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之际西方传教士汉籍丛刊(第2辑 套装共8册) 凤凰出版社 周振鹤 9787550625

明清之际西方传教士汉籍丛刊(第2辑 套装共8册) 凤凰出版社 周振鹤 9787550625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周振鹤 著
图书标签:
  • 明清史
  • 西方传教士
  • 汉籍
  • 文化交流
  • 宗教研究
  • 历史文献
  • 周振鹤
  • 凤凰出版社
  • 明清之际
  • 传教士汉籍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新图文轩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凤凰出版社
ISBN:9787550625433
商品编码:27208157603
包装:精装
出版时间:2017-06-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明清之际西方传教士汉籍丛刊(第2辑 套装共8册)

定价:880.00元

作者:周振鹤

出版社:凤凰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6-01

ISBN:9787550625433

字数:

页码:4163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新图文轩,正版现货,欢迎读者选购

内容提要


明清之际,大量西方传教士进入中国,传播教义的同时也带来了西方科技、文化成果,是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时期。对研究中西文化史、思想史、交流史都有重大价值。《明清之际西方传教士汉籍丛刊(第2辑 套装共8册)》为第二辑,选取其中文献三十种进行整理。以飨读者。

目录


新图文轩,正版现货,欢迎读者选购

作者介绍


新图文轩,正版现货,欢迎读者选购

文摘


新图文轩,正版现货,欢迎读者选购

序言


新图文轩,正版现货,欢迎读者选购


浩瀚星河:中西文明交汇的文化史诗 一部跨越世纪的文化探索之旅,重现明清鼎革之际,中西方思想碰撞与融合的壮阔画卷。 本书系精选自明清时期来华西方传教士所撰写、翻译、整理的汉文典籍的重量级丛刊,旨在系统梳理并展现这一特殊历史时期东西方文明交流的广度与深度。它并非仅是一部简单的文献汇编,而是一部活态的文化史,通过第一手资料,揭示了彼时中国社会对西方科学、宗教、艺术的认知与接纳过程,同时也折射出传教士群体在文化适应与传播中所付出的艰辛努力与思想转变。 【卷帙浩繁,内容涵盖天文历法至哲学思辨】 本丛刊共计八册,每一册都聚焦于传教士群体在不同学术领域所取得的重大成果。我们精选的这些汉籍,其内容之丰富,涉及面之广,在相关研究领域内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其一,科学体系的引介与本土化尝试: 在“天人之学”盛行的清初,西方自然科学的传入无疑是一场巨大的知识革命。丛刊中收录了大量关于数学、几何学、天文学和地理学的汉译著作。这些译本,往往不是生硬的直译,而是融入了明清学者对传统儒家宇宙观的理解与消化。例如,关于欧几里德几何学的引进,我们得以窥见中国士大夫阶层如何以“格物致知”的传统方法去理解公理化演绎体系。其中的历算类文献,更是直接影响了清代官方钦天监的运作,是中西科学结合最紧密的领域之一。我们不仅能看到西方精确的观测数据和计算方法,更能体会到传教士如何巧妙地运用当时的汉语学术语汇来构建全新的科学话语体系。 其二,宗教哲学的深入探讨与本土化叙事: 作为传教士的核心使命,基督教教义的阐释与传播占据了相当篇幅。然而,这些文献的价值远超单纯的宗教文本。丛刊收录的神学辩论、教义问答以及劝世文书,反映了西方宗教哲学与中国主流儒释道思想的艰难对话。传教士们为了适应中国社会,不得不使用大量本土化的比喻和概念来解释“上帝”、“灵魂”、“救赎”等西方核心议题。通过研读这些文献,可以清晰地追踪到“以儒释教”的策略是如何从萌芽走向具体实践的,以及这种融合尝试在不同时期所遭遇的阻力与反思。其中不乏对中国传统伦理观念的细致观察与比较性分析。 其三,艺术、技术与生活方式的渗透: 文化交流从未止步于纯粹的学术与宗教领域。本套丛刊中亦保存了关于西方绘画、音乐、机械制造甚至医学知识的汉译或附图说明。例如,一些关于透视法、油画技艺的介绍,激发了清代画坛的一些新变化。传教士们往往身兼数职,他们带来的欧洲版画、钟表、天文仪器,本身就是强有力的文化载体。这些技术性文本的流传,展示了西方物质文明对清代宫廷与上层社会产生的实际影响。 【史料价值与研究意义】 本丛刊汇集之文献,为研究明清之际的中西文化关系史、知识传播史、近代中国思想史提供了无可替代的基石材料。 首先,它是研究“传教士汉学”的权威性文本。传教士们一方面是文化的输入者,另一方面,他们也是最早、最深入的“汉学家”。他们对中国典籍的研读、对社会风俗的记录,构成了西方世界认识中国的第一窗口。这些汉籍文献,便是他们学习和运用中国语言文字的成果展示。 其次,这些文本是理解中国知识界的“反应史”的关键。我们能看到,面对一个全新的知识体系,中国士人是持开放接纳、审慎观望,还是激烈排斥。这些文献的抄录、批注和收藏记录,都是研究当时社会思潮流向的直接证据。 再者,丛刊的整理与出版,本身就是一种学术的回归与重塑。这些被历史洪流冲刷、散佚于各家藏书楼中的珍贵手稿与刻本,经过细致的校勘与汇编,得以重现光辉。凤凰出版社的严谨态度,确保了文献的准确性与完整性,使得后世研究者能够在一个系统化的框架下,进行深入、细致的比较研究。 【一部关于“理解”的史学著作】 最终,阅读本丛刊,如同走入了一座复杂的文化交汇站。它记录了两种文明在碰撞中如何相互揣摩、相互塑造的过程。它告诉我们,任何一种思想或技术的传播,都不是单向的灌输,而是一个充满摩擦、误解、改编与最终融合的漫长过程。这八册书卷,连接了东西方两个世界的知识分子,共同谱写了一部关于“理解”的宏大史诗。对于任何一位致力于探究近代中国转型之源头、中西文明互动之细节的研究者而言,这套丛刊都是案头不可或缺的宝贵财富。它所蕴含的知识密度和历史厚度,足以支撑起数代学人的深入探究。

