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绪论 / 001
1均相单一反应动力学和理想反应器 / 004
1.1基本概念004
1.1.1化学反应式与化学反应计量方程004
1.1.2反应程度005
1.1.3转化率005
1.1.4化学反应速率006
1.1.5化学反应动力学方程007
1.2建立动力学方程的方法009
1.2.1积分法009
1.2.2微分法011
1.2.3Z小方差分析法012
1.3化学反应器设计基础013
1.3.1反应器的分类013
1.3.2反应器设计的基础方程014
1.3.3几个时间概念015
1.4等温条件下理想反应器的设计分析016
1.4.1间歇操作的充分搅拌槽式反应器016
1.4.2平推流反应器021
1.4.3全混流反应器027
1.5非等温条件下理想反应器的设计031
1.5.1间歇反应器的热量衡算031
1.5.2平推流反应器的热量衡算032
1.5.3全混流反应器的热量衡算033
本章小结033
深入讨论036
习题036
2复合反应与反应器选型 / 040
2.1单一不可逆反应过程与反应器041
2.1.1单一不可逆反应过程平推流反应器与全混流反应器的比较041
2.1.2理想流动反应器的组合044
2.1.3不同型式反应器的组合047
2.1.4循环反应器048
2.2自催化反应特性与反应器选型050
2.3可逆反应特性与反应器选型052
2.4平行反应特性与反应器选型056
2.5连串反应特性与反应器选型061
本章小结066
深入讨论067
习题068
3非理想流动反应器 / 072
3.1概述072
3.1.1返混定义072
3.1.2返混对反应过程的影响072
3.1.3按返混程度对反应器的分类073
3.2流体在反应器内的停留时间分布073
3.2.1停留时间分布的定量描述073
3.2.2停留时间分布规律的实验测定075
3.2.3用对比时间作变量的停留时间分布080
3.2.4两种理想反应器的停留时间分布规律080
3.3非理想流动模型083
3.3.1凝集流模型083
3.3.2多级混合槽模型084
3.3.3轴向扩散模型087
3.3.4模型法进行均相反应过程计算小结093
本章小结094
深入讨论097
习题097
4气固相催化反应本征动力学 / 099
4.1气固相催化过程099
4.1.1催化过程及特征099
4.1.2非均相催化反应速率表达101
4.1.3非均相催化反应过程102
4.2固体催化剂103
4.2.1催化剂的组成和组分选择103
4.2.2催化剂的制备105
4.2.3固体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孔体积和孔体积分布106
4.3气固相催化反应本征动力学109
4.3.1化学吸附与脱附109
4.3.2表面化学反应114
4.3.3反应本征动力学115
4.4本征动力学方程的实验测定120
4.4.1外扩散与内扩散影响的消除120
4.4.2固定床积分反应器121
4.4.3微分法及其实验装置122
4.4.4循环反应器122
4.4.5动力学模型建立概述124
本章小结125
深入讨论127
习题128
5气固相催化反应宏观动力学 / 130
5.1催化剂颗粒内气体扩散130
5.1.1分子扩散131
5.1.2克努森扩散132
5.1.3综合扩散132
5.1.4以颗粒为基准的有效扩散133
5.2气固相催化等温反应的宏观动力学方程134
5.2.1球形催化剂上等温反应宏观动力学方程134
5.2.2其他形状催化剂的等温宏观动力学方程139
5.3非等温过程的宏观动力学142
5.3.1催化剂颗粒内部的温度分布规律142
5.3.2非等温条件下的宏观动力学方程143
5.3.3内扩散对复合反应选择性的影响144
5.4流体与催化剂外表面间的传质和传热146
5.4.1流体与催化剂颗粒外表面间的传质146
5.4.2流体与催化剂颗粒外表面间的传热149
5.5催化剂的失活150
5.5.1失活现象151
5.5.2失活反应动力学151
5.5.3工业上处理失活问题的方法152
本章小结153
习题155
6气固相催化反应固定床反应器 / 157
6.1流体在固定床内的传递特性157
6.1.1流体在固定床内的流动特性157
6.1.2固定床内径向传递161
6.2固定床催化反应器的设计162
6.2.1固定床催化反应器的特点及类型162
6.2.2采用一维拟均相理想流动模型对反应器进行设计计算165
6.3固定床反应器模型评述174
6.3.1一维拟均相非理想流模型174
6.3.2二维拟均相模型175
6.3.3非均相模型177
本章小结178
习题179
7气固相催化反应流化床反应器 / 181
7.1流化床的基本概念181
7.1.1流化床的基本概念181
7.1.2散式流化和聚式流化181
7.1.3浓相段和稀相段183
7.1.4流态化的不正常现象183
7.2流化床的工艺计算184
7.2.1反应器内径的计算184
7.2.2流化床反应器床高的确定187
7.2.3流化床的热传递188
7.3流化床内反应过程的计算189
7.3.1床层中气泡行为189
7.3.2流化床的鼓泡床模型190
7.3.3反应过程的估算190
本章小结194
习题195
8气液相反应过程与反应器 / 197
8.1概述197
8.1.1气液反应的步骤197
8.1.2气液反应过程的计算关系式198
8.2气液反应动力学199
8.2.1气液反应过程的基础方程199
8.2.2J慢反应过程201
8.2.3慢反应过程202
8.2.4中速反应过程203
