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俗语云:清官难断家务事。夫妻债务更是异常复杂,不仅涉及诸多法律问题,更关乎婚姻道德、家庭伦理、诚实信用和社会稳定。本书作者长期担任基层法院院长,任多所重点大学兼职法学教授,审理了一大批涉夫妻债务纠纷案件,对夫妻债务的诸多理论问题,特别是“婚姻法司法解释二di24条”带来的系列问题作出了独到的思考,探索了一整套处理夫妻债务纠纷的司法认定原则和裁判方法。这些理论思考、认定原则和裁判方法,本书用上篇、中篇、下篇和新篇的结构,通过理论阐释和实案评析予以充分展开。既可作为法学院校师生的教学参考用书,又为广大司法工作者和律师朋友提供了实务范例,更可作为社会规范债权债务、防范风险和有关当事人法律维权的指导用书。
本书还全面呈现了著者多年来对“婚姻法司法解释二di24条”的思考、不断呼吁修正到*人民法院重颁夫妻债务裁判规则的全过程,展现了一位基层司法工作者、理论思考者的法学功底、司法良知和勇于探索、为民担当的情怀。
马贤兴,长沙市雨花区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此前为长沙市宁乡县人民法院和天心区人民法院院长;荣获湖南省*届审判业务*、全国*党员政法干警、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个人等称号;为湖南多所大学兼职法学教授、硕士生导师;出版 《政法职业心态建设漫谈》《心开路宽——职业人生与心态建设》《虚假诉讼防治的理论与实践》等专著,在各类媒体发表文章100余篇;在全国政法系统*倡“心态建设”,*推“诉讼打假”和“仲裁打假”,坚持不适用并持续呼吁修正“婚姻法司法解释二di24条”,均产生全国性积极影响;应邀到全国各地做讲座120余场。
序言 我与“24条”的故事
写在前面学法用律要佩觿:常识常情与常理
——*人民法院重颁“涉夫妻债务纠纷解释”有感
上篇 夫妻共同债务司法认定
我国夫妻共同债务认定的司法现状
一、现实状况的大致分析
二、理论分析
三、结论
夫妻共同债务认定的司法规则的历史演变
一、谁使用谁偿还原则与例外并存的规则阶段
二、谁使用谁偿还与经合意共偿还并存的规则阶段
三、谁使用谁偿还、经合意共同偿还与约定财产制一方偿还并存的规则阶段
四、以共同债务推定为原则与以个人债务认定为例外的规则阶段
“24条”弊端剖析
一、例外情形和举证分配反常理,侵犯了民事主体的知情权
二、违背债权规范的法治精神
三、未均衡保护社会主体,破坏社会公平
四、对上位法的僭越
五、“24条”债权保护的偏颇涉嫌违法
“24条”补充规定评析
一、“24条”是否与上位法构成冲突?
二、家事代理权有没有限制?配偶知情权要不要保障?
三、债权保护与人权保护、妇女儿童权益保护的关系是什么?
四、“24条”及其补充规定是否存在举证责任分配不公平问题?
五、夫妻离异后,法律能否轻易打破债务人配偶已经重建的生活秩序?
六、结论
建设合理的债务认定规则
一、债权保护当以债权规范为前提
二、须全社会确立慎重放债理念
三、法律不应全面保护未尽防范风险义务的债权人
四、法律保护的债权仅限于正当债权
五、债务偿还者的确定应遵循合同相对性原则:“谁立据谁还钱”
六、结论
涉夫妻债务案件中的自认规则限制
一、自认规则的概念与效力
二、虚假诉讼中自认的特征
三、限制自认规则的基础
四、自认规则限制的适用与后果
涉夫妻债务中大额“白纸借条”的认定
一、涉夫妻债务中大额“现金交易”和“白纸借条”的现状
二、对大额现金交易作司法确认的负面影响
三、司法裁判应成为社会经济行为规范的风向标
四、司法裁判对大额现金交易纠纷必须有正确的应对
五、国家应尽早出台限制公民使用大额现金的禁止性规定
六、结论
可用于司法实践的可操作性技术
一、怎样的债权才能得到法律的保护?
二、让依法讨债更有底气
三、应确立对大额现金交易不作司法确认原则
四、关于防治虚假诉讼的十项不支持规定
中篇夫妻债务纠纷实案评析
案例类型一:判断是否共同债务的标准是“用于夫妻共同生活”
1.无真实付款的债务能否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十大案例)
2.前夫与情人的债务能否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
3.夫妻一方为他人利益举债的债务如何认定?
