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参数
书 名:杨式太极拳述真 作 者:汪永泉 出版时间:1995年12第1次 印刷时间: I S B N:9787500912422 字 数:150000 开 本:32开 包 装:平装 重 量:270g 定 价:16.00元目录
章 杨式太极拳的要领 节 练习杨式太极拳的基本要求 一、总则 二、身形 三、内功 四、架势 第二节 杨式太极拳的主要功用 第三节 练习杨式太极拳的进展阶段 第二章 杨式太极拳(老六路)套路的外形与内功 节 拳架姿势与内功劲法 一、拳架姿势说明 二、内功劲法说明 第二节 杨式太极拳(老六路)套路动作详解 一、拳式名称 二、杨式太极拳(老六路)形体动作、意气走向说明 第三章 杨式太极拳揉手 节 揉手综述 一、练习揉手的目的 二、练习揉手的要求 三、揉手的种类 第二节 揉手内功 一、内功的运用要领 二、内功的运用方式与方法 第三节 揉手精义 一、关于劲 二、关于点 三、三不打 四、关于九曲珠、乱环诀 杨式太极拳套路运行路线示意图 后记内容介绍
太极拳是我国武术中*重要的一支,它在养生、治病、强身、延年等方面的作用、已被人民群众所得视。据北京市休委粗略统计,仅在北京市每日练习太极拳和气功者不下五六十万人,大都收到了不同程度的效果。在太极推手、散手技击方面也涌现了不少新人。但对太极拳应用在推手、散手中应该具备哪一种风格和技术特点,人们还存在着不同的认识。
我对武术书籍的评估标准之一,是其对基础功法——桩功和步法——的重视程度。很多初学者急于求成,直接上套路,结果地基不稳,学得越久越僵硬。我深信“入门需正,方能久远”。因此,我非常看重作者对这些基础训练的描述是否详尽、是否强调了持之以恒的重要性。如果书中能提供一套循序渐进的训练计划,指导读者如何从静功过渡到动功,并详细解释在桩功中如何感知和培养“松沉”的感觉,那么这本书对我的价值将是不可估量的。
评分我最近在琢磨如何将慢速的套路练习与实战中的应用联系起来,这中间似乎总有一层难以逾越的鸿沟。很多老拳谱的文字描述过于晦涩,对于我们这些没有名师指点的普通爱好者来说,简直是天书。我希望这本书能像一位耐心严谨的老师,将那些抽象的概念具象化,比如如何通过步法变化来卸开对手的来力,或者在推手中如何做到“引进落空,不丢不顶”。如果书中能够提供一些针对常见误区的纠正方法,或者对比展示正确与错误的姿势差异,那对扎实基本功将是莫大的帮助。
评分从书籍的整体结构来看,我更倾向于那些不仅讲解套路招式,还能深入探讨太极拳文化根源和历史传承的著作。太极拳不仅仅是一种体育锻炼,它更承载着深厚的中华传统文化智慧。我希望这本书能带我领略一下其背后的阴阳辩证思想,以及与中医经络学说的关联。如果能有章节专门讨论养生之道,将武术与日常的健康维护结合起来,那就更完美了。一本优秀的太极拳书籍,理应是文武兼修,既能强身健体,又能陶冶性情。
评分作为一名接触太极拳已经有几年时间的习练者,我发现很多教程往往侧重于招式演示,却忽略了对“劲力”和“意念”的深度解析。对我来说,真正的太极之道,在于“听劲”与“化劲”的微妙转化,以及在每一个动作中对中正安舒的保持。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够在这些看似玄妙、实则至关重要的理论层面提供一些独到的见解和清晰的图解说明。如果能有对缠丝劲、棚捋挤按等基本功法的细致拆解,并辅以精准的图示或照片,那无疑会大大提升习练的效率和准确性。好的教材不仅要教你“怎么做”,更要告诉你“为什么这样做”。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得很有古典韵味,装帧质量也相当不错,拿在手里沉甸甸的,一看就是用心制作的精品。我一直对传统武术抱有浓厚的兴趣,尤其钟爱太极拳的哲学内涵和刚柔并济的技击精髓。市面上关于太极拳的书籍汗牛充栋,但真正能深入浅出、系统阐述清楚的却不多见。我希望找到一本既能帮我理解拳架的每一个细节,又能触及到拳法背后更高层次精神境界的读物。这本书的字体清晰易读,排版也十分讲究,光是翻阅的体验就让人心生欢喜,仿佛已经提前进入了一种宁静而专注的习练心境之中。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