8.2.5快反应过程204
8.2.6瞬时反应过程204
8.2.7气液反应过程的重要参数206
8.3气液反应器208
8.3.1工业上常用的气液反应器208
8.3.2填料塔式反应器的计算209
8.3.3鼓泡塔式反应器的计算212
本章小结215
深入讨论216
习题216
9反应器的热稳定性和参数灵敏性 / 218
9.1全混流反应器的热稳定性218
9.1.1全混流反应器的热量衡算218
9.1.2全混流反应器的定态219
9.2管式反应器的热稳定性221
9.2.1径向传热管式反应器的热量衡算方程221
9.2.2管式反应器允许的Z大温度差及允许管径222
9.2.3管式反应器的热点223
9.3反应器参数的灵敏性224
9.3.1反应器的安全性224
9.3.2反应器参数的灵敏性225
习题答案 / 228
符号表 / 234
参考文献 / 236
翻开这本书,最先映入眼帘的是其清晰的目录结构。清晰的章节划分和合理的逻辑顺序,让我在初次浏览时就能对全书的知识体系有一个宏观的把握。每一章的标题都简洁明了,副标题更是点明了该章的重点内容,这对于学生或者需要快速检索信息的研究人员来说,无疑是巨大的便利。更值得称赞的是,在每章的开头,作者都为本章的学习目标做了简要的概述,这使得读者在开始深入阅读之前,就能够明确自己需要掌握的关键知识点,从而更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这种“导学”式的设计,极大地提升了阅读效率,也帮助我更好地将零散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系统的认知。目录的索引部分也做得非常细致,方便查找特定概念或公式。总而言之,这本书在结构设计上体现了高度的专业性和用户友好性,为读者的学习之路铺设了坚实的桥梁,让人觉得作者在编写过程中充分考虑到了读者的实际需求。
评分在阅读的过程中,我发现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严谨,同时又保持了一定的可读性。作者在阐述复杂的概念时,并没有采用过于晦涩难懂的术语堆砌,而是尽量使用清晰、准确的语言进行解释。当必要引入专业术语时,作者往往会提供详细的定义和背景信息,确保读者能够理解其含义。这一点对于非专业背景的读者来说尤为重要,能够降低学习门槛,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核心内容。我特别欣赏作者在解释一些关键理论时,所采用的比喻和类比,这些生动形象的例子,有效地将抽象的理论具象化,让复杂的化学反应原理变得更加容易理解和记忆。即使是对于一些需要大量数学推导的公式,作者也尝试将其背后的物理意义和工程含义进行阐述,而不仅仅是罗列公式本身。这种深入浅出的讲解方式,让我在享受知识的同时,也感受到一种愉悦的学习体验。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得相当吸引人,色彩搭配沉稳而不失活力,给人一种专业、可靠的学术气息。封面的字体选择也恰到好处,既清晰易读,又显得颇具质感。我特别喜欢封面上那个抽象的化学反应示意图,虽然不是具体的产品,但它巧妙地传达了本书的主题,让人一眼就能联想到化学反应的动态过程和工程的严谨性。拿到手里,纸张的手感也很不错,厚实而不粗糙,印刷清晰,字迹工整,这对于长时间阅读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舒适度保证。每翻一页,都能感受到出版方的用心,无论是装帧还是细节处理,都显示出这是一本经过精心打磨的学术著作。它的重量适中,拿在手里不会觉得过于沉重,方便携带和在图书馆或实验室使用。整体而言,这本书在外观和触感上就已经给了一个非常好的第一印象,让人对接下来的阅读充满了期待,仿佛在开启一段探索知识的旅程,而这本书就是那艘承载着智慧的船。
评分本书的插图和图表设计堪称一绝。大量的流程图、示意图、以及实验装置图,都以高质量的印刷呈现,清晰度极高,细节丰富。这些图表不仅仅是文字内容的补充,更是对复杂概念的直观可视化表达。例如,在介绍反应器类型时,书中提供了多种反应器的详细剖面图,以及它们在不同操作条件下的性能曲线,这让我对不同反应器的特点和适用范围有了非常直观的认识,远胜于纯粹的文字描述。此外,图表中的标注清晰规范,数据准确,有效地帮助我理解和记忆其中的信息。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反应机理的图示,它们将抽象的分子运动和能量变化过程生动地展现出来,极大地加深了我对反应机理的理解。这些精美的插图,不仅提升了本书的学术价值,也使得阅读过程更加生动有趣,仿佛在观看一场关于化学世界的视觉盛宴。
评分尽管我还没来得及深入钻研书中的每一个细节,但我能感受到作者在内容深度和广度上的精心权衡。这本书似乎覆盖了化学反应工程领域的许多重要方面,从基础理论到实际应用,都有所涉及。我可以预见,对于希望系统性学习这一学科的学生来说,它将是一个非常宝贵的学习资源。作者的知识体系庞大且扎实,能够将如此多的知识点融会贯通,并以如此清晰的方式呈现出来,实属不易。我注意到书中提到了一些前沿的理论和技术,这表明作者紧跟学术发展步伐,力求为读者提供最前沿的知识。同时,我也能感受到作者在内容组织上的条理性,使得读者能够循序渐进地掌握知识,而不是被海量的信息所淹没。这本著作的出现,无疑为化学反应工程领域的学习和研究提供了强大的支持,其价值和影响力值得期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