.5 关于系统链 132
7.6 本章小结 132
第8章 基于数字证书的成员管理服务 133
8.1 实现成员管理的MSP 133
8.1.1 MSP成员的验证 133
8.1.2 MSP的目录结构 134
8.1.3 MSP的配置最佳实践 140
8.2 颁发数字证书的Fabric CA 142
8.2.1 概述 142
8.2.2 Fabric CA服务端的安装部署 143
8.2.3 Fabric CA服务端的操作使用 148
8.3 本章小结 158
第9章 支持多种语言的智能合约 159
9.1 概述 160
9.2 链码的生命周期管理 160
9.2.1 链码的生命周期 160
9.2.2 应用程序和链码的交互流程 164
9.2.3 背书节点接收应用程序的请求处理 165
9.2.4 采用上下文实现交易的模拟执行 166
9.2.5 链码消息的数据分发 166
9.2.6 链码运行环境的管理 168
9.3 内置的系统链码 172
9.3.1 生命周期管理系统链码 173
9.3.2 配置管理系统链码 180
9.3.3 查询管理系统链码 182
9.3.4 交易背书系统链码 182
9.3.5 交易验证系统链码 184
9.4 链码的相互调用 184
9.5 背书节点和链码的有限状态机 185
9.5.1 背书节点和链码之间的事件 188
9.5.2 背书节点的有限状态机 189
9.5.3 链码的有限状态机 190
9.6 本章小结 192
第三篇 应用篇
第10章 超级账本的应用开发模型 194
10.1 应用开发模型 194
10.2 应用程序开发的SDK 194
10.2.1 概述 195
10.2.2 SDK规范 195
10.2.3 应用场景介绍 204
10.3 链码的开发和调试 210
10.3.1 链码需要实现的接口 210
10.3.2 链码的SDK提供给链码的接口 212
10.3.3 链码开发的注意事项 214
10.3.4 链码的调试 215
10.4 本章小结 216
第11章 从零开始部署超级账本网络 217
11.1 准备超级账本运行环境 217
11.1.1 超级账本运行环境 217
11.1.2 编译超级账本镜像文件 224
11.2 快速构建超级账本网络 227
11.2.1 下载BYFN的代码 227
11.2.2 BYFN脚本介绍 227
11.2.3 生成网络初始化配置 228
11.2.4 启动超级账本网络 230
11.2.5 关闭超级账本网络 235
11.3 逐步建立超级账本网络 236
11.3.1 生成MSP证书 236
11.3.2 生成排序服务创世区块 236
11.3.3 生成通道配置创世区块 236
11.3.4 定义组织锚节点 237
11.3.5 启动超级账本网络 237
11.3.6 创建并加入通道 238
11.3.7 安装和实例化链码 240
11.3.8 执行链码查询 243
11.3.9 执行链码调用 244
11.4 本章小结 245
第12章 超级账本的应用开发实例 246
12.1 票据背书场景介绍 246
12.1.1 票据关系人 247
12.1.2 票据行为分类 247
12.1.3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字票据 249
12.2 票据背书需求分析 250
12.3 票据背书架构设计 251
12.3.1 票据背书的分层架构 252
12.3.2 票据背书的数据模型 253
12.4 票据背书实现 254
12.4.1 应用程序实现 254
12.4.2 链码功能实现 275
12.5 票据背书快速部署 287
12.6 票据背书展示 288
12.6.1 系统登录 288
12.6.2 发布票据 288
12.6.3 我的票据 289
12.6.4 发起票据背书 289
12.6.5 待签收票据列表 290
12.6.6 签收票据背书 290
12.6.7 拒收票据背书 291
12.7 本章小结 292
附录A 术语表 293
附录B 超级账本的实用工具 297
参考文献 308
我之前对区块链技术只是略有耳闻,感觉它神秘又复杂,直到最近读了这本《深度探索区块链 Hyperledger技术与应用》,才真正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这本书的优点很多,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循序渐进的讲解方式。它并没有一开始就抛出大量的技术术语和复杂的概念,而是从区块链最基础的原理入手,比如分布式账本、共识机制等等,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清楚。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区块”和“链”的类比,让我这个完全的初学者也能迅速理解其核心思想。 更进一步,书中对 Hyperledger Fabric 的介绍更是深入浅出。它详细讲解了 Fabric 的架构设计,包括 Peer 节点、Orderer 节点、Certificate Authority (CA) 等关键组件的作用,并且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示了交易的整个生命周期。让我觉得最实用的是,书中不仅讲解了理论,还提供了很多实际操作的步骤,比如如何搭建一个简单的 Fabric 网络,如何部署 Chaincode(智能合约)。