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合同之税:合同涉税法律疑难问题解析石淼著
定价:58元
作者:石淼著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4-1 0:00:00
ISBN:9787511861054
字数:363000
页码:297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
编辑推荐
石淼所著的《合同之税(合同涉税法律疑难问题解析)》顺循合同法的结构框架与脉络,运用税法的基本原理并结合税法的具体实践,对合同法进行税务视角的解读,对税收法律法规中的制度进行合同法角度的反思。本书融入大量税企争议案例,并对大量税收管理规范性文件进行了诠释学角度的分析和批判,具有很强的实践操作价值,为纳税主体在合同中合法节税提供参考,也对税务机关的征税工作和税收管理文件的制定、修改提供建设性意见。
目录
目录
编税务视野下的合同总则
章合同与税法间的关系初探
节合同的应税属性
第二节合同法与税法间的联系与冲突
一、合同法与税法间的内在关联
二、合同法与税法间的冲突及协调
三、合同法在不同语境下对税法适用的挑战
第三节税法视野下的合同分类
一、诺成合同与实践合同
二、要式合同与不要式合同
三、有偿合同与无偿合同
四、主合同与从合同
五、有名合同与无名合同
六、单一合同与混合合同
七、束己合同与涉他合同
八、确定合同与射幸合同
第四节合同课税研究的实务意义
一、合同内容决定经济交易的具体税负
二、合同签订不当是诱发税务风险的重要因素
三、合同文本属于税收执法中的重要证据
四、合同设计日益成为纳税人逃税避税的常用手段
五、合同术语理解分歧是引发税企争议的重要原因
第五节税法对合同自由的干预——实质课税原则
一、现代合同自由原则的内涵及其局限
二、实质课税原则的概念及其内涵
三、我国税收实践中的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四、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实践中的认识误区
第二章纳税主体与合同主体
一、分支机构的纳税主体资格
二、借用法律资质的纳税主体
三、拟制化的纳税主体
四、跨国主体纳税资格的认定
五、纳税主体行业属性的变化
六、纳税主体的合法资质审核
七、纳税主体资格消灭
目录
第三章合同订立的税务影响
一、合同订立概述
二、合同订立的形式
三、合同订立的时间
四、合同订立的地点
五、合同的期限
第四章合同效力的税务影响
一、合同效力概述
二、合同无效的法律效果
三、合同无效的税法后果
第五章合同履行的税务影响
一、合同履行期限
二、合同的履行地
三、合同的履行方式
四、第三人代为履行
五、合同履行中的内容变更
六、逾期债权债务的税务处理
第六章合同权利义务终止的税务影响
一、合同解除
二、提存
三、债务抵销
四、债务免除
五、混同
第七章违约责任的税务影响
一、合同法律责任的几种形式
二、现行违约金、赔偿金的税务处理规定
三、定金及类似费用的税务处理
四、其他形式违约责任的税务处理
五、合同免责事由的税收待遇
六、缔约过失责任的税务处理
第二编税法视野下的合同分则
章货物买卖合同中的涉税难题
一、买卖合同的法律特征
二、买卖合同的税务处理
三、还本销售的税务处理
四、特殊动产买卖的税务处理
五、电子产品买卖的涉税问题
六、经销合同的税务处理
第二章房地产买卖合同中的涉税难题
一、房地产买卖合同的法律特征
二、房地产转让行为的具体税务处理
三、房地产买卖交易中的纳税义务时间
四、特殊类型房地产交易模式的税务处理
五、房地产交易中纳税证明的法律地位
第三章股权转让合同中的涉税难题
一、股权转让的法律特征
二、股权转让的具体税务处理
三、股权登记的税务影响
四、股权赠与的涉税处理
五、夫妻析产情形下股权转让的税务处理
六、现行的股权转让反避税政策分析
第四章拍卖合同中的涉税难题
一、拍卖合同的法律特征
二、拍卖合同的具体税务处理
三、现行拍卖业涉税政策的反思
四、法拍卖中的纳税义务认定
第五章赠与合同中的涉税难题
一、赠与合同的法律特征
二、赠与合同的税务处理
三、“买一赠一”与“无偿”辨析
四、免费提供实物使用权的课税争议
第六章借款合同中的涉税难题
一、借款合同的法律特征
二、借款行为的具体类别
三、借款利息的税务处理
第七章租赁合同中的涉税难题
一、租赁合同的法律特征
二、租赁合同的税务处理
第八章融资租赁合同中的涉税难题
一、融资租赁合同的法律特征
二、融资租赁的具体税务处理
三、售后回租的税务处理
四、其他融资租赁模式的税务处理
第九章承揽合同中的涉税难题
一、承揽合同的法律特征
二、承揽合同的种类
三、承揽合同的税务处理
第十章建筑工程合同中的涉税难题
一、建筑工程合同的法律特征
二、建筑工程合同的基本税务处理
三、建筑工程总分合同的税务处理
四、建筑安装工程挂靠合同的税务处理
五、BT(建设—移交)合同的税务处理
六、建筑工程款优先权与税收优先权之间的位阶排序
七、建筑工程验收合格与否的税务影响
第十一章货物运输合同中的涉税难题
一、货物运输合同的法律特征
二、货物运输合同的税收政策适用
三、“营改增”试点政策对运输业课税的影响
第十二章技术转让合同中的涉税难题
一、技术转让合同的法律特征
二、技术转让行为的税务定性
三、技术转让与技术服务的区分原则
四、技术开发所得的税务定性
五、技术转让中“软件费”的税务处理
六、技术转让行为的免税政策适用
七、混合合同中的技术转让——以特许经营合同为例
第十三章委托合同中的涉税难题
一、委托合同的法律特征
二、税法中代理业的具体类别
