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名: | 速写基础入门 | ||
| 作者: | 开本: | ||
| YJ: | 28 | 页数: | |
| 现价: | 见1;CY =CY部 | 出版时间 | 2015-08 |
| 书号: | 9787517033073 | 印刷时间: | |
| 出版社: |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 版次: | |
| 商品类型: | 正版图书 | 印次: | |
前言 3
Part 认识速写
1 . 1 画速写 8
什么是速写 8
速写的作用 9
1 . 2 速写工具简介 1 0
铅笔 1 0
其他画笔 1 2
速写用纸 1 2
Part2 观察方法
2 . 1 盲画法 1 4
不看纸面作画 1 4
练习:画出自己的左手 1 6
为何要进行盲画法练习 1 7
试一试:画常见的物品 1 7
试一试:看到什么画什么 1 8
练习:菠萝 1 9
2 . 2 简化法 2 0
如何将看到的物体转变为图画 2 0
试一试:将自己房间的一角转变为图画 2 0
练习:树木 2 1
将复杂的外形简化 2 2
试一试:将复古胸花用简化法画出来 2 3
练习:松果 2 4
对物体与场景的细节进行简化 2 6
练习:八音盒 2 8
2 . 3 透视与构图规律 3 0
简单的透视 3 0
构图上的注意要点 3 3
试一试:寻找身边好的构图 3 4
练习:行道树 3 5
总结复习:桌上的咖啡 3 6
Part3 线的运用
3.1 怎样处理速写中的线条40结构与轮廓的线条变化40
试一试:平行线练习41
练习:墨水瓶42
练习:可爱的瓶罐43添加物体的细节44
试一试:短线条练习45
练习:蝴蝶结46
练习:山峰47画面中的主次48
练习:郁金香花束50透视感的表现53
练习:街道小景56
3.2 用线条来表现速写中的色调59设置固有色59
试一试:排线练习60
练习:果篮61
练习:火车站台62物体的明暗63
练习:南瓜65突出画面的光影效果66
练习:门栏间的斑驳光影68
3.3 用线条描绘不一样的质感70凹凸的质感70
试一试:交叉线练习71
练习:果蔬组合72
练习:斑驳的墙面73植物的质感75
试一试:弯折线练习76
练习:松树77水面的质感79
试一试:弧线练习80
练习:流动的小溪流81
总结复习:早餐餐桌82
总结复习:花店84
Part4 画身边的静物
4 . 1 静物组合 8 8
4 . 2 一串葡萄 9 0
4 . 3 精美厨具 9 2
4 . 4 多肉盆栽 9 4
4 . 5 陶瓷杯罐 9 6
4 . 6 清新花艺 9 9
4 . 7 文具组合 1 0 2
4 . 8 下午甜点 1 0 5
后院的小猫咪 1 0 8
Part5 画周围的风景
5 . 1 街头转角 1 1 0
5 . 2 校园一景 1 1 3
5 . 3 文艺咖啡馆 1 1 6
5 . 4 午后小巷 1 2 0
5 . 5 秀美梯池 1 2 4
5 . 6 公园小景 1 2 8
5 . 7 宁静的海港 1 3 2
5 . 8 西江苗寨 1 3 6
河岸一隅 1 4 0
附录: 新手问答
老实说,我拿到《速写基础入门》的时候,并没有抱太高的期望。市面上的绘画书籍太多了,很多都华而不实,要么就是内容陈旧,要么就是过于强调技巧而忽略了基础。但这本书,真的让我眼前一亮。它不像一些教程那样,上来就给你画出惊艳的作品,而是非常诚恳地从最基础的“画什么”和“怎么画”开始,一点点带你建立起对速写的认知。 书中对“线”的运用讲解得非常到位。我们都知道速写离不开线条,但如何用不同的线条来表达不同的质感、体积和情感,这本书给出了一些非常实用的方法。比如,粗细不同的线条可以表现远近和厚度,流畅的线条可以表现轻盈,而略带顿挫的线条则可以营造出力量感。作者通过大量的图例,将这些抽象的概念具象化,让我这个之前对“线条”理解仅限于“画上去”的人,茅塞顿开。 而且,这本书并没有止步于线条的讲解。它还深入地讨论了“空间感”的营造,是如何通过简单的构图和透视原理,让原本平面的画面变得立体起来。我特别喜欢它在讲解透视时,用到的那些生活化的例子,比如楼房的窗户、马路的延伸,这些都让我觉得透视并不是遥不可及的数学理论,而是可以灵活运用于绘画中的实用工具。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画出有空间感的画”不再是模糊的憧憬,而是有了明确的方向和可行的步骤。
评分作为一个长期以来对艺术怀有憧憬,但苦于没有机会系统学习的人,《速写基础入门》的出现,无疑填补了我知识体系中的一大空白。我不是那种追求速成的大神,我更看重的是能够打下坚实基础的教材。这本书恰好满足了我的需求,它并没有一开始就教你如何画出复杂的场景,而是从最最核心、最最基础的“速写”二字入手,将这项看似简单的技艺拆解成一个个可以理解、可以掌握的单元。 我尤其欣赏它对“观察”这一环节的强调。很多时候,我们画不好,不是因为手不巧,而是因为眼睛没有真正“看到”。这本书花了很多篇幅讲解如何用“速写者”的眼睛去看待世界,如何捕捉事物的本质特征,而非仅仅是表面的形体。例如,在讲解人物速写时,它会引导你关注人物的动态、姿态,以及通过几笔线条就能勾勒出人物的精神面貌,而不是纠结于每一个细节的精确描绘。这种视角转换,对于我这样一个习惯于“细节控”的人来说,是一次非常深刻的启迪。 更让我惊喜的是,书中提供的练习方法非常多样化,不仅仅是单调的临摹。它鼓励读者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取材,比如咖啡馆里的人群、公园里的雕塑、甚至是家里的静物,都可以成为练习的对象。这种将学习融入生活的理念,让我觉得速写不再是一件枯燥的任务,而是一种发现生活美学的有趣方式。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看待周围的世界的方式都发生了微妙的改变,充满了探索的乐趣。
