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产品名称:诗词全集赏读
是否是套装: 否
书名: 诗词全集赏读
定价: 28.80元
出版社名称: 太白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5年11月
作者: 麓山子
作者地区: 中国大陆
译者: 麓山子
编者: 麓山子
开本: 32开
书名: 诗词全集赏读
ISBN编号: 9787806805619
内容介绍
如果说:一本书能改变一个世界,当然,一本书也能记录一个世界。这次我们请出麓山子先生主编的《诗词全集赏读(第2版)(图文版)》,便是一部堪称全面记录同志一生中以“诗言志”的大全之作。书中不仅涵盖了对以前公开发表的诗词的全新诠释与赏读,更将自“改革开放”以来逐渐解密、流传出来的那些以前秘而未宣的诗词的“补遗”与“存疑”之作尽汇册中。《诗词全集赏读(第2版)(图文版)》搜集的大量诗词,次从诗人的境界全面揭示了一代伟人的心路历程,更从侧面详细记录了由他带领的年轻共和国的成长史。这确是一个由他用情、用心、用血、用毕生精力书写出来的世界,更是他留给这个世界为精彩、为真实也为珍贵的一份精神财富。
目录
在青少年时期的诗词1893年—1919年
童谣·狮子眼鼓鼓(1901年)
五言诗·赞井(1906年)
五言诗·咏指甲花(1907年夏)
杂言诗·耕田乐(1908年)
七绝·呈父(1910年秋)
七绝·咏蛙(1910年)
五言诗·湘江漫游联句(残句)(1914年)
四言诗·《明耻篇》题志(1915年5月)
五言诗·挽易昌陶(1915年6月)
杂言诗·游泳启示(1915年夏)
五律·登云麓宫联句(1916年冬)
四言诗·露宿(1917年7月)
七律·游学即景(残句)(1917年夏)
五言诗·云封狮固楼(残句)(1917年夏)
七绝·赠刘翰林联句(1917年夏)
四言诗·题北宝塔(1917年8月)
七言诗·自信人生(残句)(1917年)
四言诗·奋斗(1917年至1918年)
杂言诗·河出潼关(1917年至1918年)
七言诗·送纵宇一郎东行(1918年春)
归自谣(1918年春)
魏都怀古联句(1918年8月18日)
五言诗·大沽口观海(残句)(1919年3月)
四言诗·祭母文(1919年10月8日)
在土地时期的诗词1920年—1937年
虞美人·赠杨开慧(1921年)
贺新郎·别友(1923年冬)
沁园春·长沙(1925年春)
菩萨蛮·黄鹤楼(1927年春)
西江月·秋收起义(1927年秋)
西江月·井冈山(1928年秋)
清平乐·蒋桂战争(1929年秋)
采桑子·重阳(1929年10月)
如梦令·元旦(1930年1月)
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1930年2月)
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1930年7月)
渔家傲·反**次大“围剿”(1931年春)
渔家傲·反第二次大“围剿”(1931年夏)
菩萨蛮·大柏地(1933年夏)
清平乐·会昌(1934年夏)
十六字令三首(1934年至1935年)
忆秦娥·娄山关(1935年2月)
念奴娇·昆仑(1935年10月)
七律·长征(1935年10月)
清平乐·六盘山(1935年10月)
六言诗·给彭德怀同志(1935年10月)
沁园春·雪(1936年2月)
临江仙·给丁玲同志(1936年)
四言诗·懦夫奋臂(1936年)
在抗日战争时期的诗词1937—1945年
四言诗·祭黄帝陵(1937年4月6日)
四言诗·戏改江淹《别赋》(1939年7月9日)
四言诗·题《妇女》之出版(1939年)
五律·悼戴安澜将军(1942年秋)
