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參數
書 名:基礎刀工入門
作 者:犀文圖書 編著
I S B N :978750647793*
齣 版 社:中國紡織齣版社
齣版時間:*01*年1月版
印刷時間:*01*年1月1日次印刷
字 數:1*0000字
頁 數:160頁
開 本:16開
包 裝:平裝
定 價:58.00元
編輯推薦
《基礎刀工入門》以圖解的方式,科學、係統地介紹瞭刀工的概念、刀工應遵循的基本原則、刀*的種類及保養、持刀的基本姿勢、刀工的基本技法及應用等。本書內容豐富,講解細緻,圖文並茂,有很強的實用性。既可以作為烹飪從業人員的培訓教材,也可以供廚藝愛好者閱讀學習。
內容介紹
本書以圖解的方式,科學、係統地介紹瞭刀工的概念、刀工應遵循的基本原則、刀*的種類及保養、持刀的基本姿勢、刀工的基本技法及應用等。本書內容豐富,講解細緻,圖文並茂,有很強的實用性。既可以作為烹飪從業人員的培訓教材,也可以供廚藝愛好者閱讀學習。
目錄
章 刀工的基礎知識
一、刀工的概念與作用
*、刀工需遵循的基本原則
三、刀工的加工對象
四、刀*的種類及其保養
1.刀*的種類和用途
*.刀*的保養方法及注意事項
3.磨刀的工具和方法
五、持刀的基本姿勢
1.站案姿勢
*.持料姿勢
3.握刀姿勢
4.操作姿勢
第*章 刀法
刀法入門
一、直刀法
1.切
*.剁
3.砍
*、平刀法
1.平刀直片
*.平刀推片
3.平刀拉片
4.平刀推拉片
5.平刀滾料片
6.平刀抖片
三、斜刀法
1.正斜刀片
*.反斜刀片
四、剞刀法
1.直刀剞
*.直刀推剞
3.斜刀推剞
4.斜刀拉剞
五、**九法
1.削
*.剔
3.颳
4.捶
5.剜
6.背
7.剖
8.拍
第三章 刀法成形
一、整料齣骨
1.整料齣骨的作用
*.整料齣骨的要求
3.整料齣骨實例示範
*、基本工藝型
1.塊
*.片
3.段
4.丁
5.粒
6.末
7.蓉泥
8.絲
9.條
10.球
三、花刀工藝
1.斜一字花刀
*.柳葉花刀
3.十字花刀
4.葡萄花刀
5.牡丹花刀
6.鬆鼠魚花刀
7.菊花花刀
8.麥穗花刀
9.荔枝花刀
10.蓑衣花刀
11.蘭花花刀
1*.玉翅花刀
13.麻花花刀
14.鳳尾花刀
15.梳子花刀
16.燈籠花刀
17.如意花刀
18.剪刀花刀
19.花枝花刀
*0.梭子花刀
*1.各種平麵花邊形
第四章 刀工與配菜
一、配菜的意義及作用
*、配菜的要求
三、配菜的常用料頭
四、熱菜配製的方法
1.單一料的配菜
*.主輔料的配菜
3.昆閤料的配菜
五、冷菜拼配方法及實例
1.冷盤成形常用的刀法
*.冷盤拼擺的基本方法
3.冷菜的裝盤手法
4.冷盤裝盤的類型和樣式
第五章 蔬菜刀工的應用
一、蔬菜的初步加工
*、蔬菜類加工實例
1.小白菜
*.油菜
3.菜心
4.芹菜
5.土豆
6.芋頭
7.蓮藕
8.薑
9.閤
10.蘆筍
第六章 水産刀工的應用
一、水産品的初步加工
*、水産品的加工原則
三、水産類加工實例
1.草魚
*.鯉魚
3.鯽魚
4.三文魚
5.馬麵魚
6.龍蝦
7.象拔蚌
文摘
(1)巧切黏性食物。先用刀切幾片蘿蔔,再切黏性食物。蘿蔔汁能防止黏性食物黏在刀上,切齣來也很好看。
(*)巧切魚肉。魚肉質細、縴維短,極易破碎,因此切時應將魚皮朝下,刀口斜入,下刀的方嚮順著魚刺。另外,切魚時要乾淨利落,這樣炒熟後形狀纔完整。
(3)巧切羊肉。羊肉中有很多黏膜,炒熟後肉爛而膜硬,口感不好。所以,切羊肉前應先將黏膜剔除。
(4)巧切豬肝。先沿著大血管切一刀,把大血管剔除。然後從橫截麵分段切。
(5)巧切蛋糕。生日蛋糕很容易黏在刀上,切前將刀在溫水中蘸一下,這樣,熱刀會融化一些脂肪,起到潤滑作用,可防止蛋糕黏刀。此外,用黃油擦刀口也可起到同樣的效果。
(6)巧切大麵。可先將刀燒熱再切,不會使麵黏在一起,也不會鬆散掉渣。
在瞭解瞭這些切菜的小竅門後,您是不是覺得刀工很神奇?那麼下麵,本書就為您講解專業的刀工知識。
為瞭完善原料的性質形狀及滿足各種烹飪方法的要求,廚師在實踐中逐步摸索齣來瞭運刀的各種加工手法。一個廚師刀工的精湛,在於他能熟練地、敏捷地、巧妙地、正確地運用各種刀法。刀法的種類很多,各地的名稱也有差異,但基本刀法大緻可分為直刀法、平刀法、斜刀法、剞刀法及**刀法等五大類。
......
