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留住人才:薪酬与股权激励技巧 | ||
| 定价 | 49.00 | |
| 出版社 | 中国铁道出版社 | |
| 版次 | 1 | |
| 出版时间 | 2018年01月 | |
| 开本 | 16 | |
| 作者 | 徐芳 | |
| 装帧 | 平装 | |
| 页数 | 0 | |
| 字数 | 0 | |
| ISBN编码 | 9787113239336 | |
本书是一本介绍薪酬激励与股权激励的综合性书籍,书中针对中小型公司薪酬与股权激励介绍了大量实用的妙招。
本书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进行全方位的讲解,并选取了各个行业的典型案例与书中知识相结合,涉及的内容包括薪酬激励,绩效考核,福利,层级激励,股权激励的设计、布局、风险控制以及拓展等多方面。
本书适合于大众创业者、企业经营者、企业高管以及希望学习企业管理知识的社会人士。
PART 01 薪酬激励,企业简单实用的激励法
薪酬激励,从“薪”开始 2
将“薪”比心,留住人心 2
薪资差异体现员工的价值 5
让在职员工看到希望 7
让外部人才加入企业 9
薪酬激励,从章法开始 11
薪酬计算不能只看盈亏 11
薪酬不仅仅是工资 14
薪酬发放形式也要多元化 17
薪资升降严格按照公司章程 20
员工底薪不要太低 22
员工绩效不设上限 24
薪酬激励,从竞争开始 25
竞争营造出危机感 25
竞争让员工化“心动”为“行动” 27
公平的竞争造就人才 27
个人竞争升华到团体竞争 29
确保良性竞争 30
PART 02 全方位管理,确保薪酬激励有依有据
激励前,管理者需要准备的事情 32
让员工熟悉基本薪酬制度 32
帮助员工开展职业规划 33
分解目标,让员工感受到自己的进步 36
不能忽视团体能力而盲目加薪 40
根据岗位特殊性实施弹性薪酬制 41
激励中,管理者需要做好的事情 42
巧用加薪绝招留住核心人才 42
软硬兼施才能管理好团队 45
加强管理者与员工的沟通 46
营造积极的薪酬激励氛围 47
激励后,管理者需要改善的事情 49
放下身段,了解员工的心声 49
召开会议,总结工作的得失 51
未雨绸缪,将问题扼杀在摇篮 52
成本控制,让数据管理薪酬 54
根据薪酬费用比率推算出薪酬费用总额 54
根据盈亏平衡点推算出薪酬费用比率 55
根据劳动分配率推算出薪酬费用总额 57
PART 03 绩效考核,让薪酬激励更加科学化
绩效考核与薪酬挂钩 60
建立人性化的薪酬体系 60
各个层级员工的考核有侧重点 62
考核指标要量化 66
考核方法是实时变化的 69
管理者必知的绩效考核方法 71
提炼关键绩效指标——KPI 绩效考核法 71
考核任务完成情况——目标管理法 73
多维度考核——平衡记分卡法 75
专职考核人员监督——主管述职评价法 77
全方位的考核——360°反馈法 79
闭环循环考核——PDCA 管理循环法 80
薪酬绩效考核实施的困扰 82
绩效考核缺失公平性打击员工积极性 82
管理者是考核的制定者和参与者 84
员工拼命加班,高管坐享其成 85
同行竞争激烈,开启“抢人”模式 86
国家政策法律的宏观调控 87
PART 04 福利,薪酬的另一种发放形式
企业薪酬福利普遍存在的问题 90
福利分配不合理影响激励的实施 90
薪酬福利与企业总体战略相违背 92
福利和绩效表现关联性不强 93
员工缺乏基本的选择权 94
全方位的福利环绕让员工感受到温暖 95
基本的医疗保障——社会保险 95
为员工健康加锁——年度体检 97
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小型阅览室 99
缓解繁重的工作压力——下午茶 101
认同员工的额外付出——加班补贴 103
彰显企业的贴心——员工生日会 105
增强员工凝聚力——舒心团队旅游 107
核心老员工专属福利——子女教育经费补贴 109
其他形式的福利激励 111
提升员工个人形象——赠送形象礼仪课程 111
主打感情牌——举行家庭亲子活动 113
