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之美》 湖南文艺出版社, 湖南文艺出版社

《论语之美》 湖南文艺出版社, 湖南文艺出版社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傅佩荣 著
图书标签:
  • 国学
  • 经典
  • 论语
  • 文化
  • 传统
  • 思想
  • 哲学
  • 人文
  • 教育
  • 解读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北京知画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湖南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40452575
商品编码:26959918612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2-01-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论语之美

定价:34.80元

作者:傅佩荣

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01-01

ISBN:9787540452575

字数:265000

页码:288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22kg

编辑推荐


★ 新作:国学大师、CCTV《百家讲坛》主讲人傅佩荣教授,凝聚三十年研究之功,甄别上百家注解,透彻阐释《论语》精髓,逐句解读,精妙隽永。
★ 全新形式:收录傅教授在浙大“文化中国人才计划”的讲稿精华,与精英学子问答解惑,传授解读方法。
★ 国学热第二阶段,“回归《论语》原典”的之作,明快晓畅,可读性强。
★ 学者周国平、陈来、杜维明,郑重推荐。
★ 超值赠册:《论语》全文 孔子小传,装帧精美、易于携带。每日感悟经典之美。

“半部《论语》治天下”,字字珠玉启人心。每一颗中国心灵都想亲近的人文之美。
孔子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启示我们:人性的价值由内而发,真诚就能引发力量,立志走上人生正途,不断自我局限,活出生命的尊严与美感。
行走于《论语》的字里行间,寻找儒家精神的真正源头。
活出兼具人文之美和人格之美的一生,并因此立于不败之地。


内容提要


《论语》是儒家文化的源头,其清明刚健的入世精神,中行敦厚的人文之美,深深浸入中国人的心魂血脉。原典形式貌似松散,实则一以贯之,“半部《论语》治天下”,字字珠玉启人心。
傅佩荣教授凝聚三十年研究心得,甄别上百家注解,以全新形式解读《论语》原典原意。本书依二十篇次序,围绕精要命题逐句细解,指引读者轻松领悟《论语》精髓,找到立身处世的人生正路。本书还收录傅教授在浙江大学“文化中国人才计划”的国学讲稿精华,师生思想碰撞层层深入,以当代视野阐发经典新意,犹有昔日孔门十哲的论道风采。

目录


自 序/001


一、绪 论/001

1.《论语》缘起/001
2.为学有术/003

二、学而/011

1.学问特色/011
2.因材施教/014
3.修身之道/016
4.为民爱人/023
5.性格特征/024

三、为政第二/025

1.善与真诚/025
2.孔子言孝/029
3.君子之道/040
4.为政之道/048
5.礼与鬼神/049
四、八佾第三/053

1.礼主别异/053
2.祭祀之礼/062
3.乐其可知/067
4.君子之风/069

五、里仁第四/071

1.里仁为美/071
2.仁者安仁/072
3.仁者无私/072
4.立志行仁/073
5.研究方法/073
6.自我/081
7.一以贯之/082

六、公冶长第五/089

1.特殊才能/089
2.仁的判定/092
3.教学特色/093
4.宰我其人/094
5.性与天道/095
6.君子之志/096

七、雍也第六/099

1.心之修炼/099
2.哲学深意/100
3.教育理想/102
4.樊迟问仁/103
5.宰我问仁/105
6.子贡问仁/105

八、述而第七/107

1.何有于我/107
2.德行修养/109
3.道德仁艺/109
4.孔子唱歌/110
5.无神论者?/111
6.生活态度/114
7.孔子其人/115
8.怪力乱神/116
9.顾諟天命 /116
10.圣人与仁/117

