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煌经方使用手册 第三版 | ||
| 定价 | 45.00 | |
| 出版社 |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
| 版次 | ||
| 出版时间 | 2018年5月 | |
| 开本 | ||
| 作者 | 黄煌 | |
| 装帧 | ||
| 页数 | ||
| 字数 | ||
| ISBN编码 | 9787513246064 | |
本书是黄煌教授常用的经方使用常规。黄煌教授在书中说道:“本册收集的处方以汉代医学典籍《伤寒论》《金匮要略》的经典方为主,少数后世的经验方因配伍严谨,疗效确切,且沿用日久,故一并收录其中。10余首本人的经验方其实是经方的合方或加减方,应用上虽有比较明确的范围,但不可与经方同列,附录最后。”可见其学术严谨,为人谦和。
目录
B
001? 半夏厚朴汤 003
002? 半夏泻心汤 006
003? 白虎汤 008
C
004?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013
005? 柴胡桂枝干姜汤 016
006? 柴胡桂枝汤 018
007? 柴苓汤 020
D
008? 大柴胡汤 025
009? 大承气汤 028
010? 大黄附子汤 031
011? 大黄?虫丸 033
012? 大青龙汤 036
013? 当归散 038
014? 当归芍药散 039
015? 当归四逆汤 041
016? 当归生姜羊肉汤 044
F
017? 防风通圣散 049
018? 防己黄芪汤 052
019? 风引汤 055
020? 附子泻心汤 057
021?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 059
022? 茯苓桂枝五味甘草汤 061
G
023? 甘姜苓术汤 065
024? 甘草泻心汤 067
025? 甘麦大枣汤 069
026? 葛根汤 071
027? 葛根芩连汤 074
028? 桂枝汤 076
029? 桂枝加附子汤 079
030? 桂枝加葛根汤 081
031?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 083
032? 桂枝茯苓丸 085
033? 桂枝芍药知母汤 089
H
034? 黄连解毒汤 093
035? 黄连汤 096
036? 黄连阿胶汤 098
037? 黄芩汤 100
038? 黄芪桂枝五物汤 102
J
039? 桔梗汤 107
040? 荆芥连翘汤 108
041? 胶艾汤 111
L
042? 理中汤 115
M
043? 麻黄附子细辛汤 121
044? 麻黄汤 124
045? 麻黄杏仁石膏甘草汤 127
046?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129
047? 麦门冬汤 131
P
048? 排脓散 135
S
049? 四逆散 139
050? 四逆汤 141
051? 薯蓣丸 144
052? 芍药甘草汤 146
053? 酸枣仁汤 148
054? 肾气丸 150
055? 生脉散 153
T
056? 桃核承气汤 157
W
057? 温胆汤 161
058? 温经汤 163
059? 五苓散 166
060? 五积散 170
061? 乌梅丸 173
062? 吴茱萸汤 175
X
063? 小柴胡汤 179
064? 小建中汤 183
065? 小青龙汤 186
066? 小陷胸汤 188
067? 犀角地黄汤 190
068? 泻心汤 192
069? 下瘀血汤 194
Y
070? 茵陈蒿汤 199
071? 玉屏风散 201
072? 越婢加术汤 203
Z
073? 炙甘草汤 207
074? 枳实芍药散 210
075? 枳术汤 211
076? 猪苓汤 213
077? 真武汤 215
078? 栀子柏皮汤 218
079? 栀子厚朴汤 220
080? 竹叶石膏汤 222
附录一 黄煌经验方 225
附录二 经方汤液煎煮法 239
附录三 经方用量原则及折算法 241
附录四 常见疾病用方经验提示 243
