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3456789
内容简介一、本书原文以清同治十二年(公元1873年)陈昌治刻本为底本,注释以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为底本,同时参考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桂馥《说文解字义证》、王筠《说文句读》、《说文释例》,徐灏《说文解字注笺》以及近人的研究成果进行标点、校勘。
二、本书首列楷书字头,次列原书小篆,小篆字头后为汉语拼音和大徐本反切注音;其次为原书说解文字;再次为【译文】和【注释】,【译文】是对原书说解文字的翻译,小篆字形、说解文字的校释俱在【注释】中说明,对徐铉新附字皆全录。
三、本书字形,主要依据陈昌治本,参考了《说文解字系传》等。说解文字中的异体字,一般不作改动。凡避讳字皆统改。
四、本书字头前缀的篆字经过重新誊写;所有内文中出现的籀文、古文等,都给出相应的汉字,必要时在字后加注了原始字形的写法。
五、原文中加有〖注〗的标识,是大小二徐所加的按语。
六、每个部首结束处之“文×重×”是统计每个部首包含文字和重文(附于本字之后的古籀字)的术语。由于流传日久,版刻迥异,部首与字、重文往往有所出入,凡此不予改易,以存原貌。
七、《说文解字》出版至今一千九百年有余,诸多文字读音已有变迁,或有汉语拼音与大徐本切音不一致的情况。本书以汉语拼音标明现代读音,切音则遵循大徐本不变。
八、本书【鏈接】是该字头的现代汉语的义项,主要为方便读者理解汉语的发展演进,增进读者对汉字的理解。
部首检字表目录(一)
部首检字表目录(二)
部首检字表
音序检字表
卷
第二卷
第三卷
第四卷
第五卷
《说文解字》是中国历史上本古代文字研究典籍,也是中国部按部首编排的字典,成书于汉代。作者许慎是东汉的经学家、文字学家、语言学家。作为两汉文字训诂学之集大成者,《说文解字》既是中国古代部分析汉字字形和考究汉语字源的文献精品,同时也是千百年来流传广和使用多的中华典藏古文工具书。
中国文字学的开拓者——许慎
许慎其人
许慎(约58年—约147年),字叔重,东汉汝南召陵(现河南郾城县)人。许慎作为古文字学家,曾于和帝永元八年(公元96年)贾逵作侍中骑都尉期间,从逵受业。当时即由于博通经籍而负盛名,时有“五经无双许叔重”之赞赏,马融对他也很推崇。许慎因编纂《说文解字》一书,而被后人尊奉为中国文字学的开拓者。
《说文》其义
《说文解字》大约撰于永元八年(公元96年),成书于永元十二年(公元100年)。当时汉代儒生讲五经有“今文学”和“古文学”两大学派,互相排斥。许慎取名“说文解字”,即说解文字之意。“文”和“字”是两个相关、但又有所不同的概念。“文”即独体文,指早创造出来的不能分割的文字,多数是象形字,还有一些原始的指事字。“字”即指合体字,由两个或更多个独体字组合而成。关于这一点,清代的许学殿军段玉裁在注《说文解字?叙》时已作过解释:“文者,自其有形言之;字者,自其滋生言之。”所以,所谓“说文”,就是直接讲述独体字的构造类型以及它所记录的词的本义;“解字”则即分解、分析合体字的结构进而训释它所记录的词的本义。
溯文字本源
许慎作《说文解字》,是为了反驳今文经学家对儒学经典的曲解。今文经是用汉代通行的隶书在秦始皇焚书后重新记录的儒学经典,古文经则是用籀文、战国古文、篆文等古文字记载的儒家经典。隶书的出现,导致了双重效应。一方面大大提高了书写速度,文字学家们称之为一大里程碑;另一方面隶书也意味着文字的形义关联中断,即隶书再也不像以往各种文字那样直观地以文字形体结构显示词的语义内容。因此,今文学家在解释隶书所记录的同时,很容易发生分歧,甚至出现与原意相悖的现象。许慎之子许冲在《进<说文解字>表》中斥之为“巧说邪辞”。许慎为了有力地抨击这种“巧说邪辞”,搜集了九千多个篆文和一部分籀文、古文,通过对文字形体结构的分析,推断出词的本来意义,从而还儒家经典文本含义之原貌。
中国部按部首编排的字典——《说文解字》
中国语言学史上独立学科“《说文》学”的形成
汉代在中国语言学史上有着重要地位,以《尔雅》为标志的纯粹的训诂学在汉代的发展,主要表现为其分支注释学的成熟,出现了毛亨毛诗故训传、孔安国尚书传、古文孝经传、马融、郑玄周易、毛诗、三礼、论语、高诱战国策、淮南子、吕氏春秋、王逸楚辞、赵岐孟子注、何休公羊传、应邵、服虔汉书注等一批的注解家,注释术语、条例、理论和方法初步建立;扬雄的《方言》、刘熙的《释名》开创了中国语言学中的方言学、语源学,同样,许慎的《说文解字》,也在前期识字课本的脱胎换骨中,宣告了真正语言学意义的文字学的到来,在影响后世字书字典的编撰的同时,在中国语言学史上也形成了一门独立而颇具特色的“《说文》学”。
《说文》不作,不知六义
