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大路朝天:中国革命与中国道路
定价:43.00元
作者:萧武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出版日期:2018-04
页码:278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ISBN:9787508685540
出入文史之间,追踪政治、经济和法律的脉络,所论往往直指要害;文字往往能够穿透媒体和学院的主流论述的帷幕,直逼历史的真相和世道人心。从自媒体的短章,到如今的系统论述,萧武形成了属于他自己的、与时代变迁息息相关的独特声音。
近年来在有关于中国道路的讨论中,较少有人提及中国道路起源于中国革命,本书做出了有力的回应,认为中国道路恰恰是在中国革命的遗产的基础上形成的。没有中国革命,就没有中国道路。因此,本书首先讨论了中国革命留下的遗产,及其与中国道路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萧武分别批判了两个常见的论调,一个是对中国道路的保守主义解释,一个是新儒家。保守主义认为,中国道路是中国自身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传统的延续和发展;而新儒家则认为,中国传统的核心是儒家思想文化。解释面向未来,解释意味着对未来道路的选择。本书认为,中国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中国道路之所以区别于欧美道路,就是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是社会主义。这是中国革命重要的遗产,也是改革所坚持的方向。
序 不只是正名/ Ⅴ
部分 中国革命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001
中国改革的前提条件: 革命红利/ 005
改革的逻辑: 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 021
国家与市场/ 071
第二部分 基层社会的革命: 土地制度变迁与民族区域
治理/ 080
土地制度变迁的政治意义/ 081
少数民族地区的政治与土地制度变迁/ 092
包产到户与乡村政治秩序重构/ 112
基层重建: 从争夺领导权开始/ 130
第三部分 保守主义的文化与政治———从甘阳谈起/ 135
启蒙领袖出走/ 137
保守主义归来/ 148
通三统/ 164
三统与中国道路/ 177
文化与政治/ 187
第四部分 新儒家的“政治” 与“心性” / 196
新儒家与旧儒家/ 198
中国道路与儒家复兴/ 207
选贤任能与官僚主义/ 214
儒家复兴与阶层固化/ 222
乡土重建与儒家/ 228
基层重建与儒家复兴/ 233
儒家复兴意味着什么/ 239
后记/ 241
萧武, 1979年生,甘肃庆阳人,毕业于湖南大学法学院,长期从事媒体工作,现为观察者网新闻总监、中信改革发展研究基金会研究员、《经略》网刊创办人之一,其研究兴趣包括历史、政治、边疆、三农等领域,擅长时政及历史评论。曾在《读书》《天涯》《经济导刊》等刊物发表文章若干篇。
今天中国的成就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基础上的。忘记了关于平等和共同富裕的初心也就谈不上使命。
——北京大学 潘维
萧武是我接触过的少有的具有深刻思考能力的青年学者。他涉猎广泛,不盲从,文字洗练。他写的所有文字都值得品读。
——武汉大学社会学系主任、 贺雪峰
萧武对中国革命和中国道路的梳理是重要的。借助历史距离提供的透视,他令我们对许多问题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更中肯的判断。
——北京大学 朱苏力
读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是作者对于中国革命历史的梳理非常清晰,逻辑性很强。从辛亥革命的开端,到新中国的成立,再到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每一个重要的历史节点都被作者巧妙地串联起来,形成了一条清晰而连贯的叙事脉络。他并没有简单地罗列史实,而是深入分析了这些事件背后的深层原因和逻辑,以及它们如何一步步推动中国走向今天的道路。尤其是在分析革命过程中遇到的各种挑战和曲折时,作者的态度是客观而审慎的,既肯定了革命者的伟大成就,也指出了其中的艰难和付出。这种历史的厚重感和史诗般的叙事,很容易将读者带入那个时代,去感受那个时代人们的激情、理想和牺牲。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一些关键人物的描摹,寥寥数语却能勾勒出他们的性格和决策,让历史人物形象更加鲜活。
评分这本书让我最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对“中国道路”的解读。他没有将这条道路简单地定义为某种主义或模式,而是将其视为一个不断探索、实践和自我完善的动态过程。通过对中国革命历程的回顾,他揭示了这条道路的独特性,以及它如何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根据中国国情和时代发展,不断调整和创新。书中对于一些重要转折点的分析,比如改革开放的决策,以及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和解决方式,都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洞见。这让我意识到,中国道路并非一条预设的轨道,而是中国人民在实践中摸索出来的,充满韧性和智慧的独特选择。这种解读,既是对历史的尊重,也是对现实的深刻反思,让我对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评分这本书带给我的,不仅仅是对过去历史的认知,更多的是一种关于“选择”和“必然”的思考。作者在梳理中国革命的历程时,反复强调了中国人民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所做的选择,以及这些选择如何一步步奠定了中国发展的基石。这种“选择”并非偶然,而是基于当时的国情、人民的愿望,以及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我尤其欣赏作者对于革命过程中各种复杂因素的辩证分析,他能够看到不同力量的博弈,不同道路的权衡,以及最终走向“中国道路”的必然性。这种深刻的洞察力,让我对中国之所以能走到今天,有了更加全面和立体的理解,也为我理解当今世界的格局提供了重要的历史维度。
评分我之前对中国革命的了解,大多是碎片化的,或者停留在一些宏大叙事的层面。而这本书,像一本精心绘制的地图,为我勾勒出了中国革命的宏伟蓝图。作者在阐述历史进程时,非常注重细节的呈现,通过一些具体的史料和故事,将那些抽象的概念变得生动具体。例如,书中对某个战役的描写,或者对某个政策出台背景的分析,都让我仿佛置身其中,能够更真切地感受到历史的脉搏。同时,作者的文字功底也十分了得,语言驾驭能力极强,读起来一点也不枯燥,反而充满了吸引力。他能够用非常精炼的语言,概括出复杂的历史现象,并将其与“中国道路”紧密联系起来,这种能力令人赞叹。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相当大气,用色沉稳,书名“大路朝天”四个字有力道,同时“中国革命与中国道路”的副标题也清晰地指明了主题,给人一种庄重而引人深思的感觉。拿到手里,分量也很足,纸张的质感也很好,翻阅起来比较舒适,这对于一本内容厚重的书来说,是基本的阅读体验保障。作者萧武的名字虽然不一定家喻户晓,但中信出版社的品牌效应是毋庸置疑的,这让我对书的内容质量有了初步的信心。通常这类书籍,要么是深刻的学术研究,要么是充满洞见的普及读物,我期待它能在这两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既有学术的严谨性,又不至于过于枯燥,能够吸引普通读者去了解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并从中汲取对当下中国发展道路的理解。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种新的视角,或者对一些已被广泛讨论的观点进行深入的挖掘和阐释,而不是简单地重复已知的东西。
评分为作者喝彩!
评分书已收到,尚未细看,感觉还不错
评分这本书写的太好了,
评分另一个视角,看待中国发展基础。
评分这本书写的太好了,
评分这本书写的太好了,
评分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评分书已收到,尚未细看,感觉还不错
评分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