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的全球史/历史文化经典译丛

棉的全球史/历史文化经典译丛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刘媺... 编
图书标签:
  • 棉花
  • 全球史
  • 纺织
  • 历史
  • 文化
  • 经济史
  • 贸易
  • 农业
  • 手工业
  • 社会史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博库网旗舰店
出版社: 上海人民
ISBN:9787208149557
商品编码:28106597337
开本:16
出版时间:2018-01-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 商品名称:棉的**史/历史文化经典译丛
  • 作者:(意)乔吉奥·列略|译者:刘媺
  • 定价:88
  • 出版社:上海人民
  • ISBN号:9787208149557

其他参考信息(以实物为准)

  • 出版时间:2018-01-01
  • 印刷时间:2018-01-01
  • 版次:1
  • 印次:1
  • 开本:16开
  • 包装:平装
  • 页数:356
  • 字数:294千字

编辑推荐语

乔吉奥·列略著的这本《棉的**史》**论述了棉织品在改变千年间世界经济中的作用,展现了亚洲的技术、非洲的劳工、美洲的原材料和消费市场如何造就了欧洲的文化发展和经济增长之路。有丰富的插图。本书对两个阶段的**化进行了精彩的研究,**个阶段的中心和原因是12至17世纪的印度棉纺织品,而第二个阶段的中心和原因是始于18世纪的欧洲,尤其是英国的工业革命。**之书。

内容提要

**化常常被视为一种当代的现象,但事实** 不是那么回事。早在工业革命之前,亚洲就曾制造出 大量色彩丰富的棉纺织品,行销日本,远至欧洲。作 者详述了棉花的影响,包括它在上个千年伊始在印度 和中国的兴盛中所起的作用,以及在**纺织业兴起 早期所扮演的角色。乔吉奥·列略著的这本《棉的全 球史》以引人入胜、见解深刻的故事,讲述了棉纺织 技术如何首先从印度传到中国,在那之后再传到欧洲 。这一叙述阐释了中印两个古代大国对欧洲*终实现 工业化的重要意义。
    

作者简介

乔吉奥列略是英国华威大学的**史教授,同时也是华威大学**历史与文化中心的成员,著有 《过去的脚步》(A Foot in the Past,2006年),并参与编辑了数本著作,包括《纺织的世界》(The Spinning World,2009年)、《印度如何衣被天下》(How India Clothes the World,2009年)和《**设计史》(Global Design history,2011年),曾于2010年获得***利华休姆奖。

目录

中文版序言
序言
引言:棉的**史
**部分 **次棉纺织革命:一种离心体系(约1OOO-1500年)
第一章 销往世界:印度和旧棉纺织体系
第二章 “野树上长出的羊毛”:棉走向**
第三章 世界*佳:印度的棉纺织业及其优势
第二部分 学习和联系:棉的**化(约1500-1750年)
第四章 印度学徒生涯:欧洲人的印度棉布贸易
第五章 新的消费习惯:棉布如何进入欧洲人的家庭和衣柜
第六章 从亚洲到美洲:棉纺织品在大西洋地区
第七章 学习和替代:欧洲的印花棉纺织品
第三部分 第二次棉纺织革命:一种向心体系(约1750-2000年)
第八章 新世界的棉花、奴隶和种植园
第九章 与印度竞争:棉与欧洲工业化
第十章 “披着羊皮的狼”:棉的潜力
第十一章 **成果:西方和新棉纺织体系
结论:从一种体系到另一种体系,从分流到合流
参考书目


