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新疆图志(附索引)(西域文库 典籍编)
定价:980.00元
作者:(清)王树枬等 纂修,朱玉麒等 整理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4-01
ISBN:9787532583669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新图文轩,正版现货,欢迎读者选购
内容提要
中国清末新疆建省后首部全省通志。由王树枏、曾少鲁任总纂,至宣统三年冬成书,共116卷。本次整理以1923年东方学会重校铅印本为底本,以宣统三年新疆通志局活字本为校勘本。此书引古详今,内容丰富,在全国地方志中具有特色(如国界一志),对新疆史的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本书另一特色,即补入了较为珍贵的新疆各式地图,使得本书“图志”之名名实相副。
目录
前 言
整理凡例
新疆图志序
凡 例
新疆图志纂校衔名
新疆图志引用书目
目录
卷一 建置一
卷二 建置二
卷三 建置三
卷四 建置四
卷五 国界一
卷六 国界二
卷七 国界三
卷八 国界四
卷九 国界五
卷十 天章一
卷十一 天章二
卷十二 天章三
卷十三 天章四
卷十四 天章五
卷十五 天章六
卷十六 藩部一
卷十七 藩部二
卷十八 藩部三
卷十九 藩部四
卷二十 藩部五
卷二十一 藩部六
卷二十二 职官一
卷二十三 职官二
卷二十四 职官三
卷二十五 职官四
卷二十六 职官五
卷二十七 职官六
卷二十八 实业一
卷二十九 实业二
卷三十 赋税一
卷三十一 赋税二
卷三十二 食货一
卷三十三 食货二
卷三十四 食货三
卷三十五 食货四
卷三十六 祀典一
卷三十七 祀典二
卷三十八 学校一
卷三十九 学校二
卷四十 民政一
卷四十一 民政二
卷四十二 民政三
卷四十三 民政四
卷四十四 民政五
卷四十五 民政六
卷四十六 民政七
卷四十七 民政八
卷四十八 礼俗一
卷四十九 军制一
卷五十 军制二
卷五十一 军制三
卷五十二 物候一
卷五十三 交涉一
卷五十四 交涉二
卷五十五 交涉三
卷五十六 交涉四
卷五十七 交涉五
卷五十八 交涉六
卷五十九 山脉一
卷六十 山脉二
卷六十一 山脉三
卷六十二 山脉四
卷六十三 山脉五
卷六十四 山脉六
卷六十五 土壤一
卷六十六 土壤二
卷六十七 水道一
卷六十八 水道二
卷六十九 水道三
卷七十 水道四
卷七十一 水道五
卷七十二 水道六
卷七十三 沟渠一
卷七十四 沟渠二
卷七十五 沟渠三
卷七十六 沟渠四
卷七十七 沟渠五
卷七十八 沟渠六
卷七十九 道路一
卷八十 道路二
卷八十一 道路三
卷八十二 道路四
卷八十三 道路五
卷八十四 道路六
卷八十五 道路七
卷八十六 道路八
卷八十七 古迹一
卷八十八 金石一
卷八十九 金石二
卷九十 艺文一
卷九十一 奏议一
卷九十二 奏议二
卷九十三 奏议三
卷九十四 奏议四
卷九十五 奏议五
卷九十六 奏议六
卷九十七 奏议七
卷九十八 奏议八
卷九十九 奏议九
卷一百 奏议十
卷一百一 奏议十一
卷一百二 奏议十二
卷一百三 奏议十三
卷一百四 奏议十四
卷一百五 奏议十五
卷一百六 奏议十六
卷一百七 名宦一
卷一百八 武功一
卷一百九 武功二
卷一百十 武功三
卷一百十一 忠节一
卷一百十二 忠节二
卷一百十三 人物一
卷一百十四 人物二
卷一百十五 兵事一
卷一百十六 兵事二
卷一百十七 补编一
卷一百十八 补编二
卷一百十九 补编三
卷一百二十 补编四
新疆全省舆地图
新疆图志西域地名索引
新疆图志西域人名索引
后 记
作者介绍
新图文轩,正版现货,欢迎读者选购
文摘
新图文轩,正版现货,欢迎读者选购
序言
新图文轩,正版现货,欢迎读者选购
我是一名对清代史,特别是清朝边疆治理政策怀有极大关注的学生。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新疆地区重视程度的提高,我也开始将目光投向了这片古老而充满活力的土地。王树枬等纂修的《新疆图志》恰好是清代新疆研究的宝贵资料。《清》字辈的作者,以及“典籍编”的分类,都预示着这本书的史料价值非凡,很可能汇集了大量清代官方档案、奏折、地方志以及一些民间珍稀文献。我尤其希望能从中找到关于清代新疆的行政区划、驻防制度、屯垦戍边政策、民族关系处理等方面的详细记载。对于那些复杂的历史事件,比如平定准噶尔、收复回部等,我希望能通过这本书的地理叙述和图示,获得更直观的理解。此外,书中可能包含的关于清代新疆人口、经济、宗教、文化等方面的资料,也将为我的论文研究提供重要的参考。朱玉麒等人的整理由此可见其严谨性,相信这本书能成为我清代新疆研究的基石。
