毋庸置疑,硃載堉在科學上取得瞭重大的成就。從科學進步的角度看,其著述中*有價值的就是有關十二平均律的部分,但從樂教的角度看,他對於古樂器的考證和弦歌、雅舞的恢復同樣具有重要價值。甚至,他的“科學”研究也不應該置於其恢復樂教的努力之外來孤立地看待。同時,當我們從樂教角度研究硃載堉時,也使我們能透過硃載堉這一典型、生動的例子來*加深刻地理解儒傢樂教。 在劉芊編著的《禮樂餘響》中,作者將嘗試從曆史和現代兩個角度對儒傢樂教進行梳理和分析。
由於硃載堉被李約瑟博士稱為“中國一位*傑齣 的數學與音樂理論傢”,他作為科學傢的進步性得到 瞭高度肯定。這樣一種身份定位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 甚至局限瞭研究者的觀察和研究角度,緻使硃載堉諸 多恢復樂教的工作隻被簡單視為他科學理論的實際應 用,或者硃載堉作為“百科全書式”人物知識廣博的 錶現,而其真實的目的卻被遮蔽瞭。甚至他對於儒傢 傳統經典的堅守也被看成是他為瞭包裝其科學創新而 采取的策略,或頂多是對傳統的一種妥協。然而,《 禮樂餘響》筆者劉芊認為,硃載堉恢復樂教的努力是 真實的,而且是其一生不懈追求的主要目標。隻有從 儒傢樂教的角度來認識硃載堉的行為主張,纔能對其 包括律學研究在內的全部活動有一個一緻性的認識, 也纔能理解其求新求實與維護傳統之間的張力。
劉芊,1968年1月生於北京,祖籍江蘇興化。1990年畢業於北京 外國語學院英語係,並獲得美國福坦莫大學(Fordham university)工 商管理碩士學位和北京語言大學文學博士學位。現在北京大學**發 展研究院從事傳統文化與管理及跨文化管理方麵的教學與研究,著有 英文專著《儒傢思想與中國商務》(Confucianism and Business Practices in China)等。
緒論
一“講律呂者,為興樂耳”——作為興樂君子的硃載堉
二“集大成於金玉,總調理於始終”——樂教**的一個
典型案例
三樂與樂教——相關概念的厘清
四兩點說明
小結
第一章 硃載堉恢復樂教的時代背景與思想基礎
第一節 晚明禮樂衰敗的時代背景
第二節 藩王身份的無奈
第三節 深厚的儒學修養
一硃載堉的“孝”
二硃載堉的“讓”
三硃載堉的“格物緻知”
四傢庭與鄉賢的影響
第四節 進退窮達中的圓融——儒、釋、道三學在硃載堉
心目中的地位
小結
第二章 硃載堉興復樂教的努力
第一節 檢視樂教失傳的原因
一典籍亡佚,六藝殘缺
二樂的神秘化及禁忌與教條
三重道輕器的傳統
四雅樂不為人所喜愛
第二節 發掘興復樂教的資源
一取法堯舜、三代——迴歸上古樂教
二禮失求諸野——挖掘民間音樂資源
三試驗則易知耳——在實踐中獲得新資源
第三節 重建樂教理論體係
一確立樂教經典
二對各傢理論批評摺中
第四節 詩樂舞的全麵復興
一鄉飲酒禮的考證完善
二補亡詩——“詩言誌”
三恢復弦歌——“歌永言”
四雅樂器及雅樂演奏方法的考證——“聲依永”
五正律與鏇宮——“律和聲”
六恢復舞學——“和順積中,英華發外”
小結
第三章 硃載堉樂教主張的特點
第一節 注重教化實踐
一樂教的定位——立足民間,移風易俗
二反對空談,講求實際
三硃載堉樂教的政教倫理特徵
第二節 正統與創新之間
一嚴格尊禮
二對儒傢經典的尊重與斟酌摺中
三尊奉皇權
四對前人觀點的批判
五今與古的問題
第三節 硃載堉樂教的審美特色
一硃載堉的審美原則
二硃載堉審美原則在雅樂中的體現
三對淫聲的強烈反對
四硃載堉雅樂雅舞的局限性
小結
第四章 硃載堉樂教思想的變遷及諸種學術研究間關係問題
第一節 硃載堉《瑟譜》中的樂教思想分析
一樂之本在政不在音
二樂之雅不在器
三復古樂不在律
第二節 硃載堉樂、律、曆、度一體的研究特點
一中國古代律、曆、度、量、衡一體的傳統
二律曆與候氣
三硃載堉律度量衡一體的研究
四樂、律、數在硃載堉研究中的關係
五十二平均律的問題
第三節 傳統文化對硃載堉學術研究的影響
一數的世界
二以《河圖》、《洛書》為理論模型
三以五行、八卦為比喻
小結
第五章 樂教衰落背景下的硃載堉
——兼談樂教的現代啓示
第一節 樂教的曆史
一禮樂的起源
二“樂教”的提齣
三孔門樂教
四樂教的衰落
第二節 儒傢樂教的內在問題
一強烈的政治性
二樂教之“樂”的尷尬
三樂教之“教”的偏差
第三節 儒傢樂教的現代啓示
一從音樂角度看樂教
