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志愿服务项目评估理论与方法
定价:40.00元
作 者:邱服兵、涂敏霞
出 版 社:广东人民出版社
ISBN :978-7-218-11598-6
出版时间:2017-03
页 数:290页
开 本:16开
字 数:310千
目前,内关于公益项目评估和发展类项目评估的专著、教材较多,而关于志愿服务项目评估的著作比较缺乏。本书结合许多案例,通过相关理论分析,全面地介绍了志愿服务项目评估的基本概念、方法及应用,是一本针对性、适用性较强的参考书籍,可为志愿服务项目评估提供理论依据和实操指导。
邱服兵,现任广州市团校校长、广州志愿者学院院长、广州市穗港澳青少年研究所所长、《青年探索》杂志社社长。曾主编《中志愿服务典型项目研究》、《广州青年发展报告》(2014~2015)、《广州志愿服务发展报告》(2014)、《广州青年发展报告》(2012~2013)、《广州青年发展报告》(2009~2010)、《生命在感动中成长——广州亚残运会志愿者研究》、《志愿服务岗位能力培训教材》、《社会服务管理改革创新与青年群众工作》、《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等。主持了 “广州建设志愿者之城与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研究”(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委托课题)、“以志愿服务岗位能力培训体系创新志愿者培训”、全院校协会重点课题“团校培训的困境与对策”等课题。
涂敏霞,现任广州市团校副校长、广州市穗港澳青少年研究所副所长,教授,《青年探索》杂志执行主编。担任广州市青年研究会副会长、秘书长,广东省社会学研究会志愿服务研究专业委员会主任,广东省青年研究会理事,中青年研究会理事,际社会学会青年社会学研究会会员。曾先后参与、主持重点课题10项、省市课题20多项及跨地区比较研究课题15项,主编《青少年压力现状与心理调适—穗港澳三地比较研究》、《广州青年发展状况研究报告(2009-2010)》、《广州青年发展报告(2012-2013)》等著作。在、省、市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60多篇,参与编写穗、港、澳青年比较研究报告及《广州青少年调研报告》30多本。
《志愿服务项目评估理论与方法》是为了满足志愿服务领域从事教学、研究、管理和实际应用工作的有关人员学习、参考之需要,由广州志愿者学院几位从事志愿者培训和志愿服务理论研究的骨干教师编写而成。全书共分八章,包括志愿服务项目评估概论、志愿服务项目评估阶段、流程和方法、志愿服务项目立项评估等。
第yi章 志愿服务项目评估概论 /
第yi节 志愿服务与志愿服务项目 /
第二节 志愿服务项目化运作 /
第三节 志愿服务项目评估概述 /
第二章 志愿服务项目评估阶段、流程与方法 /
第yi节 项目周期与志愿服务项目评估 /
第二节 志愿服务项目评估的框架理论和一般程序 /
第三节 志愿服务项目评估方法 /
第三章 志愿服务项目立项评估 /
第yi节 志愿服务项目立项评估概述 /
第二节 志愿服务项目立项评估的关键节点 /
第三节 志愿服务项目立项评估的主要内容 /
案例HD区志愿服务项目立项评估/
附录 志愿服务项目立项评估指标简表 /
第四章 志愿服务项目团队评估 /
第yi节 志愿服务项目团队评估概述 /
第二节 志愿服务项目团队评估的关键节点 /
第三节 志愿服务项目团队评估的主要内容 /
案例1某志愿服务项目团队评估案例/
案例2广东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际博览会志愿者评估/
附录 志愿服务项目团队评估指标简表 /
第五章 志愿服务项目过程评估 /
第yi节 志愿服务项目过程评估概述 /
第二节 志愿服务项目过程评估的主要节点 /
第三节 志愿服务项目过程评估的主要内容 /
案例CY区志愿服务项目过程评估/
附录 志愿服务项目过程评估指标简表 /
第六章 志愿服务项目财务评估 /
第yi节 志愿服务项目财务评估概述 /
第二节 志愿服务项目财务评估的关键节点 /
第三节 志愿服务项目财务评估的主要内容 /
案例CY区志愿服务项目资金使用情况评估/
第四节 志愿服务项目财务评估的常见错误和建议 /
案例 北京志愿服务组织孵化与发展支持平台专项经费评估 /
附录 志愿服务项目财务评估指标简表 /
第七章 志愿服务项目绩效评估 /
第yi节 志愿服务项目绩效评估概述 /
第二节 志愿服务项目绩效评估的关键节点 /
第三节 志愿服务项目绩效评估的主要内容 /
案例12015年A市志愿服务项目支持计划项目绩效评估/
案例22010年广州亚运会志愿服务项目绩效评估/
附录 志愿服务项目绩效评估指标简表 /
第八章 志愿服务项目社会影响评估 /
第yi节 志愿服务项目社会影响评估概述 /
第二节 志愿服务项目社会影响评估的关键节点 /