三、委托代理中的常见纳税争议
四、类似合同的税务处理
第十四章担保合同中的涉税难题
一、担保合同的法律特征
二、担保权设立时的税务处理
三、担保物权实现的税务处理
四、企业取得担保费的税务处理
第十五章劳动合同中的涉税难题
一、劳动合同概述及相关概念辨析
二、劳动(劳务)服务的税务处理现状
第三编合同法与税法的交叉重叠
章税法中的行政合同
一、行政合同的概念特征
二、税法中的具体行政合同
第二章民事合同纠纷中的涉税难题
一、避税条款对合同履行的影响
二、税条款的合法性分析
三、未按规定开具发票的法律责任认定
四、发票在合同中的证据效力辨析
五、合同案件中诉讼费的税前扣除
六、有担保债权与税收优先权之间的清偿顺序
七、税收代位权行使中的争议问题
八、税收债务的抵销
九、税收连带责任的强制履行
内容提要
本书以合同法为主线,依照我国合同法的体例脉络展开讨论,既站在税法角度对合同法法实践以及税务行政合同中的涉税争议问题进行了相关解析,也对中央与地方现行的合同课税政策进行了私法维度的审视与批判性解读。本书紧密围绕我国现行税收实践中的一些热点、难点问题结合具体实务案例进行重点的讲解与剖析,同时就完善我国现行的税收政策提出了建议性意见。
文摘
暂无相关内容
作者介绍
暂无相关内容
我最关注的是它处理实务案例的深度。很多税务处理的难点,往往不在于法律条文本身,而在于不同部门之间解释口径的不一致,或者是在新兴商业模式下,现有法规的滞后性。我希望这本书能拿出一些具体的、鲜活的案例来剖析,而不是仅仅停留在理论推演。比如,对于一些涉及跨境服务贸易的合同,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的处理逻辑常常相互冲突,如果作者能深入剖析几个具有代表性的争议点,并给出基于现有判例或税务机关常见口径的应对策略,那就太有价值了。仅仅是概念性的阐述,对我这种需要立刻解决眼前问题的实务人员来说,价值会大打折扣。因此,这本书能否真正做到“解惑”,关键就在于它对复杂场景的穿透力,以及能否提供可操作的、经得起税务稽查推敲的解决方案。期待它能提供一些独到的、别人没说透的角度。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倒是挺讲究的,封面那种深沉的蓝色调,配上一些抽象的几何图形,给人一种专业而又严谨的感觉,一看就是那种能让人沉下心来看下去的学术性读物。我之前在找一些关于合同履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税务风险点,市面上很多书要么太泛泛而谈,要么就是纯粹的法规条文堆砌,读起来相当费劲。这本书的排版很清晰,字体大小也适中,即使是初次接触这类深度材料,阅读体验也算是比较友好的。从目录结构来看,它似乎试图构建一个从基础概念到复杂实务操作的完整脉络,这点让我比较期待,希望它能在那些让人头疼的“灰色地带”提供一些清晰的指引,而不是仅仅罗列条文,毕竟实际操作中很多时候都是在和模糊的边界打交道。总体来说,在尚未深入阅读细节之前,这本书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它在视觉传达和专业定位上是下了功夫的,符合我对于一本严肃法律参考书的期待。
评分市面上关于合同法的书籍汗牛充栋,但真正能将“合同”与“税法”这两个领域深度融合、产生化学反应的精品却为数不多。通常情况下,合同法侧重于意思表示的合规与效力,而税法则专注于交易的价值衡量与税负归集。这本书如果能巧妙地搭建起二者之间的桥梁,比如,如何通过合同条款的设计来影响税法上的“实质重于形式”的判断,或者在发生违约时,违约金的性质如何影响所得税的确认,那才真正体现了其不可替代的价值。我非常期待它能提供一些关于税收筹划的“前瞻性”思考,而不是仅仅对已发生事件进行“事后”的补救分析。税法环境瞬息万变,一本好的参考书应当是帮助我们预见风险,而非仅仅回顾历史的。如果它能展现出这种前瞻性和体系化的整合能力,那它将是法律人和税务人案头必备的利器。
评分坦白讲,我对法律类书籍的语言风格往往比较挑剔。有些作者的文字过于晦涩,堆砌了太多生僻的法律术语,让人读起来感觉像在啃石头。我更欣赏那种能够用清晰、准确的语言,将复杂的法律逻辑层层剥开,让非专业人士也能大致理解其精髓的表达方式。如果这本书能够做到这一点,即在保持高度专业性的前提下,保持语言的可读性和流畅性,那它绝对能在众多同类出版物中脱颖而出。毕竟,法律风险的识别和应对,首先需要准确的理解,如果连理解的门槛都设置得太高,那么很多潜在的风险可能在阅读过程中就被读者忽略了。希望作者在行文上能保持一种审慎而又富有洞察力的笔调,既不失学者的严谨,又不落入故作高深的窠臼。
评分从结构上看,这本书似乎试图搭建一个宏大的知识体系,这对于系统学习者来说无疑是个福音。我留意到它可能涵盖了从合同签订前的税务筹划,到履行中的税务风险管控,再到合同解除后的税务处理等全流程。这种全景式的视角,避免了只关注某个孤立环节的问题,有助于形成全局观。我特别好奇它如何处理那些技术性很强的税种转换问题,比如资产转让合同中的价款认定,或者股权激励计划中股权成熟与行权阶段的纳税义务差异。这些都需要对税法有非常精微的理解,并且要能够将这些理解无缝对接回合同条款的设计中去。如果这本书能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合同条款范例,并解释为什么特定措辞能更好地规避税务风险,那无疑是极佳的工具书。这种结合了法律严谨性与税务实操性的深度整合,是真正衡量一本专业书籍水平的试金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