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一歲就上常青藤 ----常青藤的理想,是培養一個完美的人,一個能讓自己幸福、也能給彆人帶來幸福的人。
定價:27.00元
作者:薛湧
齣版社:中國青年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9-01-01
ISBN:9787500660996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59kg
編輯推薦
常青藤的教育目標,絕不僅僅是研究導嚮,更是成功導嚮。這種成功,也並不僅僅是我們一般意義上的世俗成功,更是人的成功。 常青藤的理想,是培養一個完美的人,一個能讓自己幸福、也能給彆人帶來幸福的人。
內容提要
中國傳統的教育方式是主義式的:講究滿堂灌、死記硬背,上課很少給學生留齣提問和討論的時間。孩子的教育起點,常常是從背古詩開始。有關研究顯示,這種方式對孩子的創造性、人格培養有嚴重的負麵作用。
“常青藤原則”,則是從美國大學的常青藤盟校的教育中總結齣來的。它強調教育的對話性和互動性,要求父母或老師盡可能把自己擺在和孩子或學生平等的位置上,通過提問、討論的方式,培養他們的品格和社會能力;幫助他們吸收知識,讓他們自發地提高理解力、分析力、感受力和錶達力。在5歲以前,孩子基本可以不讀書識字,但這幾年卻是形成人格的重要階段。需要父母格外當心。
作者薛湧畢業於北大,負笈美國,獲耶魯博士學位,現任教於美國大學。著述頗豐。作者夫人復旦畢業,現就讀耶魯博士課程。他們悉心觀察、揣摩美國傢庭和學校教育,汲取精華,並將其貫徹於女兒的教育培養中,成效斐然。其經驗和理念極具顛覆和啓發性。
作者主張,常青藤教育應該從孩子一歲開始。
這本書就是他們教育女兒的心血、心得之作。
目錄
常青藤是什麼(代序)
導讀
一歲就上常青藤
什麼是常青藤的教育
不平等的童年
常青藤的課:啼哭
用古典音樂幫助孩子入睡
“常青藤原則”戒除打孩子
孩子要寵不要慣——從分床說起
父母:孩子的個常青藤教授
常青藤式的幼兒園——兼論孩子不必早讀書
正嚮心理循環
培養孩子與眾不同的心態
讓孩子發齣自己的聲音
讓孩子麵對觀眾
韆萬彆低估瞭孩子——女兒的鋼琴課
有機識字法
讓大人從孩子的角度看問題,讓孩子從大人的角度看問題
孩子中的政治與權力
如何讓孩子發展政治智慧
小小的們
教孩子當世界的主人
華爾街怎麼養孩子
,讓孩子花自己的錢
第二,教理財,更要培養的素質
第三,“憶苦思甜”
第四,談貧說富
第五,孩子是否想要什麼就能得到什麼
第六,讓孩子在感激而不是怨恨中長大
第七,讓孩子早早打工
第八,培養一個負責的孩子
第九,教孩子發展穩定的人際關係
第十,“少兒總裁班”:企業傢的纔能、慈善傢的品性
第十一,品德與經營能力
第十二,娃娃大亨
第十三,怎樣培養金融傢
美國人為什麼不肯留錢給孩子
智商與早期教育
“智本主義社會”的成功階梯
錢再也擋不住你的孩子上常青藤
上大學要多高的智商
智力開發能造就神童嗎
天纔危機
一代天驕
怎樣培養白領
勤奮的童年
新加坡數學徵服美國
互聯網使人變傻瞭嗎
——美國的閱讀危機
美國的高中
美國的高分復讀生
美國高中的精英化
美國高中的兩極分化
美國的高考指揮棒是怎麼指揮的
高中正在消失
全美高中排名
孟母三遷的美國版
——學校能否整閤分裂的社會
美國的教師荒
美國人怎麼把高中建成瞭“泰姬陵”
從美國教育中學什麼
窮孩子自卑是父母的問題
在美國過萬聖節
美國的殘疾人
暑假的孩子
美國青少年經濟的背後
學學美國人的窮
訪問學者為什麼拖傢帶口地齣國
看美國小學生的品德教育
義務教育要非官僚化
作者介紹
薛湧,1961年生,北京人。 1979—1983年就讀於北京大學中文係並獲學士學位。 1983—1986年供職於《北京晚報》。 1986—1993年供職於中國社會科學院政治學所。 1995—1997年就讀於耶魯大學東亞研究碩士課程。 1997—2004年在耶魯攻讀博士課程,2006
文摘
序言
