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風格感覺-21世紀寫作指南 | ||
| 定價 | 99.00 | |
| 齣版社 | 機械工業齣版社 | |
| 版次 | 1 | |
| 齣版時間 | 2018年05月 | |
| 開本 | 16 | |
| 作者 | 史蒂芬·平剋(Steven Pinker) | |
| 裝幀 | 平裝 | |
| 頁數 | ||
| 字數 | ||
| ISBN編碼 | 9787111596158 | |
| 重量 | ||
“語言是基於相互的關係,進而傳達齣內容的工具。”本書的讀者麵非常廣泛,自媒體時代,無論是寫微博還是寫微信,都需要高超的寫作和溝通技巧,本書傳達的正是如何通過寫作來實現更好的溝通。作者將認知心理學和語言學的知識應用到撰寫清晰、連貫、具有現代風格的文章上,展現瞭如何通過想象、連貫性、語法訣竅和品味彆人文章的能力來寫作
提升寫作能力,從關注邏輯開始
推薦序2
古典風格:聰明人的寫作原則
001引言 寫作風格為什麼重要
013第壹章 破解好文章
《解析彩虹》 / 016
《背叛斯賓諾莎》 / 018
訃告的藝術 / 022
《他鄉暖陽》 / 028
033第2章 觀看世界的窗
古典風格是什麼 / 035
古典風格如何解釋抽象觀念 / 038
寫作中的壞習慣 / 046
濫用元話語和路標 / 046
混淆寫作主題與自己的專業 / 049
用引號做自我辯解 / 051
用模糊語言做緩衝 / 052
不假思索地使用陳詞濫調 / 055
過多使用僵屍名詞 / 059
避用人稱代詞“我”和“你” / 063
誤用被動語態 / 065
069第3章 知識的詛咒
什麼是知識的詛咒 / 072
為什麼好人寫齣爛文章 / 074
當心術語、縮略語和技術名詞 / 077
組塊和功能固著讓思維變抽象 / 082
把文稿給讀者和自己看 / 090
093第4章 思維網·句法樹·詞語串
句法樹將思維網轉換為詞語串 / 097
基本的句法規則 / 101
什麼會引發樹盲癥 / 108
主語與動詞不一緻 / 108
並列結構各分支不一緻 / 115
選擇瞭錯誤的格 / 119
如何創造容易理解的樹 / 126
刪掉不必要的詞 / 127
避免嚮左分支的結構 / 130
避免中心埋置的結構 / 138
大聲讀齣句子 / 143
如何消除歧義 / 144
聽從韻律的指引 / 152
適當為句子加標點 / 152
保留錶明句法結構的詞語 / 154
小心慣用搭配模式 / 157
善用結構平行 / 158
把無關(但相互吸引)的短語分開 / 161
把zui重的留到zui後 / 165
先主題,再評論;先已知,再未知 / 166
如何安排詞語順序 / 167
被動語態 / 167
換一種結構 / 172
換一個動詞 / 174
177第5章 連貫之弧
如何組織寫作材料 / 181
盡早點明主題和論點 / 185
用相同主語形成主題鏈 / 190
有序地稱呼反復齣現的事物 / 194
用詞應該如何變化 / 196
有邏輯地聯係前後陳述 / 201
相似性關係 / 203
接近性關係 / 209
因果關係及其他 / 210
恰當使用連接詞 / 212
謹慎地運用否定 / 218
被否定的陳述要看起來可信 / 221
否定的範圍和焦點要明確 / 223
保持比例均衡的感覺 / 226
連貫地呈現主旨 / 229
237第6章 明辨對錯
語法 / 255
形容詞和副詞 / 255
ain’t / 257
and、because、but、or、so、also / 259
between you and I / 260
can還是may / 263
懸垂修飾語 / 264
融閤分詞 / 269
if-then / 272
like、as、such as / 277
所有格先行語 / 279
介詞懸空 / 281
主格的錶語 / 284
時態呼應以及其他視角轉移 / 285
shall和will / 291
分裂不定式 / 293
虛擬語氣和非現實語氣的were / 297
than和as / 301
that和which / 303
動詞化和其他新詞 / 307
who和whom / 313
數量、特質與程度 / 318
絕dui的和分等級的特質(very unique) / 318
單數和復數(none is與none are) / 321
雙數和復數(兩個和多於兩個之間的區彆) / 328
可數名詞和不可數名詞 / 331
男性與女性(無性彆主義語言與單數they) / 335
用詞 / 344
應該忽略的挑剔規則 / 345
不該使用的非標準用法 / 353
標點 / 375
逗號以及其他連接符號(冒號、分號和破摺號) / 377
撇號 / 390
引號 / 394
寫作中真正重要的規則 / 398
402術語錶
417緻謝
420注釋
431參考文獻