好的,这是一本关于植物历史的著作的详细简介,专注于其对人类文明的深远影响,内容不涉及《棉的全球史/历史文化经典译丛》: 《香料的帝国:从亚历山大到香料之路的千年变迁》 一部关于欲望、贸易与权力交织的全球史诗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有些物质的价值远超其本身重量,它们是驱动战争、催生文明、重塑地理格局的无形力量。本书深入挖掘了“香料”——这一涵盖胡椒、肉桂、丁香、肉豆蔻等珍稀植物的历史,揭示了它们如何成为连接古代世界与现代世界的关键纽带。这不是一本简单的植物学著作,而是一部关于人类贪婪、创新、探险与征服的宏大叙事。 第一部:失落的伊甸园与早期贸易的黎明 故事始于对味道与保存的原始渴望。在文明的初期,盐是必需品,而香料则是权力的象征。本书首先将读者带回古代美索不达米亚、埃及和印度河流域的腹地,探讨香料如何在宗教仪式、皇家宴会和医学实践中占据核心地位。 香料的起源地:迷雾中的东方 我们追溯胡椒的真正家乡——印度马拉巴尔海岸,以及肉桂和苏合香的发源地——遥远的阿拉伯和索马里海岸。早期贸易的路线是模糊而神秘的,信息被垄断,这些珍贵物资的运输依赖于口口相传的知识、复杂的部落网络和坚韧不拔的商贾。作者详细描绘了“香料之路”的早期形态,它并非单一的陆地通道,而是交织着海运和内陆接力的复杂系统。 亚历山大的遗产与地中海的苏醒 亚历山大大帝的东征无意中打开了西方对东方香料的想象。他不仅将希腊文化播撒至东方,也首次将大量东方珍稀物种带回地中海世界。随后,托勒密埃及的崛起,特别是亚历山大港的建立,标志着香料贸易开始系统化。本书详述了希腊和罗马精英阶层如何对香料趋之若鹜,从烹饪调味到制作昂贵的香膏,香料成为罗马帝国奢靡生活的终极体现。高昂的价格使得香料贸易的利润成为帝国国库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也引发了早期的经济焦虑——为什么罗马的金币会持续流向东方? 第二部:帝国的灰烬与中世纪的垄断 西罗马帝国的衰落并未阻断香料的需求,反而将贸易的主导权推向了新的角色。中世纪早期,阿拉伯商人凭借对沙漠和海洋的深刻理解,构建了一个高效且利润丰厚的商业帝国。 伊斯兰黄金时代的香料心脏 随着伊斯兰教的兴起,贸易网络得到了极大的巩固和扩展。本书细致分析了巴格达、开罗和亚历山大等伊斯兰商业枢纽的作用。阿拉伯人不仅是运输者,他们通过完善的航海技术(如季风航行图)和金融工具,将香料的价格推向了历史的巅峰。在欧洲,香料的价值等同于黄金,甚至更高。它们被用作抵押品、嫁妆,甚至在瘟疫时期被视为驱散“瘴气”的灵丹妙药。 威尼斯与热那亚的崛起:地中海的十字路口 当欧洲进入封建时代,对东方物资的渴望催生了意大利城邦的商业革命。威尼斯和热那亚通过与拜占庭帝国以及埃及马穆鲁克王朝建立的紧密关系,成功地将原本由阿拉伯人控制的香料输入欧洲的环节垄断化。威尼斯商人成为了中世纪欧洲最富有、最精明的群体,他们对价格的控制和对航线的维护,使得欧洲其他地区只能眼睁睁看着利润从手中溜走。这期间,香料不仅是消费品,更是地缘政治角力的筹码。 第三部:地理大发现的驱动力——寻找直达的航线 中世纪晚期,奥斯曼帝国的崛起和地中海贸易壁垒的加固,使得欧洲国家深切感受到对东方香料的依赖所带来的经济和战略风险。本书的核心部分聚焦于地理大发现时代,香料如何成为驱动人类驶向未知海洋的最强大动力。 葡萄牙的突破:绕过中间商的野心 瓦斯科·达·伽马绕过好望角的壮举,是人类航海史上的一座丰碑,其背后最直接的动机就是香料。葡萄牙人通过武力征服了印度洋的关键港口,如卡利卡特和马六甲,试图建立一个从种植园到欧洲的全程垄断链条。作者生动再现了葡萄牙人如何在陌生的海域面对土著、阿拉伯舰队和自然力量的抗争,以及他们如何用暴力取代了千年的和平贸易网络。 西班牙的悖论:香料与新大陆的意外交汇 与葡萄牙的东方战略不同,哥伦布的航行是基于一个错误的假设——地球比实际要小。然而,尽管哥伦布寻找的是通往亚洲的“西向通道”,他的船队却意外地发现了美洲,开启了“哥伦布大交换”。尽管美洲并非胡椒或丁香的原产地,但本书探讨了香料驱动下的全球贸易体系,如何意外地将美洲的白银、烟草和玉米纳入到以香料为核心的价值交换网络中。 第四部:全球化与香料的“平民化” 随着荷兰和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崛起,香料的垄断格局被彻底打破。竞争的加剧和航运效率的提升,极大地降低了香料的成本,使其从皇室珍宝转变为普通家庭的厨房必需品。 荷兰东印度公司的铁腕统治 本书详细分析了荷兰人如何通过精心的计划和残酷的手段,在17世纪主导了香料贸易。通过对香料群岛(摩鹿加群岛)的血腥控制,特别是对肉豆蔻和丁香产区的严密隔离,荷兰东印度公司(VOC)实现了空前的利润。这种对单一作物生产地的绝对控制,是早期跨国公司运作的残酷范本。 英国的传播与本土化 英国人通过战略性的渗透和对新种植地的开发,最终打破了荷兰人的垄断。他们将丁香和肉豆蔻的幼苗秘密运出原产地,在殖民地如格林纳达和坦桑尼亚进行大规模种植,从而永久性地改变了全球香料的地理分布。 结语:气味消散,遗产永存 到了18、19世纪,随着化学合成调味品的出现和全球物流的成熟,香料不再是驱动地理大发现和帝国战争的终极诱因。然而,本书论证道,香料留下的遗产是不可磨灭的:它们绘制了全球贸易的初始地图,塑造了海权国家的兴衰,并永久性地定义了我们今天的全球经济结构。从祭坛上的熏香到餐桌上的调味品,香料的故事,就是人类文明与世界连接的宏伟史诗。 本书特色: 跨学科视角: 融合了经济史、地缘政治学、植物学和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成果。 详尽的航海图志: 包含对关键航线、海战以及早期航海技术的专业解读。 人物群像: 栩栩如生地刻画了从古代商人到殖民地总督等一系列影响香料贸易的关键人物。

