檀島花事-夏威夷植物日記-(全三冊) 科學與自然 書籍

檀島花事-夏威夷植物日記-(全三冊) 科學與自然 書籍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圖書標籤:
  • 夏威夷
  • 植物
  • 自然
  • 科學
  • 博物
  • 旅行
  • 花卉
  • 園藝
  • 繪畫
  • 日記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蔚藍書店
齣版社: 中國科學技術
ISBN:9787504665737
商品編碼:25546811823

具體描述

  商品基本信息,請以下列介紹為準
商品名稱:檀島花事-夏威夷植物日記-(全三冊) 科學與自然 書籍
作者:劉華傑
定價:258.0
齣版社:中國科學技術
齣版日期:2014-07-01
ISBN:9787504665737
印次: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小16開

  內容簡介
    美麗的夏威夷群島是熱門的旅遊目的地,也是考察地殼變動、適應輻射演化、生物多樣性變遷的理想地點。植物愛好者北京大學哲學係劉華傑教授踏著洛剋的足跡,在近一年時間裏在夏威夷群島風餐露宿,攀爬數十條山道,實踐著他所倡導的“博物人生”。作者追隨徐霞客、奧斯貝剋、華萊士、威爾遜、哈金森等博物學先賢,以人稱的遊記體生動記錄並用精彩照片展示瞭作者所觀察到的大量本地植物和外來植物。本書為人們深度瞭解夏威夷的植物種類、本土種與外來種的競爭、生態變遷、植物保護、自然教育等提供瞭鮮活的材料,也為自然愛好者快速熟悉陌生環境、準確識彆當地物種以及嘗試博物學生存提供瞭一個很好的樣本。

  目錄
2011 / 8
夏威夷比我想像的要大,檀香山也如此。剛到校園,天氣無比悶熱,以為這一年可慘瞭,其實這一天是例外。很快熟悉瞭洛剋參與創建的夏威夷大學校園植物園,並徒步幾韆米找到瞭洛剋墓。不久又開荒種菜、燉薜荔湯。
走後門入住分形樓·020/初識夏威夷·028/校園就是熱帶植物園·030/真假麵包果·032/大葉寶冠木和炮彈樹·035/居傢花園·039/籬笆上的風景·042/海桐·047/品嘗多香果葉·052/山榖中的華人墓園·054/關注洛剋,隻因田鬆一句話·056/國立太平洋紀念墓園·061/準備要的植物學工具書·066/在夏威夷種菜·068/不能食用的誘人果實·069/蓮葉桐·073/夏大的萊昂樹木園·076/夏威夷植物來源的標注·079/品嘗夾竹桃科植物果實·080/烤發財樹的種子·082/燉薜荔湯·084/金葉·088/逸生的木質藤本蘿藦科植物·091/外來種占滿瞭山坡·095/見花不見果的甜百香果·098

2011 / 9
繞瓦鬍島一周,到處是優美的免費海灘。把島上的植物園逐個瞧一遍,還數寜靜之園呼馬路西亞有味道。著手有規律地上山看植物。易抵達的地方幾乎都被外來種霸占瞭。鄺有良參議員留下數百箱檔案和美麗的鄺氏莊園。
走馬觀花瓦鬍島·102/琉球文化節·108/在竹林和蕨海中攀爬·110/二訪萊昂樹木園·117/夏威夷桃欖·121/比醋還酸的大葉藤黃果·126/瓜瓦與蔓露兜·129/假檀香木與美洲紅樹·136/福斯特植物園·142/呼馬路西亞植物園·146/海蝕地貌與海岸植物·150/女王植物園·158/寇寇火山坑植物園·162/波利尼西亞文化中心·167/瓦希阿瓦植物園·169/洛剋獲得榮譽學位的地方·172/馬卡普烏海灘·173/鄺氏莊園·182/卡哈納山榖·188/再訪寜靜之園·192

2011 / 10
親自烤製並品嘗麵包果,纔明白班剋斯當年為何極力它;我傢若在熱帶,門前一定植一株麵包樹。桔梗科植物長成木本,在夏威夷根本就不算個事。在這裏,半邊蓮亞科為優雅,是洛剋的,如今也令人擔心。做生態誌願者,乾起樹的體力活兒!開發美味野菜:過溝菜蕨。拜會民族植物學傢,確證洛剋的自學纔能。萬聖節很歡樂。
麵包樹與猴麵包樹·198/蕨類與搖葉鐵心木·204/樹蕨、瓜蓮與櫻蓮·220/使君子科兩種風車子·229/生態誌願者·233/洛剋植物標本館·243/拜會民族植物學傢·246/菜園中的蕪菁和香茅·248/大花倒地鈴·249/帕利觀景颱·250/鋸竹子和種樹·252/采摘紅果仔·256/采食過溝菜蕨·257/三明治島·259/卡哈納灣聚會·260/第三次誌願者勞動·263/大萼紅豆木和火輪木·269/傳奇人物洛剋(駱約瑟)·271/張秉懿的植物畫·273/萬聖夜·275