用户评价

评分

这套《明清之际西方传教士汉籍丛刊》(第2辑)对我来说,简直是如获至宝。我长期以来一直在关注明清时期中国社会转型期的思想变迁,而西方传教士的出现,无疑是推动这一变迁的关键因素之一。他们不仅带来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宗教思想,更重要的是,他们用中国人的语言和思维方式来阐述这些内容,这本身就是一个极具挑战性和创造性的过程。我非常想通过阅读这些汉文著作,去了解传教士们是如何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他们又是如何与中国士大夫进行思想交流的。我相信,这些文献中一定蕴藏着许多关于文化适应、冲突与融合的生动案例。我特别关注那些涉及科学和技术方面的著作,因为明清之际是中国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而传教士们在这其中扮演了不可忽视的角色。通过这些一手资料,我希望能更清晰地勾勒出西方科学知识在中国传播的路径,以及其在中国本土化过程中所遇到的机遇与挑战。本书的出版,无疑为我这样的研究者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让我能够直接接触到这些珍贵的原始文献,进行深入细致的考证和分析。它的装帧也十分精美,作为学术著作,这样的品质是非常令人满意的。

评分

最近在书架上偶然发现了这套《明清之际西方传教士汉籍丛刊》(第2辑),立刻被它吸引了。我一直对晚明清初那个时期充满好奇,总觉得那是一个充满了各种可能性的时代,东西方文明在此交汇,激荡出无数火花。而西方传教士们,作为这场历史大戏中的重要角色,他们用中文写下的著作,无疑是这段历史最生动的注脚。我翻看了一下目录,里面包含了许多我闻所未闻但又非常重要的著作,它们不只是关于宗教的传播,更有对中国科学、天文、地理、医学等方面的记录与探讨,甚至还有对中国政治、社会、文化习俗的观察与评论。这种双向的交流,使得这些文献具有了非凡的价值。我尤其期待能从这些文献中,看到传教士们如何试图理解并融入中国本土文化,又如何用自己的方式去影响中国社会。他们的视角,既有西方人的理性思维,又有东方文化的渗透,这种独特的混合体,本身就是研究的富矿。这本书的出版,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机会,让我们能够直接接触到这些原汁原味的资料,去感受那个时代思想碰撞的激烈,去探寻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深层逻辑。作为一本厚重的丛刊,它的内容体量和学术价值可见一斑,我准备花上足够的时间来慢慢品读,相信一定能从中获得深刻的启发。