九、泰伯第八/119

1.人文教化/119
2.守死善道/120
3.圣明之君/122

十、子罕第九/125

1.行为修养/125
2.受命于天/125
3.学习感悟/128
4.天不可欺/129
5.师生情谊/130

十一、乡党第十/131

1.人文精神/131
2.与朋友交/132

十二、人性向善/135

1.研究方法/135
2.人性向善/136
3.真诚由内/142
4.善与追求/149

十三、先进第十一/157

1.用人之道/157
2.孔门诸贤/158
3.鬼神生死/161
4.学生特色/162


十四、颜渊第十二/167

1.颜渊问仁/167
2.行仁之道/170
3.天道之辨/173
4.无信不立/175

十五、子路第十三/179

1.名正言顺/179
2.子为父隐/180
3.行己有耻/185
4.教育目标/187

十六、宪问第十四/189

1.仁者管仲/189
2.以直报怨/196
3.知子者天/197
4.修己安人/201
5.不出其位/202

十七、卫灵公第十五/205

1.子路其人/205
2.人能弘道/207
3.朝闻夕死/208
4.杀身成仁/209
5.曰“如之何”/211

十八、季氏第十六/213

1.损益三乐/213
2.三戒三畏/214

十九、阳货第十七/219

三年之丧/219

二十、微子第十八/223

舌挞隐者/223
二十一、子张第十九/229

万仞宫墙/229

二十二、尧曰第二十
(总结的话)/235

1.儒家原则/235
2.孤魂野鬼?/236

赠册目录:

附录一:《论语》原文
附录二:孔子小传

作者介绍


傅佩荣,1950年生,祖籍上海,现任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傅佩荣在教学、研究、写作、演讲、翻译各方面皆有的成就。曾获台湾地区“教学特优奖”“校园热门教授”,新浪、搜狐年度杰出文化人物。著述繁多,范围涵盖哲学、宗教、神话、教育、文化、心理励志等。学术论著融贯古今与中西,结构严谨,迭出创见,是当代新士林学派的重要代表,当代华人世界公认的国学研究专家。
傅教授还是一位杰出的演讲家,近年来,每年演讲达两百多场,态度真诚,条理清晰,理融辞畅,使听者不倦,相悦以解。2006年首开大陆问道,先后在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大学、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科院开展了一系列国学演讲,引起了热烈反响。自2007年起,陆续在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山东卫视、上海卫视等多家电视台主讲国学,获得一致好评。

