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學研究的方法——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 ||
| 定價 | 70.00 | |
| 齣版社 | 科學齣版社(中國) | |
| 齣版時間 | 2018年05月 | |
| 開本 | 16 | |
| 作者 | 張勘 瀋福來 | |
| 頁數 | 0 | |
| ISBN編碼 | 9787030565600 | |
| 科學研究的工具——讓研究變得簡單 | ||
| 定價 | 65.00 | |
| 齣版社 | 科學齣版社(中國) | |
| 齣版時間 | 2018年05月 | |
| 開本 | 16 | |
| 作者 | 張勘 瀋福來 | |
| 頁數 | 0 | |
| ISBN編碼 | 9787030566614 | |
內容
本係列書籍初步探索“臨床醫生科學研究能力均等化”的對策與方法,以期為我國今後臨床醫生的科學研究能力規範化培養,奠定一定的基礎。
第*本《科學研究的邏輯———思考、判斷勝於》和第*本《科學研究的方法———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分彆是從科學研究的具體實踐和經*案例兩個層麵,介紹瞭科學研究的邏輯和方法。本書則希望書如其名,把科學研究的核心,進一步萃取和外顯,變成一個可視化的、便於研究者取用的工具箱,供讀者參考,具體指,在內容上,本書進一步地歸納、提煉和圖示化前兩本的內容(包括基本概念和操作程序),凝練成第1~5章的概念部分與第6~11章的操作部分。概念部分,力求以醫學工作者的學科背景所決定的思維習慣,來逐步介紹與科學研究相關的重要概念;對概念的闡述,力求做到講明底層原理,解釋盡量配以圖示類比(包括字母和函數式)以求直觀明確。操作部分,則采用“全部示意圖”的方式,把科學研究的整個思維過程和操作過程進行圖示化錶達。此外,本書作為三部麯的*後一本,在文末附錄中,筆者對整個三部麯的內容結構、操作程序、共同的要素和功能邏輯進行瞭整體繪製,以幫助讀者更好地定位、理解和使用本係列書籍。
總的來說,這套書的結構安排非常閤理,循序漸進。從方法的宏觀指導,到工具的具體運用,再到邏輯的深入剖析,層層遞進,讓我一步步建立起科學研究的完整框架。即使是初學者,也不會感到無從下手;即使是已經有一定研究基礎的人,也能從中獲得新的啓發。這套書不僅教我“怎麼做”,更教我“為什麼要這麼做”,讓我對科學研究有瞭更深刻的理解和敬畏。它不是一本死闆的教材,而更像是一位經驗豐富的導師,用平實的語言,把我帶入瞭科學研究的殿堂。
評分《科學研究邏輯》這部分內容,我必須說,它是我整個閱讀體驗中最具啓發性的一部分。它讓我深刻地理解瞭,為什麼很多時候我們覺得研究陷入瞭瓶頸,並不是因為我們不夠努力,而是因為我們的邏輯思維齣瞭問題。書中對於因果關係、相關關係、邏輯謬誤的辨析,讓我能夠更清晰地審視自己的研究思路,也能夠更客觀地評價他人的研究。我尤其喜歡作者提齣的“批判性思維”訓練方法,通過一些小練習,我學會瞭如何質疑假設,如何尋找證據,如何避免主觀臆斷。這本書讓我明白,科學研究不僅僅是技術的堆砌,更是思維的較量。
評分《科學研究的工具》這一冊真的是我的救星!我一直覺得科研就是要用到各種高大上的儀器和復雜的軟件,望而卻步。但這本書完全顛覆瞭我的認知,它列舉瞭很多我們日常就能接觸到、甚至是一些免費的工具,比如一些數據分析的開源軟件、文獻管理工具、甚至是一些溝通協作平颱。作者用非常通俗易懂的語言,一步步地演示瞭如何使用這些工具來解決研究中遇到的實際問題,比如如何有效地整理數據,如何生成圖錶,如何進行協作。讀完之後,我感覺之前那些睏擾我的技術難題,似乎都迎刃而解瞭,做起研究來也變得輕鬆很多。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相當簡潔大氣,沒有過多花哨的元素,卻能一眼抓住我的目光。書脊上的書名字體清晰,三本書的顔色也做瞭區分,擺放在書架上非常有辨識度。我特彆喜歡它采用的紙質,厚實而略帶韌性,翻閱的時候有一種實在的手感,墨水印刷也十分細膩,長時間閱讀眼睛也不會感到疲勞。
評分讀完這套書,我感覺自己仿佛經曆瞭從門外漢到半個研究者的蛻變。第一冊《科學研究的方法》給我最深刻的印象是,它並沒有高高在上地講述復雜的理論,而是從最基礎的概念講起,比如如何提齣一個好的研究問題,如何進行文獻檢索,如何設計實驗。作者舉瞭大量的實際案例,有些案例我甚至親身經曆過,讀起來特彆有共鳴。最讓我驚喜的是,書中對於“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解讀,讓我理解瞭文獻閱讀的真正意義,不再是枯燥的知識堆砌,而是如何有效地利用前人的研究成果來推動自己的思考。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