这对于我这种希望动手实践的人来说,简直是福音。我跟着书中的例子,一步步操作,成功搭建了自己的第一个 Fabric 网络,那种成就感是无法言喻的。 此外,书中还涵盖了 Hyperledger Fabric 在不同行业的应用案例,比如供应链金融、数字身份、医疗保健等。这些案例分析让我看到了区块链技术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革新,更是能够解决实际业务痛点的强大工具。书中对每个案例都进行了深入剖析,从业务场景的需求出发,再到 Hyperledger Fabric 如何满足这些需求,以及最终带来的价值,都讲解得非常透彻。这让我对区块链技术的未来发展充满了期待,也让我思考如何在我的工作中应用这些技术。 让我惊喜的是,这本书并没有停留在基础和应用层面,而是对 Hyperledger Fabric 的高级特性也做了详细的阐述。比如,链码的升级、通道的管理、节点的加入与移除等等。这些内容对于想要深入理解 Fabric 的开发者来说,非常有价值。书中对这些复杂的操作都进行了详细的步骤说明和代码示例,使得原本看起来很难的操作变得触手可及。我花了很长时间去研究这部分内容,并且尝试着去修改和实现一些功能,收获颇丰。 总而言之,这本书为我打开了认识区块链技术的一扇窗户,特别是 Hyperledger Fabric 的强大功能和广阔应用前景。它内容丰富,讲解清晰,既有理论深度,又有实践指导,非常适合对区块链技术感兴趣的读者。无论你是想了解区块链技术入门,还是想深入研究 Hyperledger Fabric 的开发者,这本书都能给你带来很大的帮助。我强烈推荐给所有对区块链技术有好奇心或者想在工作中应用相关技术的朋友们。
评分对于我这样一个对区块链技术知之甚少的人来说,一本好的入门书籍至关重要。幸运的是,我找到了《深度探索区块链 Hyperledger技术与应用》。这本书以一种非常友好的方式,将复杂的区块链概念变得易于理解。它并没有直接跳到技术细节,而是先用一些通俗的比喻,比如“不可篡改的账本”来帮助我理解区块链的核心价值。 书中对 Hyperledger Fabric 的“智能合约”和“共识机制”的讲解,让我眼前一亮。它通过一个生动的“披萨制作”的例子,来解释智能合约的工作原理,让原本抽象的概念变得非常形象。比如,智能合约如何自动执行“披萨完成”的指令,以及如何触发“支付”的动作。而对于共识机制,书中则用了“大家一起投票决定”的方式来类比,让我很快理解了不同节点之间如何达成一致。 这本书最大的亮点在于,它不仅讲解了理论,还提供了非常详细的“动手实践”指导。从如何安装 Hyperledger Fabric 的开发环境,到如何创建一个属于自己的“联盟链网络”,再到如何编写和部署一个简单的“智能合约”,每一个步骤都写得非常清晰。我按照书中的步骤,一步步操作,成功搭建了一个属于自己的 Fabric 开发环境,并成功部署了一个简单的链码,这种成就感是无法言喻的。 我还很喜欢书中关于 Hyperledger Fabric 在“供应链管理”领域的应用案例。它详细分析了如何利用 Fabric 的不可篡改性和透明性,来解决供应链中的信息孤岛和信任问题。从原材料的来源追踪,到产品的生产过程记录,再到最终的物流配送,Fabric 都能提供端到端的解决方案。这让我看到了区块链技术在实际业务场景中的巨大价值。 总而言之,这本书是一本非常棒的区块链技术入门书籍。它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生动的案例和详细的实践指导,帮助我快速掌握了 Hyperledger Fabric 的核心技术。我强烈推荐这本书给所有想要了解区块链技术,特别是想要动手实践的初学者。
评分一直以来,我都在寻找一本能够深入剖析 Hyperledger Fabric 技术细节,并且能够结合实际应用场景的书籍。《深度探索区块链 Hyperledger技术与应用》这本书,无疑满足了我这方面的需求。它不像市面上一些泛泛而谈的书籍,而是真正地做到了“深度探索”。 书中关于 Hyperledger Fabric 架构的讲解,让我印象深刻。作者对 Fabric 的“组件化设计”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包括 Peer 节点、Orderer 节点、Certificate Authority (CA) 等等。并且,还深入分析了它们之间的交互逻辑,以及交易在 Fabric 网络中的流转过程。这对于我理解 Fabric 的工作原理,至关重要。我花了大量时间来理解“交易背书”、“提议”、“批准”和“提交”这些关键的流程。 我特别欣赏书中对 Hyperledger Fabric 的“通道”机制的深入解析。它不仅解释了通道的作用,比如隔离交易和数据,还详细讲解了如何创建、管理和加入通道。书中还提供了相关的命令和代码示例,让我能够更直观地理解这些操作。这对于构建复杂的、多组织的联盟链场景,非常有帮助。 此外,书中对 Hyperledger Fabric 的“链码(Smart Contract)”开发,进行了非常详尽的讲解。它覆盖了链码的生命周期管理,比如部署、升级和调用。并且,还深入探讨了链码的安全性问题,以及如何编写安全可靠的链码。我尤其关注了书中关于“状态数据库”和“索引”的介绍,这对于优化链码的性能非常有启发。 最后,书中还列举了许多 Hyperledger Fabric 的实际应用案例,覆盖了金融、医疗、物流等多个领域。这些案例分析,不仅展示了 Fabric 技术的强大能力,还为我提供了许多宝贵的实践经验。我从中学习到了如何根据具体的业务需求,设计和实现合适的 Fabric 解决方案。 总而言之,这是一本对于希望深入理解 Hyperledger Fabric 技术细节,并且能够将其应用于实际业务的读者来说,非常有价值的书籍。它内容翔实,讲解透彻,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区块链技术专著。