文摘


序言



好的,根据您的要求,我为您撰写一份《论语之美》之外的、内容详实、自然流畅的图书简介,聚焦于其他领域的经典著作或新兴主题。 《大漠孤烟:丝绸之路上的文明交融与千年变迁》 出版社: 汉唐文化出版社 作者: 陆远山 装帧设计: 仿古麻布硬壳精装,烫金书名,附赠十幅高精度古代地图复刻图。 字数: 约 65 万字 定价: 188.00 元 --- 内容提要: 一部横跨两千年,追溯人类文明最宏大贸易动脉的史诗巨著。 《大漠孤烟》并非简单的历史编年或贸易路线图志,它是一部以人类情感和文化冲击为核心,对横跨欧亚大陆的丝绸之路进行深度考古与叙事重构的恢弘之作。作者陆远山穷尽二十余年心血,踏足新疆的戈壁沙漠、中亚的绿洲古城、波斯的群山峡谷,以及威尼斯的港口码头,旨在还原这条连接东西方文明的生命线,如何在历史的洪流中诞生、繁荣、分裂,并最终沉淀为我们今日世界的基础结构。 全书结构宏大而精微,分为“绿洲的呼吸”、“骆驼的足音”、“信仰的播撒”和“黄金的轨迹”四大部,以时间为轴,以地理为景,以关键人物的命运起伏为脉络,层层剥开丝绸之路复杂而迷人的面纱。 第一部:绿洲的呼吸——文明的萌芽与早期连接(公元前 2 世纪 – 公元 3 世纪) 本部分聚焦于汉代张骞凿空西域的历史背景,探讨了最初的丝绸之路如何从军事和政治的需要,逐渐演变为商业的驱动力。作者深入考证了楼兰、高昌等著名绿洲国家的兴衰史,揭示了水资源管理、城市防御体系以及早期宗教(如琐罗亚斯德教)在沙漠边缘的生存之道。重点描绘了早期商队在极端环境下的生存智慧,对古人如何利用星辰定位、如何解决长途运输中的瘟疫与水源危机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还原。这不是枯燥的地理记载,而是对早期探险家和商贾坚韧生命的致敬。 第二部:骆驼的足音——黄金时代的文化熔炉(公元 4 世纪 – 10 世纪) 这是丝绸之路最为鼎盛的“黄金时代”。本卷着重描绘了唐代长安的国际化气象,解析了粟特人在贸易网络中扮演的“中介者”角色,他们如何建立了跨越千里的商业信誉体系。本书通过对出土文献、壁画、乃至古代钱币的分析,生动再现了沿线城市里,胡旋舞、天竺乐舞、波斯烤肉与长安美酒交织的繁华景象。尤为精彩的是,作者详细对比了此时期粟特语、梵文和中古汉语在商业文书中的交叉使用现象,直观展现了文化信息是如何通过贸易活动实现高效传播的。 第三部:信仰的播撒——跨越山河的精神交流(公元 6 世纪 – 13 世纪) 丝绸之路不仅是货物流动的通道,更是精神理念传播的媒介。本部分聚焦于佛教、景教、伊斯兰教等主要宗教沿此路线东渐与西传的复杂过程。作者不仅梳理了玄奘西行取经的路线细节,更深入探讨了敦煌莫高窟和克孜尔石窟壁画中,不同地域艺术风格的融合与创新——犍陀罗艺术如何影响了中原佛像的塑形,中亚的草书风格如何渗透进中国的书法体系。书中探讨了宗教冲突与和解的微妙平衡,揭示了信仰如何成为维系不同民族身份认同的强大纽带。 第四部:黄金的轨迹——技术、贸易与新旧格局的转换(公元 13 世纪 – 16 世纪) 蒙古帝国的兴起为丝绸之路带来了短暂的“世界和平”(Pax Mongolica),本部分分析了驿站体系的效率提升对长途贸易的巨大推动作用。然而,随着奥斯曼帝国的崛起和地理大发现时代的开启,海路的竞争日益激烈。本书深刻剖析了这种由海权主导的贸易转向对内陆绿洲城市的致命打击,描绘了许多曾经繁荣的丝路重镇如何被历史的沙尘掩埋,探讨了欧洲对东方香料、丝绸的狂热如何最终促使航海技术的飞速发展。最后,作者以富有哲思的笔触,总结了丝绸之路留给现代世界的遗产——一种超越地域界限的开放精神和共享命运的认知。 本书特色: 1. “活的”地理学: 摒弃传统历史书的平面叙述,作者结合最新的考古发现和地质学知识,详细重建了古代河流的改道、沙漠的扩张与收缩对商贸路线的具体影响。 2. 以物证史: 大量引用了出土文物(如陶器、玻璃器、纺织品残留)的微观分析数据,证明了东西方手工艺技术的相互渗透与学习。 3. 叙事文学性: 穿插了基于史实的“小人物”故事,如一位粟特商人如何学会汉语进行合同签订,一位拜占庭工匠如何在唐朝宫廷中教授玻璃吹制技艺,使历史阅读体验如同身临其境。 4. 跨学科视野: 融合了历史学、考古学、人类学、经济史乃至气候学等多重视角,力求为读者呈现一个立体、多维且充满生命力的丝绸之路全景图。 《大漠孤烟》是对人类连接精神的一次深度挖掘。它提醒我们,任何一个伟大的文明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我们今日所享有的技术、思想与艺术的财富,都源于两千年来,那些勇敢地走在驼峰之上,用汗水和勇气铺就的伟大通道。 --- 目标读者: 历史爱好者、文化研究学者、国际贸易专业人士,以及所有对世界文明交融史怀有好奇心的普通读者。

用户评价

评分

我一直认为,真正的经典,是不受时间限制的,它们能够跨越时空的界限,与每一个时代的读者产生共鸣。《论语》,无疑就是这样一部伟大的经典。然而,如何才能在现代社会中,更好地理解和传承《论语》的精神,却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当我看到《论语之美》这本书时,一种强烈的阅读冲动便油然而生。湖南文艺出版社,这个名字,在我心中,一直代表着对文化传承的尊重和对艺术品味的追求。他们出版的书籍,总能给我带来惊喜,总是在不经意间,触动我内心最柔软的地方。我想,这本书一定能够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展现《论语》中那些动人心弦的“美”。也许,它会通过生动的案例,细腻的笔触,去描绘那些关于仁爱、礼仪、孝道的美德,让我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论语》的魅力。我期待着,通过这本书,能够重新审视《论语》,发现那些曾经被忽略的,却又如此珍贵的“美”,让这份智慧,真正地融入我的生活。

