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信息
书名:普洱茶续
定价:99.00元
作者:邓时海,耿建兴 著
出版社:云南科技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08-01
ISBN:9787541622052
字数:
页码:151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
编辑推荐
暂无相关内容
目录
如何挑选生茶、熟茶、老茶
 挑选渥堆茶品
 挑选生茶茶品
 挑选陈年老茶
 
 如何挑选七子级普洱茶
 七子饼茶先试喝
 七子饼的外装纸
 七子饼的肉票
 七子饼的内飞
 七子饼的饼身
 七子饼的拼配
 七子饼的仓储
 七子饼的汤色
 七子饼的品饮
 七子饼的叶底
 
 七子级茶品录
 昆明简体字七子铁饼
 中茶牌简体字七子饼
 中茶牌繁体字七子饼
 黄印七子饼
 大蓝印七子饼
 大黄卯七子饼
 水篮印七子饼茶
 早期7572七子饼茶
 后期7572七子饼茶
 452七子饼茶
 7542七子饼茶
 7542—75青饼
 7542一7452七子饼茶
 7542—88青饼
 7542一大益七子饼茶
 7542一橙印七子饼茶
 7582七子饼茶
 8582七子饼茶
 8592七子饼茶
 红带七子饼
 7532七子饼茶
 7532一雪印青饼
 7552一御赏饼
 7452七子饼茶
 景谷砖茶
 7581昆明砖茶
 勐海砖茶
 下芙茶砖
 下芙沱茶
 勐海沱茶
 凤凰沱茶
 宝焰牌云南紧茶
 普洱方茶
 
