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商品参数
商品名称: 经典胎教故事(手绘插图版)
开本: 24开
作者: 小宝贝早教课题组
页数:167
定价: 36.8
出版时间: 2014-10-01
ISBN号: 9787122216847
印刷时间:2014-10-01
出版社:化学工业
版次: 1
商品类型:图书
印次: 1
编辑推荐
1.选取中外经典故事,用经典传递爱与智慧,经典的东西总是有其深厚的底蕴,经久不衰有其道理。
2.国家美院美术教育专业毕业的画师手绘故事插图,给宝宝的艺术熏陶。
目录
上篇外国经典故事
童话故事
8 青蛙王子
10 卖火柴的小女孩
12 丑小鸭
14 豌豆公主
16 灰姑娘
18 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
20 小红帽与狼外婆
22 海的女儿
寓言故事
24 乌鸦喝水
26 富翁与鞋匠
28 田鼠与家鼠
30 狮子和老鼠
32 农夫与蛇
34 狐狸和山羊
36 狐狸和葡萄
神话故事
38 阿拉丁和神灯的故事
40 和四十大盗
42 潘多拉的盒子
44 诺亚方舟
46 特洛伊的木马
48 宙斯与伊俄
50 狼与罗马城
智慧故事
52 阿基米德的智慧
54 牛顿的奇思妙想
56 聪明的小高斯
58 爱迪生智救火车
60 瓦特与蒸汽机
62 居里夫人
64 天才达?芬奇
励志故事
66 音乐神童莫扎特
68 小学徒富兰克林
70 爱幻想的小达尔文
72 福特的好奇心
74 机灵的贝尔
76 发明橡皮头铅笔的少年
78 乐观向上的罗斯福
下篇外国经典故事
童话故事
80 龟兔赛跑
82 猴子捞月
84 小马过河
86 “咕咚”来了
88 神笔马良
90 宝葫芦的秘密
92 小蝌蚪找妈妈
94 雪孩子
寓言故事
96 盲人摸象
98 刻舟求剑
100 三个和尚
102 亡羊补牢
104 东郭先生与狼
106 愚公移山
108 狼来了
神话故事
110 盘古开天地
112 精卫填海
114 夸父追日
116 女娲补天
118 嫦娥奔月
120 十二生肖故事
122 神农尝百草
124 牛郎织女
智慧故事
126 毛遂自荐
128 蔺相如完璧归赵
130 田忌赛马
132 华佗拜师
134 曹冲称象
136 诸葛亮巧施空城计
138 司马光砸缸
励志故事
140 勾践卧薪尝胆
142 苏秦刺股苦学
144 孙敬悬梁苦读
146 车胤囊萤夜读
148 匡衡凿壁借光
150 祖逖闻鸡起舞
152 李白持之以恒
成语故事
154 一鸣惊人
156 守株待兔
158 拔苗助长
160 掩耳盗铃
162 塞翁失马
164 如鱼得水
166 画龙点睛
内容介绍
《经典胎教故事(手绘插图版)》精选166个准妈妈和宝宝必读的中外经典故事,邀请美术高等学府美术教育专业的画手根据故事内容手绘插图,可以由准爸爸或准妈妈念给宝宝听,也可以作为宝宝出生后的早教启蒙书,有理论研究表明,宝宝对在妈妈肚子里就感受过的东西会有切感,更乐于接受,在阅读经典中传递爱与智慧吧!
此书既可作为美学胎教的素材,又可以让宝宝在出生后从大师作品开始美术启蒙教育。
最近一口气读完了一本非常硬核的心理学著作,叫做《非理性决策的算法:大脑如何绕过逻辑的捷径》。这本书完全没有那些市面上常见的“成功学”或“自我帮助”的浮夸语气,而是以神经科学和行为经济学的视角,冷静地解构了我们做出选择的全过程。作者深入浅出地解释了“锚定效应”、“损失厌恶”以及“确认偏误”这些概念是如何在我们的大脑中自动运行的。例如,它用详细的实验数据展示了,为什么人们宁愿选择一个确定损失一千块钱的选项,也不愿意去赌一个有50%概率损失两千块钱的选项——这完全违背了纯粹的数学逻辑,但却是人类大脑在进化中为了求生存而形成的“快车道”决策机制。书中大量的图表和案例分析,都让人不得不承认:我们常常认为自己是理性的,但实际上,我们的大部分“理性”都是事后诸葛亮。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像卸载了一个旧的操作系统,对日常生活中那些看似合理的“直觉”多了几分警惕和审视。它不是要让你变得完全理性,而是让你更清楚自己“不理性”的边界在哪里,这对于进行重要的职业和财务规划非常有帮助,是一本极具洞察力的工具书。