這本《一歲就上常青藤》的書名,光聽就讓人心潮澎湃,仿佛看到瞭自傢寶貝在藤校的光輝未來。我一直覺得,教育不僅僅是知識的灌輸,更是心靈的塑造,是潛能的挖掘。常青藤的理念,我個人理解,一定是要培養齣那種既有紮實學識,又有良好品格,並且能夠獨立思考、解決問題,最終實現自我價值,並能積極迴饋社會的人。所以,這本書如果真的能為我們指明方嚮,教我們如何從一歲開始,就為孩子鋪就通往“完美”之路,那簡直是父母們的福音。我尤其好奇,書中會如何闡述“完美”的定義?是因為學術上的卓越,還是情商上的高超?亦或是兩者兼備,並在此基礎上,還能擁有強大的內心力量,去麵對人生的種種挑戰,並從中找到屬於自己的那份幸福?這種全方位的培養,想想都覺得振奮人心,恨不得立刻翻開書頁,一探究竟,看看這“常青藤的理想”究竟是如何落地,又是如何一步步引導孩子走嚮那個令人嚮往的“完美”境界的。
評分《一歲就上常青藤》這個名字,乍一看,可能會讓人覺得有些功利,似乎將教育的終點僅僅定格在瞭名校。然而,深入思考,我認為它所蘊含的,遠不止於此。常青藤,它代錶的是一種精英教育的理念,一種對人纔培養的精益求精。而“完美的人”,這個詞更是觸及瞭教育的本質。一個真正“完美”的人,我想,他必然是內心豐盈、思想獨立、品格高尚的。他懂得如何去愛,懂得如何去付齣,懂得如何去創造價值,並在這個過程中,感受到由內而外的幸福。這本書,如果能提供一套切實可行的指導方案,讓我們明白,從孩子一歲開始,如何纔能為他們打下堅實的基礎,如何纔能引導他們朝著這個“完美”的方嚮成長,那將是非常有價值的。我期待書中能有具體的案例分析,能夠啓發我們思考,如何在這個快速變化的時代,培養齣真正能夠適應未來,並且能夠引領未來的孩子。
評分當我在書店看到《一歲就上常青藤》這個書名時,我的第一反應是,這或許是一本能夠幫助我們理解精英教育精髓的書籍。常青藤,它不僅僅是名校的代名詞,更是對一種教育模式的認可,一種對人纔培養理念的推崇。而“培養一個完美的人”,這幾個字,則更是觸及到瞭教育的終極目標。在我看來,一個“完美的人”,必然是一個擁有健全人格,能夠獨立思考,並且對生活充滿熱情的人。更重要的是,他不僅能夠實現自我價值,獲得內心的平靜與幸福,還能以積極的方式影響周圍的人,為社會貢獻一份力量。這本書,如果能夠從一歲的視角齣發,為我們揭示齣實現這一目標的具體路徑和方法,那將是對我最大的啓發。我期待書中能有關於如何培養孩子好奇心、創造力、同理心等品質的論述,並能提供一些實用性的指導,讓我們能夠更好地陪伴孩子成長,讓他們真正成為一個既能讓自己幸福,也能給他人帶來溫暖的優秀個體。
評分讀到《一歲就上常青藤》這個書名,我腦海中立即浮現齣一種畫麵:小小的身影,在大大的世界裏,自信地探索,眼中閃爍著求知的光芒。常青藤,在很多人心中,已經不僅僅是一所學校的名字,更是一種對教育極緻的追求,一種對人纔培養的最高標準。而“一歲”這個起點,更是強調瞭早期教育的重要性,以及那種“贏在起跑綫”的緊迫感。這本書,我想,它傳遞的核心理念,一定是對孩子全麵發展的深度關懷,是關於如何激發孩子內在的潛能,讓他們不僅僅成為一個“聰明”的孩子,更能成為一個“幸福”的孩子,一個懂得愛與被愛,並能將這份溫暖傳遞給他人的人。我期待在這本書中,看到關於如何平衡學術壓力與孩子身心健康的方法,如何培養孩子的獨立思考能力,以及如何引導他們形成積極樂觀的人生觀。這不僅僅是為瞭“上常青藤”,更是為瞭讓孩子擁有一個充實而有意義的人生,無論他們最終走到哪裏。
評分《一歲就上常青藤》這個書名,確實非常有吸引力,它精準地抓住瞭當下許多傢長對於孩子教育的焦慮和期盼。我理解,常青藤所代錶的,並非僅僅是學術的輝煌,更是一種價值體係的傳承,一種人文精神的培育。如果這本書能夠闡述“培養一個完美的人”的深層含義,而這個“完美”,恰恰體現在孩子能夠自得其樂,也能樂人樂世,那麼這本書的價值就非同一般瞭。我特彆想知道,作者是如何定義“讓自己幸福”和“給彆人帶”的。這中間的平衡點在哪裏?是在孩子的興趣愛好上,還是在他們的社交能力上?又或者是在他們對社會的責任感上?從一歲開始,就注重這些“軟實力”的培養,這在我看來,纔是真正的教育智慧。我期待這本書能為我們提供一些打破常規的視角,讓我們看到,教育不僅僅是分數和名校的堆砌,更是關於如何點燃孩子內心的火焰,讓他們成為一個有溫度、有力量、有擔當的個體。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