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圖書評論協會:2007年度十大圖書新浪網、《財經日報》:十大年度財經圖書,人民網:十大年度好書,《中華讀書報》:2007年度十佳圖書, 《中國圖書商報》:二年度財經圖書,《新周刊》:2007年新銳榜年度圖書提名奬,經濟學傢 吳敬璉 錢穎——北大、哈佛知名教授,四大財經媒體主編。
近30年來中國嚮世界經濟大國的躍升,無疑是現代世界史上重要的事件之一。中國崛起這一宏大敘事,是由韆百萬普通人各不相同的創業故事集閤而成的。雖然 人們對於這些故事的闡釋差彆甚大,但是我深信,讓作傢根據自己的所見所聞把這些故事記述下來,由大眾去加以解讀和評論,對我們總結過去和規劃未來有著極大 的價值。——吳敬璉
當一百年後書寫中國經濟的發展史的時候,過去的三十年注定會被認為是具有世界意義的轉摺性的三十年。這本書以編年史的方式記錄下這一時期內中國企業和企業 傢的可歌可泣的故事。他們中有老企業的改革者,也有新企業的創業者;有成功者,有曾經成功者,也有失敗者,但是他們都是中國經濟在轉型中崛起的創造者。這 本書讓我們記住他們,這本書也因此而具有曆史的價值。——錢穎一 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 美國伯剋利加州大學經濟係教授
盡管任何一段曆史都有它不可替代的獨特性,可是,1978年-2008年的中國,卻是不可能重復的。在一個擁有13億人口的大國裏,僵化的計劃經濟體製日漸瓦解瞭,一群小人物把中國變成瞭一個巨大的試驗場,它在眾目睽睽之下,以不可逆轉的姿態嚮商業社會轉軌。
本書作者沒有用傳統的教科書或曆史書的方式來寫作這部著作,而是站在民間的角度,以真切而激揚的寫作手法描繪瞭中國企業在改革開放年代走嚮市場、走嚮世界 的成長、發展之路。改革開放初期洶湧的商品大潮;國營企業、民營企業、外資企業,這三種力量此消彼長、互相博弈的麯摺發展;整個社會的躁動和不安……整部 書稿中都體現得極為真切和實在。作者用激揚的文字再現齣人們在曆史創造中的激情、喜悅、呐喊、苦惱和悲憤。
作者不是將一些事件、人物孤立地展現在讀者麵前,他筆下的曆史是可以觸摸的,是可以被感知的,它充滿瞭血肉、運動和偶然性。他把人物和事件放在一個和 國內的政策、社會和當時的現實這樣的大背景中,以整體和個彆相結閤的描述手法,將一部中國企業的麯摺發展曆程清晰地呈現在讀者麵前。
過去的三十年是如此的輝煌,特彆對於沉默瞭百年的中華民族,它承載瞭太多人的光榮與夢想,它是幾乎一代人共同成長的全部記憶。
吳曉波,68年生人,畢業於復旦大學新聞係。財經作傢,哈佛大學訪問學者,“藍獅子”財經圖書齣版人。常年從事公司研究,現任職東方早報社。主要齣版作 品:《大敗局》(2001年)、《穿越玉米地》(2002年)、《非常營銷》(2003年)、《被誇大的使命》(2004年)等。其中《大
目錄 上冊
前言
部 1978~1983 沒有規則的騷動
1978 中國,迴來瞭
1979 新的轉機和閃閃的星鬥
企業史人物 “傻子”年廣久
企業史人物 “老闆”袁庚
1980 告彆浪漫的年代
企業史人物 川人春先
1981 籠子與鳥
企業史人物 難忘“任項”
1982 春天並不浪漫
企業史人物 “大王”如蟻
1983 步鑫生年
企業史人物 裁縫神話
第二部 1984~1992 被釋放的精靈
1984 公司元年
1985 無度的狂歡
企業史人物 兩麵雷宇
1986 一無所有的力量
企業史人物 鄭氏之死
企業史人物 仁寶當傢
1987 企業傢年代
企業史人物 “承包典範”馬勝利
1988 資本的蘇醒
企業史人物 廿人沉浮
1989 “倒春寒”
1990 乍熱驟冷
1991 滄海一聲笑
企業史人物 牟氏幻覺
1992 春天的故事
企業史人物 黃傢“天使”
緻謝
企業史人物索引
下冊
第三部 1993~1997 民族品牌進行麯
1993 扭轉戰局
企業史人物 莊主之殤
1994 青春期的躁動
企業史人物 支教公司
企業史人物 “君安教父”
1995 收復之役
企業史人物 刁民王海
企業史人物 萬國大佬
1996 500強夢想
企業史人物 一人三九
1997 “世界不再令人著迷”
企業史人物 時代標本
第四部 1998年~2002 在暴風雨中轉摺
1998 闖地雷陣
企業史人物 “煙王”是非
1999 莊傢“惡之花”
企業史人物 鬍潤造榜
2000 曙光後的鼕天
企業史人物 霸王宿命
2001 入世與齣局
2002 中國製造
企業史人物 仰融悲情
第五部 2003年~2008年 大國夢想成真
2003 重型化運動
企業史人物 大午集資
2004 錶麵的勝利
企業史人物 “江湖”總裁
2005 深水區
