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錢幣鑒藏全書
定價:79.00元
作者:張秉堅 編著
齣版社:中央編譯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7-02-01
ISBN:9787511731296
字數:350000
頁碼:224
版次:1
裝幀:精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
編輯推薦
著名錢幣鑒賞和收藏傢張秉堅的《錢幣鑒藏全書》,是一本全麵介紹古錢幣的辨僞、收藏、投資、鑒賞、保養等方麵內容的圖書。本書緊緊圍繞古錢幣的基礎知識、曆史文化、鑒定、收藏投資、保養等方麵,以清晰的結構,簡潔的文字,圖文並茂地對古錢幣做瞭詳盡的講解,讓讀者在對古錢幣有瞭個整體的瞭解之後,輕鬆步入收藏、投資、鑒賞之路。
目錄
章
古錢的收藏與投資
節?6?9古錢的價值評估/002
一、古錢評估綜述/003
二、古錢的評估依據/004
三、古錢的品相定級/012
1.樣品或精製品/012
2.全新品或未使用品/012
3.美品/013
4.佳品/013
5.劣品/013
第二節?6?9古錢鑒定與保養/015
一、古錢作僞/015
1.改刻法/016
2.翻鑄法/016
3.嵌補法/016
4.黏閤拼接法/016
5.色澤作舊法/017
二、古錢的鑒定與辨僞/018
1.鑒定古錢需具備的基本知識/018
2.依錢文辨真僞/019
3.看銹色辨僞/020
4.看形製辨僞/025
5.看製作工藝辨僞c/028
三、古錢的保養/030
1.醋浸法/031
2.開水浸泡法/031
3.乾刷法/032
4.加熱法/032
5.刀颳法/032
第二章
中國古代錢幣鑒賞
節?6?9夏商周錢幣/036
第二節?6?9春鞦戰國時期錢幣/041
一、貝幣/042
二、布幣/043
三、刀幣/048
四、圓錢/053
第三節?6?9秦代錢幣/055
一、秦朝簡說/055
二、秦代錢幣的發展曆程/056
第四節?6?9漢代錢幣/059
一、漢朝簡說/059
二、漢代錢幣的發展曆程/064
第五節?6?9三國兩晉南北朝錢幣/069
一、三國兩晉簡說/069
二、三國兩晉錢幣的發展曆程/074
1.三國/074
2.兩晉十六國/076
三、南北朝曆史簡說/077
1.南朝/077
2.北朝/078
四、南北朝錢幣的發展曆程/079
1.南朝錢/079
2.北朝錢/082
第六節?6?9隋唐錢幣/086
一、隋朝錢幣/086
1.隋朝簡說/086
2.錢幣鑄行概況/088
二、唐朝錢幣/088
1.唐朝簡說/088
2.唐代錢幣的發展曆程/090
第七節?6?9五代十國錢幣/101
一、五代錢幣/101
1.五代簡說/101
2.錢幣鑄行概況/102
3.重點錢幣介紹/103
二、十國錢幣/103
1.十國簡說/103
2.十國錢幣鑄行概況/105
第八節?6?9宋元錢幣/106
一、兩宋錢幣/107
1.北宋錢幣/108
2.南宋錢幣/116
二、遼夏金錢幣/120
1.遼代錢幣/121
2.西夏錢幣/122
3.金代錢幣/123
三、元代錢幣/125
1.中統元寶?6?9至元通寶/125
2.元貞通寶?6?9大德通寶/126
3.至大通寶?6?9大元通寶/126
4.元供養錢/126
第九節?6?9明代錢幣/128
一、明朝簡說/128
二、明代錢幣的發展曆程/134
三、明代錢幣鑄行概況/150
1.洪武至崇禎時期/150
2.南明時期/158
3.明末清初農民起義軍錢幣/159
第十節?6?9清代錢幣/160
一、清朝簡說/160
二、清代錢幣的發展曆程/163
1.清入關以前鑄行的錢幣/167
2.順治朝錢幣/168
3.康熙朝錢幣/170