在解放战争时期的诗词1945—1949年
七律·忆重庆谈判(1945年)
五律·张冠道中(1947年)
五律·喜闻捷报(1947年中秋)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1949年4月)
七律·和柳亚子先生(1949年4月29日)
在新时期的诗词1949—1976年
五绝·赞“密使1号”(1950年1月上旬)
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1950年10月)
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1950年11月)
浪淘沙·北戴河(1954年夏)
七律·和周世钊同志(1955年秋)
五律·看山(1955年)
七绝·莫干山(1955年)
七绝·五云山(1955年)
水调歌头·游泳(1956年6月)
蝶恋花·答李淑一(1957年5月11日)
七绝·观潮(1957年9月)
七律二首·送瘟神(1958年7月1日)
七绝·仿陆游《示儿》(1958年12月20日)
七绝·刘口(1958年)
七绝·改梅白《夜登重庆枇杷山》(1958年)
七律·到韶山(1959年6月)
七律·登庐山(1959年7月1日)
七律·读报有感(一)(1959年10月)
七律·读报有感(二)(1959年11月)
七律·读报有感(三)(1959年)
七律·读报有感(四)(1960年6月13日)
七绝·为女民兵题照(1961年2月)
七律·答友人(1961年)
七绝·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1961年9月9日)
七绝·屈原(1961年秋)
七律·和郭沫若同志(1961年11月17日)
卜算子·咏梅(1961年12月)
七绝二首·纪念鲁迅八十寿辰(1961年)
七律·改鲁迅《亥年残秋偶作》(1961年)
七律·冬云(1962年12月26日1
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1963年1月9日)
杂言诗·八连颂(1963年8月1日)
七律·吊罗荣桓同志(1963年12月)
贺新郎·读史(1964年春)
七绝·贾谊(1964年)
七律·咏贾谊(1964年)
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1965年5月)
念奴娇·井冈山(1965年5月)
念奴娇·鸟儿问答(1965年秋)
七律·洪都(1965年)
卜算子·悼主义战士艾地同志(1965年12月)
七律·有所思(1966年6月)
七言诗·戏改杜甫《咏怀古迹》其三(1971年岁末)
七绝·戏改李攀龙《怀明卿》(1971年)
七言诗·续乔冠华诗(1972年4月)
七言诗·戏续李白《梁甫吟》(1973年7月4日)
七律·读《封建论》——呈郭老(1973年8月5日)
五绝·呈郭老(1973年)
诉衷情·赠人(1974年)
贺新郎·改张元斡《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
词悼董必武(1975年)
改《诗经·小雅·采薇》断句(1976年)
附录一 诗词补遗
四言诗·红四军司令部布告(1929年1月)
六言诗·《讨逆檄文》(工农委员会布告1930年12月)
六言诗·苏维埃政府布告(1931年12月19日)
七言诗·观梅小吟(1932年冬)
打油诗·洛甫摔跤(1935年)
四言诗·为《八路军军政杂志》题词(1939年1月25日)
四言诗·为抗大开展生产运动题词(1939年3月1日)
五言诗·为《青年》复刊题词(1948年4月)
打油诗·二乔(1949年底)