评分我曾有幸在一次学术交流中瞥见过《新疆图志》的部分内容,虽然只是惊鸿一瞥,但其宏大的规模和严谨的治学态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部“图志”并非简单的文献汇编,而是经过了学者们精心的考证和梳理,力求呈现一个清晰、准确的新疆历史地理图景。书中对古迹的考辨、地名的溯源、疆域的变迁等方面的论述,都体现了深厚的学术功底。作为一个喜欢在阅读中不断发掘新知的人,我最期待的是书中那些可能被忽略的、鲜为人知的历史细节。例如,在丝绸之路的某个节点上,一个小小的驿站是如何运作的?某个古代民族的服饰习俗是如何随着时间演变的?某个地方的水利工程是如何建造并影响当地居民生活的?这些细微之处,往往蕴含着更丰富的故事和更深刻的社会变迁。而《新疆图志》这样一部集大成的著作,很可能就是解开这些谜团的金钥匙。
评分这套《新疆图志》的出现,无疑是广大历史爱好者和研究者的一大福音。一直以来,关于新疆地区历史地理的资料,散落且难以系统查阅,许多珍贵的文献更是深锁故纸堆中。王树枬等学者耗费心力汇编整理,朱玉麒等人的精心校订,使得这部“图志”如同一座宏伟的地志宝库,缓缓向我们敞开了大门。从书名“图志”二字便可知,其内容必然是图文并茂,力求展现新疆自古以来的地理风貌、行政建置、风土人情等方方面面。翻阅这样一部巨著,仿佛能穿越时空,亲眼见证那些曾经繁华的古城遗址,感受丝绸之路上驼铃声声的悠远,体会不同民族文化在这片土地上交融碰撞的痕迹。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随书附带的“索引”,这对于查阅资料、进行学术研究的人来说,简直是不可或缺的锦囊妙计。如此详尽的索引,能够极大地提升查阅效率,让读者快速定位到所需信息,这在浩如烟海的古籍中寻找线索,无疑是节省了大量宝贵的时间和精力。上海古籍出版社一贯秉持的严谨治学态度,也让这套书的出版质量有了可靠的保证,字体清晰,排版考究,纸张适宜,都是阅读体验的加分项。
评分从书名“新疆图志”就可以感受到其内容的广博与深邃。这不仅仅是一本关于地理的著作,更是一部融合了历史、人文、民族风情的百科全书。我热切期盼能从书中了解新疆地区多样化的地貌特征,从巍峨的天山到浩瀚的沙漠,再到肥沃的绿洲,感受这片土地的自然之美。同时,书中对历史文化的挖掘也让我充满期待。新疆是中华文明与外来文明交汇的重要节点,我希望通过这本书,能更深入地理解汉文化、波斯文化、印度文化等在这里留下的印记,以及它们如何与当地土著文化融合,形成了今天新疆独特的文化面貌。尤其是关于古代民族的兴衰、政权的更迭、丝绸之路的繁盛与衰落等内容,我希望能从中获得更清晰的脉络和更详尽的解析。附带的索引,更是体现了编纂者对读者查阅便利性的高度重视,这对于我这样希望能系统学习和深入研究的人来说,无疑是极大的帮助。
评分作为一个长期以来对中国边疆历史,尤其是新疆地区历史抱有浓厚兴趣的业余爱好者,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系统梳理这片土地历史脉络的著作。市面上关于新疆的著作不少,但往往偏重于某一特定时期或某一类主题,缺乏一种宏观的、全景式的展现。《新疆图志》的出现,恰好填补了这一空白。它以“图志”的形式,将新疆的地理、历史、人文等要素有机地融合在一起,通过文字的叙述和图版的呈现,勾勒出这片土地的壮丽画卷。我特别期待书中关于古代城池、交通要道、水系变化等地理信息的详细记载,以及它们与历史事件的紧密联系。毕竟,地理环境往往是塑造历史发展的重要因素。同时,我对书中可能包含的关于各民族迁徙、融合,以及文化交流的论述也充满好奇。新疆自古就是多民族聚居、多文化荟萃之地,其独特的历史进程值得深入探究。而“西域文库 典籍编”的定位,也暗示了这部作品可能在学术价值和史料价值上都有着相当高的水准,相信它能为我理解新疆的过去提供更深邃的视角。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