4.雍正朝錢幣/174
5.乾、嘉、道三朝錢幣/176
6.鹹豐朝錢幣/179
7.同治、光緒、宣統三朝錢幣/182
8.太平天國與天地會等鑄造的錢幣/184
9.清代紙幣/187
10.清代大錢/188
11.新疆紅錢和西藏銀錢/204
12.三藩錢/209
內容提要
本書以獨立專題的形式對古代錢幣的起源和發展、收藏與鑒賞的相關基礎知識、時代特徵、鑒賞要點、收藏技巧、保養知識等進行詳細介紹,內容豐富,分類科學,圖片精美,價格閤理,具有較強的科學性、可讀性和實用性。全書從古錢幣的曆史文化、古錢幣的收藏與投資和中國古錢幣收藏與鑒賞等內容對古錢幣發展曆程、鑒彆方法、收藏技巧、保養知識等進行詳細介紹。
文摘
作者介紹
張秉堅1953年齣生於北京古玩世傢。父親張子玉,善書畫精鑒賞儒雅謙恭多專業修養深厚,尤其精通珠寶鑒定。平生以珠寶鑒彆裸視無失誤享譽業內。飽受傢學傳承、1970年拜珠寶加工老藝人楊茂春為師學習珠寶玉石加工。1998年進入北京古玩城專業從事古玩業經營。
個體經營古玩雜項商品涉及古玉,青銅器,高古瓷器,竹木牙角等。現受聘於甘肅研究會秘書長,金銀器研究會顧問,竹木牙角研究會顧問。中國民間文物鑒定委員會委員、弘鈺博免費鑒定機構特邀專傢。多年實戰演練受益於傢學淵源,涉獵古玩鑒賞深得涵養讀完這本書,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原來鑒定古董古玩,不僅僅是靠運氣,更重要的是靠“知識”和“方法”。這本書為我提供瞭一套非常係統且實用的鑒賞方法論。 我尤其欣賞書中在講解如何辨彆真僞時,那種“多角度”的分析。它不僅僅從錢幣的“形製”和“文字”入手,更深入到“銅質”、“包漿”、“鑄造痕跡”、“磨損程度”等多個方麵進行分析。比如,書中對不同銅質的化學反應和氧化過程的講解,讓我能夠理解為什麼真品的包漿是自然形成的,而仿品的包漿往往顯得生硬。 它還提供瞭一些非常實用的“小技巧”,比如如何通過聽聲音來判斷錢幣的真僞,如何通過觸感來感受錢幣的年代感。這些看似微小的細節,在實際鑒定中卻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這本書讓我明白,鑒定古董古玩,並非是“玄學”,而是一門可以通過學習和實踐掌握的科學。它為我提供瞭一個堅實的知識基礎,也讓我對自己的收藏之路充滿瞭信心。
評分這本書的齣現,可以說是彌補瞭我一直以來在古玩收藏領域的一些知識空白。我一直對元朝的曆史比較感興趣,但關於元朝錢幣的資料相對較少,而這本書在這方麵的內容,給瞭我很大的驚喜。書中對元朝各種錢幣的詳細介紹,包括其發行背景、材質特點、文字風格,都讓我對這個時期的貨幣有瞭更深入的瞭解。 我尤其注意到書中對“至大通寶”等幾種重要元朝錢幣的講解,不僅分析瞭它們的版彆,還穿插瞭一些關於當時經濟政策和貨幣流通的論述,這讓我能夠更全麵地理解這些錢幣的意義。它不僅僅是簡單的圖文展示,更是結閤瞭曆史、經濟、文化等多個維度進行解讀。 此外,書中在講解元朝錢幣時,還與其他朝代的錢幣進行瞭橫嚮比較,這有助於我理解元朝錢幣在中國貨幣史上的位置和影響。這本書的優點在於,它能夠將零散的曆史知識點串聯起來,形成一個完整的體係,讓讀者在學習錢幣知識的同時,也能夠對中國古代曆史有一個更宏觀的認識。
評分我一直認為,古董古玩的鑒賞,需要的是一種“眼力”和“經驗”,而這本書,恰恰為我提供瞭這樣一個絕佳的“練眼”平颱。它並沒有一開始就拋齣復雜的術語,而是從最基礎的知識點講起,比如金屬的種類、銅銹的形成原理、包漿的自然與做舊的區彆等等。這些基礎知識,對於任何一個想要入門古董鑒賞的人來說,都是至關重要的。書中對不同時期銅質的化學成分和物理特性的分析,讓我對錢幣的材質有瞭更深刻的理解。 我特彆欣賞它在講解過程中,那種由淺入深的邏輯。比如,在講解完基本的包漿知識後,它會進一步深入到不同包漿在不同銅質上的錶現,以及如何通過這些細微的差異來判斷錢幣的年代和真僞。書中還介紹瞭一些常見的仿製手段和辨彆方法,這些都是在實際購買過程中非常實用的“防坑指南”。通過學習書中的方法,我感覺自己的“眼力”確實有所提升,在看一些老物件時,不再是茫然一片,而是能注意到一些平時容易忽略的細節。這本書就像一位循循善誘的老師,耐心地引導我一步步走進古董鑒賞的世界。
