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水性聚氨酯及应用
定价:78.00元
作者:黄毅萍、许戈文 等编著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02-01
ISBN:9787122222121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
编辑推荐
该书是目前市场上**一本对水性聚氨酯进行全面论述的图书,括水性聚氨酯涂料、涂层、胶黏剂、油墨、化妆品等。在内容上,除了介绍基本的合成机理外,还对配方设计、应用、性能测试等进行了论述。列举了很多专利和相关实例,实用性强。
目录
第1章 水性聚氨酯材料
1.1基本原料
1.2合成方法
1.3水性聚氨酯的分类
1.3.1单组分水性聚氨酯
1.3.2双组分水性聚氨酯
1.3.3改性水性聚氨酯
1.4水性聚氨酯的成膜机理
1.5水性聚氨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第2章 水性聚氨酯木器漆
2.1概述
2.2水性聚氨酯木器漆的特点及使用
2.2.1水性聚氨酯木器漆的特点
2.2.2水性聚氨酯木器漆的使用
2.3水性聚氨酯木器漆配方设计
2.4水性聚氨酯木器漆测试方法
2.5水性聚氨酯木器漆的应用实例
参考文献
第3章 水性聚氨酯橡塑涂料
3.1塑料涂层选择机理
3.2不同类型塑料用涂料
3.2.1聚烯烃塑料涂料
3.2.2ABS塑料涂料
3.2.3PS塑料涂料
3.3塑料用涂料研究的多功能化
3.4塑料用涂料水性化发展
3.5聚氨酯橡塑涂料
3.6聚氨酯橡塑涂料研究实例
3.6.1一种水性双组分聚氨酯橡胶涂料研究举例
3.6.2一种应用于塑料表面涂装的水性聚氨酯研究举例
3.6.3一种塑料涂料基料多重交联聚氨酯乙烯基聚合物无皂微乳液研究
参考文献
第4章 水性聚氨酯防水涂料
4.1水性聚氨酯防水涂料的分类
4.1.1按涂料组分状态与形式
4.1.2按离子所带电荷分类
4.1.3按用途分类
4.2水性聚氨酯防水涂料通常的合成及改性方法
4.2.1交联改性
4.2.2有机硅、有机氟改性
4.2.3植物油改性
4.2.4多元改性
4.3影响水性聚氨酯涂料防水效能的因素
4.3.1多元醇的选择
4.3.2异氰酸根指数(R值)
4.3.3亲水扩链剂
4.3.4交联剂
4.3.5中和剂
4.3.6乳液粒径
4.4水性聚氨酯防水涂料配方设计
4.5水性聚氨酯防水涂料表征测试方法
4.5.1吸水率测试
4.5.2表面接触角分析
4.5.3表面张力测试
4.5.4透湿性测试
4.5.5抗渗水性测试
4.5.6拒水性测试
4.6水性聚氨酯防水涂料应用实例
4.6.1新型木地板防水涂料
4.6.2含氟水性聚氨酯拒水材料
4.6.3单组分高弹性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防水涂料
4.6.4水性双组分聚氨酯防水涂料
参考文献
第5章 水性氨酯油
5.1天然植物油羟基化方法
5.1.1环氧化
5.1.2醇解羟基化
5.1.3氨解羟基化
5.2蓖麻油改性水性聚氨酯
5.2.1蓖麻油基水性聚氨酯
5.2.2环氧化蓖麻油改性水性聚氨酯
5.2.3蓖麻油改性聚醚型水性聚氨酯乳液
5.3环氧大豆油改性水性聚氨酯
5.3.1织物用水性聚氨酯涂层基料
5.3.2环氧大豆油基水性聚氨酯涂料
5.4亚麻油改性水性聚氨酯
5.4.1氨解亚麻油改性水性聚氨酯涂料
5.4.2醇解亚麻油改性水性聚氨酯凹印油墨
5.5菜籽油改性水性聚氨酯
