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高深莫测的内家功夫到底为何物?如何理解八卦、形意、太极“三家合一理也”?孙禄堂深谙此三种拳术,为近代内家武术集大成者,在他的五本武学著述中,定能找到答案。
全书包括孙禄堂所著《形意拳学》《八卦拳学》《太极拳学》《八卦剑学》《拳意述真》五册,融民国版原貌与现代简体版于一炉,孙禄堂嫡孙女孙婉容点校,注以拳拳之诚,并收录孙氏拳家罕见照片与书法作品,可供读者研读收藏。更有孙禄堂珍贵拳照,引您一睹近代绝顶功夫之真容。
《形意拳学》
唯形意体本太极,扩而发之,不穷于用,且年过可学,一介儒生下至妇人女子,力无不可为者,而缓衣博带无择技,之至者进乎道而通乎神。——赵衡
蒲阳孙先生禄堂曩著《形意拳学》一书,余受而读之,深服先生用力之勤,而于力气一道,纯任自然,合乎中庸之极,则殆内家之上乘也。——吴心谷
《八卦拳学》
八卦拳学之意义,则在化后天之力,运先天之气,体柔用刚,变化无穷,与《易经》消息盈虚之理、变化顺逆之方息息相通,技也而进于道矣。——吴心谷
余恐久而失其传也,爰不辞固陋,每式绘之以图,并于各式后附以浅说,非敢自矜一得,亦聊以广先生之传已耳。——孙禄堂
《太极拳学》
故其术专气致柔,盖合于道家,非数十年功力不能用之精纯而皆宜。——陈微明
孙禄堂师以所编《太极拳学》见示,余反复参观,见其中颇有与老氏之旨相合者。形上谓之道,吾无间然矣。——吴心谷
《八卦剑学》
余获亲炙禄堂夫子,始得见所谓八卦剑者,窃以为叹观止矣。盖此剑脱胎于八卦拳术,左旋为阳,右旋为阴,于开合变化之中,见参互错综之妙。静则太极,动则爻变,究其神之所至,即在不动时已含有静极而动之妙用,非所谓阴阳合撰者耶?——吴心谷
《拳意述真》
先生融会三家,而能得其精微,笔之于书,表章先辈,开示后学,明内家道艺无二之旨、动静交脩之法,其理深矣,其说俱备于书,阅者自知之。——陈微明
凡拳中之奥义,阐发无遗,平日所闻之诸先生辈者一一笔之于书,使好拳术者,由此而进于道焉,俾武术之真义不致湮没,此先生之苦心也。——吴心谷
作为一位长期习武者,我必须承认,阅读《孙禄堂武学集注》是一个不断“修正”自己原有认知、不断自我迭代的过程。我之前对某些流派的理解可能有些偏颇或片面,但通过这套书的系统梳理,我才得以建立一个更宏大、更统一的武学观。它对“螺旋劲”、“缠丝劲”的解释,不再是模糊的形容词,而是结合了人体结构力学和运动学的具体描述,非常科学严谨。更让我感动的是,书中对于武德的强调,始终贯穿始终,提醒着习武者,技艺的精进必须与心性的修养同步进行。读完一部分后,合上书本,总会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仿佛与那位武学大家进行了一场跨越时空的深刻对话,它提供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一种面对武学的态度和精神指引。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和排版设计,也让我非常欣赏。它那种沉稳大气的风格,很符合内家武学的气韵。我特别喜欢它对历史背景的梳理,尤其是在介绍孙禄堂先生的生平和武学经历时,资料搜集得非常翔实可靠,这为理解他武学的形成提供了坚实的土壤。很多武术书籍往往忽略了“人”与“时代”的关联,但《集注》却很注重这一点,让人明白,这些精深的技艺并非空中楼阁,而是经过特定历史环境的锤炼。每当读到他对桩功和内功心法的讲解,那种对精、气、神的内在要求,让我深刻体会到武学修行是一条漫长而寂寞的道路。这种对修行哲学的深度挖掘,使得这本书的层次陡然升高,不再仅仅是一本技术手册,更是一部修身养性的指南。
评分这套《孙禄堂武学集注》确实是武术爱好者案头的必备珍品,我刚入手,就被那厚厚的几册内容给镇住了。首先,我得说,它绝不是那种泛泛而谈的武术理论书籍,而是扎扎实实的内家拳精髓汇编。比如,关于太极拳的“用意不用力”的阐释,这本书里给出了远超一般教科书的深度解析。它不仅仅停留在口诀层面,而是结合了大量的图文对照和实际应用的场景来阐述,读起来让人茅塞顿开。尤其是对“捋、挤、按、采”这些核心技法的层次剖析,简直细致到了骨子里。我以前总觉得某些动作做不到位,看了这本书后才明白,原来是气息配合的火候还不到家。那种行文的严谨程度,透露出作者对孙师一脉武学的敬畏和深刻理解,绝不是随便拼凑出来的资料集。对于想真正深入理解内家拳修炼路径的朋友来说,这本书的价值,远超其标价。
评分我个人偏爱其中关于“实战应用”的章节,这部分内容处理得尤为精彩。很多理论在脱离了攻防场景后,就变得空洞无力,但这套书的作者显然花了大功夫去还原那些具体的对打情境。他们不是简单地描述招式,而是深入剖析了在瞬息万变的交手中,如何利用阴阳开合、虚实转换来掌控全局。特别是对于“以静制动”和“后发先至”的理解,书中给出的解析比我之前听过的任何口诀都要来得具体和可操作性强。我尝试着按照书中的思路去模拟推演,明显感觉到思维的敏捷度和身体反应的协调性都有了质的提升。这套书的价值就在于,它让你在“知其然”的基础上,真正“知其所以然”,真正做到了将理论转化为可执行的武术智慧。
评分说实话,拿到这套书的时候,我原本是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毕竟市面上关于形意拳和八卦掌的资料多如牛毛,真正能称得上“集注”的凤毛麟角。但翻开这第五册后,我立刻意识到自己捡到宝了。它的编排逻辑非常巧妙,并非简单地按拳种罗列,而是将不同拳种之间互相印证、融会贯通的思想线索贯穿始终。例如,形意拳的“五行拳”与八卦掌的“掌法演变”之间的内在联系,这本书揭示得非常到位,让你看到孙禄堂先生是多么高瞻远瞩地将不同武术体系熔铸一体。阅读过程中,我时常需要停下来,对照着自己平时的练习来回体会,那种对身体内部力的调动和对空间感的把握,书中描述得丝丝入扣,读起来感觉像是在听一位功力深厚的前辈在耳边细语指点,那种信息密度和专业度,让人忍不住一页接一页地往下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