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洛克菲勒自传(珍藏版)
定价:24.00元
作者:(美)洛克菲勒
出版社: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13-10-01
ISBN:9787505732285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大32开
商品重量:0.200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洛克菲勒自传》讲述了美国石油大王——约翰·D·洛克菲勒,美国历*富有的人传奇的一生。自16 岁从商到55岁退休,洛克菲勒创造了美国的商业神话,从无到有创建自己的财富大厦,谱写了平民阶层奋斗崛起之歌,是“美国精神”的耀眼典范。晚年洛克菲勒投身慈善事业,致力于消除贫困、疾病,捐款总计5.5亿美元,在世界医疗、教育、环保等多个领域做出了的贡献。
目录
章 旧朋老友
第二章 获取财富是困难的技艺
第三章 标准石油公司
第四章 石业的经历
第五章 其他的商业经历和商业原则
第六章 赠予的艺术
第七章 慈善托拉斯:赠予合作原则的价值
附录 洛克菲勒信札
作者介绍
约翰·D·洛克菲勒(1839— 1937) 美国实业家、超级资本家,美孚石油公司( 标准石油)创办人。晚年洛克菲勒投身慈善事业,致力于消除贫困、疾病,捐款总计5.5 亿美元,树立了慈善运作管理的典范,开启了慈善新时代。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语言风格变化多样,极富表现力,这一点让阅读过程保持了极高的新鲜感。有时,它会用一种近乎新闻报道般的客观冷静来描绘宏大的经济事件,数据和事实如同铁锤般落下,不容置疑;而转到私人回忆或面对重大情感冲突时,文字的笔触又会变得异常细腻和富有诗意,充满了内省的挣扎和哲思的沉淀。这种叙事节奏的掌控,如同一个高明的指挥家在调动交响乐队,张弛有度,高潮迭起,绝不让人感到冗长乏味。我特别留意到作者在处理他与同行之间的关系描述时,那种克制而又犀利的措辞,寥寥数语便勾勒出了复杂的权力动态。这种文笔功力,让这本书超越了单纯的传记范畴,具备了上乘文学作品的特质,使得即便是对商业史不太感兴趣的读者,也会被其文字的魅力所吸引和留住。
评分阅读体验中,最让我感到惊喜的是那种跨越时空的共鸣感。尽管时代背景与我如今的生活环境相去甚远,但我发现作者所面对的那些关于信任、背叛、创新与保守的挣扎,在现代社会依然是核心议题。他的叙事风格非常坦诚,没有过多粉饰太平,反而敢于直面早年决策中的那些灰色地带,这使得人物形象更加立体丰满,而非一个扁平化的“成功楷模”。我尤其欣赏他在关键时刻展现出的那种“长期主义”的眼光,很多时候,他的选择在当时看来是反常识的、甚至是会招致短期损失的,但最终都被证明是奠定未来帝国基石的关键一步。这种对时间价值的深刻理解,对我当前规划职业发展和财务布局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参考坐标,让我开始重新审视那些看似“慢”的选择,是否才是通往真正稳固成就的捷径。
评分说实话,刚开始接触这类商业巨擘的“自述”时,我总会带有一丝怀疑,担心这不过是自我美化和成功学的堆砌。然而,这本书用其无可辩驳的逻辑和丰富的细节彻底打消了我的顾虑。它不仅仅记录了“做了什么”,更深入地探讨了“为什么这么做”背后的思维模式和价值观。它没有提供简单的“成功公式”,而是展示了一个复杂系统如何被构建、维护和不断迭代的过程。这种深入骨髓的系统性思维训练,是我从其他任何管理书籍中都未曾获得的。读完之后,我感到自己的认知边界被极大地拓展了,看待商业竞争和个人发展的视角都变得更为宏观和辩证。它像一面镜子,映照出人类在追求巨大成就过程中,所必须面对的道德困境、精力分配以及对目标永不满足的内在驱动力,是一部极具启示性的精神指南。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简直让人眼前一亮,厚重而又不失典雅,那种复古的质感,仿佛一下子就把你拉回了那个纸张泛黄的年代。我一直是个比较注重“第一印象”的读者,拿到这本书时,首先吸引我的就是封面那精心挑选的字体和排版,透露出一种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经典味道。内页的纸张触感也相当不错,墨色的印刷清晰有力,阅读起来非常舒适,长时间盯着看也不会觉得眼睛疲劳。我甚至花了不少时间去研究扉页上的那些小小的印刷标记和纹理,能感受到出版社在制作这个“珍藏版”时所倾注的心血。这种用心不仅仅体现在外表上,它让整个阅读过程都变成了一种仪式感,你不再是随便翻阅一本普通的书籍,而是像在触摸一件有历史厚度的文物。对于我这种有轻微“收藏癖”的读者来说,这样的实体书本身就是一件值得珍藏的艺术品,它让阅读体验从单纯的信息获取,升华为一种对物质载体的欣赏和尊重。
评分这本书的内容深度实在令人惊叹,它不仅仅是简单地叙述了一个人如何发迹的故事,更像是一部关于商业哲学和人生决策的百科全书。我发现作者在阐述每一个重大商业转折点时,都极其细致地剖析了当时的社会背景、市场动态以及他个人的心理博弈过程。那种对细节的把握,那种在看似矛盾的选择中寻找最优解的逻辑链条,读起来让人忍不住拍案叫绝。尤其是在描述那些早期的竞争策略时,那种近乎冷酷的理性分析,与他个人在困境中展现出的坚韧不拔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我常常需要停下来,合上书本,花上几分钟来消化他所提出的观点,思考如果是我身处那个位置,会做出怎样的抉择。这种强迫读者进行深度思考的文本力量,远超一般传记文学的范畴,它成功地将个人的奋斗史升华成了普适性的管理学和生存智慧教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