5.6桐油改性水性聚氨酯
5.6.1干性植物油醇解制备聚氨酯水分散体
5.6.2酯基醇解桐油改性水性聚氨酯
5.7天然植物油多元改性水性聚氨酯
5.7.1环氧改性蓖麻油基水性聚氨酯树脂
5.7.2亚麻油基水性聚氨酯聚丙烯酸酯复合乳液
参考文献
第6章 水性聚氨酯功能性涂料
6.1阻燃型水性聚氨酯涂料
6.1.1阻燃改性的机理
6.1.2阻燃型水性聚氨酯涂料实例
6.1.3阻燃型水性聚氨酯的发展前景
6.2导电型水性聚氨酯涂料
6.2.1氟硅改性水性聚氨酯导电乳液
6.2.2导静电防腐涂料
6.2.3透明导电隔热纳复合涂料
6.3水性聚氨酯光学涂料
6.3.1扩链法制备双阴离子型水性光固化聚氨酯树脂
6.3.2紫外线固化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涂料树脂
6.3.3复合型紫外线固化水性木器漆涂料
6.4型水性聚氨酯涂料
6.4.1具有净化空气功能的水性木器漆
6.4.2三丹油型水性聚氨酯
6.4.3季铵盐型水性聚氨酯
参考文献
第7章 水性聚氨酯防腐涂料
7.1防腐涂料的发展
7.2水性聚氨酯防腐涂料
7.2.1水性聚氨酯防腐涂料防腐机理
7.2.2单组分水性聚氨酯防腐涂料
7.2.3双组分水性聚氨酯防腐涂料
7.2.4水性聚氨酯防腐涂料中各种组分的选择
7.2.5改性水性聚氨酯防腐涂料
参考文献
第8章 水性聚氨酯皮革涂料
8.1成膜物质应具有的特性
8.2皮革涂饰方法及涂饰工艺
8.2.1皮革涂饰方法
8.2.2皮革涂饰工艺
8.3皮革涂饰剂的分类
8.3.1酪素涂饰剂
8.3.2硝化纤维涂饰剂
8.3.3丙烯酸乳液涂饰剂
8.3.4聚氨酯涂饰剂
8.4水性聚氨酯皮革涂饰剂的分类
8.4.1外乳化型水性聚氨酯皮革涂饰剂
8.4.2内乳化型水性聚氨酯皮革涂饰剂
8.5水性聚氨酯皮革涂饰剂实施举例
8.5.1阴离子水性聚氨酯皮革涂饰剂
8.5.2阳离子水性聚氨酯皮革涂饰剂
8.5.3离子水性聚氨酯皮革涂饰剂
8.5.4两性离子水性聚氨酯皮革涂饰剂
8.6改性水性聚氨酯皮革涂饰剂
8.6.1丙烯酸酯改性水性聚氨酯皮革涂饰剂
8.6.2环氧树脂改性水性聚氨酯皮革涂饰剂
8.6.3有机硅改性水性聚氨酯皮革涂饰剂
8.6.4纳材料改性水性聚氨酯皮革涂饰剂
8.6.5蛋白类改性水性聚氨酯皮革涂饰剂
8.6.6蓖麻油改性水性聚氨酯皮革涂饰剂
8.6.7硝化纤维素改性水性聚氨酯皮革涂饰剂
8.7水性聚氨酯皮革涂饰剂的应用
8.7.1光亮型水性聚氨酯皮革涂饰剂
8.7.2消光型水性聚氨酯皮革涂饰剂
8.7.3防污自清洁水性聚氨酯皮革涂饰剂
8.7.4紫外线固化水性聚氨酯皮革涂饰剂
参考文献
第9章 水性聚氨酯织物涂层
9.1织物涂层整理的特点和方法
9.2水性聚氨酯织物涂层种类
9.2.1印花和染色助剂
9.2.2织物后整理剂
9.3水性聚氨酯织物涂层配方设计
9.4水性聚氨酯织物涂层改性方法
9.4.1环氧改性水性聚氨酯织物涂层
9.4.2有机硅改性水性聚氨酯织物涂层
9.4.3水性丙烯酸酯改性水性聚氨酯涂层
9.5水性聚氨酯织物涂层常用助剂
9.5.1增稠剂
9.5.2流平剂/润湿剂
9.5.3附着力促进剂
9.5.4交联助剂
9.6水性聚氨酯织物涂层配方应用实例
9.7水性聚氨酯合成革
参考文献
第章 水性聚氨酯油墨
.1概述
.2水性聚氨酯油墨
.2.1水性聚氨酯油墨的组成
.2.2水性聚氨酯油墨的配制
.2.3油墨用水性聚氨酯的制备和原料选择
.2.4油墨用水性聚氨酯的改性及应用概况
.3油墨用水性聚氨酯树脂的制备实例
.3.1丝网印染用水性聚氨酯油墨
.3.2用于柔性版印刷的水性聚氨酯油墨