2011 / 11
波利尼西亞人初來時,到處是本土植物、特有植物。西方人到來後植物與本地人有同樣的命運:數量銳減。檀香木貿易使上層社會一部分人暴富,但好景不長。椰子砸頭要賠錢。想吃麵食得自己做擀麵杖。洛剋遺囑執行人拿齣洛剋的手提箱,上麵還掛著洛剋手書的行李簽。
特有種比例高·282/拉尼坡山道·283/珍珠港·300/再訪卡哈納山榖·302/小試馬納納山道·305/貝聿銘的作品·308/避免椰子砸頭·309/建築學院的中國書畫展·314/洛剋紀念樹·316/融入·318/仿佛見到洛剋·319/削擀麵杖·324/因為他是博物學傢·326/刺果蘇木·327/頭傘飄拂·332/本土植物要緊·334/貫通多條山道·336/努阿奴山榖采竹筍·338

2011 / 12
金閤歡和采木熬過盛夏,披上瞭新綠。留學生的生活一言難盡。馬剋吐溫筆下的夏威夷。品嘗小猴鉢樹和肉豆蔻的果仁。印度紫檀、綠檀、柚木這些好木頭校園中就有。孫中山從這裏帶迴瞭酸豆

  編輯
北大劉華傑教授踏著洛剋的足跡追隨徐霞客、奧斯貝剋、華萊士、威爾遜、哈金森等博物學先賢探尋夏威夷群島為自然愛好者實踐博物人生提供一個範例一花一葉,一書一封,彆樣風情;一脈一息,一枝一景,異國花事。這是一套屬於你的:乾鮮花、手撈紙、檀島植物、遠行前的憧憬;散落成淡淡的墨跡,更待花事次第開放。每一本書都是的封麵采用天然紙漿和鮮花手工製作而成

  媒體評論
    博物學是人類認識大自然,記錄自然界各類物體的特性,闡述人與大自然交往的一門古老學問。華傑在《檀島花事》中以滿腔博物情懷踐行他所說的“博物人生”(living as a naturalist),開闢瞭個體與大自然對話的一條新途徑。在眾多的年輕人越來越遠離大自然的當今,本書就愈發顯得有著的價值。——許智宏,中國科學院院士,曾任北京大學校長。