4.婚姻存续期间一方借款能否当然成为夫妻共同债务?
5.超出家事代理代理权的个人名义债务不能认定为共同债务?
案例类型二:举债非用于夫妻共同生活的债务认定
1.举债非用于夫妻共同生活的债务如何认定?
2.夫妻分居期间一方所欠债务是不是夫妻共同债务?
案例类型三:认定是否属于夫妻共同债务的举证责任分配
1.无证据证明一方举债为购置家庭财产的债务如何认定?
2.无证据证明夫妻一方借款用于家庭共同生活的情况下,夫妻另一方是否应承担共同还款责任?
3.无证据证明发生于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的债务如何认定?
类案评析一:浙江高院提审或再审改判为夫妻一方“个人债务”案例分析
类案评析二:北大法律信息网7则认定为夫妻个人债务案
类案评析三:夫妻一方串通他人伪造借条,二审法院认定为虚假诉讼案
类案评析四:从2起案件再看“24条”推定之忧
类案评析五:长沙中院正确裁判涉夫妻债务纠纷8例
1.鲁某武诉姚某庆、郝某华夫妻共债一审判为个债二审维持案
2.黄某诉范某、苏某、苏某群民间借贷纠纷一审判为个债二审维持案
3.邹某诉李某斌、颜某民间借贷纠纷二审改判为夫妻一方个债案
4.韩某超诉佘某逸、朱某夫妻共同债务二审改判为夫妻一方个债案
5.肖某赞诉黎某飞、刘某敏、唐某红等民间借贷纠纷被二审驳回诉讼请求案
6.车某峰诉刘某、陈某夫妻共同债务发回重审改判为个人债务案
7.中联融资租赁公司诉唐某东、辛某荣夫妻共同债务二审法院提审再审改判为个债案
8.骆某钢诉周某、陈某端夫妻共同债务二审法院改判为个债案
类案评析六:刘某强等8名原告诉刘某、陈某共同债务纠纷发回重审改判为个人债务系列案
类案评析七:*人民法院民一庭:借贷行为构成刑事犯罪,但所借款项未用于夫妻共同生活的,不能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
下篇司法实践与媒体报道
我的司法实践
各界声音
*节*见解
1.《婚姻法解释(二)》di24条的“死穴”在这儿!
2.我国夫妻共同债务推定规则之检讨
3.补充规定并未解决“24条”所存争议
4.法必须坚持正义的价值取向——以“24条”为例
5.司法改革场域中《婚姻法解释(二)》di24条补充规定的法理研究
6.法官大人,举债所得收益“归”夫妻共有,配偶就要连带吗?
di二节*代表建言献策
1.关于由*人民法院尽快修正《婚姻法司法解释(二)》di24条的建议(2014)
2.关于继续呼吁*人民法院尽快修正《婚姻法司法解释(二)》di24条的建议(2015年)
3.关于依法正确审理裁判涉夫妻共同债务认定的民间借贷纠纷案件的建议(2016年)
4.关于在夫妻共同债务认定问题上贯彻宪法精神、适度倾斜保护妇女合法权益的建议(2016年)
di三节各级妇联的鼓与呼
di四节理论界探讨
《夫债妻还公平何在——中南大学法学院“婚姻法司法解释(二)di24条”研讨纪实》
di五节当事人的呐喊
1.陈玲2016年10月17日在全国妇联的发言
2.叶薇2016年10月17日在全国妇联的发言
3.《全国29省1130名24条受害者群体状况报告》
媒体关注
1.“24条”:一条司法解释与“被负债者”的罪和非罪
2.“夫债妻还”困局待破解——26名离异女被“负债”9511万元
3.天心区法院破解夫妻债务认定困局
4.夫妻共同债务坑前妻:夫债妻还,她们卸下婚姻背上巨债
5.长沙天心区法院前院长马贤兴:夫妻共同债务不能只看借条
6.“反24条”联盟:近百妻子因前夫欠款“被负债”,结盟维权
7.《反24条联盟看过来,淮安又添心酸案》及其网友跟帖
8.“24条”阴影下
9.哪些债权得不到保护
10.武汉市检察院对4起涉“24条”案件提起抗诉获改判
11.安徽省检察长薛江武出庭抗诉“24条”
新篇*人民法院重颁夫妻债务新解释
1.公正规则会*性别和级别
2.“全国维护妇女权益十大案例”是如何炼成的?
