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鬍適留學日記(上、下冊)
定價:69.00元
作者:鬍適
齣版社:安徽教育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6-12-01
ISBN:9787533624811
字數:
頁碼:
版次:2
裝幀:平裝
開本: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鬍適留學日記》記錄瞭十七捲留學期間的劄記。十七捲劄記是作者在美國留學時期(一九一零——一九一七)的日記和雜記。原來題作《藏暉室劄記》,民國二十八年上海亞東圖書館曾排印發行。
《鬍適留學日記》印齣的劄記寫的是一個中國青年學生五、七年的私人生活、內心生活、思想演變的裸的曆史。作者把自己的文學主張、思想演變,都寫成劄記,作為一種“自言自語的思想草稿”。他發現這種思想草稿很有益處,因為這種工作是求知識學問的一種幫助,也是思想的一種幫助。它的方式有多種,讀書作提要、劄記、寫信、談話、演說、作文,都有這種作用。劄記是為自己的瞭解的;談話、討論、寫信,是求一個朋友瞭解的;演說,並發錶文章,是求一群人瞭解的。這都是“發揮”,都有幫助自己瞭解的功用。因為作者相信劄記有這種功用,所以他常用劄記做自己的思想的草稿。如作者對世界注意、非戰注意、不抵抗主義,文學革命的見解。這十七捲的材料,除瞭極少數的刪削之外,完全保存瞭原來的真麵目。
目錄
鬍適留學日記颱北版自記
重印自序
自序
捲一 一九一一年一月卅日至十月卅日
捲二 民國元年九月廿五日至十二月廿八日
捲三 民國二年四月至三年二月廿八日
一、國傢與世界
二、道德觀念之變遷
三、次主議事席
四、“博學鐵匠”巴立特
五、雜誌之有益
六、中國似中古歐洲
七、“希望所在,生命存焉”
八、讀Synge短劇
九、讀《嘉富爾傳》
一○、鬍彬夏女士
一一、苦學生
一二、讀The Inside of the Cup說部
一三、西文詩歌甚少全篇一韻
一四、論紐約省長色爾叟被劾去位
一五、五十年來黑人之進步
一六、《論語》譯本
一七、假期中之消遣
一八、耶穌誕日詩
一九、托爾斯泰臨終時事
二○、吾國女子所處地位高於西方女子
二一、燈謎三則
二二、叔永歲末雜感詩
二三、《大雪放歌》和叔永
二四、孔教問題
二五、康乃耳大學費用
二六、非驢非馬之大總統命令
二七、倫敦一塊地三百六十年中增價四韆倍
二八、湘省一年之留學費
二九、友人勸戒吸紙煙
三○、但怒剛死事情形
三一、鮑希參夭摺
三二、今日吾國急需之三術
三三、我之自省
三四、我所關心之問題
三五、演說吾國婚製
三六、美國各大學之體育運動費
三七、“宗教之比較研究”講演
三八、壁上格言
三九、藉一韆,還十萬
四○、久雪後大風寒甚作歌
四一、樂觀主義
四二、裴倫《哀希臘歌》
四三、記白裏而之社會名劇《梅毒》
四四、綺色佳城公民議會旁聽記
四五、郊天祀孔
四六、一種實地試驗之國文教授法
四七、《說文》有許多字不滿人意
四八、英國布商之言
四九、宋教仁被刺案中之秘密證據
五○、應桂馨死矣
五一、死矣趙秉鈞
五二、雜俎三則
五三、美國有色人種之大官
捲四 民國三年三月十二日至七月七日
一、養傢
二、母之愛
三、言字
四、FredRobinson君之慷慨
五、雪消記所見並楊任二君和詩
六、學生會之哲學教育群學委員會
七、西人研究中國學問之心得
八、入春又雪因和前詩
九、請得畢業助學金
一○、美國禁酒
一一、得蔔朗吟徵文奬金
一二、初次作臨時演說
一三、趙元任、鬍達同時得兩種學會榮譽
一四、歐美有一種“剪報”營業
一五、“但論國界,不論是非”
一六、赴白博士夫婦傢宴
一七、卸去世界學生會會長職務
一八、在世界會演說《世界和平與種族界限》
一九、趙元任作麯
二○、叔永作即事一律索和
二一、山榖詩名句
二二、論律詩
二三、杏佛和前韻
二四、吾國人無論理觀念
二五、張希古亡故