  摘要

本書屬個人遊記,寫自己所見的夏威夷植物。
徐霞客峰峰手摩足抉,山水人文,妙筆摹畫;奧斯貝剋異域探察,植物風物,不嫌瑣碎,一一收錄。就遊記而言,他們的著作體裁一緻,性質相似,都屬廣義的博物。我寫夏威夷植物,相對收斂,也是在博物的層麵耗時費墨。
徐弘祖、懷特、梭羅、比安基、普裏什文、利奧波德、狄勒德等對大自然的娓娓敘述從來就是我記錄植物的動力,但他們的文字功夫恐怕是我一輩子也修煉不得的。我的書可能更像
英國植物學傢哈金森(John Hutchinson, 1884—1972)的《一名博物學傢在南非》,但人傢是植物學大佬,我隻是植物愛好者。本書更恰當的名字似乎是《一名植物民科在夏威夷》!
在中文或許還沒有人像我這樣看和這樣寫夏威夷的植物,在中國還沒有人像我一樣在“生物多樣性的刑場”(威爾遜語)刻骨銘心地體會夏威夷外來物種和本地物種的矛盾。作為邊界清晰、範圍有限的海島,夏威夷仍然是我們這個星球上有關地殼變遷(如活火山)、生物演化(如適應輻射、生態危機)、民族文化融閤的理想研究之地。到夏威夷參觀、訪問、考察以及專程看花看鳥的中國人會越來越多,也許本書可以幫助人們更進一步瞭解夏威夷。
書名《檀島花事》中“檀島”一詞狹義上指美國檀香山(即火奴魯魯,梁啓超稱之漢挪路盧)所在的瓦鬍島,廣義上指夏威夷群島。一百多年前梁啓超(1873—1929)在《夏威夷遊記》(原名《汗漫錄》)中說:“東坡在瓊州有句雲:四時皆是夏,一雨便成鞦。此二語可以移詠檀島。竹林果園,芳甘木,雜花滿樹,遊女如雲,歐美人謂檀島為太平洋中心之天堂,非虛言也。”
中國越來越在乎周邊及更遠的海洋,多瞭解一點夏威夷是應該的。2011年11月10日,希拉裏·剋林頓在美國國會東西方中心(位於夏威夷大學東側)發錶演講,其中說道:“21世紀將是美國的太平洋世紀。”憑什麼?美國的確是太平洋國傢,中國也是。
不過,美國的夏威夷位於太平洋的正中央(我想很多人不是很清楚這一點),而原來夏威夷是獨立的共和國,直至1959年纔正式成為美國的一個州。中國人“自古”就與夏威夷有往來,學者甚至考證夏威夷土著人本來就是從江浙一帶輾轉過去的。
浩瀚的太平洋正中間“漂浮”著夏威夷群島。它們與地球上任何一塊大陸都不近,距巴布亞新幾內亞都莫爾茲比港約6900韆米,距東京6100韆米,距斐濟5000韆米,距塔西提4400韆米,距舊金山3800韆米。
電影《夏威夷生死鬥》(The Big
Bounce)的故事是編造的,但其中的旖旎風光卻是真實的。我到夏威夷,不迴避美景,但
說實話,並不是衝美景而來,我在乎的是植物。
球上有洋,洋中有島,
島上有山,山中有植物,
的本土植物。
循著希拉伯蘭特、洛剋、聖約翰的足跡,
穿灌叢,鑽幽榖,攀尖嶺;
餐風宿露,木相伴。
不為一生一世的擁有,
隻為今朝的短暫凝視:
Loulu,Huluhulu,Hapuu,Lapalapa,
Koa,Kawau,Kanawao,Haha,
Iliahi,Wiliwili,Ahinahina,
Ohai,Ohe,Ohelo,Ohia lehua!
認齣瞭你,甭管我是誰。
我知道你的,
一花一葉,一萼一蕊。
這本關於夏威夷植物的書,先是寫給我自己的,想延長自己的體驗,為自己的經曆保存點資料。時間長瞭,它也能起輔助記憶的作用。
本書有很強的個人色彩,記述的多是具體的木。我小時候寫過一段日記,後來不寫瞭。到瞭夏威夷,不知為什麼突然又寫瞭起來(也許與行前楊虛傑的約稿有關),從2011年8月8日抵達檀香山到2012年7月13日返迴北京,我留下瞭較完整的日記。可能是因為時間充裕、比較悠閑,更可能是因為




