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根据产品市场变化和发展的要求,动态调整自己的行为、积累自己能力的行为,本书称之为战略节奏。市场的发展是有节奏的,企业也要应变而变。打破兴亡周期,在动态复杂的商业环境里获得持续成功的路径是,企业要踏准节奏,使自己的战略节奏与市场发展的节奏相契合、相协同。基于上述理论发展而来的PRE-M模型,分为四个步骤:探测风口,选择行业;识别趋势,构筑节点;因需而变,提前布局;活在当下,把握未来。
目录
… CONTENTS …
序 博采众长,自成一家
前言 在动荡的商业世界里把握未来
第一章 看不懂的中国市场 / 002
市场发展的基本逻辑 / 005
新兴市场的后发优势 / 009
的战略纵深 / 012
始于山寨的学习路径 / 016
第二章 在市场发展中识别用户 / 023
创新者:发烧友 / 026
早期采用者:时尚派 / 029
早期多数:积极的实用者 / 032
晚期多数:挑剔客 / 034
落伍者:保守派 / 036
解析用户群体 / 038
第三章 跟踪产品市场成长 / 043
从用户分布看市场成长 / 046
从小众市场到杂合市场 / 049
用户和产品的双边演进 / 053
指数逻辑与线性逻辑 / 055
第四章 小众市场 / 061
锁定种子用户和早期用户 / 064
从“极客产品”到“时尚产品” / 068
留心慢一拍的产业链 / 071
警惕先驱变先烈 / 076
第五章 大众市场 / 082
开启广阔天地之门 / 084
产能制胜 / 088
营销与渠道:高效率,广覆盖 / 093
奔跑中的陷阱 / 097
第六章 分众市场 / 101
增速放缓背后的故事 / 104
科学细分与精准定位 / 108
高效开发与产业链演进 / 113
警惕过度细分与盲目对标 / 116
第七章 杂合市场 / 122
愈发挑剔的用户,愈发碎片的市场 / 125
平台型企业 / 129
双边S曲线 / 132
新周期,大变局 / 136
第八章 农耕者 / 142
认识农耕者 / 144
洞察行业与客户需求的变化 / 147
春不种,秋无收 / 152
循序渐进,常变常新 / 157
第九章 狩猎者 / 161
认识狩猎者 / 164
打造弓箭 / 169
逐水草,习涉猎 / 173
警惕“一招鲜”变“大路货” / 176
第十章 圈地者 / 181
认识圈地者 / 184
大而不倒的生命力 / 187
一心多用:同时驾驭不同的业务 / 191
三种类型转换 / 195
第十一章 重新思考战略 / 199
全球化下的新机会 / 201
南橘北枳:切勿忽略市场环境 / 205
从市场发展角度看多元化 / 209
PRE-M市场三角模型 / 215
PRE-M市场三角模型的企业实践 / 219
结 语 迥异的未来,从战略思考开始 / 223
这本书的名称“现货战略节奏”本身就充满了信息量,它强调了“现货”的即时性和“战略节奏”的宏观性,这种结合本身就极大地激发了我的好奇心。在当今这个信息爆炸、变化迅速的时代,企业往往面临着决策的滞后和行动的迟缓,而“现货”这个词似乎在传递一种拥抱当下、快速响应的理念。那么,这种“现货”的理念是如何融入到“战略节奏”的构建中的?它是否意味着企业需要更加灵活地调整其战略部署,以应对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而“战略节奏”又该如何理解?它是否指的是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应该采取的不同策略和步调?我特别希望书中能够深入探讨“PRE-M模型”在实现企业产品开发转型中的具体应用。这个模型,听起来就充满了一种系统性和科学性,它能否为企业提供一套清晰的行动指南,帮助企业在产品开发的各个环节,实现高效的协同和优化,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抢占先机?
评分从封面的文字来看,这本书似乎在探讨如何让企业在瞬息万变的商业环境中保持竞争力,并且强调了“战略节奏”的重要性。我个人对“战略节奏”这个概念非常感兴趣,它给我的感觉是一种将长远规划与短期执行巧妙结合的艺术。在一个充满“动荡”的时代,企业不可能依靠一套固定的策略走到底,而必须具备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灵活调整自身步伐的能力。那么,如何才能找到并掌握这种“节奏”呢?这本书是否会提供具体的分析框架,帮助企业识别市场变化的信号,以及判断何时应该加速、何时应该减速,何时应该转向?而“PRE-M模型”又在这个过程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它是否是实现这种“战略节奏”的一种关键工具,尤其是在企业产品开发转型方面?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不仅仅停留在理论的层面,而是能够提供一些可执行的建议和方法,让企业能够真正地将“战略节奏”融入到日常的运营和决策中,从而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有一种扑面而来的力量感,沉稳的色调和醒目的字体,预示着它将带领读者进入一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领域。当我翻开第一页,便被作者朱恒源和杨斌的序言所吸引,他们用简洁而深刻的语言,描绘了当下商业环境的剧烈变化,以及企业在其中所面临的困境。这并非一本泛泛而谈的管理学通论,而是聚焦于“战略节奏”这一核心概念,试图为企业在不确定性中找到前行的航向。从书名就能感受到一种紧迫感和行动力,“现货”二字暗示了对当下、对快速反应的强调,而“战略节奏”则将这种快速反应与长远的战略目标巧妙地结合起来。我期待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工具和方法,帮助企业识别关键的战略节点,并在适当的时机做出精准的决策,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这本书的出现,恰逢其时,能够为那些在转型期感到迷茫的企业提供清晰的指引,是一本值得深入研读的商业著作。
评分这本书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它并非那种只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在实际商业世界中提炼出的智慧结晶。作者朱恒源和杨斌的背景,让我对书中的内容更加充满信心。他们或许是亲历过商业潮起潮落的实践者,他们的经验和洞察力,使得这本书的内容更具说服力和可操作性。“动荡的商业世界”这个词组,准确地捕捉了当前商业环境的本质——变化莫测,挑战与机遇并存。在这种背景下,企业如何才能保持敏锐,不被时代的洪流所裹挟,甚至能够驾驭这股洪流,实现持续的增长?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关于“战略节奏”的具体解读,比如,它究竟是如何形成的?企业又该如何掌握这种节奏?是否涉及到某种时间管理、资源分配或者市场判断的精妙配合?我期待书中能够分享一些成功的案例,通过这些生动的实践,来佐证其理论的有效性,让读者能够更直观地理解如何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战略节奏,最终超越竞争对手。
评分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深地被其中提出的“PRE-M模型”所吸引。这个模型究竟是如何构建的?它是否能真正帮助企业实现产品开发的转型?这正是我最感兴趣的部分。想象一下,一个企业的产品开发流程,从最初的概念构思到最终的市场推广,如果能有一个系统性的模型来指导,那将是多么高效!我猜想PRE-M模型可能包含了某个关键的阶段划分,或者某种创新的方法论,能够帮助企业更敏锐地捕捉市场需求,更有效地进行产品迭代,甚至是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实现“小步快跑”式的创新。它或许能解答许多企业在产品研发过程中遇到的瓶颈,比如如何平衡创新与风险,如何快速验证市场反馈,如何优化资源配置等等。这本书的价值,很大程度上就体现在它能否提供一个颠覆性的框架,帮助企业突破传统思维的束缚,拥抱更具活力的产品开发模式。我对它如何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解决企业在实际运营中遇到的痛点,充满了期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