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LTE FDD技术原理与网络规划
:69.00元
作者:韩志刚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10-01
ISBN:9787115290601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640kg
编辑推荐
《LTE FDD技术原理与网络规划》系统讲解了LTE的基本原理和组网关键解决方案《LTEFDD技术原理与网络规划》注重技术理论、技术标准与实际应用的结合,不仅包括了LTE基本原理,还给出了未来LTE部署应用解决方案。
内容提要
《LTE FDD技术原理与网络规划》以LTEFDD的基本原理为基础,系统介绍了LTE的基本原理和组网关键解决方案,主要内容包括LTE概述及技术标准进展、LTE关键技术、LTE无线接入网架构、空中接口协议、LTE物理层过程、QoS、调度及无线资源管理、移动性管理、SON技术、EMBMS、LTE无线网络规划(包括频率组网、覆盖规划、容量规划、系统间干扰、室内分布系统、传输需求等)。《LTEFDD技术原理与网络规划》本书可以为从事LTE网络规划建设、运行维护的运营商、设备商、规划设计院所及大院校从事LTE技术研究的师生提供参考。
目录
第1章 引言
1.1 移动通信系统的演进
1.2 LTE与WCDMA技术对比
1.2.1 WCDMA技术概述
1.2.2 LTE技术概述
1.2.3 LTE与WCDMA技术对比
1.3 EPC核心网与业务
1.3.1 EPC核心网
1.3.2 LTE业务
1.4 LTE发展状况
1.5 参考文献
第2章 LTE关键技术
2.1 引言
2.2 OFDM技术
2.2.1 概述
2.2.2 OFDM的基本原理
2.2.3 OFDM技术的优点
2.2.4 OFDM技术的缺点
2.3 MIMO技术
2.3.1 概述
2.3.2 MIMO技术的应用
2.3.3 自适应MIMO
2.3.4 天线配置
2.4 参考文献
第3章 LTE无线接入网架构
3.1 概述
3.2 功能划分
3.2.1 概述
3.2.2 eNB功能
3.2.3 MME功能
3.2.4 S-GW/P-GW功能
3.3 LTE无线接入网接口
3.3.1 空中接口
3.3.2 S1接口
3.3.3 X2接口
3.3.4 E-UTRAN对HeNB的支持
3.4 参考文献
第4章 LTE空口协议
4.1 物理层
4.1.1 概述
4.1.2 帧结构
4.1.3 下行链路传输技术
4.1.4 上行链路传输技术
4.1.5 传输信道处理流程
4.2 MAC层协议
4.2.1 MAC层结构和功能
4.2.2 信道及信道映射
4.2.3 MAC过程
4.2.4 PDU结构
4.3 RLC层协议
4.3.1 RLC层结构和功能
4.3.2 RLC过程
4.3.3 PDU结构
4.4 PDCP层协议
4.4.1 PDCP层结构和功能
4.4.2 PDCP过程
4.4.3 PDU结构
4.5 RRC层
4.5.1 RRC层功能
4.5.2 系统信息
4.5.3 连接控制
4.5.4 测量
4.6 参考文献
第5章 LTE物理层过程
5.1 小区搜索过程
5.1.1 小区初始搜索过程
5.1.2 邻小区搜索过程
5.2 随机接入过程
5.2.1 基本原理
5.2.2 应用场景分析
5.3 功率控制
5.3.1 上行功率控制
5.3.2 下行功率分配
5.4 链路自适应
5.4.1 下行
5.4.2 上行
5.5 参考文献
第6章 QoS、调度与无线资源管理
6.1 QoS
6.1.1 概述
6.1.2 EPS承载业务架构
6.1.3 QoS参数
6.2 调度
6.2.1 常用调度算法
6.2.2 上下行调度
6.2.3 半持续调度
6.3 承载控制
6.4 接入控制
6.5 连接态移动性控制
6.6 拥塞控制
6.7 动态资源分配和包调度
6.8 负载均衡
6.9 小区间干扰协调
6.10 参考文献
第7章 移动性管理
7.1 IDLE状态下的移动性管理
7.1.1 寻呼
7.1.2 小区选择和重选
7.2 连接状态下的移动性管理
7.2.1 LTE系统内的移动性
7.2.2 LTE与2G、3G之间的移动性
7.3 参考文献
第8章 SON技术
8.1 SON的架构和功能
8.1.1 SON的架构
8.1.2 SON的主要功能
8.2 SON的关键技术