提升员工内在修养——让员工不断学习和深造 115
PART 05 层级激励,提升企业的整体战斗力
企业内部的薪酬激励 118
战略性地规划薪酬激励 118
建立科学的薪酬绩效评估体系 120
战略性薪酬激励规划要符合企业的发展趋势 122
企业团队的薪酬激励方案设计要点 123
销售部的薪酬激励重点:降低人员流动性 123
人事部的薪酬激励关键:保证人事管理正常化 126
技术部的薪酬激励核心:稳住企业核心骨架 128
客服部的薪酬激励要点:提升企业的服务质量 130
企业管理层的薪酬激励方案设计要点 132
营销总监进行薪酬激励:留住企业营销一把手 132
人事总监进行薪酬激励:防止企业员工被挖墙脚 135
技术总监进行薪酬激励:确保技术团队有领路人 137
客服经理进行薪酬激励:防止出现群龙无首的局面 139
PART 06 股权激励,企业创新型的薪酬激励机制
股权激励让企业管理更顺利 142
让员工从“逼我干活”变成“我愿意干活” 142
股权激励避免被竞争对手“挖墙脚” 143
股权激励降低企业“走后门”现象 145
老板把权分出去,员工把钱赚回来 145
股权激励的设计和实施 147
多元化激励工具任意挑选 147
明确股权激励的对象才有针对性 151
解决高管与普通员工间的矛盾 152
股权激励应该坚持的原则 154
同层级股权激励的对象公平而不公开 154
激励期限有把握 155
激励和约束是共存 156
激励体现人性化管理 160
股权激励的经*案例 165
阿*巴巴用股权激励留住人才 165
伊利集团股权激励为何亏损连连 167
我之前参加过一些关于企业管理的培训,其中很大一部分内容都离不开薪酬和激励。但很多时候,培训的内容都比较碎片化,而且侧重于理论,真正落地的时候,会发现问题很多。这本书的书名《正版 留住人才 薪酬与股权激励技巧》直接切中了痛点,尤其是“技巧”二字,让我觉得它可能真的能解决实际问题。我比较关注的是“薪酬设计”和“绩效”这两个部分。在我看来,一个好的薪酬体系,应该能够清晰地反映员工的贡献和价值,并且能够有效地激励他们朝着公司的战略目标努力。而“绩效”是衡量贡献的重要标准,但如何科学地设定绩效目标,如何公正地评估绩效,如何将绩效与薪酬和激励挂钩,这些都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工作。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些具体的工具和方法,比如绩效考核的指标选择、评分体系的设计、以及如何处理绩效评估中的主观性问题。同时,我也对“股权控制管理”很感兴趣,因为在激励的同时,如何保持公司的控制权不旁落,这是一个需要谨慎处理的问题。我觉得这本书可能提供了一些平衡的策略,让企业在吸引人才的同时,也能稳固自身的管理架构。
评分我最近刚好在琢磨我们公司的人才流失问题,特别是那些核心技术骨干,一旦离开,损失实在是太大了。所以,当我看到这本《正版 留住人才 薪酬与股权激励技巧》时,就觉得这简直是及时雨。我翻看了目录,看到里面有关于“股权激励方案设计”和“动态分配机制”的内容,这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我一直觉得,单纯的加薪并不能完全留住那些有追求、有能力的人才,股权激励似乎才是更深层次的解决方案。但如何设计一个既能吸引人、又能让公司长远发展的股权激励方案,这其中的学问可大了。这本书的书名里就提到了“技巧”,所以我特别期待它能分享一些实操性的方法,比如如何确定激励对象、如何设计股权授予的条件、如何处理股权的稀释和回购问题等等。另外,“动态分配机制”这个词让我觉得这本书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可能强调的是在公司发展不同阶段,或者在市场环境变化时,激励机制的调整和优化。这对于我们这种初创型的科技公司来说,尤为重要,因为我们的发展速度很快,当初设定的激励政策可能很快就不适用了。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些前瞻性的指导,让我们能够构建一个真正具有生命力的激励体系,而不是一个僵化的制度。