評分翻開這本書,首先吸引我的是它那精美的插圖,那些古錢幣的細節被清晰地呈現齣來,仿佛觸手可及。我一直對清朝的錢幣頗感興趣,尤其是那些帶有滿漢文的銅錢,這本書對此部分的內容真是做得極為詳盡。它不僅列舉瞭清朝不同皇帝時期的錢幣,還深入分析瞭各時期錢幣在文字、大小、重量、以及圖案上的細微差異,讓我能夠更清晰地分辨齣其中的區彆。比如,書中對康熙通寶的各種版式,以及雍正、乾隆年間的錢幣特徵,都有非常深入的解讀,讓我受益匪淺。 而且,這本書在講解的同時,還穿插瞭大量的曆史故事和文化背景,這讓我在學習鑒賞知識的同時,也對當時的社會生活、經濟狀況有瞭更深的瞭解。例如,在介紹某些因戰爭或政治變動而發行的特殊錢幣時,書中會詳細闡述其背後的曆史事件,這使得學習過程不再枯燥,反而充滿瞭趣味性。書中對“龍紋”、“滿文”等細節的解讀,也讓我學到瞭不少識彆要領。總的來說,這本書對於想要深入瞭解清朝錢幣的愛好者來說,無疑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寶藏。它不僅提供瞭實用的鑒賞技巧,更將曆史的厚重感融入其中,讓每一次翻閱都充滿瞭探索的樂趣。
評分這本書,真是讓我大開眼界,雖然我平常對古錢幣並沒有特彆深入的研究,但這本書以一種非常直觀且富有條理的方式,將那些沉睡在曆史長河中的金屬貨幣生動地展現在我麵前。我尤其喜歡它對不同朝代錢幣風格演變的講解,從秦統一六國的圓形方孔,到漢代的五銖錢,再到唐宋時期更加豐富多樣的幣製,每一種都承載著那個時代的經濟、政治和文化信息。書中對錢幣的材質、鑄造工藝、文字特點、以及常見的版彆都有細緻的描述,即使是像我這樣的新手,也能從中找到一些基本的入門知識。 它不僅僅是羅列圖片和數據,更重要的是,作者通過講解這些錢幣的背景故事,比如某些錢幣的發行原因,一些特殊的曆史事件如何影響瞭錢幣的流通,讓我感覺自己仿佛穿越時空,親身經曆著那些過往。書中對於如何辨彆真僞的部分,也提供瞭不少實用的技巧,比如觀察銅質的氧化程度、包漿的自然形成、以及鑄造的痕跡等,這些都是在實際收藏中非常寶貴的經驗。我還發現,它對刀幣、銅幣等不同形製的錢幣也進行瞭詳細的介紹,這大大拓寬瞭我對古代貨幣形式的認知。總而言之,這是一本兼具學術性和趣味性的書籍,非常適閤對中國古代錢幣感興趣的讀者,無論是初學者還是有一定基礎的愛好者,都能從中獲益良多。它讓我覺得,每一枚古錢幣背後,都隱藏著一段精彩絕倫的故事,等待著我們去發掘和品味。
評分這本書的內容,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專業”和“嚴謹”。作者在對古錢幣的講解上,做到瞭深入淺齣的同時,又不失學術的嚴謹性。我尤其喜歡它對不同朝代錢幣在“形製”、“文字”、“工藝”等方麵的係統性梳理,這讓我對中國古代錢幣的發展脈絡有瞭非常清晰的認識。 比如,在講解刀幣的時候,書中不僅展示瞭齊國、燕國等不同地域的刀幣,還對其形製、銘文進行瞭詳細的分析,讓我瞭解到瞭在統一文字之前,中國古代貨幣形態是多麼的多樣化。同樣的,對於銅幣和銅錢,書中也提供瞭詳盡的分類和辨識方法。它不僅關注錢幣的外觀,更深入到其背後的鑄造技術、材質分析,甚至是對錢幣上文字的字體、筆畫的細緻解讀。 這種嚴謹的學術態度,讓我在閱讀時倍感安心,也讓我從中學習到瞭很多科學的鑒賞方法。它不僅僅是一本“看圖說話”的書,而是真正能夠幫助讀者建立起一套係統的鑒賞體係。對於想要在錢幣收藏領域有所建樹的人來說,這本書絕對是不可或缺的啓濛讀物。
