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个人策略与社会结构:制度的演化理论 | 作者 | H. 培顿·扬(H. Peyton Young) 【译者 |
| 定价 | 48.00元 | 出版社 | 格致出版社 |
| ISBN | 9787543228245 | 出版日期 | 2018-01-01 |
| 字数 | 页码 | ||
| 版次 | 1 | 装帧 | 平装-胶订 |
| 开本 | 16开 | 商品重量 | 0.4Kg |
| 内容简介 | |
| 本书是根据1995年6月作者在希伯来大学高级研究中心的经济理论夏季班系列讲座的基础上稍扩编而成的。本书有两个目的。一是想为博弈理论的发展提出新的方向,在这里博弈者将不再是超理性的(hyper-rational),而且信息是不完全的。第二个目的是想说明这种框架如何运用于社会经济制度的研究。本书代表了博弈论习俗、惯例和制度分析的主流进路和理论进展。本书可以作为传统博弈论课程的一个单元来讲授,对经济学专业本科高年级生、研究生及相关学者而言是一本非常值得研究的参考书。 |
| 作者简介 | |
| H. 培顿·扬(H. Peyton Young)美国·霍普金斯大学经济学研究教授、荣誉退休教授,美国博弈论学会前主席,英国人文社会科学院院士,世界计量经济学会会员。他主要关注博弈论研究及其在创新扩散理论、社会规范和制度演变中的应用。著有《理论与实践中的平等》《个人策略与社会结构》和《公平提议》(与M. L. 巴林斯基合著),并在《美国经济评论》《计量经济学》等学术刊物上发表了数十篇学术论文。 |
| 目录 | |
| 主编的话译者的话 |
| 编辑推荐 | |
| 本书是根据作者1995年6月在希伯来大学高级研究中心的经济理论夏季班系列讲座的基础上稍稍扩编而成的。本书有两个目的。一是想为博弈理论的发展提出新的方向,在这里博弈者将不是超理性的(hyper-rational),而且信息是不完全的。特别地,作者扬弃了如下信条:人们完全理解他们所进行的博弈的结构,并且他们有着一个关于他人行为的一贯模型,他们可以进行无限复杂的理性计算,而且所有这些都是共同知识。相反,作者所假定的是这样一个世界:人们根据有限的数据进行决策,使用简单的可预测的模型,有时候还做一些无法解释的甚至愚蠢的事情。经过一段时间,这种简单的适应性的学习过程就能趋同于颇为复杂的均衡行为模式。此外,全书的推理和论证使用了各种经典模型,以尽量降低书中的“技术性”,试图使知识性与趣味性兼具,是一本适合经济学专业,尤其是制度经济学领域的学者、研究生参考,继而引发新的思考。 |
| 文摘 | |
| 序言 | |
我购买《个人策略与社会结构:制度的演化理论》这本书,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对“制度”这个概念本身就充满好奇。在我看来,制度不仅仅是法律法规,更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它塑造了我们的行为模式,限制了我们的选择范围,甚至在很大程度上定义了我们是谁。这本书从“演化”的角度切入,让我看到了一个动态的、发展的视角来审视制度。我设想,作者可能会在书中详细阐述,制度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在不断的互动和调整中逐渐演变。这种演变并非随机,而是受到个体策略和环境因素的共同驱动。我期待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分析工具,帮助我理解为什么有些制度会逐渐瓦解,而另一些则会不断自我强化。同时,“个人策略”这个关键词也让我产生浓厚的兴趣。在宏大的社会结构面前,个体是否只能被动接受?还是说,个体可以通过巧妙的策略,去影响甚至改变制度的走向?我希望这本书能够解答我的这些疑问,让我看到个体在社会演化中的能动性,以及这种能动性是如何与社会结构相互作用的。这本书的理论深度和现实关照性,都让我充满了期待。
