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y 章 导论
第2章 燃烧与热化学
第3章 传质引论
第4章 化学动力学
第5章 一些重要的化学机理
第6章 反应系统化学与热力学分析的耦合
第7章 反应流的简化守恒方程
第8章 层流预混火焰
第9章 层流扩散火焰
dy 0章 液滴的蒸发和燃烧
dy 1章 湍流概论
dy 2章 湍流预混火焰
dy 3章 湍流非预混火焰
dy 4章 固体的燃烧
dy 5章 污染物排放
dy 6章 爆震燃烧
dy 7章 燃料
附录A C-H-O-N气体系统中的重要热力学性质表
附录B 燃料特性
附录C 空气、氮气、氧气的相关性质
附录D 二元扩散系数及估计方法
附录E 求解非线性方程的广义牛顿迭代法
附录F 碳氢化合物-空气燃烧平衡产物的计算程序
索引
书名:燃烧学导论:概念与应用(第3版)
作者:[美] Stephen R.Turns 著,姚强,李水清,王宇 译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05
版次:3
印刷时间:2015-05
印次:1
页数:635
开本:16开
装帧:平装
ISBN:9787302371908
定价:79.00
特纳斯编著的《燃烧学导论:概念与应用(第3版)》首先是采用相对简单和易于理解的分析来介绍燃烧的基本概念; 然后引入各种实际应用,并与各种理论概念相联系,以激发学习兴趣。本书既可以用于机械工程和相关领域的本科教学及作为研究生的初级教程,又可供工程师们自学。本版的主要修改内容集中在增加和更新了有关能源利用的特定主题、环境保护及气候变化、燃料。 的变化是增加了针对燃料的新章节。
说实话,拿到这本教材时,我最欣赏的是它对“应用”二字的重视程度。很多理论书读起来像是在空中楼阁里做学问,但这本书的视角始终是紧扣工程实际的。它不仅仅告诉你燃烧的“是什么”,更着重解释“为什么”和“怎么做”。比如,在讨论到燃烧室设计时,书中详细分析了不同几何形状对火焰稳定性和污染物排放的影响,这对于未来想从事能源设备研发的同学来说,是极其宝贵的实战经验。书中给出的案例分析往往取材于真实的工业场景,这使得我们能够清晰地看到理论是如何在实际中发挥作用的。我特别喜欢它在章节末尾设置的“工程思考”环节,这些问题往往需要综合运用前面学到的知识去解决一个小型设计挑战,极大地锻炼了我们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本书真正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的无缝对接,让人觉得学到的知识是“活的”,而不是一堆冷冰冰的符号。
评分这本教材简直是为那些想在燃烧科学领域打下坚实基础的初学者量身定做的。我记得我第一次接触这个领域时,感觉概念满天飞,什么火焰传播、化学反应动力学,听起来都像外星语。但这本书的叙述方式非常平易近人,它不是上来就抛出一大堆复杂的公式和理论,而是循序渐进地引导你理解核心概念。它用了大量的类比和实例,把那些抽象的物理化学过程描绘得栩栩如生。比如,讲解如何通过调整燃料与氧化剂的比例来控制燃烧效率时,作者会结合日常生活中我们烧煤气灶的经验来解释,让人瞬间就能抓住重点。而且,这本书的结构安排得极佳,每一章之间的逻辑衔接非常顺畅,就像一条精心铺设的轨道,把你平稳地从基础知识带到更深入的探讨。对于自学者来说,这种清晰的脉络简直是福音,让人在面对庞杂知识点时,心中有数,不至于迷失方向。
评分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达到了一个令人赞叹的平衡点。对于入门者来说,它提供了足够多的基础知识来建立信心,但对于已经有一定基础想要深入研究的人来说,它又毫不吝啬地展现了燃烧科学的前沿脉络。我发现它在处理一些关键的过渡区域时处理得非常巧妙,例如,它不会将化学动力学和流体力学割裂开来,而是清晰地阐述了两者耦合的复杂性。当我读到关于湍流燃烧建模的部分时,我能感受到作者在努力地在理论的严谨性和可操作性之间寻求最佳的平衡点。这本书没有回避理论上的难题,而是以一种引导性的方式邀请读者一同去探索,而不是简单地给出结论。它提供的参考书目也非常权威,为我后续拓宽阅读范围指明了方向,让我的学习路径不再是孤立的一条线,而是形成了一个立体的知识网络。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严谨而又不失温度,这在我阅读技术教材时是很重要的感受。作者在阐述复杂的物理现象时,用词精准,逻辑链条清晰无比,没有含糊不清的表述,这为我们后续的专业交流和论文撰写打下了坚实的语言基础。同时,阅读体验上并没有因为其严谨性而变得枯燥乏味。它似乎有一种潜藏的“热情”在字里行间流淌,让你感受到作者对这个领域的深刻热爱和探索精神。这种教学的“温度”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至关重要,它让你感觉不是在被动接受知识,而是在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的陪伴下,共同探索燃烧世界的美妙与挑战。这本书不仅是一本教材,更像是一份精心准备的“学术邀请函”,邀请每一个读者以科学的视角去审视和理解我们身边无处不在的火焰现象。
评分我对这套教材的排版和图示设计印象深刻,这绝对是能提升学习体验的关键因素。燃烧过程本身就涉及到复杂的三维流动和化学反应,仅靠文字描述是很难让人完全理解的。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大量的流程图、结构示意图,以及清晰的参数变化曲线,帮助我们将大脑中的抽象模型具象化。尤其是那些关于火焰结构的剖析图,色彩运用得当,关键区域的标识清晰明确,让人一眼就能看出不同温度和浓度梯度下的物质转化情况。此外,纸张的质量和装订也让人感到物有所值,作为一本需要反复翻阅的参考书,它经得起考验。在阅读那些涉及复杂方程的章节时,作者对于符号的定义和推导步骤的展示都极为细致,很少出现因排版混乱而导致的理解障碍,这对于需要高度专注力的学习者来说,简直是莫大的帮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