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是“系统而深入”。《黄煌经方使用手册(第三版)》不仅仅是一本方剂的汇编,更是一部关于经方运用哲学和实践的著作。它在讲解每一个方剂时,都非常注重其源流和演变,追溯其经典出处,然后结合现代的理解进行阐释。这种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讲解方式,让我对经方有了更宏观和深刻的认识。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于“辨证”的强调,它不是简单地告诉你某个症状对应哪个方,而是教你如何通过望、闻、问、切,抓住疾病的本质,从而选择最恰当的经方。书中的一些“治验”和“辨证要点”的梳理,也非常有价值,能够帮助我快速地掌握方剂的精髓。它让我觉得,学习经方,不仅仅是记忆几个方剂,更重要的是要学会一种思维方式,一种与疾病“对话”的能力。
评分《黄煌经方使用手册(第三版)》给我的整体印象是,它非常“接地气”。作为一名临床医生,我深知理论学习固然重要,但最终还是要落实到实际的诊疗中。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它没有故弄玄虚,而是用大量真实、详细的临床案例来阐述经方的应用。每一个案例都经过作者的细致分析,从患者的症状、体征,到辨证思路,再到方剂的选择和调整,都讲解得一清二楚。我特别欣赏的是,书中对于一些经方看似“简单”的配伍,能够挖出其深厚的理论内涵,以及在不同病情下的灵活性运用。它不像有些书那样,只是照搬经典,而是结合了作者多年的临床经验,给出了很多实用的指导。比如,在面对一些复杂或不典型的病例时,我常常会翻阅这本书,从中获得很多启发。它让我觉得,经方并非遥不可及,而是能够切实解决临床问题的有力武器。
评分拿到《黄煌经方使用手册(第三版)》之后,我最大的感受是“启发性”。这本书在介绍经方时,不仅仅是停留在表面,而是深入到方剂背后的病机和立法。我常常在阅读的过程中,会产生很多新的想法和疑问,然后这本书又会通过案例的分析,一一解答我的困惑。它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中医,循循善诱地引导我去思考。我特别喜欢书中对于一些“变证”和“兼证”的处理,它给出了非常清晰的思路和方法,让我在面对临床上各种复杂情况时,不再感到束手无策。而且,书中的语言风格也很吸引人,既有学术的严谨,又不失文学的韵味,读起来一点也不枯燥。它让我对经方产生了更浓厚的兴趣,也激发了我不断学习和探索的动力。
评分对于《黄煌经方使用手册(第三版)》,我的初步体会是“实用性强”。这本书真的能让我学到东西,并且能立刻应用到临床中去。它避开了那些过于理论化、脱离实际的讲解,而是聚焦于经方在实际诊疗中的运用。每一个方剂的讲解都非常有条理,包括它的适应症、禁忌症、用法用量,以及在不同情况下的加减变化。我尤其看重的是,书中给出了很多“经验之谈”,这些都是作者多年临床实践的精华,对于我这样的初学者来说,简直是无价之宝。它让我觉得,经方的学习不再是枯燥的背诵,而是充满智慧的实践过程。这本书让我能够更有信心去运用经方,解决患者的实际问题,也让我对中医药的博大精深有了更深的体会。
评分拿到这本《黄煌经方使用手册(第三版)》,第一感觉就是“厚重”。它不像市面上很多经方入门书籍那样,只是简单罗列方剂,配上寥寥数语的功效主治。《黄煌经方使用手册》给我的感觉更像一本案头必备的工具书,里面详尽的案例分析和条理清晰的辨证论治思路,让人觉得非常有说服力。我特别喜欢它在介绍每个方剂时,都会详细讲解其“立法”、“用药”、“加减变化”以及“病机分析”,这对于我这样还在学习阶段的读者来说,简直是醍醐灌顶。尤其是一些经典的案例,作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复杂的病情和方剂的运用过程娓娓道来,让我能清晰地看到经方是如何“抓主证、用主方”的。书中的一些图片和配图,也非常直观地展现了疾病的某些特征,这在其他书籍中很少见。我感觉这本书不只是告诉你“怎么用药”,更是告诉你“为什么这么用药”,而且在实际的临床应用中,能够指导我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经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