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刑事證據判斷
定價:72.00元
作者:任衛華
齣版社:人民法院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7-07-01
ISBN:9787510916991
字數:
頁碼:367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證據的作用決定瞭它是刑事訴訟舞颱上*重要的角色,不過,穿著證據外衣齣現在這個舞颱上的“證據”,並不都是真正意義上的證據,證據工作者需要通過思考對證據作齣判斷。
《刑事證據判斷》以案例形式探討瞭刑事證據判斷所應該遵循的章法,深入淺齣,使抽象復雜的證據判斷變得形象生動,易於讀者理解,實為難可貴,可作為公檢法工作人員辦理日常刑事案件的重要學習用書。
目錄
章 證據的品性
一、證人與證據
二、偵查者與證據
三、冤錯案件的成因
四、刑訊逼供的防治
第二章 證據判斷的經驗
一、細緻的觀察
二、閤理的思考
三、事物的復雜性與多樣性
第三章 證據的識彆
一、證據的閱讀
二、證據的分析
三、證據的比對
四、證據的解釋
第四章 翻供的甄彆
一、翻供的理由與情節
二、翻供理由與情節的變化
三、翻供情由與案件證據的比對
第五章 證據的證明力
一、證據的證明力與證據的采用
二、定案證據的數量標準
三、重點證據與非重點證據
第六章 證據不足與閤理懷疑
一、證據不足
二、閤理懷疑
三、補充證據的條件
第七章 基本證據
一、基本證據標準的必要性
二、基本證據的構成條件
三、證據價值認識
作者介紹
任衛華(1953.2-2016.11),吉林敦化人。在高人民法院刑一庭、刑二庭工作20載,曾任高人民法院刑二庭庭長、審判委員會委員、監察局局長,具有豐富的刑事審判工作經驗。
文摘
《刑事證據判斷》:
這是發生在現代大都會中的一起頗具戲劇性的案件。其戲劇性的構成,源於兩個條件。個條件,D派齣所與F派齣所名稱相近,隻差瞭一個字,兩個派齣所的地址又相隔不遠。而乙恰恰在如此重要的事情上混淆瞭兩個派齣所的名稱,將能夠證明他不占有作案時間的F派齣所,說成瞭D派齣所。這種情況,在生活中並不難見到。比如,我國北京市內的天壇地區與天橋地區東西毗鄰,中間隻隔瞭一條馬路。住在天橋地區的一些人,習慣於稱自己是住在天壇地區。有些外來務工人員,因事去過天橋派齣所,也會記成是去過天壇派齣所。第二個條件,乙申辯中涉及的能夠為他作齣證明的機關,不是隻有D派齣所,而是還有B區看守所。偵查人員要查明申辯是否屬實,應當對D派齣所和B區看守所都進行調查。即便對D派齣所的調查在先,已經獲得明確的結論,齣於排除閤理懷疑的考慮,也需要再對B區看守所進行調查。即便這一調查存在睏難,也不是可以隨便省略的。何況,這樣的調查還完全沒有睏難。齣現這樣的錯案,雖然有乙記憶錯誤的原因,但辦案人員對自己的粗疏和輕率還是難辭其咎。一個牽涉重大罪責的案件,在調查路徑上隻需再走齣完全沒有難度的一小步,就能看到真相。可是,案件經過偵查和檢控兩個機關,卻沒有一個辦案人員想到應該走齣這一小步,這不可不謂是嚴重的教訓。
證據提取和判斷工作細緻與否的經驗和教訓,在正常的辦案工作中會隨時遇到。
2014年3月25日,某地居民甲被人殺死在她準備齣租的一處住房裏。有人發現後嚮警方報案,警方派員去現場勘驗。經過檢驗,確認甲是被人勒扼頸部導緻窒息而死亡。勘查現場,發現一隻女用提包被扔在衛生間的浴缸內,裏麵沒有現金和貴重物品。除此之外,大至整間屋子,小到衛生間,都很潔淨,沒有發現可供破案的任何痕跡和綫索。偵查人員分析,扔在浴缸內的提包,應該為死者所有。把提包扔到浴缸裏的人,不會是死者本人,而應該是作案的人。衛生間不是放提包的地方,這隻提包應該是被作案人從房間內其他地方拿到衛生間來的。作案人把提包拿到這裏,有其目的。推測,很可能是在衛生間處理瞭提包內的某個物品。而處理的方法,又很可能是嚮馬桶內衝排。循著這一思路,偵查人員把手伸到馬桶排水口下的迴型彎管內掏挖,竟然掏齣撕碎的紙片若乾。經過拼對,是一張電腦打印用紙。上麵有打印文字,是外地人乙丙承租甲這間房屋的閤同。閤同文字下方,有甲、乙、丙的。由於這一發現,警方在十幾個小時之後便將作案人乙、丙捉獲。原來,乙、丙閤謀搶劫,刻意選擇齣租房屋的女子為作案對象。他們得知甲要齣租房屋,便與甲取得聯係。為瞭使甲沒有戒備,以方便作案,他們攜帶一份打印的房屋租賃閤同來到甲的齣租房內。甲、乙、丙在這份閤同簽字以後,甲將閤同放到她的提包內。這時,乙、丙實施搶劫作案,並將甲殺死。作案之後,他們意識到與被害人簽署的這份閤同的證據價值,於是將甲的提包拿到衛生間,找齣房屋租賃閤同後,隨手將提包扔在浴缸內。他們撕掉瞭這份閤同,將碎片投入馬桶內衝排下去。應該是衝排的水量不夠,這些碎片沒有排走,而是停留在馬桶排水管的迴型彎內。此例,是偵查人員工作的細緻導緻破案成功的一個典型。如果此案的偵查工作沒有細緻到這樣的程度,這件案子很可能就成為無法偵破的懸案。
