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翼飞行器结构动力学与气动弹性力学(第2版)(精)》(作者理查德·L.比拉瓦)是“AIAA航空航天技术丛书”之一,较系统地阐述了旋翼飞行器的结构动力学与气动弹性力学的基本知识,共计18章和5个附录。 本书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旋翼飞行器结构动力学与气动弹性力学(第2版)(精)》(作者理查德 ·L.比拉瓦)较系统地阐述了旋翼飞行器的结构动力学与气动弹性力学的基 本知识,共计18章和5个附录。其主要内容包括:旋翼飞行器结构动力学的 基硇分析方法,旋转梁理论,陀螺力学,传动系统动力学,机体振动,振 动控制方法及振动试验,稳定性分析方法,旋翼及旋翼一支持系统的机械 与气动机械不稳定性,非定常空气动力学与旋翼颤振,非线性系统分析, 旋翼气弹稳定性的模型试验,以及复合材料桨叶的剖面特性等。
《旋翼飞行器结构动力学与气动弹性力学(第2版)(精)》读者对象为工 程院校高年级大学本科生和研究生,以及专业技术人员。
第1章 绪论
1.1 旋翼飞行器与固定翼飞行器
1.2 方法论
第2章 基础分析方法
2.1 线性单自由度系统的振动
2.2 傅里叶方法
2.3 线性两自由度系统的振动
2.4 拉普拉斯变换
2.5 结构阻尼
2.6 矩阵
2.7 矢量运算
2.8 科里奥利定理
习题
参考文献
第3章 旋转梁理论
3.1 弯曲基本方程
3.2 均匀参考桨叶
3.3 数值方法
3.4 近似方法
3.5 两片桨叶的旋翼
3.6 桨叶扭转动力学
3.7 耦合效应
习题
参考文献
第4章 陀螺力学
4.1 固体的旋转运动
4.2 简化的陀螺运动方程
4.3 进动性和章动性
4.4 旋翼桨叶的陀螺特性
习题
参考文献
第5章 传动系统动力学
5.1 轴的临界转速
5.2 轴系的扭转固有频率
5.3 特殊装置
习题
参考文献
第6章 机体振动
6.1 动载荷
6.2 旋翼桨毂的谐波载荷
6.3 机体的其他振源
6.4 旋翼-机体的耦合作用
习题
参考文献
第7章 振动控制方法
7.1 结构修改的基本方法
7.2 桨叶的动力学修改
7.3 机体的动力学修改
7.4 振动抑制装置
习题
参考文献
第8章 振动试验
8.1 基本的振动试验
8.2 其他的试验
参考文献
第9章 稳定性分析方法:线性系统
9.1 基本概念
9.2 线性系统基本分析工具:常系数
9.3 多自由度线性系统:常系数
9.4 多自由度线性系统:周期系数(noquet理论)
9.5 多自由度系统的奈奎斯特判据
习题
参考文献
**0章 旋翼的机械和气动机械不稳定性
10.1 非对称旋翼的不稳定性
lO.2 准定常空气动力学
10.3 旋翼摆动
10.4 桨叶的变距一挥舞一摆振不稳定性
10.5 转子动力学不稳定性
习题
参考文献
**1章 旋翼-支持系统的机械和气动机械不稳定性
11.1 多桨叶坐标和旋翼整体振型
11.2 旋翼-发动机短舱的回转颤振
11.3 地面共振不稳定性
11.4 空中共振
11.5 气团动力学
习题
参考文献
**2章 非定常空气动力学与旋翼颤振
12.1 引言和分类
12.2 二维频域理论
12.3 二维任意运动理论
12.4 弯曲-扭转耦合颤振
12.5 三维空气动力学理论
12.6 动态失速和失速颤振
习题
参考文献
**3章 非线性系统分析
13.1 引言
13.2 简单线性化
13.3 瞬态解的数值积分法
13.4 显式非线性系统的拟线性化
13.5 估算稳定性的数值方法
13.6 未来的方向
习题
参考文献
**4章 旋翼气弹稳定性的模型试验
14.1 引言
14.2 相似律
14.3 模型构建要考虑的因素
14.4 试验设备与试验过程
14.5 非气动弹性试验中考虑的气弹因素
习题
参考文献
**5章 旋冀飞行器的弹性元件
15.1 引言
15.2 弹性元件的应用实例
15.3 橡胶弹性材料的基本特性
15.4 摆振(黏弹)阻尼器
15.5 橡胶弹性元件的其他应用
参考文献
**6章 桨叶剖面特性
16.1 引言
16.2 广义的桨叶弹性性能
16.3 闭室结构的薄壁梁
16.4 多闭室梁
16.5 剖面特性
16.6 复合材料的湿热效应
16.7 等剖面柱状梁
参考文献
**7章 交叉学科的问题
17.1 旋翼/传动系统与发动机/燃油控制系统的耦合