评分最近对一些新兴技术领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区块链技术便是其中之一。在朋友的推荐下,我入手了这本《深度探索区块链 Hyperledger技术与应用》,这本书的整体阅读体验相当不错,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不仅仅是一本技术手册,更像是一本引导读者逐步深入的“探险日志”。从最初的对区块链概念的模糊认知,到后来对 Hyperledger Fabric 体系结构的清晰理解,整个过程都充满了探索的乐趣。 书中关于 Hyperledger Fabric 的核心概念,如“链码”(Smart Contract)和“通道”(Channel),都用非常生动的语言进行了阐述。我尤其欣赏作者在解释“链码”时,将其比作一套自动执行的业务规则,这使得我这样一个非技术背景的人也能很快抓住其精髓。同时,关于 Fabric 的“通道”机制,书中也做了非常细致的介绍,解释了它如何在保证数据隐私和隔离的同时,实现联盟链的灵活性。这些概念的清晰梳理,为我后续的深入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这本书的结构安排也非常合理。它首先从区块链技术的普适性概念入手,让读者对整个技术生态有一个宏观的认识,然后再聚焦到 Hyperledger Fabric 这个具体的项目。这样循序渐进的方式,避免了信息过载,让我在学习过程中不会感到 overwhelmed。书中的图示和流程图也非常有帮助,将一些抽象的技术概念可视化,大大降低了理解难度。我反复阅读了几次关于交易背书和排序过程的图解,受益匪浅。 让我觉得非常有价值的是,书中并非仅仅罗列技术细节,而是融入了大量实际应用场景的分析。它展示了 Hyperledger Fabric 如何在不同行业发挥作用,比如在金融领域的跨境支付,在物流领域的货物追踪,以及在政府部门的政务服务等。这些案例的引入,不仅拓宽了我的视野,也让我看到了区块链技术解决现实世界问题的潜力。书中对于不同应用场景下,Fabric 技术的选择和实现方式都进行了分析,很有启发性。 总的来说,这本书是一次非常成功的技术探索之旅。它不仅让我系统地学习了 Hyperledger Fabric 的核心技术,还让我看到了区块链技术在现实世界中的巨大应用价值。对于任何想要了解区块链技术,特别是 Hyperledger Fabric 的读者,我都强烈推荐这本书。它是一本值得反复阅读、深入钻研的宝贵资源。
评分刚接触区块链技术的时候,感觉它就像是一个个复杂的代码堆砌而成,难以理解。但自从读了《深度探索区块链 Hyperledger技术与应用》之后,我的看法彻底改变了。这本书的叙述风格非常独特,它不像一些技术书籍那样枯燥乏味,反而充满了故事性和启发性。作者仿佛是一个经验丰富的向导,带领我一步步深入区块链的世界。 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 Hyperledger Fabric 的“身份认证”和“访问控制”部分的讲解。它用了很多生动的例子来解释 PKI(公钥基础设施)在 Hyperledger Fabric 中的作用,比如如何通过证书来验证节点身份,以及如何利用角色和策略来控制对链码的访问。这部分内容让我对区块链在安全性和可信度方面的优势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书中还提到了“membership service provider”(MSP)的概念,并且解释了它在管理组织成员方面的关键作用,这对我理解联盟链的运作模式非常有帮助。 在阅读过程中,我发现书中对 Hyperledger Fabric 的“共识机制”的介绍非常深入。它详细讲解了不同共识算法的原理和适用场景,比如 Raft 和 Kafka,并且分析了它们在性能、可用性和安全性方面的优劣。书中还提到了“排序服务”(Ordering Service)的作用,以及它如何保证交易的顺序性和一致性。我花了很多时间来消化这部分内容,因为它是我理解区块链技术核心的关键。 此外,这本书在讲解 Hyperledger Fabric 的“链码开发”方面也做得非常出色。它不仅介绍了不同编程语言(如 Go、Node.js)编写链码的方法,还提供了大量的代码示例和最佳实践。我尝试着跟着书中的例子,用 Go 语言编写了一个简单的链码,并且成功部署到 Fabric 网络中。这种亲手实践的体验,让我对链码的开发过程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总的来说,这本书是一本非常有见地的区块链技术书籍。它不仅让我对 Hyperledger Fabric 的技术细节有了深入的了解,更让我看到了区块链技术在构建安全、可信、高效的分布式系统方面的巨大潜力。我强烈推荐这本书给所有对区块链技术感兴趣,特别是希望深入了解 Hyperledger Fabric 的读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