评分《个人策略与社会结构:制度的演化理论》这本书,对我来说,是一次关于“理解”的深刻体验。在阅读过程中,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作者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来审视社会现象。过去,我可能更倾向于从宏观的政策层面或个体的道德层面去解释社会问题,但这本书让我意识到,很多看似复杂的社会现象,其根源在于个体之间看似简单的策略互动,以及这些互动在漫长过程中所形成的制度性约束。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于“制度”的定义,它并非仅仅是写在纸上的规则,更是一种深植于社会生活中的习惯、规范和文化。这种对制度的理解,让我能够更灵活地去分析现实中的各种情况。例如,在工作中遇到的某些部门间的沟通障碍,或者在社区里观察到的邻里之间的互动模式,似乎都能在这本书的理论框架下找到解释。它让我明白,很多时候,解决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制定新的规则,而在于理解和调整现有制度下的个体激励机制。
评分说实话,第一次翻开《个人策略与社会结构:制度的演化理论》这本书,我的第一感觉是有些“劝退”的,书本的厚度加上扉页上密密麻麻的理论术语,让我一度怀疑自己能否读懂。然而,当我怀着一种“战战兢兢”的心情,逐字逐句地阅读下去时,我却逐渐被一种严谨而迷人的学术魅力所吸引。作者在开篇就提出了一个极具挑战性的问题:在庞大的社会结构面前,个体的策略究竟有多大的影响力?这种个体与整体之间的张力,贯穿了整本书的论述。我尤其欣赏作者在阐述不同理论时所展现出的清晰逻辑和详实例证,它并非那种空泛的理论堆砌,而是试图通过具体的研究案例,来验证其理论框架的有效性。例如,在探讨某种特定制度的形成时,作者会细致地分析当时社会背景下的个体利益驱动、信息不对称情况以及权力结构的影响,层层剥茧,最终指向制度演化的必然性。这种抽丝剥茧式的分析方法,让我能更深入地理解那些我们习以为常的社会现象,其背后蕴含的复杂动力。书中的某些章节,甚至让我联想到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决策,原来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选择,在宏观层面,或许也曾扮演过推动制度变迁的“蝴蝶效应”。
评分这本《个人策略与社会结构:制度的演化理论》湖北新华书店版,我拿到手里的时候,就被它厚重的封面和精炼的书名所吸引。从书名上就能感受到一种宏大叙事的气息,仿佛要带领我们穿越历史的迷雾,去探寻人类社会组织形态演变的深层逻辑。我一直对社会学和经济学交叉的领域非常感兴趣,尤其是关于制度如何形成、如何改变以及它如何反作用于个体行为的研究。这本书的题目正好触及了我内心深处的求知欲。我设想,在书中,作者可能会从博弈论、路径依赖、新制度经济学等多个理论视角出发,去剖析那些看似自然而然的社会规则和组织形式,实际上是如何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由无数个体的选择和互动所塑造的。我期待它能揭示个体理性选择与宏观社会结构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让我们理解为什么某些制度能够长盛不衰,而另一些则注定会被历史淘汰。书中关于“演化”的字眼,也让我联想到生物进化论的某些概念,或许作者会将这些思想引入社会科学的分析框架,从而为我们提供一种全新的观察社会的方式。这绝对不是一本轻松的读物,但我相信,它所蕴含的深刻洞见,一定能给我带来一次智识上的震撼和启迪,帮助我更好地理解我们所处的这个复杂的世界。
评分读完《个人策略与社会结构:制度的演化理论》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像是完成了一次艰辛但收获颇丰的思想之旅。这本书最大的亮点在于,它提供了一个非常宏观和系统性的视角来理解社会。作者并没有局限于某个单一的学科领域,而是巧妙地融合了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甚至是历史学的研究成果,构建了一个多维度、跨学科的分析框架。我特别喜欢书中对“路径依赖”和“均衡选择”等概念的深入剖析,这些理论工具的应用,让我能够更好地理解为什么我们今天所处的社会结构,在很大程度上是历史选择的产物,并且一旦形成,就很难被轻易改变。同时,书中对个体理性行为如何聚合形成宏观制度的阐述,也极具启发性。它让我意识到,我们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做出的无数微小决策,并非孤立的,而是共同塑造着我们身处的社会环境。这种对个体能动性和宏观结构之间关系的深刻洞察,让我对社会运行的规律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