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一岁就上常青藤 ----常青藤的理想,是培养一个完美的人,一个能让自己幸福、也能给别人带来幸福的人。
定价:27.00元
作者:薛涌
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01-01
ISBN:9787500660996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59kg
编辑推荐
常青藤的教育目标,绝不仅仅是研究导向,更是成功导向。这种成功,也并不仅仅是我们一般意义上的世俗成功,更是人的成功。 常青藤的理想,是培养一个完美的人,一个能让自己幸福、也能给别人带来幸福的人。
内容提要
中国传统的教育方式是主义式的:讲究满堂灌、死记硬背,上课很少给学生留出提问和讨论的时间。孩子的教育起点,常常是从背古诗开始。有关研究显示,这种方式对孩子的创造性、人格培养有严重的负面作用。
 “常青藤原则”,则是从美国大学的常青藤盟校的教育中总结出来的。它强调教育的对话性和互动性,要求父母或老师尽可能把自己摆在和孩子或学生平等的位置上,通过提问、讨论的方式,培养他们的品格和社会能力;帮助他们吸收知识,让他们自发地提高理解力、分析力、感受力和表达力。在5岁以前,孩子基本可以不读书识字,但这几年却是形成人格的重要阶段。需要父母格外当心。
 作者薛涌毕业于北大,负笈美国,获耶鲁博士学位,现任教于美国大学。著述颇丰。作者夫人复旦毕业,现就读耶鲁博士课程。他们悉心观察、揣摩美国家庭和学校教育,汲取精华,并将其贯彻于女儿的教育培养中,成效斐然。其经验和理念极具颠覆和启发性。
 作者主张,常青藤教育应该从孩子一岁开始。
 这本书就是他们教育女儿的心血、心得之作。
目录
常青藤是什么(代序)
导读
一岁就上常青藤
什么是常青藤的教育
不平等的童年
常青藤的课:啼哭
用古典音乐帮助孩子入睡
“常青藤原则”戒除打孩子
孩子要宠不要惯——从分床说起
父母:孩子的个常青藤教授
常青藤式的幼儿园——兼论孩子不必早读书
正向心理循环
培养孩子与众不同的心态
让孩子发出自己的声音
让孩子面对观众
千万别低估了孩子——女儿的钢琴课
有机识字法
让大人从孩子的角度看问题,让孩子从大人的角度看问题
孩子中的政治与权力
如何让孩子发展政治智慧
小小的们
教孩子当世界的主人
华尔街怎么养孩子
,让孩子花自己的钱
第二,教理财,更要培养的素质
第三,“忆苦思甜”
第四,谈贫说富
第五,孩子是否想要什么就能得到什么
第六,让孩子在感激而不是怨恨中长大
第七,让孩子早早打工
第八,培养一个负责的孩子
第九,教孩子发展稳定的人际关系
第十,“少儿总裁班”:企业家的才能、慈善家的品性
第十一,品德与经营能力
第十二,娃娃大亨
第十三,怎样培养金融家
美国人为什么不肯留钱给孩子
智商与早期教育
“智本主义社会”的成功阶梯
钱再也挡不住你的孩子上常青藤
上大学要多高的智商
智力开发能造就神童吗
天才危机
一代天骄
怎样培养白领
勤奋的童年
新加坡数学征服美国
互联网使人变傻了吗
 ——美国的阅读危机
美国的高中
美国的高分复读生
美国高中的精英化
美国高中的两极分化
美国的高考指挥棒是怎么指挥的
高中正在消失
全美高中排名
孟母三迁的美国版
 ——学校能否整合分裂的社会
美国的教师荒
美国人怎么把高中建成了“泰姬陵”
从美国教育中学什么
穷孩子自卑是父母的问题
在美国过万圣节
美国的残疾人
暑假的孩子
美国青少年经济的背后
学学美国人的穷
访问学者为什么拖家带口地出国
看美国小学生的品德教育
义务教育要非官僚化
作者介绍
薛涌,1961年生,北京人。 1979—1983年就读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并获学士学位。 1983—1986年供职于《北京晚报》。 1986—1993年供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所。 1995—1997年就读于耶鲁大学东亚研究硕士课程。 1997—2004年在耶鲁攻读博士课程,2006
文摘
序言