评分

我最近在整理书架的时候,发现这套《明清之际西方传教士汉籍丛刊》(第2辑),简直是惊喜连连。我一直对那个风云变幻的明清之交抱有浓厚的兴趣,总觉得那是一个思想的熔炉,各种新旧观念在此碰撞、激荡。而西方传教士群体,无疑是其中最活跃、最特别的一群人。他们身处异域,却能用汉语写作,与当时的中国社会进行深度互动,这本身就充满了传奇色彩。我翻阅了几页,立刻被那些生僻但又充满历史感的文字所吸引。这些文献不仅仅是宗教传播的文本,更是那个时代知识传播、文化交流的生动记录。我非常好奇,在那个相对封闭的时代,传教士们是如何克服语言和文化障碍,将西方的思想、科学、技术甚至是哲学观念,用中国士人能够理解和接受的方式表达出来。这本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绝佳的窗口,让我们能够直接窥探到这一过程的复杂性与丰富性。我尤其想了解,他们在中国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他们与中国官员、学者之间的交往,以及他们对中国社会的影响。这套书的规模宏大,内容丰富,相信足够我花上很长一段时间去深入钻研,从中发掘出更多有价值的线索。

评分

我最近入手的这套《明清之际西方传教士汉籍丛刊》(第2辑),可以说是我一直以来所期盼的。我研究明清时期中西文化交流史,一直觉得传教士们用汉文撰写的著作是了解这段历史的关键史料。这些文献不仅反映了西方传教士们在中国传教的历程,更重要的是,它们是中西思想碰撞的直接产物。我一直很好奇,当西方的科学、哲学、宗教思想与中国的儒家文化、传统思想相遇时,会产生怎样的火花?传教士们如何用中国人的语言和逻辑去解释和传播他们的理念?又如何理解和评价中国本土的文化?这套书的出现,为我提供了直接、翔实的研究材料。我迫不及待地想深入其中,去阅读那些关于天文、历法、数学、地理等方面的著作,看看传教士们是如何将西方科学知识介绍给中国人的,以及这些知识在中国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同时,我也对他们关于中国历史、政治、哲学、风俗的论述非常感兴趣,因为这能帮助我从一个全新的、异域的视角来审视中国自身。凤凰出版社的出版质量毋庸置疑,装帧精美,内容严谨,这套丛刊的出版,无疑是学术界的一大盛事,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资源,让我能够更深入地探究那个充满变革与碰撞的时代。

评分

这套《明清之际西方传教士汉籍丛刊》(第2辑)我最近才入手,拿到手的时候就被它的厚重感和精美的装帧所打动。我一直对明清时期中西方文化的碰撞与融合很感兴趣,而传教士们作为重要的文化交流媒介,他们留下的汉文著作无疑是了解这段历史的宝贵财富。虽然我还没来得及深入阅读,但仅从目录和零星翻阅的篇章来看,就足以让我期待。其中收录的这些传教士用汉文写成的著作,不仅仅是简单的翻译或者记录,更多的是他们在中国社会背景下,用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语言习惯去理解和阐述西方思想、科学、宗教,甚至是哲学。这种跨文化交流的痕迹,本身就极具研究价值。我特别好奇的是,在那个时代,他们的思想是如何在中国士大夫阶层中传播开来的,又经历了怎样的接受与改造。本书的出版,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直观的观察视角,让我们能够直接接触到这些一手史料,去感受那个时代思想激荡的脉搏。而且,凤凰出版社的出版质量一向令人放心,纸张、印刷都非常考究,作为一本学术性很强的丛书,这样的呈现方式是对作者和研究者都极大的尊重。我已经迫不及待地想深入其中,去探索那些被历史尘封的知识与思想了,相信在这8册书中,一定能找到我想要的答案,甚至会发现意想不到的惊喜。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