《说文解字》一书完全可以说是千古绝唱。清代许学四大家之一朱骏声在他的《说文通训定声?临部》中说:“尝谓《说文解字》一书,功不在禹下。”这绝非溢美之词。清代孙星衍在《重刊<说文>序》中也说:“唐虞三代五经文字,毁于暴秦而存于《说文》。《说文》不作,几于不知六义。”《说文解字》所收录的,主要是小篆。小篆是汉字形体演变史上后一个具有表意性的文字形体,它是沟通甲骨文、金文、籀文、古文和隶书的桥梁。如果没有《说文解字》,人们就无法解读青铜器铭文、战国时代的古文和后来出土的甲骨文。
古代早的、收录文字多的单音词词典
《说文解字》是一部具有多重属性的著作,它首先是一部字书,字书即收录文字之作。同时,它又是一部字典。所谓字典,就是可以检索的字书。在这一点上,《说文解字》与以往的字书具有质的区别。许书有部首540个,以供检索之用。由于传统语文学的影响,人们把单音词词典称作“字典”,而把多音词词典称为“词典”。《说文解字》本质上是一部单音词词典。此书被释字字头9353个,绝大多数是单音词的书面符号,有少数是连绵词的记录文字。
《说文解字》的四大编排体例特点
《说文解字》原文以小篆书写,共分540部首,540部又据形系联归并为14大类。字典正文按这14大类分为14篇,卷末叙目别为一篇,共15篇。全书收字9353个,另有“重文”即异体字1163个,共10516字。其独具特色的编排体例如下:
一、《说文解字》开创了部首检字的先河,后世的字典大多采用这种方式。段玉裁称这部书“此前古未有之书,许君之所”。
二、《说文解字》的体例是先列出小篆,如果古文和籀文不同,则在后面列出。然后解释这个字的本义,再解释字形与字义或字音之间的关系。
三、许慎在《说文》中紧紧抓住字的本义来进行解释,此外,还常常增加描写和叙述的语言,使读者加深对本义的理解,扩大读者的知识面,丰富本义的内涵和外延。
四、许慎在《说文》中地阐述了汉字的造字规律——六书。 “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为造字法上提出的六书理论。许慎发展了六书理论,明确地为六书下定义,并在《说文解字?叙》中对“六书”做了全面的、的解释。从此,“六书”成为专门之学。
当代具实用价值的古籍整理——新整理本创新特点
新整理全注全译本《说文解字》在原著编排体例的基础上,以清同治十二年(1873)陈昌治刻本为底本,遵循“存真可靠,方便实用”的修订原则,对《说文解字》进行了全面的整理和校勘补注工作。其突出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新整理全注全译本增补了新附字注释
本书注释是清代学者段玉裁原文,但段玉裁未对说文解字中徐铉附于各部之后经籍中常见的四百多新附字进行注释。为了方便读者阅读,在本书的整理过程中作者在参考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增补了新附字的注释。
二、新整理全注全译本新增了现代汉语拼音检索
汉字的检索一直是困扰读者的一个难题。由于许慎在《说文》中创造的汉字检索共分540个部首,比较复杂,归部也不太严谨,使用不甚方便,连南唐有名的文学家徐铉都说:“偏旁奥密,不可意知;寻求一字,往往终卷。”可见现代读者使用这部字典之困难。为了方便读者阅读检索,本书在保留《说文》540个部首检索的基础上增加了现代汉语拼音检索,大大提高了检索速度。
三、新整理全注全译本了现代汉语链接
在整理本书的过程中,我们不仅深切体会到我国汉语文化的博大精深,更感受到她生生不息的发展生命力。由于许慎作《说文》主要只对文字的构字和本义进行解说,为了更好地诠释《说文》,加深对其理解,反映汉语文字的发展与丰富,以便读者工作生活中更好地运用,编者在本书中加进了现代汉语链接。这样,读者不仅能加深对汉字构造和本义的理解,还能更直观地了解汉字发展变化,探本溯源地理解汉字的引申义。同时加进现代汉语的元素,能让读者站在发展角度全面深刻地理解汉字,它对传承汉语言文化不无裨益。
历代关于《说文解字》的研究及版本沿革举要
“小徐本”和“大徐本”——研究《说文解字》的蓝本
对于《说文解字》,历代都有很多学者研究。有记载早刊刻者是唐代李阳冰,他在代宗大历年间刊刻《说文》,但其中掺杂李氏臆说颇多。南唐徐铉、徐锴兄弟二人精研《说文》,徐锴的《说文解字系传》是存世早的,也是《说文解字》成书之后种《说文》注本,成书于南唐末年,世称“小徐本”。北宋徐铉于雍熙三年校订完成的版本,称为“大徐本”,宋以后的说文研究著作多以此为蓝本。
“说文四大家”——《说文解字》注疏的版本
清代达到《说文》研究的高峰,产生了“说文四大家”。分别是段玉裁、桂馥、王筠和朱骏声,他们的著作主要有: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桂馥《说文解字义证》、王筠《说文句读》、《说文释例》,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其中成就高的要推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
解析《说文解字》疏漏,取其精华,去其不足