 如何选购乔木级普洱茶
 好山好水(云南、大山)
 大树茶园(乔木、大叶、樟林)
 晒青低温(古法)
 后模压制(古法)
 雨前春尖
 单一级数
 条索肥实
 一心二至四叶嫩叶开面
 品饮定论
 乔木级茶品录
 云海圆茶
 真淳稚号圆茶
 云南陈香圆茶
 老同志砖茶
 老树圆茶
 华联青砖
 江城砖茶
 年古茶树茶
 云南陈香普洱圆茶
 易昌号
 顺时兴号饼茶
 陈运号
 思茅古普洱方茶
 茗香茶品
 易武正山贡品普洱园茶
 康埕茶品
 六大茶山公成豆纪念饼
 宫廷普洱
 普洱县产普洱茶
 鑫晟昀号饼茶
 南糯山一号茶王树饼茶
 金大益七子饼
 下芙饼茶
 『易武正山』普洱饼茶
 龙园号一西双版纳建州互十周年纪念茶
 普洱茶是生命艺术
 普洱茶艺历史将中断四十年
内容提要
随着普洱茶在亚洲市场的日渐趋热,收藏和品饮普洱茶的人口也日益激增,但是,相应的相关书籍也越来越难觅得,为了满足更多读者对这方面的需要,《普洱茶续》特介绍了论述及茶品这两部分内容:综论普洱茶近年的发展与未来的趋势、普洱茶的生命艺术之美和七子级、乔木级茶品介绍。
文摘
云南的地貌分成东部的高原与西部的横断山区。这些地形的山与谷相间、南北纵列,由西北逐渐向东南下降。今天我们所熟知的著名普洱茶产地,大部分是断裂带中朝南开口的河谷盆地周围丘陵山区。
 从水系来看,云南的产茶地区几平都属于澜沧江流域。自青藏高原发源的澜沧江,呈南北走向,高度往南一路递,河谷盆地也渐开。茶区北方的大理在狭长的洱海西南端,由此顺流而下经过保山、南涧、顺宁(凤庆、凤山)、勐库、缅宁(临沧)、景谷、宁洱(普洱)、思茅与江城等地到了南的勐海和易武。澜沧江在云南省境内经过这些产茶区后,从西双版纳自治州的勐腊县流出边境,改称湄公河,经过缅甸、泰国、柬埔寨和越南,流入太平洋南海。
 ……
作者介绍
暂无相关内容
我一直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字情有独钟,觉得它是一种境界,一种哲学的体现。《中华茶道普洱茶(续)(精)》这本书,正好契合了我对茶道的那份向往。书中的内容,与其说是在讲解普洱茶的知识,不如说是在阐述一种茶与人、茶与自然、茶与心灵的连接。作者对于“茶道”的解读,并非是简单的泡茶技巧,而是将茶的品饮升华为一种修身养性的过程。他探讨了茶在文人墨客生活中的地位,茶与诗词歌赋、绘画艺术的交融,以及茶所蕴含的“和、静、怡、真”的精神。我读到书中关于茶室布置、茶具选择的章节,体会到的是一种宁静致远的东方美学。那种对细节的极致追求,对心境的沉淀要求,让我觉得,品茶不仅仅是味蕾的享受,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这本书让我对如何“品”茶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它引导我放慢脚步,去感受茶汤在口中流淌的每一个瞬间,去体会那份来自古老智慧的宁静与平和。
评分这本书最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它对普洱茶“识、泡、品、购”全方位的指导。作为一名对普洱茶充满好奇但又有些门外汉的读者,我常常在购买普洱时感到迷茫,不知道如何辨别好坏,如何存储才能让茶叶越陈越香。而这本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茶友,耐心地为我解答了这些困惑。它图文并茂地展示了不同形态的普洱茶,从条索的紧实度,到茶汤的色泽,再到叶底的形态,都给出了清晰的参考标准。特别是关于如何辨别普洱茶的年份和等级,书中列举了一些我从未想到过的细节,让我茅塞顿开。在泡茶的部分,作者也详细介绍了不同类型普洱茶(如散茶、紧压茶)的冲泡方法和水温、时间等要素,甚至还提到了不同茶具对茶汤风味的影响,这让我觉得非常实用。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不再是那个对普洱茶一无所知的“小白”了,对于如何去欣赏和品味普洱,心中多了一份底气和自信,也更加期待下一次的购茶和品饮体验。
评分这本《中华茶道普洱茶(续)(精)》我拿到手的时候,内心是有些期待的,毕竟普洱茶的学问深不可测,而“续”字又暗示了前有积累,内容定然不一般。拿到书后,我迫不及待地翻阅。书中对普洱茶的产地、历史渊源的梳理,让我对这古老的茶有了更深的敬畏。它不仅仅是关于茶叶本身,更是承载着一段段历史的记忆,一片片土地的情感。作者用极其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云南山区的风土人情,那些古老的茶树,那些世代相传的制茶工艺,仿佛都跃然纸上。我尤其欣赏书中关于不同年份、不同产区普洱茶口感差异的分析,那不是简单的罗列,而是深入到每一款茶的灵魂,告诉你为什么有的茶入口醇厚,有的则甘甜悠长,甚至还有一些奇妙的陈香。阅读过程中,我仿佛能感受到山间的晨露,闻到初春嫩芽的清香,再到岁月沉淀后那股独特的陈韵。这本书给我带来的,不仅仅是知识的增长,更是一种对茶文化的全新理解,它让我明白,品饮普洱,品的是一份历史,一份人文,一份生活态度。
评分这本书给我最大的启发是关于“品味”二字。在阅读《中华茶道普洱茶(续)(精)》之前,我对于普洱茶的认识,更多停留在“好喝”或者“不好喝”的简单判断上。但这本书,却将“品味”上升到了一个全新的层次。作者不仅仅是告诉你普洱茶有哪些香气、哪些滋味,更重要的是引导我去感受普洱茶在口腔中、在喉咙里的变化,去体会它带给身体的感受。他提到了“喉韵”这个概念,并且用非常形象的比喻来描述,让我一下子就领悟到了那种回甘悠长、若有似无的微妙感觉。书中的一些关于“茶道”的哲学思考,也让我开始反思自己在生活中的状态。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我们似乎越来越少能静下心来,去感受生活中的美好。这本书就像一剂良药,提醒我放慢脚步,用心去体会一杯茶的温度、香气和滋味,去感受内心的平和与宁静。它让我明白,品味普洱,其实也是在品味生活本身。
评分在阅读《中华茶道普洱茶(续)(精)》的过程中,我深深地被书中对于普洱茶历史文化内涵的挖掘所折服。作者并非仅仅停留在对茶叶基本知识的介绍,而是将普洱茶置于中国宏大的茶文化史和地域文化背景下进行审视。他追溯了普洱茶作为“茶马古道”上的重要商品的历史作用,探讨了它在古代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中的地位,以及它如何随着历史的变迁而发展演变。书中的一些史料考证和故事讲述,让我对普洱茶的起源和传播有了更清晰的脉络。特别是关于一些古代名家对普洱茶的品鉴和评价,让这段历史变得生动而鲜活。这不仅仅是一本关于茶叶的书,更是一部浓缩的云南地方史和中国茶文化发展史的剪影。它让我认识到,每一片普洱茶叶背后,都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人文故事,而品饮一杯普洱,也仿佛是在品味一段跨越时空的对话。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