3.“共债共签”确立夫妻共同债务新标准
4.婚姻不再成“被负债”的梦魇
5.与“24条”其他相关的故事
跋文
后记
补记
我最近正好在为一桩朋友的离婚案提供一些法律上的参考意见,这桩案子恰好涉及到夫妻债务的划分问题,所以看到这本书的时候,就立刻吸引了我。我不太确定这本书的内容是否会涉及到婚前财产与婚后债务的区分,以及离婚时如何进行公平合理的分割。我个人比较关注的是,如果一方在婚姻期间,未经另一方同意,为个人目的而举债,这种情况下,另一方在离婚时需要承担多少责任?法律上有没有明确的界限?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权威的解答,并且最好能有一些近期比较有代表性的案例分析。有时候,法律条文的解读会存在一定的模糊性,通过具体的案例,能够更直观地理解法律的适用。比如,夫妻一方将共同财产用于赌博、吸毒等非法活动而产生的债务,另一方是否完全不用承担责任?或者说,在什么情况下,另一方也可能被牵连?这些都是我非常想从书中找到答案的。
评分这本书的“中法图”标识让我联想到它可能在学术研究方面有一定的高度,而且“夫妻债务司法认定”这个主题,对于我正在进行的一个学术课题来说,无疑是重要的参考资料。我正在研究婚姻家庭关系中的经济责任问题,特别是当婚姻关系出现危机时,夫妻债务的法律处理对双方及子女的影响。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从理论层面,对夫妻债务的性质、构成要件以及认定原则进行深入的探讨。同时,我也非常看重“实案评析”这部分,我希望书中能够选取一些具有典型意义的真实案例,对案件的争议焦点、法院的裁判理由以及最终的判决结果进行详细的分析。这样,不仅能够印证理论,还能帮助我更好地理解法律条文在具体个案中的适用。我很期待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关于夫妻债务的国际比较视角,或者对一些比较前沿的学术观点进行介绍,这样我的研究就能更具深度和广度。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透着一股严谨的气息,深蓝色的主色调搭配金色的字体,显得非常专业。我一直对夫妻共同债务的法律认定问题很感兴趣,毕竟现实生活中这种情况并不罕见,而且处理不好很容易引起家庭矛盾和经济纠纷。我了解到这本书的作者马贤兴老师是法律出版社的资深编辑,并且这本书在“中法图”这个品牌下,本身就代表着一定的专业性和学术性。虽然我还没有仔细翻阅具体内容,但从书名和出版信息来看,它很有可能涵盖了最新的司法解释和相关的案例研究。我特别期待书中对“共同债务”和“个人债务”的界定会有详细的论述,比如夫妻一方举债,另一方是否知情、是否受益,以及在哪些情况下能够将个人债务转化为夫妻共同债务。法律条文往往比较抽象,如果这本书能够通过大量的实际案例来分析和解读,那对我这样的读者来说,将是非常有价值的。我希望它能够提供一些实用的指导,让人们在面对夫妻债务问题时,能够有更清晰的认识和更理智的处理方式。
评分说实话,我买这本书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的“包邮26省”这个信息,这在网购中算是一个挺吸引人的卖点了,虽然和书的内容本身没有直接关系,但确实让我顺利地收到了这本书。我一直对婚姻法里面的“共同债务”这一块儿比较困惑,总觉得它不像财产那样有明确的分割界限,而是充满了各种主观判断和个案的特殊性。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深入浅出地解释清楚,到底什么样的债务才会被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以及在实际操作中,法院是如何考量这些因素的。我特别想知道,如果夫妻一方在经营生意时,以家庭名义或者利用夫妻共同财产作为抵押而产生的债务,这在法律上是如何认定的?如果生意失败,这种债务又该如何处理?这本书会不会涉及到一些关于“举债明知”或“举债受益”的判定标准?这些细节对于普通人来说非常重要,能帮助我们避免很多不必要的法律风险。
评分我是一位法律行业的从业者,平时接触到的案件类型很多,其中关于夫妻债务的纠纷也占有一定比例。对于“马贤兴”这个名字,我并不陌生,他在法律出版社的著作我读过几本,质量都相当不错。这本书的标题“夫妻债务司法认定及实案评析”正是我近期比较关注的领域。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关于夫妻债务司法认定的最新、最权威的解读,尤其是对于一些比较复杂或有争议的情形,比如夫妻一方以个人名义借款,但款项用于家庭共同生活,这是否会被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再比如,一方为了维持家庭生活而向他人借款,另一方是否知情并默许,这些情况下的认定标准又是什么?我很期待书中能够包含一些最新发布的司法解释和指导意见,并且通过对这些指导意见的深入剖析,结合大量典型的实案,来展示法律是如何在实践中运用的,从而为我们提供一些操作层面的参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