8.2.1 自动邻区关系
8.2.2 移动性鲁棒性优化
8.2.3 移动性负载均衡
8.2.4 自动PCI规划
8.2.5 随机接入优化
8.2.6 小区间干扰协调
8.2.7 eNB覆盖和容量优化
8.3 SON总结
8.4 参考文献
第9章 E-MBMS
9.1 E-MBMS逻辑结构
9.1.1 E-MBMS网络架构
9.1.2 E-MBMS网元和接口
9.2 E-MBMS的承载
9.3 E-MBMS的信道结构
9.4 E-MBMS的传输方式
9.4.1 E-MBMS传输区域
9.4.2 MBSFN传输区域
9.4.3 MBSFN传输内容同步
9.5 E-MBMS的应用场景
9.5.1 流媒体业务
9.5.2 信息广播业务
9.5.3 数据下载业务
9.5.4 交互类业务
9.6 参考文献
第10章 LTE无线网络规划
10.1 LTE频谱资源
10.1.1 ITU对LTE频谱的划分情况
10.1.2 3GPP对LTE频谱的研究情况
10.1.3 国内对LTE频谱的研究和划分情况
10.1.4 小结
10.2 LTE频率规划
10.2.1 LTE同频组网的可行性
10.2.2 LTE同频组网的干扰解决方案
10.2.3 网络部署建议
10.3 LTE覆盖规划
10.3.1 概述
10.3.2 LTE链路预算参数
10.3.3 LTE覆盖预测
10.3.4 覆盖增强技术
10.3.5 小结
10.4 LTE容量规划
10.4.1 用户模型分析
10.4.2 单站平均吞吐量估算
10.4.3 单站用户数估算
10.4.4 小结
10.5 LTE与现有无线通信系统干扰分析
10.5.1 干扰分析原理
10.5.2 LTE FDD与TD-LTE的干扰分析
10.5.3 LTE与GSM系统的干扰分析
10.5.4 LTE与UMTS系统的干扰分析
10.5.5 2 500~2 690MHz LTE与射电天文系统的干扰分析
10.6 LTE室内分布系统建设
10.6.1 LTE室内覆盖概述
10.6.2 室内分布系统介绍
10.6.3 室内覆盖规划
10.6.4 室内建设方案
10.6.5 室内分布系统建设总结
10.7 LTE接入网传输规划
10.7.1 LTE传输概述
10.7.2 LTE传输组网技术
10.7.3 LTE传输解决方案
10.7.4 LTE传输需求
10.7.5 接入网传输规划
10.8 参考文献
第11章 LTE无线网络性能
11.1 LTE小区覆盖
11.2 LTE用户峰值速率
11.3 LTE小区吞吐量和频谱效率
11.3.1 小区吞吐率
11.3.2 频谱效率
11.4 LTE时延
11.5 室内分布系统性能
11.5.1 概述
11.5.2 单通道建设方案性能
11.5.3 双通道单极化天线建设方案性能
11.5.4 双通道双极化天线建设方案性能
11.5.5 不同方案性能对比分析
11.6 参考文献
第12章 LTE-A简介
12.1 概述
12.2 关键技术
12.2.1 载波聚合
12.2.2 增强的干扰协调
12.2.3 无线中继技术
12.2.4 多点协作传输与接收
12.2.5 增强的多输入多输出技术
12.3 参考文献
缩略语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传递出的信息让我感觉它是一本非常实用的技术参考书。我最感兴趣的部分是如何将LTE FDD技术应用于实际的网络建设和优化。书中是否会提供关于基站选址、天线配置、参数优化的具体指导?比如,在不同地理环境下,如高楼林立的市区、开阔的乡村地带,或者隧道、地下室等特殊区域,应该如何选择合适的基站类型和天线增益?在网络开通后,如何通过参数调整来优化覆盖范围、提升信号质量,以及提高网络容量?我对书中是否会提及一些关于LTE FDD性能度量指标的讲解,例如吞吐量、时延、掉话率等,以及如何通过这些指标来诊断和解决网络问题,充满了期待。此外,对于一些新兴的应用场景,比如IoT(物联网)在LTE FDD网络中的部署,以及对网络时延和可靠性有更高要求的应用,这本书是否会提供相关的解决方案和规划建议?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套切实可行的指导,帮助我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的网络建设经验。