五律·西行(1965年7月)
打油诗·赠尼克松(1972年)
四言诗·手里有粮(写作时间不详)
打油诗·蒋干宋美龄(断句)
附录二 诗词存疑
五言诗·登高泛海(1913年10月)
杂言诗·意志之锻炼(1917年4月1日)
四言韵语·养生十六字诀(1958年)
四言诗·开“出气会(1962年1月29日、十六字令(八首)(1964年)
满江红·庆祝我国**次核试验成功(1964年10月)
杂言诗·盛名之下(1966年7月8日)
七绝·炮打司令部(1966年8月)
七律·将进行到底(1967年夏)
清平乐·警觉苏修(1969年5月)
清平乐·视察(1971年8月)
七绝·读《红楼梦》(1971年)
五言韵语·大事不讨论(1973年5月)
四言韵语·党的领导原则
四言韵语·党外党内
四言韵语·讽赫鲁晓夫
五绝·咏梅
七绝·咏菊
五律·春夜渡海
水调歌头·归舟迎日出
沁园春·再访十三陵
七律·雷电
七律·别友人(流传稿题作《咏志》)
七律·跨东海
七律·答友人
七律·捷报(流传稿题为《庆第二次核试验成功》)
附录三 论诗词汇辑
附录四 对自己诗词的修改与解释
附录五 书法作品赏读
附录六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在线试读
一起句,诗人就连用两个“失”字,沉痛之情及至深的怀念油然而生。虽看上去平淡,但读来令人悲伤不已。取其姓杨柳,这偶合的姓氏,非常切自然地引出第二句。
第二句的“杨柳”堪称天造地设,奇妙异常,而且天然产生双关意思,杨柳的忠魂和杨花柳絮轻盈飘飞的样子。而“重霄九”有烈士浩气长存之感,也有诗人一贯的雄姿英发的特征。接着诗人为我们展示了一个神奇而幽凉的神话世界,仙人吴刚为二忠魂“捧”出了桂花酒。为回答李淑一词中的“征人何处觅?六载无消息”的问语,这种酒本是仙人自己所饮的佳酿,但由于忠魂飘来,即十分虔敬地以如此美酒款待。
下阕写嫦娥为两位烈士表演歌舞,他们听到胜利的消息后,激动得掉下泪来。起始二句,诗人从仙人把酒相迎,自然过渡到寂寞的嫦娥舒展起宽大的衣袖为英烈起舞,以表敬意
后两句,诗人大笔急转,嫦娥仙女正在为忠魂舞蹈之时,忽然有人来报告人间已推翻了反动派的大好消息,两个忠魂闻之“泪飞顿作倾盆雨”,这一艺术夸张,形象而满怀激情地表现了英烈的激动之情,使英烈终于感到心灵得到了美好的告慰。同时,这两句也传达出诗人自己内心对终于成功的不胜感慨的情怀。这是混合着无限悲伤与欢喜的热泪!是脱俗的热泪!
这首诗在艺术上也非常独特、。想象力极为丰富、奇异、巧妙。从烈士的姓氏到飘飞的杨柳之花,再到月宫,受到吴刚的桂花酒及嫦娥舞蹈的欢迎,然后是热泪飞洒大地的宏大场面,真正做到了天上、地下任诗人翱翔的局面。浪漫的精神、优美的古代神话,再加上现实的“忠魂”为出发点,正应和了郭沫若为这首诗所作的评价:“不用说,这里丝毫也没有旧式词人的那种靡靡之音,而使苏东坡、辛弃疾的豪气也望尘却步。这里使用着浪漫主义的极夸大的手法把现实主义的主题衬托得自然生动、深刻感人。真可谓古今绝唱。”
全诗以拟人化手法,借物示意,首联写青蛙如老虎般独霸池塘的神貌。一个“独”字,先声夺人,写出青蛙有恃无恐的神态,也显示它自有独特的生存空间。“如虎踞”,言意青蛙虽小,威严不可侵犯;“养精神”,描绘青蛙“修身养性”的心态。“塘前”、“绿荫树下”,是青蛙生活的环境,它们与“如虎踞”、“养精神”的青蛙构成一幅和谐静美的画面。此二句为下联蓄势,预示青蛙是不可欺侮的。次联写青蛙的“宣言”。