作為一個對烹飪充滿熱情但技巧尚淺的愛好者,我一直在尋找一本能夠係統地指導我入門刀工的書籍。這本書恰好滿足瞭我的需求,並且在很多方麵都給瞭我驚喜。它從最基礎的握刀姿勢講起,糾正瞭我之前一些錯誤且容易導緻受傷的握刀習慣。書中詳細分析瞭不同握刀方式的優缺點,以及在處理不同食材時應該如何調整握刀力度和角度,讓我感覺自己在每一次切菜時都更加自信和安全。更重要的是,它不僅僅停留在“如何切”的層麵,而是深入講解瞭“為什麼這樣切”的道理。例如,關於如何切齣“斷刀”和“順刀”的區彆,書中解釋瞭這會如何影響食材的烹飪時間和最終的口感。我之前一直不太理解為什麼有些切法會讓食材散開,而有些切法則能保持形狀,現在終於明白瞭。書中還用大量的案例和圖解來演示各種刀法的精髓,比如如何通過反復練習切齣大小均勻的蘿蔔絲,如何快速地將洋蔥切成均勻的丁。這些都讓我覺得學習過程不再是枯燥的模仿,而是充滿瞭探索的樂趣。它還介紹瞭如何根據不同菜肴的特點來選擇最適閤的刀工處理方式,比如炒菜需要快速而均勻的切塊,燉菜則可能需要稍微大塊一些的食材,以便在長時間燉煮中保持形狀。這本書讓我意識到,刀工不僅僅是為瞭好看,更是為瞭更好地發揮食材的風味,讓烹飪效果達到最佳。
評分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將看似平凡的“切菜”提升到瞭一個全新的維度,讓我看到瞭其中的學問和藝術。我一直覺得,很多經驗豐富的廚師身上都有一種“行雲流水”的氣質,他們的刀法精準而優雅,仿佛帶著一種神秘的力量。這本書就試圖揭開這份神秘的麵紗,讓我理解到這份氣質並非與生俱來,而是通過係統學習和刻苦練習纔能獲得的。書中對“刀法境界”的劃分,從“形”到“意”,再到“神”,讓我對刀工的理解不再局限於錶麵的技巧,而是開始思考其背後更深層次的意義。它強調瞭“用心”去切,去感受食材的質地,去預測食材在烹飪過程中的變化。這種“用心”的理念,讓我覺得烹飪不僅僅是一項體力勞動,更是一種精神的投入。書中還列舉瞭許多曆史上著名的刀工大師的故事和他們的絕技,這些故事讓我感受到瞭刀工的魅力和傳承的重要性。我嘗試著將書中介紹的一些“慢切”和“感悟式”的練習方法融入到自己的日常練習中,發現自己對食材的感知能力真的有所提升。即使是切一些普通的蔬菜,我也開始注意觀察它的紋理和彈性,並嘗試著用不同的力度去感受。這本書讓我明白,真正好的刀工,是能夠將技巧內化於心,與食材融為一體,最終為創造齣美味的菜肴服務。它不僅僅是一本入門書,更是一本能夠陪伴我不斷精進的“武功秘籍”。
評分這本書帶給我的啓發遠不止於刀工本身,它更像是一扇窗戶,讓我看到瞭整個烹飪行業對細節的極緻追求。作為一名在廚房工作的從業人員,我深知標準化操作的重要性,而這本書恰恰提供瞭非常寶貴的參考。它關於食材的分類、處理方法以及不同刀工的標準化應用,都為我們的日常培訓工作提供瞭堅實的理論基礎和實踐指導。書中對不同食材的“標準化切法”的講解,比如如何統一切齣特定大小的薯條,如何處理牛肉以方便後續的擺盤,都非常具有指導意義。這不僅能夠提高工作效率,還能確保齣品的穩定性和一緻性。我特彆欣賞書中關於“刀工與烹飪效果的關聯”的分析。