用户评价

评分

《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是一本极其全面的世界史著作。作者斯塔夫里阿诺斯以其严谨的学术态度和宏大的视野,为我们构建了一幅波澜壮阔的人类历史画卷。这本书的特点在于,它不是将历史割裂成一个个独立的国家或地区来看待,而是着力于揭示不同文明之间的联系和互动,以及全球性事件对人类社会产生的深远影响。从原始社会的萌芽,到农业革命的展开,再到工业革命的浪潮,直至当今的全球化时代,作者都进行了深入浅出的阐述。书中对各个时期重大转折点的分析,如地理大发现、启蒙运动、两次世界大战等,都极具洞察力。读这本书,你会获得一个清晰的世界历史脉络,理解不同文明发展阶段的共性与差异,以及人类社会是如何一步步走向今天的。它的可读性很强,即使对历史不太熟悉的人,也能在其中找到乐趣和启发,是一本值得反复阅读的入门级世界史巨著。

评分

《枪炮、病菌与钢铁:人类社会的命运》这本书,简直是一场思想的盛宴!作者贾雷德·戴蒙德以其跨学科的广度和深刻的洞察力,重新解读了人类历史的宏大进程,颠覆了许多我们习以为常的解释。他没有将人类社会的发展差异归结于人种智力或文化优劣,而是将目光投向了地理环境、动植物的驯化以及病菌等非人为主观因素。这种视角极其新颖且极具说服力。例如,他解释了为何欧亚大陆的文明能比其他大陆更早发展出农业和畜牧业,进而拥有更优越的技术和更强大的传播力,甚至能将病菌带到新大陆,极大地影响了殖民的历史进程。阅读过程中,我常常会发出“原来如此”的惊叹。这本书不仅仅是历史学的著作,它融合了地理学、生物学、人类学等多学科的知识,构建了一个宏大的解释框架,让我们能更科学、更理性地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它提供了一种看待世界和历史的全新视角,对于任何对人类文明的起源和发展感兴趣的人来说,都是一本必读之作。

评分

《丝绸之路:一部文明互动的历史》这部书,让我对“交流”这个词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它不仅仅是物质商品的交换,更是一条承载着文化、宗教、思想、技术甚至疾病的生命线。作者以丝绸之路为载体,细致描绘了东西方文明如何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相互碰撞、融合,又彼此塑造。从中国的丝绸、瓷器,到西域的胡商,再到罗马帝国的金银,每一个细节都充满了故事性。书中对沿途各个民族、宗教、帝国的兴衰变迁都有精彩的描绘,让你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多元。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宗教传播和思想交流的论述,比如佛教如何从中亚传入中国,伊斯兰文化如何影响了西域的艺术和建筑,这些都极大地拓展了我的视野。阅读这本书,仿佛穿越了千年的时空,亲身经历了那段波澜壮阔的文明交融史。它让我意识到,人类文明的进步,从来不是孤立的,而是建立在不断的交流与互鉴之上。

评分

《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是一部令人震撼的作品。尤瓦尔·赫拉利用一种极其宏大且颠覆性的视角,带领读者回顾了人类从一个不起眼的猿类,如何一步步走到食物链顶端,甚至试图扮演“上帝”角色的历程。这本书最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它不是简单地讲述历史事件的发生,而是深入探讨了人类能够取得如此非凡成就的根本原因。赫拉利提出了“认知革命”、“农业革命”和“科学革命”等几个关键节点,并着重分析了人类独特的想象能力和虚构故事(如宗教、国家、金钱)在塑造人类社会、驱动合作中所起到的巨大作用。他毫不避讳地指出,人类的许多进步是以牺牲其他物种为代价的,并且对人类自身的发展轨迹也充满了警惕和反思。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流畅且富有启发性,即使是复杂的概念,也能被他解释得通俗易懂。读完这本书,你会对“人类”这个物种本身产生全新的认识,思考我们是如何走到今天,以及未来我们将何去何从。

评分

《大国崛起》这部作品,以其宏大的叙事和深刻的洞察力,带领读者穿越历史的洪流,探寻那些曾经或正在主宰世界舞台的伟大文明。作者并非简单罗列历史事件,而是着力于解析国家崛起的内在逻辑与外部驱动力。从古老的罗马帝国到近代欧洲的民族国家,再到20世纪的新兴大国,每一个篇章都如同精美的画卷,徐徐展开。书中对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多个维度进行了细致的剖析,尤其对制度创新、科技进步、思想解放等关键要素的论述,更是引人深思。读完这部书,你会对“强大”这个概念有了更立体、更全面的认识,不再是简单的武力或财富堆砌,而是体系性的、可持续的演进。它会让你反思,在当今世界格局的剧变中,哪些经验值得借鉴,哪些教训需要汲取。这本书的阅读体验非常棒,它不仅提供了丰富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它激发了我们对历史和现实的思考,让我们能够以更宏观的视角去理解我们所处的时代。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