《说文解字》作为一部汉代时期的典籍,也受早期历史的局限,难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文字归部问题。“休”指人“息止也,从人从木”,却归入《木部》。“杳,冥也。从日在木下。”也归入《木部》。这两个字分别表达人和日,当入《人部。和《日部》。许慎据形系联文字,将形声格局的同源词的记录文字都分开了,掩盖了词与词之间的同源关系。许书收字九千余,形声字占百分之八十以上,许氏对形声字的分析:除少数为“从某,某亦声”外,多数为“从某,某声”。不承认词的音义关联,使人不知词的本义的由来,导致中国小学史上重形体、以文字为本位的倾向,甚至于导致今世“汉字是意音文字”的不完善说法。再如,许书中三十六个部首,部中无字,起不到一部之首的作用。由于文字形体的演变,许慎未睹甲骨文形体,本义训释、形体结构分析遂误。有的字词的分析,胶据纬书。由于上述原因,我们在阅读《说文解字》时,应该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取其精华而去其不足。
新整理全注全译本对《说文解字》的发展和创新
本次新整理全注全译本《说文解字》注释以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为原文,并在此基础上增补了新附字注释,采用繁体汉字编排,增加了现代汉语链接,力争立体展示汉字发展之脉络,更加方便现代读者学习使用,让读者对汉字的本源更加一目了然。
一直以来,我对汉字的起源和演变充满了好奇,总觉得每一个汉字背后都藏着一段故事。这套《说文解字注音版正版全版》套装,真的是满足了我对汉字的所有想象。许慎先生的原文,虽然是古籍,但有了现代白话的详细翻译,我这个古文功底不深的人也能读得懂。更绝的是,它还提供了注音,让我这个读音不标准的人,也能准确地发出每一个字的读音,仿佛能穿越回那个时代,聆听古人的吟诵。而且,它的“全注”功能,不仅仅是解释字的意思,还会追溯字的本源,分析字的结构,这种抽丝剥茧式的讲解,让我对汉字的认识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作为一本古代汉语字典和古籍工具书,它的实用性和学术价值都非常高。
评分这套《说文解字注音版正版全版》真是我近期最惊喜的阅读体验了。一直以来,我对汉字的学习都停留在表面,知道字形字义,但对其根源和演变知之甚少。翻开这套书,感觉像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首先,其“全注全译文白对照”的设计简直太人性化了!繁体版的原文,配上现代白话的详细注解,让我这个对古文不太感冒的读者也能轻松理解。许慎先生的原文虽是古籍,但有了白话的辅助,那些晦涩的解释变得通俗易懂。更棒的是,每一个字都配有注音,这对于我这种读音容易出错的人来说,简直是福音。我经常会对着注音一个字一个字地读,仿佛能听到古人吟诵这些文字的韵味。
评分作为一名对中国古代文字和文化深感好奇的学习者,这套《说文解字》绝对是我的“宝藏”。它不仅仅是一本字典,更像是一部关于汉字演变和文化传承的百科全书。许慎先生以象形、指事、会意等六书的原理来解释汉字,这种条理清晰、逻辑严谨的分析方式,让我对每个字的来龙去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以前看很多古籍,遇到不认识的字,只能查阅现代字典,但总觉得少了点什么。现在有了这套书,我可以追溯到那个字最初的形态、最初的含义,甚至能体会到古人造字的智慧和想象力。书中的注释和翻译也非常到位,避免了因为断章取义而产生的误解,让我能够更准确地把握原文的精髓。
评分对于很多想要深入学习古代汉语,或者对汉字文化感兴趣的朋友来说,这套《说文解字》绝对是必不可少的“神器”。我平时的工作会涉及到一些古籍的阅读,经常被一些生僻字和古词所困扰。这套书的“全注全译”功能,极大地解决了我的燃眉之急。它提供的不仅是字义的解释,还有字形的变化、引申的含义,以及相关的古代典故,这使得我对字词的理解更加立体和全面。更重要的是,它附带的注音,对于我这种普通话不标准的人来说,是个极大的帮助,可以帮助我更准确地朗读和理解古籍。
评分我一直认为,了解一个民族的文化,从了解它的文字开始是最直接有效的途径。这套《说文解字》繁体版,简直是打开了这扇门的金钥匙。其“正版全版”的字样让我很放心,印刷精美,纸张也很有质感,作为一本工具书,它的实用性和收藏性都非常高。套装5册的设计,也使得内容更加系统化,检索起来也方便。我特别喜欢它“文白对照”的设计,一边是古朴的繁体字原文,一边是流畅的现代汉语翻译,这种跨越时空的对话感,让我沉浸其中,仿佛与许慎先生进行了一场思想的交流。它不只是枯燥的字词解释,更蕴含了古代社会的风俗、思想和生活方式,让我受益匪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