评分

每次拿起一本由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书,我总会有一种安心的感觉。他们对书籍品质的把控,以及对内容的选择,都让我深信不疑。这次看到《论语之美》,更是激起了我内心深处的好奇。孔子,这位影响了中国乃至世界千年的圣人,他的思想,已经渗透到了中华文化的血液之中。然而,如何去理解和传承这份宝贵的财富,却是一个永恒的课题。《论语之美》这个书名,极具吸引力,它似乎预示着,这本书将会以一种不同于以往的视角,去解读《论语》。我猜测,它可能不是简单的学术考据,也不是枯燥的说教,而是一种更侧重于人文关怀和生活体验的解读。或许,它会从“美”的视角出发,去展现孔子思想中那些充满人文关怀、温情脉脉的一面,让我们看到一个更加立体、更加鲜活的孔子。我期待着,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能够获得心灵的滋养,能够从中汲取智慧,让自己的内心变得更加丰盈和充实。

评分

读《论语》,对我而言,一直是一种修行。它不像某些哲学著作那般艰涩难懂,也不像历史典故那样充斥着枯燥的年代和人物。孔子的言语,总有一种直抵人心的力量,看似寻常,却蕴含着天地大道。而《论语之美》这个书名,更是让我充满了好奇。究竟是什么样的“美”?是文字的工整?是哲理的精妙?抑或是它所承载的文化韵味?湖南文艺出版社在选择出版主题上,总是很有眼光,他们出版的书籍,很少有“快餐式”的特点,更注重的是内容的深度和思想的沉淀。我猜想,这本书一定不会仅仅是对《论语》的简单注释,而是会从更广阔的视角,去挖掘其中那些令人拍案叫绝、又暗自神往的“美”的维度。或许是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之道,或许是对自身品德修养的追求,亦或是对天地万物和谐共处的感悟。总之,我期待的是一种全新的、富有启发性的阅读体验,能够让我重新认识这位伟大的思想家,以及他所留下的宝贵遗产,让“美”的种子,在我的心中悄然发芽。

评分

我对《论语》的初印象,源于中学时代教科书上的几段节选。那时候,它更多的是作为一种学习任务,一种需要记忆和背诵的内容。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我对《论语》的理解也逐渐发生了变化。我开始发现,那些看似朴素的语言背后,隐藏着多么深刻的人生智慧。特别是“君子”的理想人格,以及“仁”的境界,总是让我反复思量。当我看到《论语之美》这本书名时,一种莫名的亲切感油然而生。湖南文艺出版社,这个名字,在我心中,一直与高质量、有品味的出版物挂钩。他们出版的书籍,往往带着一种沉静的魅力,不张扬,却能深深地吸引人。我想,这本书应该能为我打开一扇新的窗户,让我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去审视《论语》。也许,它会用更具象、更艺术化的方式,去展现《论语》中的那些“美”,让我不再局限于字面的理解,而是能够真正地去感受、去体会,让那些古老的智慧,在现代社会中焕发新的生机。

评分

这本书的光影,总有一种温润的质感,仿佛是旧时书院里,微风拂过竹简时发出的沙沙声,又像是晨曦洒落书页时,那点点金色的光斑。拿到《论语之美》的时候,我并没有立刻翻开,只是静静地摩挲着封面,感受着那份沉甸甸的年代感和人文气息。湖南文艺出版社的名字,总是带着一种独特的审美情怀,他们的出版物,很少有浮躁的东西,总能沉淀下来,打磨出岁月的痕迹。我想,这本《论语之美》一定也是如此,它不会是那种哗众取宠的解读,也不会是生硬刻板的论述,而是会像一位长者,在你耳边娓娓道来,讲述那些千古不变的智慧,以及隐藏在字里行间的温情。我期待着,在翻阅这本书时,能感受到一种心灵的洗涤,一种对古老文明的敬畏,以及一种对人生更深刻的理解。这种期待,并非对书本内容的预设,而是对出版方一贯风格的信赖,是对“美”这一字最纯粹的向往,相信它能够触及我内心深处,带来一丝平静与启迪。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