《一岁就上常青藤》这个名字,乍一看,可能会让人觉得有些功利,似乎将教育的终点仅仅定格在了名校。然而,深入思考,我认为它所蕴含的,远不止于此。常青藤,它代表的是一种精英教育的理念,一种对人才培养的精益求精。而“完美的人”,这个词更是触及了教育的本质。一个真正“完美”的人,我想,他必然是内心丰盈、思想独立、品格高尚的。他懂得如何去爱,懂得如何去付出,懂得如何去创造价值,并在这个过程中,感受到由内而外的幸福。这本书,如果能提供一套切实可行的指导方案,让我们明白,从孩子一岁开始,如何才能为他们打下坚实的基础,如何才能引导他们朝着这个“完美”的方向成长,那将是非常有价值的。我期待书中能有具体的案例分析,能够启发我们思考,如何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培养出真正能够适应未来,并且能够引领未来的孩子。
评分当我在书店看到《一岁就上常青藤》这个书名时,我的第一反应是,这或许是一本能够帮助我们理解精英教育精髓的书籍。常青藤,它不仅仅是名校的代名词,更是对一种教育模式的认可,一种对人才培养理念的推崇。而“培养一个完美的人”,这几个字,则更是触及到了教育的终极目标。在我看来,一个“完美的人”,必然是一个拥有健全人格,能够独立思考,并且对生活充满热情的人。更重要的是,他不仅能够实现自我价值,获得内心的平静与幸福,还能以积极的方式影响周围的人,为社会贡献一份力量。这本书,如果能够从一岁的视角出发,为我们揭示出实现这一目标的具体路径和方法,那将是对我最大的启发。我期待书中能有关于如何培养孩子好奇心、创造力、同理心等品质的论述,并能提供一些实用性的指导,让我们能够更好地陪伴孩子成长,让他们真正成为一个既能让自己幸福,也能给他人带来温暖的优秀个体。
评分这本《一岁就上常青藤》的书名,光听就让人心潮澎湃,仿佛看到了自家宝贝在藤校的光辉未来。我一直觉得,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灌输,更是心灵的塑造,是潜能的挖掘。常青藤的理念,我个人理解,一定是要培养出那种既有扎实学识,又有良好品格,并且能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最终实现自我价值,并能积极回馈社会的人。所以,这本书如果真的能为我们指明方向,教我们如何从一岁开始,就为孩子铺就通往“完美”之路,那简直是父母们的福音。我尤其好奇,书中会如何阐述“完美”的定义?是因为学术上的卓越,还是情商上的高超?亦或是两者兼备,并在此基础上,还能拥有强大的内心力量,去面对人生的种种挑战,并从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幸福?这种全方位的培养,想想都觉得振奋人心,恨不得立刻翻开书页,一探究竟,看看这“常青藤的理想”究竟是如何落地,又是如何一步步引导孩子走向那个令人向往的“完美”境界的。
评分读到《一岁就上常青藤》这个书名,我脑海中立即浮现出一种画面:小小的身影,在大大的世界里,自信地探索,眼中闪烁着求知的光芒。常青藤,在很多人心中,已经不仅仅是一所学校的名字,更是一种对教育极致的追求,一种对人才培养的最高标准。而“一岁”这个起点,更是强调了早期教育的重要性,以及那种“赢在起跑线”的紧迫感。这本书,我想,它传递的核心理念,一定是对孩子全面发展的深度关怀,是关于如何激发孩子内在的潜能,让他们不仅仅成为一个“聪明”的孩子,更能成为一个“幸福”的孩子,一个懂得爱与被爱,并能将这份温暖传递给他人的人。我期待在这本书中,看到关于如何平衡学术压力与孩子身心健康的方法,如何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以及如何引导他们形成积极乐观的人生观。这不仅仅是为了“上常青藤”,更是为了让孩子拥有一个充实而有意义的人生,无论他们最终走到哪里。
评分《一岁就上常青藤》这个书名,确实非常有吸引力,它精准地抓住了当下许多家长对于孩子教育的焦虑和期盼。我理解,常青藤所代表的,并非仅仅是学术的辉煌,更是一种价值体系的传承,一种人文精神的培育。如果这本书能够阐述“培养一个完美的人”的深层含义,而这个“完美”,恰恰体现在孩子能够自得其乐,也能乐人乐世,那么这本书的价值就非同一般了。我特别想知道,作者是如何定义“让自己幸福”和“给别人带”的。这中间的平衡点在哪里?是在孩子的兴趣爱好上,还是在他们的社交能力上?又或者是在他们对社会的责任感上?从一岁开始,就注重这些“软实力”的培养,这在我看来,才是真正的教育智慧。我期待这本书能为我们提供一些打破常规的视角,让我们看到,教育不仅仅是分数和名校的堆砌,更是关于如何点燃孩子内心的火焰,让他们成为一个有温度、有力量、有担当的个体。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