参考文献
第11章 水性聚氨酯在化妆品上的应用
11.1应用现状
11.2用于肤用化妆品的聚氨酯树脂水性液
11.2.1主要原料
11.2.2举例
11.3用于化妆品的甲硅烷基化水性聚氨酯脲组合物
11.3.1主要原料
11.3.2举例
11.4用于化妆品制剂的水性聚氨酯增稠剂
11.4.1主要原料
11.4.2举例
参考文献
第12章 水性聚氨酯复合胶
12.1概述
12.2水性聚氨酯复合胶特点及使用
12.3水性聚氨酯复合胶配方设计
12.3.1水性聚氨酯复合胶黏结原理
12.3.2软段对黏结性能的影响
12.3.3硬段对黏结性能的影响
12.4水性聚氨酯复合胶测试方法
12.5水性聚氨酯复合胶的应用实例
12.5.1复合薄膜的选择
12.5.2密度板(MDF)的准备
12.5.3黏合剂和固化剂的混配
12.5.4喷胶、喷胶量
12.5.5吸塑方式
12.5.6活化温度
12.5.7真空度
12.5.8压力
12.5.9喷枪口径
参考文献
第13章 水性聚氨酯鞋用胶
13.1概述
13.2水性聚氨酯鞋用胶特点及使用
13.3水性聚氨酯鞋用胶配方设计
13.3.1多异氰酸酯的选择
13.3.2大分子多元醇的选择
13.3.3亲水性扩链剂的选择
13.3.4助剂的选择
13.4水性聚氨酯鞋用胶测试方法
13.5水性聚氨酯鞋用胶的应用实例
参考文献
第14章 水性聚氨酯合成革用胶
14.1概述
14.2水性聚氨酯合成革用胶特点及使用
14.3水性聚氨酯合成革用胶配方设计
14.4水性聚氨酯合成革用胶测试方法
14.5水性聚氨酯合成革用胶的应用实例
参考文献
第15章 水性聚氨酯汽车内饰用胶
15.1汽车内饰胶概述及分类
15.1.1按照树脂种类分类
15.1.2按照溶剂类型分类
15.2水性聚氨酯汽车内饰胶黏剂的研究
15.2.1水性聚氨酯胶黏剂研究进展
15.2.2改性水性聚氨酯胶黏剂研究
15.3水性聚氨酯汽车内饰胶黏剂的应用
参考文献
第16章 水性聚氨酯在新能源材料中的应用
16.1新能源材料概述
16.2水性聚氨酯在风力发电中的应用
16.2.1风能概述
16.2.2水性聚氨酯面漆在风力发电装备中的应用
16.3水性聚氨酯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
16.3.1锂离子电池概述
16.3.2水性聚氨酯在锂离子电池聚合物电解质中的应用
16.3.3水性聚氨酯在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中的应用
16.3.4水性聚氨酯在锂空气电池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第17章 水性聚氨酯建筑用胶
17.1水性聚氨酯建筑胶概述
17.2阴离子型水性聚氨酯建筑结构胶黏剂
17.2.1采用连续法制备高固含量水性聚氨酯乳液用于建筑结构胶
17.2.2一种应用于建筑中耐碱性的水性聚氨酯乳液的制备方法
17.3阳离子型水性聚氨酯建筑结构胶
17.3.1一种应用于建筑结构胶的阳离子水性聚氨酯乳液制备方法
17.3.2一种地坪用自交联水性聚氨酯
17.4双组分水性聚氨酯建筑涂料
参考文献
第18章 水性聚氨酯表面活性剂
18.1概述
18.2水性聚氨酯表面活性剂
18.3离子型水性聚氨酯表面活性剂
18.3.1一种基于聚氨酯的表面活性剂
18.3.2聚醚聚氨酯硫酸酯盐阴离子型大分子表面活性剂制备及其用途
18.4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18.4.1一种两嵌段可聚合离子型聚氨酯表面活性剂
