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汉娜·阿伦特移居美国后的著作中,随处可见基督教哲学家奥古斯丁思想的影响。本书在阿伦特的博士论文基础上修订而成,是阿伦特早期及后期与奥古斯丁之间持续的思想对话;这部早期作品在阿伦特思想建构中的重要性不容低估,她日后所达成的独创性思想都可以在其中找到根源。编者J.V.斯考特和J.C.斯塔克在阿伦特本人修订版的基础上,为这本书提供了精心的导读和研究文本,构成一部非常完备的学术著作。
##用奥古斯丁来讨论“人如何在世”的问题,中间的许多论述仿佛乱箭往我这方扎。
评分阿伦特版奥古斯丁,发展了奥古斯丁的现代性,爱欲成为通向上帝的道路,却成为了人成就自身的契机。
评分##用奥古斯丁来讨论“人如何在世”的问题,中间的许多论述仿佛乱箭往我这方扎。
评分##恨无法读德文系列
评分阿伦特版奥古斯丁,发展了奥古斯丁的现代性,爱欲成为通向上帝的道路,却成为了人成就自身的契机。
评分##奥古斯丁写道:「谁渴求在他自身之外的东西,谁就从自身中被放逐。」这种自失(self-1oss)产生于好奇,一种奇特地被世事吸引而忘我的「眼目情欲」。眼目情欲只想知道世上的事,其目的既非为了反思自身,也丝毫不是为了寻求任何别的愉悦。
评分##之前读了英文版,发现和自己理解的还是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的。好读...几乎可以当做灵修材料了。
评分##1、上帝仍然允许人有作恶的自由。上帝所创造的一切都是善的,然而是易变的,因为从无中被创造之物是绝对依赖于上帝的。一切事物都循存在而逐渐变化,对立的两极是为了增进宇宙的完美。正是伴随着创造行动,时间得以开端,因为时间意味着运动和变化,而这一切都不适用于上帝。2、虽然上帝知道人在自由时会做什么,也知道为把每一项恶最后都变为更大的善,他需要做些什么。正是把所有时间都看作现在,每个人身上表现的恶才是可救赎的。一切都在为上帝的宇宙整体添砖加瓦,甚至罪人们都在美化着世界。3、人是有理性的存在物的集合,是为对他们所爱的对象的认同结合在一起的。历史自始至终是以两种爱的形式而划分为两个城邦,爱自己乃至蔑视上帝的人间之城,爱上帝乃至蔑视自己的上帝之城,在最初的祖先中,该隐属于人间之城,而亚伯属于上帝之城。
评分##恨无法读德文系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