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公司金融理论(经济科学系列丛书(影印版))
定价:82.00元
作者:(英)梯若尔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07-01
ISBN:9787300092775
字数:977000
页码:644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981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梯若尔教授是国际经济学界公认的*的理论大师。他的学术研究既深入而又广泛,在经济学界的许多领域都有开创性的贡献。《公司金融理论》是他学术生涯的一个里程碑。梯若尔教授用一连串比较类似的代理理论的模型对公司金融的许多重要议题进行了深入的阐述,为用代理理论来研究公司金融学的方法和结论提供了一种共识。
经济学家张春教授为影印版写了“导读”,将公司金融研究的基本议题,它的主要理论框架,和它的特点做一个引导性的介绍,以便读者对梯若尔教授的专著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和认识。
目录
致谢
绪论
公司金融概览和本书的内容方法
基础知识和进一步的阅读内容
本书省略的部分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篇 公司制度的经济学概览
章 公司治理
1.1 引言: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分离
1.2 管理层激励:总论
1.3 董事会
1.4 投资者积极干预
1.5 接管和杠杆
1.6 作为治理机制的债务
1.7 政策环境的国际比较
1.8 股东价值与利益相关者群体
补充节
1.9 利益相关者群体:激励与控制
附录
1.10 卡德伯里报告
1.11 对图表的注释
参考文献
第2章 公司融资:一些特征实
2.1 引言
2.2 莫迪格里安尼一米勒与融资结构之谜
2.3 债务工具
2.4 股权工具
2.5 融资模式
2.6 小结
附录
2.7 信用分析中的5C原则
2.8 贷款限制条款
参考文献
第2篇 公司融资与代理成本
第3章 外部融资能力
3.1 引言
3.2 净资产的作用:信贷配给的简单模型
3.3 债务积压
3.4 借款能力:股权乘数
补充节
3.5 信贷配给的相关模型:内部股权与外部债务
3.6 可验证的收入
3.7 半可验证的收入
3.8 不可验证的收入
3.9 习题
参考文献
……
第3篇 退出与呼吁:消极型监督与积极型监督
第4篇 证券设计:控制权视角
第5篇 证券设计:需求方视角
第6篇 宏观经济含义与公司金融的政治经济学
第7篇 部分习题答案与复习题
索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看到这本书的名字,《公司金融理论》,就觉得它是一本“硬核”的学术著作。作为一名对金融领域有着浓厚兴趣的学习者,我一直渴望能有一本权威的、系统性的教材来帮助我构建扎实的理论基础。我尤其想了解,在现代经济背景下,公司金融的理论是如何不断演进的,有哪些新的研究方向和前沿观点。这本书是“经济科学系列丛书”的一部分,这让我对它的内容质量和学术深度有了很高的期待。我希望它能涵盖公司金融最核心的几个方面,比如资本预算、资本结构、股利政策、兼并与收购等等,并且能对这些理论进行深入的剖析,解释其背后的逻辑和假设。我还特别希望这本书能够引导我思考,在信息不对称、代理问题等复杂情况下,公司金融理论如何能够有效地运作,以及如何应对各种市场挑战。如果它能提供一些量化的模型和分析方法,并且说明这些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的局限性,那将是一份非常宝贵的财富。
评分拿到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是那种“厚重感”,一种知识沉淀的厚重感。虽然是影印版,但那种纸张的质感和印刷的清晰度,都让人觉得物有所值。我一直对公司财务的决策过程充满好奇,尤其是关于投资决策和股利政策的部分。我曾经看过一些通俗的财经读物,但总觉得它们缺乏深度,无法触及问题的本质。这本书的出现,仿佛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真正“学术殿堂”的大门。我希望它能系统地梳理公司金融的核心概念,从最基础的财务报表分析,到复杂的资本结构理论,再到风险管理和公司估值,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讲解。我特别关注的是,这本书是否能够帮助我理解为什么在不同的市场环境下,公司会选择不同的融资策略,以及这些策略背后蕴含的经济逻辑是什么。如果它能提供一些经典的案例分析,让我看到理论是如何在实践中得到验证或修正的,那将是极大的收获。我期待这本书能给我带来一种“顿悟”的感觉,让我真正掌握分析和解决公司金融问题的能力。
评分这本书的名字听起来就沉甸甸的,我拿到它的时候,感觉自己仿佛背负起了整个资本市场的重量。我一直觉得公司金融是个既迷人又有些遥不可及的领域,那些复杂的模型、晦涩的公式,总让人望而却步。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虽然是影印版,但那种经典的感觉扑面而来,仿佛里面蕴藏着金融世界的黄金法则。我最期待的,是它能用一种相对易懂的方式,揭开公司金融的神秘面纱,让我不再仅仅停留在“感觉”层面,而是能真正理解一家公司是如何进行资本运作,如何创造价值,如何应对风险的。尤其是我对股权融资和债务融资的博弈,以及不同融资结构对公司价值的影响很感兴趣,希望这本书能在这方面提供深入的见解。我希望它不仅仅是理论的堆砌,更能引导我思考在实际商业环境中,这些理论是如何被应用的,成功的案例有哪些,失败的教训又是什么。这本书的“经济科学系列丛书”的定位,也让我对它的学术严谨性充满了信心,期待它能成为我深入理解公司金融世界的基石。
评分这本书,虽然是一本“影印版”,但其名字《公司金融理论》本身就充满了学术的厚重感,让我对其内容充满了期待。我一直认为,公司金融是连接企业运营和资本市场的重要桥梁,理解它对于洞察经济运行的本质至关重要。我尤其希望这本书能够深入探讨风险管理在公司金融中的地位。毕竟,任何金融决策都伴随着风险,而如何有效地识别、评估和管理这些风险,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我期待它能系统地介绍不同类型的金融风险,以及相应的风险管理工具和策略。例如,关于利率风险、汇率风险、信用风险的管理,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详尽的论述。此外,我个人对企业估值模型也颇感兴趣,希望本书能提供一些经典的估值方法,并解释它们在不同情境下的适用性。这本书的“经济科学系列丛书”的定位,让我相信它能在理论的严谨性和应用的普适性之间找到一个很好的平衡点。
评分我拿到这本书的第一感觉就是,这是一本值得反复研读的经典之作。虽然是影印版,但其内容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一直对公司金融中的“价值最大化”原则非常感兴趣,想深入了解,究竟有哪些理论和工具能够帮助企业实现这一目标。这本书的名字听起来就包含了丰富的理论内容,我非常期待它能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系统地阐述公司金融的各个方面。比如,我想了解在不同的经济周期下,公司应该如何调整其投资和融资策略。我也想知道,如何通过有效的股利政策来平衡股东回报和企业再投资的需求。更重要的是,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帮助我理解,在信息不对称和代理成本的存在下,公司治理是如何影响公司金融决策的,以及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如何能够保障股东权益,提升企业价值。这本书如果能提供一些经典的理论模型,并且对其进行清晰的解释,将是我学习过程中的一大助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