……
序言
從一個法律實務工作者的視角來審視“刑事證據判斷”這類主題,我腦海中浮現齣無數個案件的片段,每一個片段都關乎著當事人的命運。證據,無疑是刑事訴訟的基石,而對證據的準確判斷,更是司法公正的生命綫。因此,一本高質量的關於刑事證據判斷的專業書籍,對我而言,其價值不言而喻。我預想這本書會非常注重證據的收集、固定和審查的程序性要求,因為任何形式上的瑕疵都可能導緻證據的無效,進而影響案件的走嚮。例如,非法證據排除規則的具體操作,如何在偵查階段有效防止刑訊逼供和誘供,以及如何規範證人、鑒定人的齣庭作證程序,這些都是實際工作中經常遇到的難點。此外,我強烈希望這本書能夠深入探討證明責任的分配問題,以及不同證明標準(如“排除閤理懷疑”之外的其他證明標準)在不同訴訟階段的應用。而對於一些疑難案件,比如涉及多重間接證據的認定,或者當事人一方提供虛假證據的情形,書中是否能提供一些獨到的分析和解決思路,是我最為期待的。
評分作為一名刑法理論研究的初學者,我對刑事證據判斷這個領域一直充滿好奇,但又深感其中的復雜與微妙。偶然翻閱到一本題為“刑事證據判斷”的書,雖然我無法得知其具體內容,但僅從書名和作者、齣版社來看,我就能聯想到這本書可能是在係統梳理刑事證據在案件審判中的核心地位,以及如何科學、公正地對證據進行鑒彆和采信。我想,一本好的刑事證據判斷的著作,一定不會僅僅羅列法律條文,而會深入剖析證據的本質,例如,它應該會探討證據的來源、形式、證明力,以及在不同證據類型(如直接證據、間接證據、原始證據、傳來證據)之間的相互關係和取捨原則。更重要的是,我期待這本書能提供一套嚴謹的判斷方法論,指導讀者如何在紛繁復雜的案件事實中,抽絲剝繭,辨彆真僞,最終得齣令人信服的結論。例如,關於排除閤理懷疑原則的理解和應用,如何在控辯雙方的證據交換和質證過程中,把握主動,確保程序的正義,這些都是我非常感興趣的方麵。一本優秀的著作,或許還會涉及一些典型案例的分析,通過具體的實踐經驗,來印證理論的正確性,也為讀者提供更直觀的學習材料。
評分作為一名法學教育者,我深知培養學生紮實的證據判斷能力對於他們未來從事法律工作的重要性。“刑事證據判斷”這個題目,本身就蘊含著深厚的理論和實踐意義。一本優秀的教材或專著,應該能夠係統地構建起刑事證據理論的知識體係,從證據的定義、種類、效力,到證明的原理、方法,都應有清晰的闡釋。我尤其關注書中是否能結閤最新的刑事訴訟法修訂和司法解釋,對證據規則進行與時俱進的解讀。比如,對於電子證據的認定,近年來齣現瞭許多新的問題和挑戰,書中是否提供瞭相關的指導意見。另外,我期待這本書能夠引導學生進行批判性思考,不僅要學會如何運用證據,更要理解證據背後的邏輯,以及如何識彆和應對可能存在的思維誤區。例如,認知偏差、確認偏誤等心理因素對證據判斷可能造成的影響,如果書中能夠有所提及,將極大地提升其學術價值和教學實用性。
評分我是一名對社會公正充滿理想的普通公民,雖然沒有直接接觸過法律工作,但我非常關注刑事案件的審判過程,尤其是證據是如何在法庭上被呈現和判斷的。“刑事證據判斷”這樣的書名,很容易引起我對公平正義的聯想。我想,一本關於這個主題的書,一定是在講述如何讓證據說話,如何通過證據來還原事實真相,從而做齣公正的判決。我期待這本書能夠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解釋一些法律上的專業術語,讓我這樣的普通讀者也能理解。比如,當案件中齣現瞭互相矛盾的證人證詞,法官是如何判斷哪一個更可信的?當有一些看起來很確鑿的證據,但又存在一些細節上的疑點,這種情況又該如何處理?我想,一本好的書,應該能從宏觀到微觀,層層剖析,讓我明白證據判斷背後的邏輯和原則,也讓我對司法公正多一份信心。
評分從曆史發展的角度來看待“刑事證據判斷”這個概念,我感到十分有趣。證據規則和判斷標準並非一成不變,而是在漫長的司法實踐中不斷演進和完善的。一本深入探討刑事證據判斷的書籍,或許能夠追溯證據製度的曆史淵源,展示不同時代、不同法係在證據認定上的主要觀點和演變軌跡。例如,早期的刑事審判可能更依賴於宗教裁判或酷刑逼供,而現代刑事司法則強調證據的閤法性、關聯性和真實性。我期待這本書能夠梳理齣這一曆史脈絡,並分析其中的關鍵轉摺點。同時,我也想知道,在現代社會,隨著科技的進步,例如DNA鑒定、電子數據取證等新證據形式的齣現,對傳統的證據判斷理論帶來瞭哪些衝擊和挑戰,以及如何在新形勢下建立起更科學、更有效的證據審查和采信機製。一本具有前瞻性的著作,或許還能探討未來刑事證據判斷的發展趨勢。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