二六、《春朝》一律並任楊二君和詩
二七、山榖之三句轉韻體詩
二八、叔永贈傅有周歸國,餘亦和一章贈行
二九、記曆
三○、《春鞦》為全世界紀年古之書
三一、《大英百科全書》誤解吾國紀元
三二、題“室中讀書圖”分寄禹臣、近仁、鼕秀
三三、得傢中照片題詩
……
捲四 民國三年三月十二日至七月七日
捲五 民國三年七月七日至八月十日
捲六 民國三年八月十一日至九月十五日
捲七 民國三年九月二十三日至十二月十一日
捲八 民國三年十二月十二日至四的二月十四日
捲九 民國四年二月十八日至六月七日
捲十 民國四年六月十二日至八月九日
捲十一 民國四年八月九日至十一月三日
捲十二 民國四年十一月廿五日至五年四月十七日
捲十三 民國五年四月十八日至七月廿一日
捲十四 民國五年七月二十二日至十一月四日
捲十五 民國五年十一月六日至六年三月廿日
捲十六 民國六年三月二十一日至六月一日
捲十七 民國六年六月九日至七月十日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這套書的裝幀和設計真是讓人眼前一亮,拿到手就感覺分量十足,紙張的質感摸上去很舒服,印刷的字跡清晰銳利,閱讀起來非常賞心悅目。特彆是內頁的排版,留白恰到好處,既不會讓人覺得擁擠,又能保證信息量的充實。可以看得齣齣版社在細節上是下瞭真功夫的,這種對書籍本身的尊重,極大地提升瞭閱讀體驗。我個人對於實體書的偏愛,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這種可以觸摸、可以細細品味的物理存在感,這套《鬍適留學日記》無疑是文史愛好者書架上值得珍藏的一件精品。從封麵設計到內文的處理,都透露齣一種沉穩而典雅的氣質,即便是作為案頭擺設,也顯得頗有品位。
評分閱讀這類曆史人物的原始記錄,最吸引我的就是那種未經後世修飾的“原生態”的真實感。透過這些泛黃的紙頁,我仿佛能聽到那個時代青年學子們內心的掙紮、興奮與迷茫,那種身處異域文化碰撞中心的鮮活狀態,是任何二手解讀都難以比擬的。文字中流淌齣的,是對知識的渴求、對國傢命運的憂思,以及對個人前途的規劃,那種真摯的情感和細緻入微的觀察,讓時間感變得異常立體。比起宏大的敘事,我更傾嚮於這種微觀的視角,它能幫助我們更立體地勾勒齣一個偉大思想傢的成長軌跡,每一個細小的決定背後,都蘊含著深遠的思考。
評分從文學性上講,鬍適早期的文字風格,那種夾雜著中西語言習慣的錶達,本身就具有一種獨特的韻律美。它記錄瞭一個知識分子在吸收西方新思想時,如何努力用當時的白話文去承載復雜概念的過程。這種語言上的探索與演變,本身就是中國近代思想史的一個縮影。我能從中感受到那個時代知識分子為推動語言革新所付齣的努力。讀罷全冊,不僅收獲瞭曆史信息,更像進行瞭一次關於語言美學和思想變遷的深度對話,讓人對白話文的生命力有瞭更深一層的理解和敬意。
評分安徽教育齣版社的選本和校對工作顯然是做瞭紮實的考證。在閱讀過程中,我發現對於一些當時比較晦澀的詞語或曆史背景,齣版社似乎做瞭恰當的注釋或提供瞭背景說明,這對於我們這些非專業齣身的讀者來說,是極其友好的。要知道,沒有這些輔助性的工作,許多跨時代的細節可能會被輕易忽略或誤解。良好的注釋體係,極大地降低瞭閱讀門檻,使得我們能更順暢地沉浸在那個特定曆史情境中,而不必頻繁地停下來查閱工具書,保持瞭閱讀的流暢性和連貫性。
評分我特彆欣賞日記這種體裁的坦誠與即時性。它不像是經過深思熟慮的論文或公開發錶的文章,而是作者在特定時刻的內心獨白和情景速寫。這套日記提供瞭一個絕佳的窗口,讓我們得以窺見鬍適先生在麵對學術難題、人際交往乃至日常生活瑣事時的真實反應。有些地方的記錄,甚至帶有一點青澀和稚嫩,這反而更顯可愛和可信。這種“無防備”的狀態,是研究一個人思想形成過程的寶貴資料,它揭示瞭“大師”背後那個有血有肉的“人”,而不是被神化的符號。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