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刑事辩护的思路与要点:大律师许兰亭办案全程指引
书号:9787519721428
定价:68.00
作者/编者: 许兰亭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8年06月
编辑推荐
●大师级刑辩律师如何办案?
●重现大律师许兰亭亲办案件全程思路与要点
●没有过多的理论探讨,重在实战与应用,所有办案思路、要点、询问、取证、质证等技能“干货”,都在这些案例中有所体现。
《刑事辩护的思路与要点:大律师许兰亭办案全程指引》收集了17个案例,是许兰亭大律师近几年来亲办案件的梳理和总结,基本重现了全程的办案过程。案件中涉及的罪名包括贪污罪、受贿罪、滥用职权罪、玩忽职守罪、诈骗罪、合同诈骗罪、职务侵占罪、挪用资金罪、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故意杀人(伤害)罪、寻衅滋事罪、非法拘禁罪、强迫交易罪、敲诈勒索罪等。本书没有过多的理论探讨,重在实战与应用,所有办案思路、要点、询问、取证、质证等技能“干货”,都在这些案例中有所体现。
许兰亭,北京市君永律师事务所*律师,法学博士,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刑事业务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市律师协会刑法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自1992 年执业以来,承办了许多重大刑事案件,包括:沈阳“幕马”大案,*影星刘某某公司涉税案,原中共中央统战部部长令某某案,*歌手臧某某聚众斗殴案,原云南省副省长沈某案,张氏兄弟组织领导黑社会性质组织案,原国土资源部部长田某受贿案,“齐二药”假药案,“民营石油大亨”“中国民营石油*人”龚某某案,央视记者李某受贿案,原铁道部政治部主任何某某受贿案,重庆雷某涉黑案,原青岛市市委书记杜某案,原重庆市*局副局长彭某受贿案,原国家开发银行副行长王某受贿案,原内蒙古自治区副主席刘某受贿案,原河南省安阳市市委副书记李某受贿、贪污案,原广东省茂名市市委书记罗某受贿、巨额财产来源不明案,原广东省揭阳市市委书记陈某案,原呼和浩特市*局副局长冯某受贿、贪污、巨额财产来源不明、非法持有枪支、弹药案,吉林省副省长田某案,内蒙古自治区统战部部长王某案,崔某职务侵占案(无罪)、孙某合同诈骗案(无罪)等。
先后入选“2003 年全国律师界十大新闻人物” “ 2004年全国十大刑辩律师” “ 2005 年中国十大风云律师” “ 2010年北京市百名*刑辩律师”,连续获得北京市律师协会“*专业委员会主任”荣誉。
龚某被控挪用资金、违规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案
(辩护思路与要点:本案一审判决之所以否决了起诉书中关于挪用资金罪的指控,主要理由是其不是“个人使用”,而是其公司的一种惯例,不符合挪用公司资金归“个人使用”的构成要件。此罪名能否成立,关键是证据问题。)
李某被控组织、领导传销活动案
(辩护思路与要点:本案也是证据问题,即有无足够证据证明李某构成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的共犯。虽然其丈夫被指控为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主犯(后来被法院判处重刑),但没有足够证据证明李某参与组织、领导传销活动。所以,检察院在审查起诉阶段认为,指控李某构成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证据不足,不符合起诉标准,故作出存疑不起诉的决定。)
杨某保被控受贿案
(辩护思路与要点:本案的关键问题是定性问题,即案件中的200万元到底是受贿款还是利息,二者必居其一。法院判决认定其中20多万元是受贿款(超过银行贷款利率4倍部分),其余部分是利息,这种判决其合理性是值得商榷的。辩护人认为,只要是利息,不管多少都是利息,量变不能引起质变。只要杨某保真实出资了,且所得利息没有超过约定范围,就不应定受贿罪。领导干部经商入股、借贷生息是违纪行为,但不是犯罪行为。是否构成犯罪,仍要按具体的犯罪构成要件来衡量。)
叶某被控滥用职权、受贿、贪污案
(辩护思路与要点:本案指控叶某贪污、受贿的事实存在,且数额不大,争议不大,只是量刑问题。本案争议*的是滥用职权罪的指控。辩护人对此做无罪辩护,法院*终也否决了这个罪名的指控。滥用职权罪之所以不能成立,主要就是叶某的行为不符合滥用职权罪的犯罪构成要件,即滥用职权或者不适当地行使职权。)
张某被控职务侵占案