评分我算是一个比较“佛系”的学习者,不喜欢那种高压式的教学,更倾向于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慢慢吸收知识。《速写基础入门》正好符合我的口味。这本书没有给我带来任何压力,反而像是一个温和的向导,一步步地引领我进入速写的殿堂。 我非常喜欢书中那种“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教学模式。它不会一上来就丢给你一堆高难度的技法,而是从最最基本的“点、线、面”开始,细致讲解每一种元素在速写中的作用。例如,在讲解“面”的运用时,作者会告诉你如何用不同的“面”来组合成一个物体,如何通过“面”的转折来表现物体的立体感。这些基础知识,看似简单,却为后续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更让我感到惊喜的是,这本书还涉及到了“情感表达”在速写中的重要性。作者认为,速写不仅仅是记录形体,更是传递情感和氛围的一种方式。它教导我们如何通过线条的粗细、疏密,以及构图的选择,来营造出不同的情绪。比如,简洁明快的线条可以表现出轻松活泼的情绪,而略带粗犷的线条则可以传达出力量和厚重感。这种将艺术和情感相结合的讲解方式,让速写变得更加生动有趣,也让我觉得绘画不再只是枯燥的技艺练习,而是可以抒发内心的一种方式。总的来说,这本书让我感觉,原来学画画可以这么有趣,这么有成就感。
评分我一直以为速写就是随便画画,不求形似但求神似,所以很多时候画出来的东西都显得很随意,甚至可以说是“乱画”。但《速写基础入门》彻底颠覆了我之前的认知。它让我明白,真正的速写,是建立在扎实的基础之上的“快速表达”。它不是随意的涂鸦,而是对事物进行高度概括和提炼后的艺术呈现。 这本书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关于“抓住核心”的讲解。作者反复强调,速写并非追求细节的完美,而是要快速捕捉事物的关键特征,也就是“神”。这包括了形状的比例、动态的走向、体块的构成等等。书中提供了一些非常巧妙的方法,比如如何通过“骨骼”线条来抓住人物的动势,如何通过“面”来概括物体的体积感。这些方法简单易懂,却能极大地提升速写效率和表现力。 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速度与准确性”的平衡的探讨。它并没有鼓励读者一味地追求速度而牺牲准确性,而是教导我们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找到最适合表达事物本质的那几笔。这种“少即是多”的哲学,让我在速写时不再感到焦虑,而是更加专注于如何用最精炼的笔触来传达我想表达的内容。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速写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不再是停留在表面的技巧层面,而是开始触及到速写背后的思考方式和艺术理念。
评分这本书真是太棒了,我一直想学画画,但总是觉得无从下手。市面上有很多速写教程,但我总觉得太理论化,或者内容太跳跃,看不懂。直到我看到了《速写基础入门》,简直打开了我新世界的大门!作者的讲解方式非常接地气,像是和一位经验丰富的朋友在聊天,一点点地引导你进入速写的奇妙世界。 我最喜欢的是它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从最基础的线条、形状开始,细致地讲解如何观察物体、如何捕捉动态,再到如何运用明暗和透视来丰富画面。每一个章节都像是搭建房子的砖块,一层层往上堆叠,让你感觉自己每一步都在进步,而不是被海量的信息淹没。书中还穿插了大量的范例,这些范例都不是那种遥不可及的“大师作品”,而是更贴近初学者的练习,你可以看到它们是如何一步步画出来的,跟着它们临摹,感觉离自己画出像样的作品又近了一步。 而且,这本书的排版也很舒服,图文并茂,视觉效果很棒。每个讲解点都配有清晰的插图,让人一目了然。我特别喜欢的是它在讲解“如何快速抓住物体神韵”这一块,作者用了很多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述,让我不再害怕速写时可能出现的“画不像”的尴尬。它鼓励我大胆尝试,不要害怕犯错,这对于一个初学者来说,简直是定心丸。通过这本书,我不仅学到了绘画技巧,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对绘画的信心和兴趣,我现在每天都忍不住想拿笔画点什么,感觉生活都多了一抹色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