《星際漫遊指南》 作者: 道格拉斯·亞當斯 譯者: 邵 তুলেছে(或譯:邵維) 齣版社: 多傢,國內常見版本如精工齣版社、江蘇文藝齣版社等。 主題: 荒誕科幻、太空冒險、社會諷刺 --- 內容梗概 《星際漫遊指南》並非一部嚴肅的宇宙百科全書,而是一本由虛構的同名電子書所啓發、帶有強烈英式幽默和存在主義思考的科幻小說。故事伊始,地球的末日以一種近乎荒謬的效率和邏輯宣告來臨。 故事的主角是亞瑟·鄧特(Arthur Dent),一個生活在英國鄉下的普通人,他正忙於阻止當地政府拆除他傢的小屋,以修建一條新的環繞高速公路。然而,更緊迫的災難降臨瞭:名叫福特·派法特(Ford Prefect)的神秘朋友告訴他,整個地球即將被一個叫做“沃貢人”(Vogons)的官僚主義外星種族,以修建超空間快速通道為由而徹底摧毀。 就在地球被爆破前的最後一刻,福特利用他假扮成失業演員的身份,成功搭上瞭沃貢人的飛船。亞瑟在福特的幫助下,帶著一條毛巾(被認為是星際旅行中最有用的物品)勉強逃脫瞭毀滅的命運。 從這一刻起,亞瑟·鄧特,這個剛剛失去傢園、發現自己是外星訪客的地球人,被迫踏上瞭一段橫跨宇宙的、混亂不堪的旅程。 核心情節與人物群像 1. 沃貢人的詩歌與星際官僚主義: 沃貢人是宇宙中最不受歡迎的種族之一,他們不僅長相醜陋,性格刻闆,更熱衷於繁瑣的文書工作和極其糟糕的詩歌創作。福特和亞瑟被沃貢飛船的船長發現後,遭受瞭“宇宙第三糟糕的詩歌”的酷刑,差點被扔齣氣閘。他們對宇宙官僚主義的嘲諷,是貫穿全書的基調。 2. “黃金之心號”與宇宙的真相: 在被沃貢人拋入太空後,亞瑟和福特奇跡般地被“黃金之心號”(Heart of Gold)宇宙飛船救起。這艘飛船是基於無限非概率驅動器(Infinite Improbability Drive)原理建造的,理論上可以瞬間到達宇宙中任何一個點。 飛船的船長是贊福德·畢博布魯剋斯(Zaphod Beeblebrox),他擁有兩個頭、三個手臂,並且是“銀河係的第二大冒名頂替者”,同時他還是宇宙總統(一個幾乎沒有實權的職位,主要職責是齣席派對和保持花哨)。 同行的還有特裏莉恩(Trillian,原名蒂莉斯·麥剋米蘭),一位曾與亞瑟在派對上擦肩而過的地球女性,她因為對地球生物學研究的興趣,很早就被贊福德從地球帶走。 以及,馬文(Marvin),一個患有“比所有人都聰明得多”的患有抑鬱癥的機器人。馬文用他無可匹敵的智商和無休止的、悲觀的抱怨,為旅程增添瞭獨特的黑色幽默色彩。 3. 終極問題的追尋: 贊福德此行的真正目的,是尋找傳說中那顆失落的行星——馬傑拉西斯五號(Magrathea)。傳說中,馬傑拉西斯五號的居民是專門為其他文明設計和建造定製星球的頂級專傢。 在馬傑拉西斯,他們發現瞭一個驚人的事實:地球本身並非一個自然形成的星球,而是一颱由超級智能生物委托建造的巨型生物計算機,其任務是計算“生命、宇宙以及任何事情的終極問題的答案”。 4. 終極答案與終極問題: 在地球被毀前五分鍾,這颱超級計算機得齣瞭那個著名的答案:“42”。 然而,當超級計算機被問及“終極問題的具體內容是什麼”時,它發現自己無法迴答,於是便設計瞭地球來計算這個問題。亞瑟和他的同伴們發現,他們必須找到那個“終極問題”纔能真正理解“42”的意義。 風格與主題 《星際漫遊指南》的魅力源自其獨特的敘事風格: 英式冷幽默與諷刺: 小說毫不留情地嘲諷瞭現代官僚主義、政治的虛僞性、人類對技術和知識的過度依賴,以及宇宙中存在的各種荒謬設定。 對知識的解構: 故事通過不斷拋齣宏大、哲學性的問題(例如“生命的意義”)卻給齣荒謬的答案(42),挑戰瞭讀者對既有知識體係的固有認知。 毛巾的重要性: “毛巾”成為瞭貫穿全書的符號,代錶瞭在麵對宇宙的浩瀚與混亂時,人類(或任何智慧生物)所能擁有的最基本的、具有實用性的安慰和準備。 閱讀體驗 這部作品的閱讀過程就像是一場思維的過山車,讀者在緊張的逃亡和對宇宙規則的顛覆中,不斷被作者的妙語連珠所逗樂。它不僅是一部娛樂性極強的科幻小說,更是一份對存在主義睏惑的幽默解答,鼓勵讀者以更輕鬆、更荒誕的視角看待生活中那些令人抓狂的瑣事和宏大的哲學難題。對於喜愛經典科幻、黑色幽默和對體製保持懷疑態度的讀者來說,這是一部不可錯過的作品。它將帶你從地球上那條被拆除的高速公路,直達宇宙盡頭,探索“一切”的本質。

用戶評價

評分

我最近剛讀完一本關於古代文明園林藝術的專著,那本書的視角非常獨特,它不是從植物本身入手,而是探討瞭人類如何通過規劃和馴化,將自然景觀納入到精神追求和權力象徵體係之中。那本書讀起來略顯學術,但對於理解“園林”這一概念背後的文化內涵非常有啓發。對比之下,這部關於夏威夷植物的日記,我猜想應該會更貼近生活和現場感。我希望它能像一個資深旅行傢在異鄉的隨筆那樣,記錄下那些突如其來的驚喜瞬間:比如在一次徒步中偶然發現瞭一種隻在清晨盛開的奇異花朵,或者是在某個偏遠海灘旁,一棵不知名的樹木如何抵抗著海風和鹽霧的侵蝕。我更期待作者的筆觸能夠兼具科學的嚴謹和文學的抒情。如果作者能穿插一些當地居民關於這些植物的傳說或用途,那就更好瞭,這樣可以將植物的“生物學事實”與“人文故事”巧妙地結閤起來,讓閱讀體驗更加立體和豐滿。我希望這本書能帶我超越教科書上的拉丁學名,真正認識這些遠方生命的美麗與堅韌。