這本書的書名真是讓人眼前一亮,光是“風格感覺”這幾個字就充滿瞭引人探索的意味。我一直覺得,寫作這玩意兒,說到底是一種手藝,但又不僅僅是手藝,它更像是一種與世界對話的方式,需要注入獨特的心跳和節奏。這本書的封麵設計雖然我沒看到,但我可以想象,它一定不會是那種老套的教科書式排版,而是會用一些更具設計感和現代感的元素來吸引眼球。我特彆期待它能深入剖析那些看不見摸不著的“感覺”是如何轉化為具體的文字技巧的。比如,當你想營造一種疏離感時,究竟該在詞匯的選擇、句子的長短,還是標點符號的使用上做文章?是應該用更冷峻的詞匯,還是刻意製造一些留白?這些看似玄乎的“感覺”,如果能被拆解成可操作的步驟,那對於任何想提升自己錶達能力的人來說,都是無價之寶。我希望作者能提供一些具體的案例分析,展示那些偉大作品是如何通過微妙的風格調整,瞬間抓住讀者的心神,讓文字不僅僅是信息的載體,而是成為瞭某種情緒的容器。總而言之,這本書似乎在承諾,它能教我們如何不再是機械地堆砌詞語,而是學會像調製香水一樣,精準地配置齣屬於自己的“寫作氣味”。
評分“聰明人的寫作”這個副標題,無疑是最大的誘惑點。這暗示著這本書的內容超越瞭基礎的語法和修辭,而是關乎思維的運作方式。我理解的“聰明人的寫作”,首先意味著高效——在最短的時間內,將最復雜的想法清晰地呈現齣來。但更重要的,我認為是策略性,即知道在何時使用何種復雜度的語言,如何布局,如何設置懸念和轉摺,以最大化讀者的理解度和記憶點。我猜想,書中可能會介紹一些頂尖的溝通者和思想傢是如何進行“信息編碼”的。這可能涉及到將抽象的概念具象化,運用類比和視覺化的思維工具來輔助文字錶達。我更想知道,真正的聰明人如何處理“不確定性”和“矛盾性”的寫作?一個真正深刻的思考者,不會總是給齣斬釘截鐵的答案,那麼,如何用“聰明”的方式錶達模棱兩可、充滿辯證性的觀點,而不讓讀者覺得你在逃避問題?如果這本書能教會我如何讓我的文字散發齣一種“洞察力”的光芒,讓讀者在讀完之後,不僅理解瞭我說瞭什麼,更能感受到我思考的深度和廣度,那麼它就真正配得上“聰明人”這三個字瞭。
評分我對這本書的期待,更多是基於它所暗示的“溝通”層麵。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每個人都在說話,每個人都在發布,但真正有效的溝通卻越來越稀缺。我們常常發現,自己精心組織好的觀點,在傳達齣去之後,就像沉入大海的石子,激不起半點漣漪。這本書如果真的聚焦於“通過寫作來實現的溝通”,我希望它能提供一套實用的心法,來應對現代社會中各種復雜的溝通場景。比如,如何在商務郵件中,既保持專業又不失人情味?如何撰寫一份能夠真正打動人心的方案,而不是堆砌數據的PPT文案?更深層次地,寫作是如何幫助我們整理內在的邏輯,從而在輸齣時更有說服力?我尤其好奇,作者會如何看待網絡時代的即時性對深度溝通的影響。我們是不是為瞭追求速度,而犧牲瞭思想的厚度?這本書是否會探討如何利用短小精悍的篇幅,依然能承載宏大而復雜的主題,讓讀者在幾秒鍾的瀏覽後,仍能感受到內容的重量。我需要的不是空泛的理論,而是能夠立刻應用到我日常工作和社交中的實戰策略,教我如何避免那些常見的“無效寫作”陷阱,讓每一次落筆都擲地有聲,直達人心,真正實現信息的有效傳遞和情感的共鳴。
評分“語言文字”的學習,對我來說永遠是一個永無止境的迷宮,而這本書的齣現,就像是為我提供瞭一份高精度的地圖。我希望能看到作者對詞匯選擇和句法結構進行極其細緻的解剖。很多時候,我們感覺某個句子“不對勁”,但又說不上來是哪裏齣瞭問題,這種直覺往往與我們對語言的深層敏感度有關。我希望這本書能將這種直覺“顯性化”。比如,書中會不會深入探討不同語態(主動語態與被動語態)在使用場景中的心理暗示差異?又或者,對於母語者而言習以為常的那些隱喻和雙關,是如何在跨文化交流中産生偏差的?我尤其關注作者對於“新詞匯”和“網絡用語”的態度——它們是語言活力的體現,還是對規範性的侵蝕?如果作者能提供一個關於詞匯生命周期的觀察視角,分析那些流行語是如何興起、流行並最終被淘汰的,那將極大地拓寬我對語言動態性的理解。對我而言,這不是一本教我如何使用字典的書,而是教我如何像雕塑傢一樣,將語言這個可塑的材料,雕琢成最精準、最富錶現力的形態。
評分“社會科學”這個標簽,讓我對本書的理論深度抱有極高的期望。寫作指南通常停留在技巧層麵,但如果它能融入社會科學的視角,那麼這本書的格局無疑就提升瞭一個檔次。我設想,作者可能會探討語言是如何構建社會現實的,或者說,不同的寫作規範是如何反映並強化瞭特定的社會結構和權力關係。例如,學術寫作的嚴謹性與新聞報道的即時性,背後反映瞭社會對知識和信息的不同價值取嚮。我特彆想知道,麵對日益碎片化和情緒化的公共討論空間,一個理性的寫作者應該采取何種姿態?是否應該刻意模仿某些流行的敘事模式以求得曝光,還是堅守自己的知識分子立場,即便這意味著麯高和寡?如果能結閤一些社會心理學的研究成果來解釋“為什麼某些論點更容易被接受”,那將是非常精彩的部分。這不再是教你如何寫齣“漂亮”的句子,而是教你如何寫齣“有力量”、“有根基”的文字,讓你的錶達能夠經得起社群和時代的推敲。期待它能提供一種批判性的寫作框架,讓我們不隻是文字的生産者,更是社會現象的觀察者和反思者。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