18.4.2一种三嵌段可聚合离子型聚氨酯表面活性剂
18.4.3一种可聚合聚氨酯表面活性剂
18.5硅改性水性聚氨酯表面活性剂
18.6水性聚氨酯表面活性剂的测定
参考文献
第19章 水性聚氨酯增稠剂
19.1增稠剂的分类
19.1.1无机增稠剂
19.1.2有机增稠剂
19.2水性聚氨酯增稠剂选择
19.2.1水性聚氨酯增稠剂的研究
19.2.2水性聚氨酯增稠剂的应用
19.3水性聚氨酯增稠剂作用机理
19.4水性聚氨酯增稠剂的测试
19.5水性聚氨酯用增稠剂实例
19.5.1水性聚氨酯增稠剂
19.5.2水性丙烯酸增稠剂
参考文献
第20章 水性聚氨酯抗静电剂和固化剂
20.1水性聚氨酯抗静电剂
20.1.1概述
20.1.2水性聚氨酯抗静电剂的分类
20.1.3水性聚氨酯抗静电剂配方原则
20.1.4水性聚氨酯抗静电剂的测试
20.1.5水性聚氨酯抗静电剂实例
20.2水性聚氨酯固化剂
20.2.1概述
20.2.2水性聚氨酯固化剂的分类
20.2.3水性聚氨酯固化剂配方原则
20.2.4水性聚氨酯固化剂的测试
20.2.5水性聚氨酯固化剂实例
参考文献
内容提要
该书主要从合成、配方设计、性能测试、配方举例、应用举例等角度对水性聚氨酯涂料、涂层、胶黏剂、油墨、助剂等进行了详细介绍,具体括聚氨酯木器漆、聚氨酯橡塑涂料、聚氨酯防水涂料、水性氨酯油、聚氨酯功能涂料、聚氨酯防腐涂料、聚氨酯皮革涂料、聚氨酯织物涂层、聚氨酯油墨、聚氨酯化妆品、聚氨酯复合胶、聚氨酯鞋用胶、聚氨酯合成革用胶、汽车内饰胶、建筑用胶以及在新能源材料商的应用等。可供从事水性聚氨酯材料研发、生产技术人员及相关部门的管理人员参考。
文摘
作者介绍
许戈文,安徽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研究员,安徽大学中青年骨干教师。主要从事水基高分子材料的研究与开发。1995 年以来,共主持21项课题的研究、开发与转让,其中有安徽省“九 · 五”、“十 · 五”科技攻关项目,省高新技术示范项目1项,省技术创新项目1项,省教育厅重点科技项目4项,省高等学校高新技术产业化贴息项目2项,省高等学校高新技术产业化贴息重大项目1项,市重点科研项目1项;横向项目技术服务8项;负责两家学校参股企业的管理工作。主编书一部;发表论文19篇,其中EI收录3篇。获安徽省高等学校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三等奖各1次。
我对自然科学类书籍的评价标准之一,就是看它是否能引发我自身的批判性思考,而不是被动接受信息。这本书在这一点上做得相当成功。它没有一味地推崇某种“最佳”技术或配方,反而常常在讨论到某个创新点时,会留出开放性的讨论空间,指出当前技术路线的潜在局限性或未来改进的方向。这种“带着问题去学习”的氛围,对于我们这些需要不断进行研发迭代的从业者来说至关重要。读起来不像是在听单方面的宣讲,更像是在参与一场高水平的学术沙龙,作者抛出观点,然后引导我们去审视、去质疑。特别是关于环保型溶剂替代和生物基原料引入的部分,讨论得尤为精彩,它不仅描述了“是什么”,更探讨了“为什么是这样”以及“未来会怎样”,极大地拓宽了我的视野,让我学会了从更长远的战略角度去规划我的研究课题。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和设计感实在让人眼前一亮,那种朴实中透着专业的气息,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眼球。