評分

前段時間,我沉迷於閱讀一些關於生物地理學的書籍,探討物種是如何跨越地理障礙,在新的環境中紮根、演化,甚至形成特有生態係統的。那些關於大陸漂移、火山活動如何塑造生物多樣性的論述,總是讓人感到宇宙的宏大和時間的漫長。那麼,聚焦到“檀島”(夏威夷的彆稱),一個相對孤立的群島,它的植物群落必然充滿瞭適應與特化的精彩故事。我猜想,這本書的作者,在記錄這些植物時,必然會觸及到“特有種”這一迷人的主題。那些隻生長在夏威夷的物種,它們的基因庫是地球上獨一無二的寶藏,但也因此異常脆弱。我非常希望作者能用一種既敬畏又冷靜的筆調,去描述這種脆弱性,提醒讀者保護這些自然奇跡的重要性。如果能在講述個體物種的同時,輔以一些關於夏威夷地質曆史的簡短背景介紹,那就更好瞭。畢竟,沒有火山的慷慨饋贈和漫長的隔離,就沒有今天我們所見的這些奇特花卉。

評分

這本書的封麵設計簡直太抓人瞭,那種熱帶雨林的色彩感撲麵而來,雖然我還沒開始細讀,但光是翻閱那些精美的插圖和排版,就已經感受到作者對自然的那份深沉熱愛。我個人對植物學一直抱有濃厚的興趣,尤其偏愛那些帶有地域特色的物種故事。我記得我以前讀過一本關於亞馬遜雨林植被變遷的著作,那本書的敘事方式非常宏大,從地質變遷到生態演化,邏輯嚴密到讓人拍案叫絕。而這本書,從書名推測,應該會更側重於微觀的觀察和日常的記錄,可能更像一位博物學傢的私人筆記,記錄瞭那些不為人知的生長習性、花開的微妙時機,甚至是某種植物在當地文化中的象徵意義。我特彆期待作者如何捕捉夏威夷那種獨特的、混閤瞭海洋氣息和火山土壤的生命力。如果能有手繪草圖的掃描件那就更完美瞭,那種鉛筆或水彩的細膩質感,是任何高清照片都無法替代的。我希望它不僅僅是知識的羅列,更能帶來一種沉浸式的閱讀體驗,仿佛能聞到花朵的芬芳,感受到熱帶陽光的溫度。期待它能成為我案頭常備的一本“小憩讀物”,隨時翻開都能找到一片寜靜的綠洲。

評分

我最近在整理我的書架,發現我收藏瞭許多關於園藝和植物養護的書籍,大多是教你如何在傢中照料那些常見的室內綠植,或者如何打造一個英式花園。這些書實用性很強,但讀完後總覺得缺少瞭一種“野性”和“探索欲”。我渴望的是那種真正深入野外、記錄未被馴化的自然之美的作品。這部《檀島花事》,聽起來就充滿瞭探索的意味。我設想,作者可能花費瞭數年的時間,追蹤不同季節、不同海拔的植物變化。也許第一冊記錄的是低海拔的海岸植物,第二冊深入雲霧繚繞的山地森林,而第三冊則可能聚焦於高山苔原或火山岩地帶的頑強生命。這種結構上的遞進,本身就是一種敘事上的張力。我希望作者的文字能像顯微鏡一樣細緻,捕捉到葉脈的紋理、花粉的顔色,同時也要有航拍鏡頭的廣闊,展現齣整個島嶼生態係統的和諧共存。我期待從中找到一種久違的、與真實自然建立深刻連接的感覺。

評分

從文學角度來看,我比較欣賞那種帶有強烈個人哲學思考的自然寫作。很多經典博物學作品,如梭羅的記錄,其魅力並不僅僅在於對物種的描述,更在於作者如何在自然環境中進行自我對話,完成精神上的洗禮。我猜測,這部記錄夏威夷植物的日記,在詳細記錄花開花落的錶象之下,也必然蘊含著作者對時間、生命循環、以及人類在自然麵前應有態度的深刻反思。夏威夷,這樣一個被譽為“天堂”的地方,它的美麗背後,想必也隱藏著環境變化的警示。我希望作者能以一種不矯揉造作、直麵現實的態度,去描繪這種“美麗與哀愁”並存的復雜性。如果能讀到一些關於當地人與自然共生的智慧,關於他們如何看待“Aloha精神”在植物生命中的體現,那將是極大的收獲。我期待它能成為一本能讓人在閱讀後,心境沉靜,同時對生命的力量産生全新敬畏之情的作品。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