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藝術哲學
:49.80元
作者:(法) 丹納著、傅雷
齣版社:現代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7-11-01
ISBN:9787514361902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精裝
開本:32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藝術哲學》由法國深具傳奇性的天纔人物丹納在巴黎美術學校講述美術史的講義編輯而成,以淵博精深之見解指齣藝術發展的主要潮流,為我們描繪齣瞭一幅歐洲藝術曆史中生動的畫捲。《藝術哲學》由翻譯傢傅雷先生翻譯,全書淺顯而有詩意,形象富麗,讓讀者在哲學的瀚海中漂流,為博大的藝術沉澱而震撼和陶醉。
目錄
編藝術品的本質及其産生
章藝術品的本質002
第二章藝術品的産生026
第二編意大利文藝復興期的繪畫
章意大利繪畫的特徵060
第二章基本形勢064
第三章次要形勢066
第四章次要形勢(續)077
第五章次要形勢(續)089
第六章次要形勢(續)109
第三編尼德蘭的繪畫
章原因122
第二章曆史時期152
第四編希臘的雕塑
章種族205
第二章時代235
第三章製度255
第五編藝術中的理想
章理想的種類與等級292
第二章特徵重要的程度300
第三章特徵有益的程度323
第四章效果集中的程度340
作者介紹
作者丹納是法國史學傢兼文學評論傢,實證主義的傑齣人物之一,他的著作《藝術哲學》是“一部有關藝術、曆史及人類文化的巨著”。丹納創造性地將自然科學的研究方法運用到精神科學的研究中去,主張研究學問,應“從事實齣發,不從主義齣發;不是提齣教訓而是探求規律,證明規律”,這對歐洲甚至現代西方美學産生瞭很大影響。
翻譯傢傅雷學深,譯文信、達、雅三美兼擅,於美術及音樂理論與欣賞,尤為專長。《藝術哲學》是傅雷精心翻譯的藝術史通論,“采用的不是一般教科書的形式,而是以淵博精深之見解指齣藝術發展的主要潮流”, 讀來條理明晰,妙趣橫生,絕無枯索沉悶之感。
文摘
序言
讀完第一部分後,我有一種感覺,作者似乎在努力拉開我們與藝術的距離,試圖用一種近乎冷峻的、科學的視角去剖析那些通常被感性光環籠罩的東西。他並沒有急於給齣“藝術是美好的”這種老生常談的結論,反而更關注藝術産生的機製,那種社會結構、曆史背景對藝術傢創作的無形製約。這對我來說是很有衝擊力的,因為我過去更傾嚮於“為藝術而藝術”的浪漫想象。這本書迫使我跳齣自己的主觀情感濾鏡,去觀察藝術作品背後的那些驅動力——也許是權力的展示,也許是階級的錶達,甚至是某種群體無意識的投射。文字的密度相當高,我發現自己常常需要停下來,反復咀嚼某一個段落,特彆是關於“形式”和“內容”辯證關係的探討,感覺像是在走迷宮,每一步都必須精準,否則就會偏離主旨。它不是一本用來消遣的書,更像是一場需要全神貫注參與的心智訓練。
評分這本書的翻譯質量,說實話,相當齣色,這在引進的哲學著作中並不常見。傅雷先生的譯筆,那種老派的、講究氣韻的文字功底,讓原著的思辨性得到瞭很好的保留,甚至在某些地方,我覺得他的中文錶述比我能想象齣的其他譯法更具畫麵感和力度。讀起來有一種沉穩的節奏感,沒有那種生硬的直譯腔調,能感受到譯者對原著思想的深刻理解和再創造。尤其是在處理那些晦澀的德語(或者法語,我不太確定原著語種,但文字風格很歐化)的邏輯連接詞和復雜的從句結構時,他處理得遊刃有餘,使得我們這些非專業讀者也能相對順暢地跟上作者的思路。這種“信達雅”的完美平衡,讓原本就艱難的哲學攀登變得略微平坦瞭一些,這對於普及這類深度著作無疑是巨大的貢獻。
評分坦率地說,這本書的閱讀體驗是有些“消耗精力”的,它需要你帶著某種批判性的準備去閱讀,而不是被動接受。它不提供廉價的慰藉,反而會不斷地提齣讓你不安的問題。比如,當他談到藝術的“曆史終結”或“審美疲勞”時,那種宏大敘事下的個體無力感是相當強烈的。讀完後,我發現自己看待身邊的畫展、音樂會,甚至電影時,都會不自覺地代入一種更深層的、帶有曆史重量的思考框架。它像一個強力的透鏡,讓你看清藝術錶象下的骨架和筋絡。雖然過程略顯枯燥,夾雜著一些可能需要反復查閱的術語,但這種對思維深度的拉扯和重塑,是任何膚淺的審美指南都無法給予的。我閤上書本時,感受到的不是滿足,而是一種更清晰、但也更沉重的理解世界的方式。
評分隨著閱讀深入,我開始注意到作者在處理不同藝術門類時的細微差異,他似乎對不同媒介的本體論特性有著非常敏銳的洞察力。比如,他對雕塑那種對空間的占有感和對物質性的強調,與他對音樂那種純粹的時間性、流變性的描述,形成瞭鮮明的對比。這種多維度的審視,打破瞭我過去那種“藝術是統一的”的僵化觀念。我開始意識到,我們談論“藝術”時,可能正在籠統地指代一係列本質上截然不同的活動。這本書不是在找一個放之四海而皆準的“藝術定義”,而是在展示一個審美的光譜,上麵每一種顔色(每一種藝術形式)都有其獨特的生成邏輯和被接受的社會條件。這種層層剝開的分析方法,極大地拓展瞭我對藝術實踐的理解邊界,讓我對那些我曾經不屑一顧的藝術形式,也開始抱持一種更審慎、更具好奇心的態度去觀察。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得非常吸引人,那種沉靜的墨綠色調,搭配著燙金的字體,一下子就讓人覺得這是一本“有分量”的著作。我是在一個咖啡館裏偶然翻到它的,光是那個標題——《藝術哲學》,就足夠讓人駐足。我當時在思考一個很老套的問題:藝術到底是什麼?它和生活有什麼區彆?這本書似乎預示著會給我一個深刻的、結構化的答案。我尤其欣賞它那種古典的裝幀方式,讓人聯想到某種久經考驗的智慧,而不是那些轉瞬即逝的流行讀物。拿在手裏,能感受到紙張的質感,這年頭,能用心做一本實體書的齣版社真是越來越少瞭,這本身就構成瞭一種對閱讀的尊重。雖然我還沒完全讀進去,但僅僅是翻閱目錄和前言,那種嚴謹的學術氣息就撲麵而來,不像有些哲學書讀起來像是在聽人閑聊,這本書的作者顯然是帶著清晰的藍圖來構建他的思想大廈的。那種對美學本質的追問,讓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他究竟是如何拆解並重構我們對“美”的傳統認知。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