(辩护思路与要点:本案主要是证据问题,即是否有足够证据证明张某侵占了公司3.8万元的钱款。控方指控张某侵占了公司3.8万元的事实不清、证据不足,有多种可能性,不能得出张某侵占了这3.8万元的*性结论。刑事案件的证明标准*,因为其涉及公民的自由和生命。控方所举证据如果不能达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排除合理怀疑的程度,则法院应当宣告无罪。本案,由于证据不足,法院无法作出有罪判决,检察院撤回起诉,作出了证据不足的不起诉决定。)
范某旭被控欺诈发行公司、企业债券、集资诈骗、虚报注册资本、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合同诈骗、单位行贿案
(辩护思路与要点:无论是集资诈骗还是合同诈骗,辩护人都紧紧抓住一点,即范某旭及其实际控制的公司没有非法占有目的,不符合这两个罪的犯罪构成要件。)
邵某君被控合同诈骗、虚假出资、抽逃出资、虚报注册资本、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
(辩护思路与要点:邵某君被控5个罪名,有的指控事实是存在的,有的罪名是成立的,“抓大放小”“面对现实”是本案的辩护策略。合同诈骗罪量刑*重,邵某君被控诈骗金额一个多亿,一旦定罪就将会判处无期徒刑。辩护人认为,合同诈骗罪的指控不能成立。*主要的辩护理由就是:主观上没有非法占有目的,客观上没有虚构事实、隐瞒真相。)
乔某霞被控合同诈骗离奇诉讼案
(辩护思路与要点:此案我们做无罪辩护。*先,从事实证据方面来看,检察*指控的事实就不存在,即乔某霞不存在伪造合同、变造合同等行为,也没有非法占有目的,乔某霞民事判决胜诉后得到的钱款是其应得钱款。其次,即便法院认定乔某霞存在起诉书指控的事实,其也不构成合同诈骗罪,因为其行为不符合传统诈骗罪的犯罪模式:行为人向被害人虚构事实、隐瞒真相——被害人自愿交出财物——行为人非法获得财物。)
崔某宏被控职务侵占案
(辩护思路与要点:本案主要是事实和证据问题,职务侵占的事实是否存在,证据能否证明职务侵占事实存在。如果职务侵占事实存在,或者有确实、充分的证据证明职务侵占事实存在,则崔某宏构成职务侵占罪无疑,在这种情况下,作为辩护人就会考虑做罪轻辩护。但本案的问题是,恰恰没有确实、充分的证据证明崔某宏构成职务侵占罪,控方所举证据达不到定罪标准,不能排除崔某宏没有侵占公司财产的可能性,得出的结论不*、不排他。为了做好证据辩护工作,我们一方面对控方证据进行质疑辩驳,削弱对方证人证言的可信度;另一方面想方设法排除万难提出我们自己的证据,进一步削弱对方证据,同时强化支持我方的无罪辩护主张。)
朴某国被控非法买卖爆炸物、盗伐林木、敲诈勒索、寻衅滋事、包庇案
(辩护思路与要点:本案判决*无罪不可能,因为有的指控确实成立犯罪,有的指控被告人在前期曾做过有罪供述,所以5项指控都判决无罪不可能,因此辩护人就在量刑上下功夫,*先减少罪名,其次减轻具体罪名的量刑。这样多管齐下,各个击破,既做无罪辩护也做罪轻辩护,*终取得了好的结果。)
林某江被控受贿案
(辩护思路与要点:所谓行贿方不存在为谋取不正当利益而行贿的行为,而所谓受贿一方,也是正常股权买卖关系,不存在利用职务便利索取财物或者为对方谋取利益从而收受财物的行为。所以,控方以及审判*认为购买股权一方与包括林某江在内的4个人构成行贿受贿关系是*错误的。林某江无论如何不可能构成受贿罪,也不可能构成共同受贿罪。)
李某波被控合同诈骗案
(辩护思路与要点:主客观相统一是刑法的重要原则,在诈骗罪的指控、判决和辩护中更是如此。如果被告人确有一些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行为,但主观上没有非法占有的目的,就不构成诈骗罪,而仍然是民事纠纷。其实一些民事纠纷也有虚构、隐瞒行为,但由于没有非法占有的目的,所以只能认定为民事欺诈,还不构成诈骗犯罪。)
刘某被控贪污、巨额财产来源不明案
(辩护思路与要点:本案被告人既涉及共同犯罪,也涉及单独犯罪。必须对共同犯罪指控条分缕析,根据共同犯罪“主观上有共同犯罪故意,客观上有共同犯罪行为”的要求,认真分析本案。本案辩护重点应当是减少罪名、合并同类项、减少指控犯罪的金额。在刑事案件中,面对多起犯罪事实和多个罪名的指控,律师需要准确把握住辩护的方向和核心。不同的案件,由于涉及的证据、事实、法律、程序等具体问题各不相同,律师的辩护不可能也不需要面面俱到。)
吴某海被控集资诈骗案
(辩护思路与要点:吴某海确实有集资行为,数额巨大,而且没有经过有关部门依法批准,可以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但由于没有非法占有的目的,也没有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因此吴某海不构成集资诈骗罪。)
席某伟被控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寻衅滋事、非法拘禁、故意伤害、妨害公务案