評分我是一名對中國古代錢幣充滿好奇的普通讀者,這本書以一種非常親民且富有條理的方式,為我打開瞭認識古幣的大門。我特彆喜歡它那種“循序漸進”的講解方式,從最基礎的概念入手,逐步深入到更復雜的鑒賞技巧。 比如,書中在講解如何看包漿時,並沒有直接給齣結論,而是先解釋瞭包漿的形成過程,以及不同環境下包漿的差異。這種細緻的講解,讓我能夠理解“為什麼”是這樣,而不是僅僅記住“是什麼”。書中還提供瞭大量的實例,通過對比真品和仿品的圖片,讓我能夠直觀地感受到其中的區彆。 此外,這本書在語言錶達上也十分生動有趣,避免瞭枯燥的學術術語,而是用通俗易懂的語言來解釋復雜的概念。這對於我這樣的初學者來說,大大降低瞭閱讀門檻,讓我能夠輕鬆愉快地學習。通過這本書,我不僅學到瞭一些基礎的錢幣鑒賞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瞭我對古幣的興趣和探索的欲望。它讓我覺得,收集和研究古幣,是一件充滿樂趣的事情。
評分這本書帶給我的,不僅僅是關於錢幣的知識,更是一種對曆史文化的深刻理解。我一直認為,瞭解一個時代的貨幣,就能瞭解那個時代的經濟、政治和文化,而這本書,正是這樣做的。 書中在介紹各種錢幣的時候,不僅僅是簡單地描述其外觀,更是深入地探討瞭它們背後的曆史背景、社會意義以及文化內涵。比如,在介紹某些特殊時期發行的錢幣時,書中會詳細闡述當時的曆史事件,以及這些事件對錢幣設計和流通産生的影響。這種“曆史與錢幣相結閤”的講解方式,讓我感覺自己仿佛置身於那個時代,與古人一同經曆著曆史的變遷。 它讓我明白,每一枚古錢幣,都不僅僅是冰冷的金屬,而是承載著一段段鮮活的曆史記憶。通過這本書,我不僅增長瞭見識,更重要的是,對中國古代曆史文化産生瞭更深厚的感情。它讓我覺得,研究古幣,也是一種傳承和弘揚中華文化的方式。
評分這本書的價值,遠不止於它對錢幣本身知識的講解,更在於它所傳遞的那種對曆史的敬畏和對細節的極緻追求。我是一名對中國古代曆史非常著迷的讀者,而錢幣,無疑是瞭解那個時代最直接的載體之一。這本書在介紹錢幣的同時,也深入地挖掘瞭其背後的曆史文化背景,讓我感覺自己在閱讀一本濃縮的中國古代史。 尤其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書中對一些“名譽古錢”的介紹,不僅僅是描述它們的價值,更重要的是講述瞭它們是如何在曆史長河中沉澱下來,以及它們所承載的那些不為人知的故事。比如,書中對某些稀有錢幣的發現過程、流傳經曆的描述,都充滿瞭傳奇色彩。它讓我明白,每一枚古錢幣,不僅僅是一件物品,更是一份珍貴的曆史遺産。通過這本書,我對中國古代經濟、政治、文化的發展脈絡有瞭更清晰的認識,也對那些曾經創造齣這些精美錢幣的匠人,充滿瞭敬意。
評分這本書的內容,給我最大的震撼在於它對中國古代錢幣“多樣性”的呈現。我一直以為古代錢幣無非就是圓形方孔,但讀瞭這本書纔知道,原來在漫長的曆史長河中,存在著如此豐富多樣的貨幣形式。 書中對刀幣、圜錢、布幣的詳細介紹,以及它們在不同地域、不同時期的演變,都讓我驚嘆於中國古代先民的智慧和創造力。我尤其喜歡書中對刀幣的講解,那些形狀如同刀刃的錢幣,在我的印象中是如此的獨特和具有曆史感。書中對其形製、銘文的分析,讓我能夠感受到不同諸侯國之間在文化上的差異。 此外,書中對銅幣和銅錢的分類和鑒賞,也做得非常細緻。它不僅僅是展示圖片,更是深入到錢幣的材質、鑄造工藝、文字特點等方麵進行解讀。這種多角度的分析,讓我能夠更全麵地理解每一枚錢幣的價值和意義。這本書讓我對中國古代貨幣史有瞭全新的認識,也讓我更加敬佩那些流傳至今的古錢幣。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