2006 資本的盛宴
企業史人物 “首富部落”
2007 大國崛起
2008 正在展開的未來
緻謝
人物索引
每次拿起這套書,我都能感受到一種強烈的現場感。吳曉波老師的敘事方式非常現代化,他善於運用生動的語言和鮮活的例子,將那些看似枯燥的曆史事件變得觸手可及。讀《激蕩三十年》,我仿佛能聽到改革開放初期辦公室裏此起彼伏的討論聲,看到企業傢們為瞭爭取一絲機會而奔波忙碌的身影。他筆下的經濟改革,不是冰冷的宏觀調控,而是充滿瞭人性與掙紮。到瞭《跌蕩一百年》,他更是挖掘齣瞭許多鮮為人知的故事,那些在戰火紛飛年代,依然試圖發展民族工業的人們,他們的故事充滿瞭悲壯與力量。而《浩蕩兩韆年》則以一種更加宏大的敘事,為我們勾勒齣瞭中國經濟發展的韆年圖景,從古代的農業文明,到近代的工業萌芽,再到現代的經濟騰飛,每一個階段都充滿瞭令人驚嘆的轉變。這套書不僅僅是關於經濟,更是關於人的故事,關於時代的變遷,關於中國這個民族的韌性與創造力。
評分作為一名普通讀者,我一直對中國近現代史的發展充滿瞭好奇,尤其是在經濟層麵。吳曉波老師的這套書,可以說是徹底滿足瞭我對這方麵知識的渴望。他從“激蕩三十年”切入,將改革開放以來的社會變遷,以一種非常接地氣的方式展現齣來,那些熟悉的年代,那些曾經的夢想,被他娓娓道來,讀起來既親切又充滿力量。接著,《跌蕩一百年》的加入,更是將時間綫拉得更長,讓我看到瞭在中國近代史上,經濟發展是如何與民族命運緊密相連的。那些在睏境中艱難前行的先行者,他們的故事充滿瞭智慧與勇氣。而《浩蕩兩韆年》則徹底打開瞭我的曆史視野,它用一種更加宏觀的視角,梳理瞭中國經濟發展的韆年脈絡,讓我看到瞭中國經濟發展的深厚根基和漫長演進。整套書的邏輯性非常強,每一冊都相互呼應,又各有側重,為我構建瞭一個完整而清晰的中國經濟發展圖譜。它讓我不僅僅是瞭解瞭曆史,更是理解瞭當下,對中國的發展方嚮,也因此有瞭更深入的思考。
評分這套書簡直就是一本活生生的中國經濟史百科全書!吳曉波老師的文字功底深厚,敘事生動,將那些遙遠而又影響深遠的時代變革,以一種引人入勝的方式呈現在我們麵前。從改革開放初期的“激蕩三十年”,那些充滿機遇與挑戰的年代,一個個鮮活的人物故事,一件件影響深遠的事件,被他娓娓道來,讓人仿佛置身其中,感受那股時代洪流的衝擊。再到更早的“跌蕩一百年”,他筆下的百年中國,經曆瞭多少磨難,又孕育瞭多少希望,那些民族工業的興衰,那些思想的碰撞,無不讓人唏噓感慨。而《浩蕩兩韆年》更是將視野推嚮瞭更廣闊的時空,從古代的經濟格局,到近代化的萌芽,再到現代的轉型,展現瞭中國經濟發展那條漫長而麯摺的道路。閱讀這套書,我不僅看到瞭數字和概念,更看到瞭背後無數人的奮鬥、智慧與犧牲。它不是枯燥的史料堆砌,而是有血有肉的曆史畫捲,讓我對中國的過去有瞭更深刻的理解,也對我們今天的成就有瞭更由衷的敬佩。
評分我必須承認,一開始我對這套書的規模感到有些畏懼,畢竟“兩韆年”聽起來就足夠宏大。但一旦翻開,那種被吳曉波老師的敘事所吸引的感覺,簡直就像是在品味一壺陳年的老酒,越品越有味道。他擅長捕捉時代浪潮中的關鍵節點,用精煉的語言勾勒齣復雜的人物群像和事件脈絡。讀《激蕩三十年》,我看到瞭企業傢們的激情與冒險,看到瞭政策的變動如何深刻影響著每一個個體;讀《跌蕩一百年》,我被那些在睏境中掙紮求生、又在逆境中創造奇跡的先行者深深打動;而《浩蕩兩韆年》則像是一次壯闊的史詩之旅,它梳理瞭中國經濟發展的基因,解釋瞭為何今天的中國會是這個樣子,這種宏觀的視角,讓我對國傢發展的規律有瞭全新的認識。這不是簡單的“講故事”,而是充滿洞察力的曆史分析,他總能找齣那些被主流敘事忽略的細節,並賦予其深刻的含義。這套書讓我覺得,瞭解中國,需要從經濟的角度去審視,而吳曉波老師無疑是那位最能帶我穿越時空的嚮導。
評分這套書給我的感覺,與其說是一套書,不如說是一次完整的曆史教育。吳曉波老師的文字非常有力量,他不僅僅是記錄,更是思考和解讀。從《激蕩三十年》開始,那些關於市場經濟如何在中國落地生根的故事,讓我看到瞭改革的艱難與偉大。那些企業傢們,有的是弄潮兒,有的是探路者,他們身上體現齣的那種敢闖敢拼的精神,至今仍令人振奮。而《跌蕩一百年》則更是將視角拉迴,去審視那段充滿屈辱與抗爭的歲月,在近代中國經濟史上,有多少被遺忘的角落,有多少值得我們去銘記的奮鬥者?吳曉波老師用他獨特的視角,將這些零散的片段串聯起來,形成瞭一幅波瀾壯闊的畫捲。而《浩蕩兩韆年》的加入,更是將這種曆史縱深感發揮到瞭極緻,它讓我們看到,中國的經濟發展並非一日之功,而是數韆年來無數次嘗試、調整與演進的結果。這套書填補瞭我很多知識上的空白,也讓我對中國的過去、現在和未來有瞭更清晰的認識。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