评分这本厚厚的精装书,拿到手里就感觉沉甸甸的,封面那种淡雅的米黄色调配上手绘的图案,一看就让人心头一暖。我特意选了一本口碑不错的新书——《星辰下的低语:宇宙万物的秘密探寻》,主要是冲着它那些深入浅出的物理和天文知识去的。不得不说,作者在解释那些复杂的概念时,简直是化腐朽为神奇。比如,它讲黑洞的形成,没有用那些拗口的数学公式,而是用了一个生动的比喻:想象一个无底的深坑,任何靠近它的东西都会被吸进去,连光都跑不出来。读完这一章,我感觉自己真的“看见”了黑洞的样子。书中对不同星系的描述也极其细腻,从猎户座大星云的色彩斑斓到仙女座星系的壮阔景象,都配上了高清的实景照片,每一页都像是一张可以挂起来的艺术品。更让我惊喜的是,它还穿插了许多科学史上的小故事,比如伽利略和望远镜的故事,牛顿被苹果砸到的逸闻,这些都让冰冷的科学变得有血有肉,充满了人文关怀。我本来以为这会是一本枯燥的科普读物,没想到它更像是一次充满惊喜的宇宙漫游指南,非常适合希望拓展思维边界的成年读者。翻阅起来,时间过得飞快,感觉自己的知识库又被悄悄地升级了一层楼。
评分我最近入手了一本关于日本茶道美学的书,名字是《侘寂之境:茶室内的无常之美》。这本书完全颠覆了我对“仪式感”的理解。我原本以为茶道就是繁琐的流程和复杂的礼节,但这本书却把重点放在了“不完美”和“短暂”之中寻找极致的宁静。作者对茶具的选择和解析极其讲究,例如,为什么一个略有缺口的陶碗反而被视为珍宝?为什么茶室的空间要故意设计得狭小幽暗?这些看似矛盾之处,在书中的解释下变得豁然开朗。书中深入剖析了“侘寂”(Wabi-Sabi)哲学的核心,即欣赏事物的残缺、简朴和古旧。我尤其喜欢其中一章关于“留白”的论述,它不仅仅是绘画技巧,更是一种对内心世界的经营,教会我们如何与空虚和寂静和平共处。这本书的排版设计也很有格调,大量的留白、手写的字体,以及素净的墨色插图,本身就在践行着它所倡导的美学。读完后,我尝试着在清晨泡一杯最简单的绿茶,不再急着喝完,而是静静地看着茶叶在水中舒展、沉浮,那份专注带来的平静,是任何电子设备都无法给予的。
评分我一直是个对语言学和词源学很感兴趣的门外汉,所以看到《词语的远征:探寻我们日常用语的失落故乡》这本书时,立刻就下单了。这本书的阅读体验非常像在玩一场侦探游戏。作者挑选了一些我们每天都在用,却从未深究过的普通词汇,比如“沙发”(Sofa)这个词,竟然可以追溯到阿拉伯语中表示“长凳”的意思,而“距离”(Distance)这个词的本义居然是“分开站立的两个点”。最有趣的例子是关于“迷信”(Superstition)的探讨,它最初的含义其实是指那些在宗教改革后被视为“多余的”或“超出的”信仰。通过这样层层剥茧的追溯,你会发现,我们习以为常的语言体系背后,隐藏着无数次文化冲突、贸易往来和历史转折点。这本书的魅力在于,它把语言学从枯燥的学术象牙塔里解放出来,变成了一种生动的历史书。每读完一个词源故事,我都忍不住要翻出手机,去和朋友讨论一下,我们现在说的某个词语,在几百年前到底意味着什么。它极大地丰富了我对“交流”本身的理解,原来我们说的每一个字,都是一次漫长的“远征”。
评分最近迷上了一本关于城市规划和历史变迁的书,书名是《钢筋水泥的呼吸:一座城市的记忆碎片》。这本书的视角非常独特,它不是从宏观的政策层面去分析城市发展,而是聚焦于那些被遗忘的角落和消失的“味道”。作者像一个耐心的考古学家,挖掘出了一条老街巷的兴衰史,记录了那里曾经的烟火气:那个专做糖画的老爷爷,他特有的吆喝声,还有那家开了五代人的裁缝铺,如今都变成了连锁咖啡店的玻璃幕墙。书里对建筑细节的描写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细致,什么叫“骑楼”,什么叫“老虎窗”,通过清晰的线条图和老照片对比,我一下子就明白了。最触动我的是作者对“场所精神”的探讨,它在追问,当一座城市的所有标志性建筑都被替换成千篇一律的玻璃盒子后,我们失去的到底是什么?是归属感,是那份独一无二的记忆载体。读完这本书,我再走过我们小区的旧市场时,都会不自觉地放慢脚步,试图去捕捉那些残留下的“呼吸声”。这本书不提供标准答案,它只是提供了一种观察世界的方式,让我对脚下的土地产生了更深层次的敬意和眷恋,那种感觉,比看任何风景大片都要震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