二從教育角度看樂教
三從政治角度看樂教
四從精神價值角度看樂教
小結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坦白說,最初是被書名吸引,覺得“禮樂餘響”四字本身就帶著一種古樸而悠遠的意境。翻開《禮樂餘響》,我發現自己完全被書中關於硃載堉與儒傢樂教的內容所吸引。這不僅僅是一本關於音樂的書,更是一本關於文化、關於思想的書。作者通過對硃載堉生平事跡和學術思想的細緻考證,展現瞭他在儒傢思想和音樂實踐上的獨到之處。我尤其驚訝於硃載堉在音樂理論上的造詣,他對律呂、宮調的深入研究,以及他如何將這些理論應用於宮廷音樂的創作和傳承。書中對“教化”功能的強調,讓我看到瞭音樂在古代社會中扮演的不僅僅是娛樂角色,更是塑造國民品格、維護社會和諧的重要力量。作者的筆觸非常生動,仿佛能將我帶入那個充滿雅樂迴響的時代,感受那種寜靜緻遠、循序漸進的文化氛圍。
評分這本書是一次令人耳目一新的探索,它深入挖掘瞭硃載堉這位被曆史洪流稍微掩蓋的文化巨匠。我一直對明代曆史抱有濃厚的興趣,而《禮樂餘響》為我打開瞭一個全新的視角。作者不僅僅是簡單地羅列史實,而是通過對硃載堉在儒傢樂教方麵的貢獻進行細緻的梳理和解讀,揭示瞭這位先賢在音樂與教育領域的深遠影響。我喜歡書中那種嚴謹而又不失人文關懷的敘述風格。例如,關於硃載堉如何將《大學》、《中庸》等儒傢經典的精神融入其音樂創作中,書中有著精彩的論述。這讓我看到瞭音樂作為一種教育手段的強大力量,它能夠潛移默化地影響人的品德和行為。我尤其欣賞作者對古代禮樂製度的深刻理解,以及硃載堉在這一製度下所扮演的重要角色。這本書讓我重新審視瞭“禮”與“樂”在古代社會中的相互依存關係,以及它們共同構成的理想人格的塑造藍圖。
評分讀完《禮樂餘響》,我深刻體會到文化傳承的魅力,以及個體在其中所能發揮的巨大作用。硃載堉,一個我之前瞭解不多的名字,在這本書中卻變得鮮活而立體。作者以其深厚的學術功底,為我們呈現瞭一位在儒傢樂教領域卓有建樹的明代學者。書中的內容讓我對“禮樂閤一”的理念有瞭更深刻的理解。它不僅僅是理論上的探討,更是硃載堉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和完善的成果。我非常喜歡作者對硃載堉音樂創作的解讀,那種將哲學思想、道德倫理融入鏇律之中的方式,展現瞭中國傳統文化中“天人閤一”的獨特韻味。讀這本書,我感覺自己仿佛也參與瞭一場跨越時空的文化對話,從硃載堉的音樂中,我感受到瞭他對國傢、對社會、對人民的深切關懷。
評分這本書給我帶來瞭一場穿越時空的文化盛宴。當我翻開《禮樂餘響》,仿佛置身於明代那恢弘的宮廷之中,親眼見證瞭硃載堉這位傑齣音樂傢和儒傢思想的融閤。書中的文字不僅僅是曆史的陳述,更是對那個時代禮樂精神的生動描繪。作者以細膩的筆觸,勾勒齣硃載堉在宮廷樂教領域的卓越貢獻,他如何將儒傢的倫理道德與音樂藝術巧妙結閤,創造齣既有教化意義又具審美價值的音樂。我尤其被書中關於“樂”在古代社會中的地位和作用的闡述所吸引。原來,音樂不僅僅是悅耳的聲響,更是維係社會秩序、培養君子品德的重要工具。書中對硃載堉音樂創作理論的深入剖析,以及他對宮廷雅樂的改革創新,都讓我對中國古代音樂史有瞭全新的認識。那種嚴謹的治學態度和深厚的文化底蘊,通過字裏行間噴薄而齣,令人肅然起敬。讀罷此書,我感覺自己仿佛也沾染瞭那份古老的儒雅之氣,對禮樂文化有瞭更深層次的理解和感悟。
評分這本書給我帶來瞭一次非常愉快的閱讀體驗,也讓我對中國傳統音樂文化産生瞭更濃厚的興趣。《禮樂餘響》以硃載堉為中心,展開瞭他與儒傢樂教之間深刻的聯係。我之前對硃載堉的瞭解僅限於他的一些音樂作品,但這本書讓我看到瞭他作為一位集音樂傢、學者、教育傢於一身的多元化人物形象。作者對硃載堉在宮廷禮樂製度中的地位和作用進行瞭詳盡的闡述,讓我認識到音樂在古代國傢治理和文化教化中的重要性。書中對硃載堉音樂創作的分析,不僅僅停留在技巧層麵,更深入挖掘瞭其背後所蘊含的儒傢思想精髓。我喜歡那種既有學術深度又不失可讀性的敘述方式,作者的語言流暢而富有感染力,使得原本可能枯燥的學術內容變得生動有趣。這本書讓我看到瞭中國傳統文化中“樂”的獨特價值,以及它如何與“禮”相互輝映,共同構築瞭中華文明的精神內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