评分我抱着极大的兴趣翻开了这本书,并被它所呈现的深度和广度所吸引。我对书中所提及的“网络规划”这一部分尤为期待,因为这直接关系到LTE FDD技术如何在现实世界中发挥作用。我很好奇,在进行LTE FDD网络规划时,会考虑哪些关键的参数?例如,在城市密集区和郊区,覆盖的优先级和策略是否会有所不同?如何有效地评估和规划基站的部署密度,以达到最优的覆盖率和容量?书中是否会涉及到仿真工具的使用,或者提供一些实际的网络规划案例,来演示如何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我对载波聚合(Carrier Aggregation)在LTE FDD中的应用也很感兴趣,它如何提升数据速率和用户体验?在网络规划时,如何考虑不同频段的组合和协同,以最大化聚合效益?总而言之,我期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套系统性的网络规划方法论,帮助读者理解如何在实际操作中构建高效、可靠的LTE FDD网络。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挺吸引人的,那种深邃的蓝色,配上“LTE FDD”几个醒目的白色字母,让人一眼就能感受到专业和技术感。我之前接触过一些通信方面的知识,但对LTE FDD的理解总是模模糊糊,感觉像是隔着一层纱。所以当我看到这本书的时候,就想着是不是能够借此机会深入地了解一下这个领域的奥秘。我对这本书的期望主要集中在它是否能清晰地阐述LTE FDD的核心技术原理。比如,它会不会详细解释FDD(频分双工)的机制,是如何实现上下行数据传输分离的?OFDMA(正交频分多址)又是如何解决频谱利用率和多用户接入问题的?还有MIMO(多输入多输出)技术,在LTE FDD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它能带来哪些性能上的提升?我希望这本书能像一位耐心的老师,用深入浅出的语言,将这些复杂的概念一一剖析,让我这个门外汉也能有所领悟。另外,网络规划部分我也非常期待,毕竟理论再好,最终还是要落地到实际的网络建设中。它会涉及到哪些关键的规划因素,比如覆盖、容量、干扰管理等等?如何根据实际场景进行最优的网络部署?这些都是我非常好奇的。
评分这本书的文字风格让我感觉作者是一位经验丰富的通信工程师,他用非常严谨和专业的语言在阐述LTE FDD的技术细节。我特别关注书中对信道估计和均衡技术的描述。在FDD系统中,由于上下行频率不同,信道状态会随着时间和空间发生变化,如何准确地估计和补偿这些变化,是保证数据传输质量的关键。我希望书中能详细介绍各种信道估计方法,比如基于导频信号的估计,以及各种均衡算法,例如MMSE(最小均方误差)和ZF(零迫)均衡器,并解释它们各自的优缺点和适用场景。此外,对干扰协调(Interference Coordination)的阐述也让我充满了好奇。在LTE FDD网络中,如何有效地管理和减少小区间的干扰,特别是同频干扰和邻频干扰,以提高网络性能和用户体验?书中是否会介绍一些先进的干扰协调技术,比如ICIC(Inter-Cell Interference Coordination)和eICIC(enhanced ICIC)?我对这些能够提升网络鲁棒性和效率的技术细节充满求知欲。
评分老实说,这本书给我的第一印象是相当扎实的。从目录上看,内容就非常详尽,涵盖了从基础概念到具体实现的一系列环节。我特别关注它在物理层和MAC层技术方面的阐述。比如,OFDM技术在LTE FDD中的具体实现,包括子载波分配、信道编码、调制方式等,这些都是决定网络性能的关键。书中是否会深入讲解这些细节,比如QPSK、16QAM、64QAM在不同场景下的应用,以及Turbo码和LDPC码的优势与区别?我希望它能提供一些具体的公式推导和案例分析,这样才能真正理解背后的原理。此外,关于LTE FDD的网络架构,诸如eNodeB、EPC(Evolved Packet Core)之间的交互,以及S1接口、X2接口的通信协议,这些都是理解整个系统如何协同工作的基石。我希望能看到对这些架构和接口的清晰介绍,最好能配以流程图,这样会更容易理解数据如何在网络中传输和处理。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更像是一本技术手册,需要耐心去研读,去消化其中的专业知识,而不是一本轻松的读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