第三节 志愿服务项目社会影响评估的主要内容 /
第四节 社会投资回报在志愿服务项目中的应用 /
案例 北京奥运会志愿服务项目社会影响评估 /
附录 志愿服务项目社会影响评估指标简表 /
参考文献 /
说实话,这本书在概念的辨析上达到了一个令人惊叹的细致程度。例如,它对“效率”、“效能”与“有效性”这三个经常被混用的术语,进行了极其详尽的区分和量化指标的对应说明,确保读者在后续的实操中不会因为概念的模糊而导致评估方向的偏差。我过去常常在撰写年度报告时,对如何量化“社区赋权”这一模糊概念感到头疼,而这本书提供了一整套从过程指标到结果指标的转换路径,甚至引用了跨学科的量表工具作为参考。这本书的排版也值得称赞,大量的图表和流程图被巧妙地嵌入文本中,有效地打破了长篇文字阅读的疲劳感,使得复杂的评估模型能够被视觉化地理解。总而言之,这是一部将理论的深刻性、方法的实用性和人文的关怀完美结合的力作,它不仅是图书馆中的一本参考书,更应该是一线评估人员的案头必备手册。
评分这本书的内容深度和广度,着实让我这个长期在非营利组织一线摸爬滚打的人感到震撼。我原以为这会是一本枯燥的“如何填写表格”的指南,但事实是,它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富有批判性的思维框架。书中对“价值悖论”的讨论尤其发人深省,即志愿服务成果往往难以被传统经济学指标所完全捕捉,这迫使我们必须开发出更具包容性的衡量标准。我特别欣赏作者对“学习型评估”的推崇,这强调了评估不应是终结性的审判,而应是促进组织持续改进的内生机制。书中引用的那些跨国案例,比如对特定文化背景下公民参与模式的对比分析,极大地拓宽了我的国际视野。每一次阅读,我都能从中提炼出可以立刻应用到我们日常项目反馈会议中的洞见,比如如何设计一个既能满足资助方要求,又不对一线志愿者造成额外负担的报告体系。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更像是一本“思想的催化剂”,让你不断地去质疑既有的评估惯例。
评分这本书的行文风格极其细腻,仿佛作者在用一种极为审慎且富有耐心的语气与读者对话。它没有急于抛出结论,而是花了大量的篇幅去解构评估中的各种“假设”——我们假设了什么目标是重要的?我们假设了什么样的干预措施会产生预期的结果?这种层层剥茧式的分析,让我开始重新审视我们过去那些“理所当然”的评估框架。特别是关于“成果链(Theory of Change)”的构建部分,书中提供了一个非常精妙的迭代模型,它强调了社区反馈在修正逻辑链条中的核心地位,而不是简单地将其视为评估的输入。这种强调动态反馈和适应性的写作手法,非常符合当前快速变化的服务环境。我发现,这本书不仅仅是在教我“如何评估”,更重要的是在教我“如何更清晰地思考我们到底想达成什么目的”,这才是所有评估工作的起点和灵魂所在。
评分如果用一句话来形容这本书给我的感受,那就是“结构化和实战性的完美结合”。市面上很多评估书籍要么过于学术化,堆砌复杂的统计模型,让实务人员望而却步;要么过于经验主义,缺乏必要的理论根基。而这本书巧妙地找到了一个平衡点。它在介绍敏感性分析、回归模型这类略显硬核的内容时,总能及时配上一个接地气的志愿服务场景案例进行演示,使得抽象的数学概念瞬间变得形象具体。我尤其欣赏它对“伦理困境”的专题讨论,比如在评估弱势群体受益者的过程中,如何平衡研究的彻底性与保护隐私的责任。这种对职业道德的重视,使得整本书的基调充满了人文关怀,而不是冷冰冰的数据采集机器的说明书。对于新手而言,它提供了坚实的入门基础;对于资深人士来说,它提供了深入挖掘和优化现有流程的参照系。我甚至已经把书中推荐的几本参考书目加入到了我的待读清单中,可见其知识辐射的广度。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是令人眼前一亮,封面那种沉稳的蓝色调,搭配着烫金的标题字体,立刻给人一种专业、严谨的学术气息。初次翻阅时,我立刻被它清晰的逻辑结构所吸引。作者在开篇就对“评估”这个概念进行了深入的哲学探讨,将它置于社会学和公共管理学的宏大背景下进行审视,这远超出了我对一本“方法论”书籍的初始预期。尤其是书中对于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在志愿服务评估中的融合与张力分析,写得非常精辟。举例来说,它不仅仅罗列了问卷设计和焦点小组的技巧,更深入地探讨了如何在高情境化的社区环境中,确保数据的生态效度。阅读过程中,我感觉自己像是在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的带领下,系统地梳理了评估工作的全流程,从初期的项目逻辑模型构建,到中期的过程监控,再到后期的影响评估,每一步骤都有详实的理论支撑和可操作的工具箱。对于我们这些在实际操作中经常感到评估边界模糊的从业者来说,这本书提供了一张清晰的路线图,让我对如何科学、公正地衡量志愿服务产生的社会价值有了全新的认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