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曹靖華書信集
定價:7.70元
作者:張羽,鐵鳳
齣版社:大象齣版社
齣版日期:1991-08-01
ISBN:9787534710407
字數:350000
頁碼:477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曹靖華 (1897——1987)原名曹聯亞,筆名亞丹,化名汝珍。河南盧氏人。的蘇聯文學研究和翻譯傢、散文傢。1921年赴莫斯科東方大學學習,年底迴國,在北京大學旁聽。1923年參加北伐,任蘇聯軍事總顧問加倫的翻譯。1927年大革命失敗後,再度赴蘇聯。先後在莫斯科中山大學、列寜格勒東方語言學院任教。1928年迴國,先後在北平大學女子文理學院、東北大學、中國大學任教。1938年到重慶,任中蘇文化協會刊物《蘇聯抗戰文藝譯叢》主編。1948年到清華大學任教。新中國成立後,任北京大學俄語係教授、主任,兼全國文聯委員,中國作傢協會書記處書記,中國翻譯協會名譽理事,中國外國文學學會及蘇聯文學研究會名譽會長,魯迅博物館顧問,中蘇友好協會顧問,全國政協委員等職。1956年加入中國黨。1987年8月,蘇聯高蘇維埃主席團授予他各國人民友誼勛章。
曹靖華教授是我國傑齣的革命文學傢,是魯迅和瞿鞦白的摯友,是五四以來我國翻譯介紹蘇聯文學的前驅者,是在外享有盛譽的翻譯傢、散文學、教育傢之一,德高望重,為我國蘇聯文學翻譯界的泰鬥。並為我國培養瞭許多俄語人纔,還與蘇聯漢學傢一起為創立蘇聯的新漢學派作齣瞭貢獻。譯著有《鐵流》、《三姐妹》、《保衛察裏津》、《我是勞動人民的兒子》等,著有《曹靖華散文集》、《花》、《春城飛花》等,還有《曹靖華譯著文集》。
本書收集瞭文化巨人曹靖華從二十年代到八十年代末的書信。
目錄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我花瞭兩個周末啃完瞭《量子物理與實在的邊界》,坦白說,這本書的難度係數絕對是五顆星,但其帶來的智力上的震撼是無與倫比的。作者在介紹哥本哈根詮釋和多世界理論時,采用瞭大量的類比和思想實驗,盡管如此,麵對諸如“波函數坍縮”這種概念時,我還是需要反復閱讀好幾遍纔能勉強跟上思路。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逼迫你直麵科學的局限性和人類認知的邊界。它不像很多科普讀物那樣試圖把復雜的概念“簡化”到失真,而是坦誠地展示瞭科學前沿的爭議和尚未解決的謎團。讀完後,你可能不會“掌握”量子力學,但你一定會對我們所處的這個世界産生更深刻的敬畏感——我們所認為的“實在”,也許隻是我們感知的一種特定狀態。這本書適閤那些思維活躍、不畏懼被挑戰的硬核讀者。
評分最近偶然翻到瞭《失落的民間樂譜集》,這簡直是寶藏!這不是那種正襟危坐的音樂史著作,而更像是一份充滿煙火氣的田野調查記錄。書中收錄瞭大量被現代音樂工業邊緣化的地方戲麯、婚喪嫁娶時纔使用的民間小調的樂譜和口述曆史。作者花費瞭巨大的精力去鄉村搜集這些幾近失傳的鏇律,並配上瞭生動的采集故事,比如某段鏇律是在一位百歲老奶奶的紡紗過程中無意間記錄下來的。最打動我的是,這些樂譜背後承載的不僅僅是音符,更是特定地域、特定傢庭的曆史記憶和情感模式。這本書的編排非常人性化,甚至附帶瞭二維碼,可以掃碼試聽一些殘存的錄音片段。對於民族音樂學、人類學,或者單純懷舊、想探尋文化根源的讀者,這本書提供瞭絕佳的聽覺與文本結閤的體驗。
評分《現代消費主義下的身份焦慮》這本書,觀點犀利得讓人有點坐立不安。作者用近乎社會批判劇本的筆法,剖析瞭社交媒體、品牌營銷如何閤謀構建齣一種“完美生活”的標準,並以此來不斷刺激普通人的不滿足感。我特彆贊同其中關於“符號消費”的理論,即我們購買的不再是産品本身的功能,而是産品所附帶的社會身份標簽。書中的案例分析非常接地氣,從奢侈品包到網紅咖啡店的打卡,都成瞭分析的樣本。雖然整體基調偏嚮批判,但它並不是一味地指責,而是引導讀者反思:我們究竟是為瞭滿足自己而消費,還是為瞭迎閤一個被建構齣來的幻象?這本書的行文節奏快,論點鮮明,讀起來酣暢淋灕,非常適閤關注當代社會心理、市場營銷和自我認知問題的年輕讀者,讀完後,可能會讓你重新審視衣櫃裏的那件衣服或手機裏刷到的下一條廣告。
評分讀完《園林藝術的哲學意境》,我感覺自己完成瞭一次心靈的洗禮。這本書的文字極其優美,簡直可以稱得上是一種文學享受,與傳統學術著作那種乾巴巴的敘述方式截然不同。作者的筆觸細膩柔和,將中國古典園林中的“藉景”、“框景”等手法,上升到瞭人生哲理的高度去闡述。他不僅僅在描繪亭颱樓榭,更是在探討人與自然、有限與無限之間的辯證關係。尤其欣賞書中關於“虛實相生”的論述,用園林中的留白來類比中國傳統美學中的“氣韻生動”,這種跨學科的聯想非常巧妙。我仿佛能透過文字聞到竹林的清香,感受到水池的微瀾。對於建築、設計或者僅僅是熱愛生活美學的朋友來說,這本書提供瞭極佳的審美範本,讀完後,再看任何一個精心設計的空間,都會不自覺地帶入這種哲學的濾鏡。
評分最近入手瞭一本《曆史的沉思:XX時期社會變遷錄》,這本書的深度和廣度都讓人驚喜。作者似乎對那個特定曆史時期的社會結構、民眾心態以及宏觀政策的微觀影響有著極其敏銳的洞察力。我特彆欣賞他對史料的細緻考證,每一個論斷背後都有著紮實的文獻支撐,這使得全書讀起來邏輯嚴密,令人信服。比如,書中對某個地方性習俗如何滲透到國傢法律體係中的分析,簡直是教科書級彆的案例剖析。當然,對於初涉曆史研究的讀者來說,可能需要一些背景知識來更好地理解那些晦澀的術語和復雜的權力關係。但如果你對社會史、思想史感興趣,並願意投入時間去鑽研,這本書絕對能為你打開一扇全新的窗戶,讓你對那個時代産生更為立體和豐滿的認知。它不是那種輕飄飄的通俗讀物,而是一劑需要細嚼慢咽的知識“猛藥”,迴味無窮。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