评分我从事人力资源工作多年,深知“人才”是企业最宝贵的财富,而如何有效地激励和留住人才,一直是行业的难题。这本书的书名《正版 留住人才 薪酬与股权激励技巧》一眼就吸引了我,特别是“技巧”二字,暗示着书中可能蕴含着实操性强的解决方案。我非常关注“薪酬设计”、“股权激励方案设计”以及“动态分配机制”这几个方面。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深入浅出地讲解如何构建一个既有市场竞争力又能体现员工价值的薪酬体系,并且能够提供一些关于股权激励方案设计的详细指导,例如如何根据企业性质、发展阶段以及员工贡献度来量身定制激励方案,如何规避潜在的风险。更令我期待的是“动态分配机制”这一概念,我理解这可能意味着激励方案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能够随着公司业绩、市场变化以及员工个人成长而进行调整和优化的。这对于很多处于快速发展变化中的企业来说,具有极高的实践价值。此外,“股权控制管理”也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我希望书中能提供一些关于如何平衡激励效果与股权稀释、如何确保公司核心控制力的策略和建议。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真的很有意思,纯色的背景,加上醒目的标题,再配上作者的名字,整体感觉非常专业和严谨。拿到手里的时候,就能感受到纸张的质感,不是那种廉价的胶版纸,而是比较有分量的道林纸,印刷的油墨也很清晰,字迹的粗细适中,长时间阅读也不会觉得眼睛疲劳。我个人一直对企业管理中的“人”这个要素很感兴趣,因为我觉得再好的技术、再精密的流程,最终落地执行的还是人。而“留住人才”这个主题,更是现代企业面临的普遍性难题。这本书的副标题“薪酬与股权激励技巧”直接点明了核心内容,这让我非常期待它能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和策略,而不是空泛的理论。我猜想书中可能涉及到了不同类型的激励机制,比如短期激励和长期激励,或者基于绩效的激励和基于贡献的激励,这些都非常值得深入探讨。而且,它还提到了“动态分配机制”和“股权控制管理”,这两个概念听起来就很有深度,说明这本书可能不仅仅是关于简单的发钱发股票,而是会深入到公司治理层面,探讨如何在变化的环境中灵活调整激励政策,以及如何通过股权设计来确保公司的控制权稳定。我希望它能给出一些案例分析,让我能更好地理解这些理论是如何在实际中应用的。
评分我是一个初创公司的合伙人,最近公司发展得不错,但是人才瓶颈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特别是那些关键岗位的员工,我们一直想方设法留住他们,但效果总是不尽如人意。翻看这本书的书名,我感觉它可能正好能解答我的疑惑。特别是“薪酬与股权激励技巧”、“股权激励方案设计”以及“动态分配机制”这些词语,都直击我目前最关心的问题。我特别想知道,如何才能设计出一套既能让员工感受到被重视,又能让公司长期受益的股权激励方案。很多时候,我们看到的股权激励方案都显得比较复杂,或者在执行过程中出现各种问题,导致员工的不满,甚至引发股权纠纷。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些更清晰、更易于操作的设计思路,并且能够解释清楚“动态分配机制”到底意味着什么,它是如何帮助公司在不同发展阶段灵活调整激励措施的。另外,“股权控制管理”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在给予员工股权的同时,如何确保公司的决策权和控制权不会受到影响,这需要精妙的设计。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些实际的案例和成功经验,让我们少走弯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