我当时在书店里随便翻阅,被它封面上那种略带粗粝质感的纸张所吸引,感觉它不仅仅是一本技术手册,更像是一件精心打磨的工艺品。内页的排版也极其考究,字体大小、行距、图表的布局都经过深思熟虑,读起来毫无压力,即便是面对那些复杂的化学结构式,也能保持清晰的思路。我尤其欣赏它在引入新概念时的那种循序渐进的处理方式,仿佛有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教授,耐心地引导你从宏观的视角逐步深入到微观的机理层面。这种对阅读体验的重视,在很多理工科教材中是比较少见的,通常它们要么过于晦涩,要么就是内容堆砌。而这本给我的感觉是,作者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在尊重读者的认知习惯,让枯燥的化学知识变得有血有肉,激发了我想深入探索下去的欲望。它不只是工具书,更像是知识的引路人,让人感到踏实和愉悦。
评分我是一名刚踏入高分子材料领域的研究生,手头上的参考书堆得像座小山,但真正能让人“读进去”的却凤毛麟角。这本关于水性聚氨酯的书,对我来说,简直就像是黑暗中的一束光。最让我惊喜的是,它在理论讲解和实际操作之间的平衡把握得极其到位。很多教材只谈理论,讲到应用时就轻描淡写,让人感觉那些公式和机理遥不可及。但这本书不同,它会清晰地告诉你,某个特定的反应动力学参数,在实际配方设计中对应着什么样的性能指标,比如附着力、耐候性这些实实在在的东西。它不是那种高高在上、只适合顶尖实验室的“象牙塔”理论,而是真正面向工业化生产和应用开发的实战指南。我甚至能想象出,如果我带着这本书走进中试车间,那些工程师们也会对它产生共鸣,因为它谈论的,是他们日常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这种接地气的深度,是极其宝贵的财富。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用一个比较“老派”的词来形容,就是“熨帖”。它没有太多花哨的辞藻,每一个句子都像是经过精确计算的分子键,严谨而有力。在描述那些复杂的物理化学过程时,作者总能找到最贴切的比喻和最简洁的表达,避免了冗余的行话堆砌,这对于理解高分子材料这种偏抽象的领域来说,无疑是一种莫大的帮助。我特别喜欢它在处理“生产”和“教学”这两个维度时的平衡感,它既能满足一线工程师对工艺参数精确控制的需求,也能适应高校教师对教学逻辑严密性的要求。这种罕有的兼容性,使得它在不同角色的读者群体中都能找到自己的价值定位。总而言之,这是一部将深厚的学术功底、扎实的工程经验以及卓越的教学艺术完美融合在一起的典范之作,值得反复品读和收藏。
评分说实话,我对“教程”类的书籍通常抱有保留态度,因为很多“教程”最终沦为知识点的简单罗列,缺乏系统的逻辑链条。然而,这本书在构建知识体系方面展现出了令人称赞的功力。它不是简单地把水性聚氨酯的合成方法一股脑丢给你,而是巧妙地将其置于整个高分子化学的宏大背景之下进行阐述。你会先理解聚氨酯的基础骨架是如何形成的,然后才进入到水性分散体系的特殊挑战,最后才是对各类助剂、固化剂的深度剖析。这种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结构设计,使得即便是跨专业的读者也能快速建立起完整的知识框架。更妙的是,它在某些关键的“瓶颈”问题上,比如乳液的稳定性或成膜后的力学性能,都提供了不止一种解决方案的思路,这体现了作者深厚的学术积累和对行业痛点的深刻洞察,远超一般的教科书范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