它詳細闡述瞭為什麼某些刀工能夠更好地鎖住食材的水分,為什麼某些刀工能夠讓食材更容易吸收醬汁,為什麼某些刀工能夠使食材在加熱過程中受熱更均勻。這些深入的分析讓我明白,刀工不僅僅是一個基礎技能,更是影響菜肴最終品質的關鍵因素之一。書中還提到瞭一些關於刀具選擇和保養的專業建議,這對於我們廚房的管理和維護也非常重要。通過學習這本書,我感覺自己對烹飪的理解更加係統和深刻,也更有信心去指導新入行的廚師,將標準化、高質量的刀工培訓落到實處。
評分這本書的講解方式給瞭我一種非常沉浸式的體驗,仿佛我真的置身於一個繁忙的廚房,身旁就是一位經驗豐富的老師傅在手把手地指導。它不像很多教程那樣枯燥地列齣一些操作步驟,而是通過生動的比喻和場景化的描述,將刀工的技巧融入到實際的應用中。我印象最深的是關於“刀的語言”這一部分,書中將不同的下刀力度、速度、角度比作不同的“語言”,來與食材進行交流。例如,處理堅硬的根莖類蔬菜需要“剛勁有力”的切法,而處理嫩葉類蔬菜則需要“輕柔靈巧”的刀法。這種形象的比喻讓我一下子就理解瞭那些抽象的刀工概念,而且更容易記住。此外,書中對各種基本刀法的講解也十分細緻,比如切絲、切片、切丁、切末等,每個刀法都有詳細的圖示和文字說明,並且會講解不同刀法在不同菜肴中的具體應用。例如,為什麼切絲要均勻纔能保證口感,為什麼切丁要大小一緻纔能讓食材受熱均勻。這些看似簡單的問題,書中都給齣瞭令人信服的解釋,讓我對刀工有瞭更深的認識。它還強調瞭“刀人閤一”的境界,不僅僅是技術的熟練,更是要培養一種對食材的敬畏之心和對烹飪的熱愛。這種理念讓我覺得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技術手冊,更是一本關於烹飪哲學的啓濛讀物。
評分最近讀瞭本關於刀工的書,雖然書名聽起來很基礎,但我發現它在很多方麵都遠遠超齣瞭我的預期。比如,書中對食材的處理方式就非常有講究,不像我之前以為的隻是簡單地切一切。它詳細介紹瞭不同食材的質地、縴維方嚮以及如何根據這些特性來選擇閤適的刀具和下刀角度,這點讓我大開眼界。我一直覺得廚師能夠將普通的食材變成藝術品,很大程度上就取決於他們對食材的理解和處理能力。這本書就從最根本的刀工入手,讓我明白“庖丁解牛”並非誇張,而是真正掌握瞭食材的“脈絡”。尤其是在處理一些比較難處理的食材,比如筋膜多的肉類或者比較脆的蔬菜時,書裏提供的技巧非常實用。我嘗試瞭書裏介紹的“抽刀法”和“順勢而為”的原則,感覺處理起來順手多瞭,而且切齣來的塊頭大小也更均勻,這對於後續的烹飪至關重要。它還提到瞭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細節,比如如何握刀纔能減少疲勞,如何保持刀具的鋒利度,以及刀具的日常保養方法。這些細節往往是我們業餘愛好者容易忽略的,但恰恰是專業廚師能夠長時間高效工作的保障。總的來說,這本書不僅僅是教你怎麼切,更是讓你學會“思考”如何切,如何與食材“對話”,這一點我認為是它最大的價值所在。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