它以不容置疑的口吻,向自然界发号施令:我不先开口,谁人敢作声!此二句,正面描写青蛙的凛然气势与蕴藏的巨大能量;侧面暗示那些自命不凡的“虫儿”:你们只能跟班,只能臣服。从此诗可以看出青年素有湖南人“敢为天下先”的气概与凛然浩气。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拿到手里就感觉分量十足,那种厚重的精装本,翻开后油墨的清香和纸张的质感都透露着一种典雅和庄重。我尤其欣赏封面和内页的排版,既有传统书卷的韵味,又不失现代印刷的清晰度。每一页的留白都恰到好处,让阅读的眼睛得到了充分的休息,使得那些经典的文字得以更沉静地呈现在我们面前。尽管我还没有完全沉浸于诗词的细节,但仅从物理载体的角度来看,这无疑是一本值得珍藏的作品。它不仅仅是一本阅读材料,更像是一件艺术品,放在书架上本身就是一种对文化传承的尊重和展示。特别是那些配图的处理,如果做得精细,想必能为文本增添不少历史的厚度。我期待着深入阅读时,能有同样高水准的视觉和触觉体验来配合这份厚重的思想财富。
评分坦白说,阅读这类具有强烈时代烙印的文本,难免会带有审视的眼光。但抛开历史的喧嚣,沉下心来品读这些文字本身,会发现其中蕴含着对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怀和对理想社会的执着追求。这种超越个人得失的宏大情怀,是文学作品中最打动人心的力量之一。这本书提供了一个极好的窗口,让我们得以在不带过多评判的前提下,去感受那个时代最顶尖的知识分子是如何用最凝练的汉语来表达他们对世界、对人生的终极思考。它强迫你走出自己的舒适区,去面对那些宏大命题,这种精神上的砥砺,远比单纯获取信息更有价值。
评分初读下来,我被作者那种磅礴的气势所深深吸引,尽管诗词的创作背景是特定的历史时期,但其中蕴含的哲学思辨和对自然万物的独特观察,即便是放在今天依然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启迪作用。那些描绘山川河流的句子,仿佛能将人瞬间拉入彼时的场景,感受到那种开阔胸襟和不羁的生命力。我花了很长时间琢磨其中几句拗口但意境深远的词句,感觉需要反复咀嚼才能体会到其中隐藏的深层含义。这并非那种轻松的消遣读物,它需要读者投入心神,去解码那些凝练的语言背后所承载的丰富情感和历史重量。这种阅读的“挑战性”反而激发了我更大的兴趣,让人忍不住想去查阅更多的背景资料,以期更完整地理解作者在特定情境下的心境与抱负。
评分这本书的结构编排看似庞杂,诗词、语录、鉴赏似乎揉杂在一起,但细细品味后发现,这其实是一种非常贴近读者需求的“全景式”呈现。它似乎在暗示,理解一位伟大的思想家,不能只看他高妙的诗篇,更要理解他日常的言语和思想的脉络。这种多维度的材料组织,提供了一个更立体、更人性化的视角。我特别留意了那些被单独拎出来的“经典语录”,它们往往是高度浓缩的智慧结晶,即便脱离了特定的上下文,依然能作为警句激励人心。这种从宏大叙事(诗词)到微观洞察(语录)的过渡,使得阅读过程张弛有度,既有史诗般的恢弘,又不失日常哲思的亲近感。
评分作为一个对书法艺术略有涉猎的人,我对这本“鉴赏”部分的期待值非常高。好的诗词配上恰当的书法字体,能让文字的“形”与“意”达到完美的统一。我注意到书中对不同时期书体风格的演变似乎有所侧重,这对于理解其思想表达方式的流变是很有帮助的。当然,印刷的字体和原稿的笔触总是有距离的,但我希望编辑在选择呈现方式时,能最大限度地保留原貌的神韵和力量感,而不是流于形式上的机械复制。如果能配上一些关于书法技法或章法布局的简要解析,那就更完美了,能让不懂书法的人也能从中窥见一斑,感受到文字在纸面上跳动的生命力。这种跨界的融合,是提升古籍欣赏门槛的绝佳途径。
评分收集诗全,字清楚
评分装订不是很好
评分好书
评分是正版,特好,还会光顾
评分纸张不错,印刷精良,值得购买
评分宝贝收到了,好!
评分包装精美,物流速度快。价格低,好评。
评分质量还行
评分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