17.2 气弹优化技术
参考文献
**8章 总结与思考
18.1 历**的关键里程碑
18.2 可预见的未来
参考文献
附录A 旋翼飞行器相关术语表
附录B 桨叶频率估算图表
附录C 广义的频域子结构综合技术
附录D 地面共振和空中共振的基本运动方程
附录E 复合材料基础
作为一本“第2版”的修订本,内容的新颖性和时效性是衡量其价值的关键指标。这次更新显然是紧跟了过去几年该领域前沿研究的步伐。我注意到,新增和修订的部分显著加强了对先进控制策略和新型材料影响的讨论。例如,在结构阻尼优化方面,引入了基于智能材料反馈的动态控制模型,这在以往的教材中是很少见的深度。此外,对计算方法(如有限元分析的改进应用)的描述也更加与时俱进,与当前主流的CAE软件的分析思路有所呼应。这种积极吸收最新科研成果的修订态度,使得本书能够持续保持其在专业领域内的领先地位,确保读者学习到的知识不会滞后于行业发展,对于保持技术前沿感很有帮助。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着实让人眼前一亮,那种沉甸甸的精装本手感,光是捧在手里就有一种学术的厚重感。扉页的设计简洁而大气,字体选用也很有品位,看得出出版社在细节上是下了功夫的。我特意留意了一下纸张的质地,用的是那种略带哑光的高级纸张,印刷的清晰度非常高,即便是复杂的图表和公式,也能看得一清二楚,长时间阅读也不会觉得刺眼。尤其是那些剖面图和结构示意图,线条的精细度和层次感都处理得极为到位,让人在阅读时能够轻松地在脑海中构建出复杂的机械结构。从外观上看,这绝对是一本值得收藏的专业参考书,无论是放在书架上作为一种专业象征,还是在需要查阅时翻阅,都能给人带来极佳的视觉和触觉体验。相比于那些轻飘飘的平装本,这种精装版本在应对高强度的学术翻阅时,也显得更加耐用可靠,封面的覆膜处理似乎也考虑到了日常使用中的磨损问题,整体质感非常出色。
评分这本书的实用性体现在其丰富的案例分析上,这绝非一本纯粹的理论堆砌之作。在介绍完理论框架之后,作者紧接着引用了多个现代旋翼飞行器设计中的实际工程问题作为案例,并将前面学到的理论工具应用其中进行求解和验证。这些案例的选择非常贴合当前航空航天领域的热点和难点,比如高转速下的颤振抑制、复杂气流耦合下的振动响应等。最让我感到惊喜的是,案例的解答不仅给出了最终结果,更着重剖析了在实际建模过程中所做的合理简化和假设,这对于工程实践人员来说,是无价的经验分享。它教会的不仅仅是如何计算,更是如何基于工程约束进行科学判断,这对于从理论走向工程实践的转化至关重要,体现了深厚的工程底蕴。
评分阅读体验方面,这本书的插图质量令人印象深刻,它们不仅仅是简单的示意图,更像是对复杂现象的直观艺术再现。很多描述空气动力学载荷分布或模态振型的图像,通过精细的色彩和等值线处理,使得原本抽象的力学行为变得可视化、可触摸。尤其是在处理多自由度耦合振动问题时,配套的图示能够瞬间帮助读者把握住各个运动方向之间的微妙关系。排版上的留白处理也恰到好处,不会让人感到过于拥挤,有利于长时间的专注阅读。整体而言,这是一部在内容深度、逻辑严谨性以及出版质量上都达到了极高水准的专业著作,绝对是相关领域研究人员和高级工程师案头必备的工具书,读起来既有挑战性,又有实实在在的收获感。
评分初次翻阅内部章节,我立刻被其严谨的逻辑结构所吸引。作者在构建知识体系时,显然是采用了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匠心编排。开篇部分对基本概念的界定非常清晰到位,为后续复杂理论的展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特别欣赏其中对数学模型推导过程的详尽阐述,很多其他教材中一笔带过的推导步骤,在这里都被完整地呈现出来,即便是初学者也能够循着清晰的脉络,理解背后的物理意义和数学原理。这种详尽的讲解方式,极大地降低了啃读高深理论的门槛。而且,章节之间的衔接过渡非常自然流畅,仿佛是在进行一场精心策划的学术漫步,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被梳理得井井有条,很少出现突然跳跃或者概念断层的情况,让人读起来心悦诚服,感到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