(辩护思路与要点:为涉黑案件辩护,主要围绕黑社会性质组织的4个特征进行,即组织特征、行为特征、经济实力特征和危害性特征,这4个特征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有的涉黑案件,4个特征没有同时具备,甚至一个都不具备。对这样的涉黑案件我们当然要做无罪辩护。)
李某毅被控受贿案
(辩护思路与要点:刑事案件无非是定罪与量刑两大部分。在定罪的情况下才存在量刑轻重的问题,如果根本不构成犯罪,也就不存在量刑问题了。另外,自*成立与否,对被告人的量刑意义重大。)
孙某松被控合同诈骗案
(辩护思路与要点:透过现象看本质。刑事案件的辩护必须透过现象看本质,即指控行为是否符合该罪名的本质特征,例如,受贿罪的本质特征是权钱交易,强奸罪的本质特征是违背妇女意志,诈骗罪的本质特征则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这本书给我最大的震撼,在于它让我看到了刑事辩护的“艺术性”。之前我对律师的印象,大多停留在口才出众、辩才无碍的层面,但这本书让我认识到,真正的刑事辩护,更是一门精密的科学,是逻辑、证据、法律条文以及对人性的深刻洞察的完美结合。书中对每一个案件的剖析,都充满了智慧的光芒。无论是从事实认定上找寻突破,还是从法律适用上进行辩驳,都显得那么有理有据,令人信服。我尤其喜欢书中所提及的“风险预判”和“策略选择”的章节,这部分内容详细地阐述了律师在办案过程中,如何权衡利弊,制定最有利的辩护方案。这种前瞻性的思考,对于我理解刑事辩护的复杂性,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而且,书中穿插的许多小故事和细节,也让阅读过程更加生动有趣,不会显得过于枯燥。
评分当我合上这本书的时候,心中充满了对律师这个职业的敬意,也对刑事辩护有了全新的认识。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法律专业书籍,更是一部关于智慧、关于勇气、关于正义的精彩叙事。书中的案例,每一个都充满了戏剧性,而律师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更是令人称道。我看到了律师如何在纷繁复杂的证据中,找到真相的蛛丝马迹;如何在看似铁板钉钉的指控下,为被告人争取一线生机;如何在维护被告人合法权益的同时,又不失对法律的尊重。书中的辩护思路,很多都非常具有启发性,让我开始思考,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理解和运用法律。特别是关于“证据的有效性”和“排除非法证据”的论述,非常专业且实用。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能够让普通读者也能窥探到刑事辩护的真实面貌,感受到法律的温度和力量。
评分读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是,原来刑事辩护并非像影视剧里那样,全凭三寸不烂之舌和一腔热血。这本书让我看到了刑事辩护背后庞大的体系和精密的准备工作。书中的案例,每一个都显得如此真实,充满了人性的复杂和现实的无奈。作者(或书中所述的大律师)在处理这些案件时,展现出的冷静、细致和对法律的深刻理解,让人肃然起敬。特别是对于证据的运用,以及如何从不利的事实中发现辩护的空间,书中有非常详尽的阐述。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关于“程序正义”的讨论,这不仅仅是一个法律术语,更是书中通过一个个案例反复强调的核心理念。律师在辩护过程中,不仅仅是为被告人争取权利,更是在维护整个法律体系的公正性。这种宏观的视角,让这本书的价值超越了单纯的案例分析,上升到了对法治精神的探讨。虽然我不是法律专业人士,但阅读这本书让我对刑事辩护这个领域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也让我更加理解法律职业的神圣与不易。
评分这本书实在是太厚重了,我拿到手的时候就感觉到了沉甸甸的分量。翻开目录,密密麻麻的章节标题,让人望而生畏。一开始我还担心内容会过于晦涩难懂,毕竟是法律书籍,而且标题里还涉及“大律师”,总觉得门槛很高。但当我真正开始阅读,特别是其中的案例分析部分,才发现这种担心是多余的。作者(或书中提及的大律师)的叙述方式,虽然严谨,但并不枯燥。他将复杂的法律条文和辩护策略,通过一个个鲜活的案件串联起来,仿佛我也置身于法庭之中,与律师一同思考,一同寻找突破口。那种抽丝剥茧、层层递进的逻辑推理过程,非常吸引人。尤其是对于一些看似没有希望的案件,书中展现出的辩护思路,常常能让人眼前一亮,感受到法律的智慧和力量。我尤其欣赏其中关于证据收集和分析的部分,细致入微,充满了实践经验的总结,这对于我理解刑事诉讼的实际操作非常有帮助。而且,书中的排版设计也相当用心,重点内容都有标注,阅读起来不会感到疲惫。
评分这本书的标题就足够吸引人了,特别是“包邮26省”和“大律师许兰亭办案全程指引”这些字眼,让我充满了好奇。拿到书后,我迫不及待地翻阅了前几章,果然没有让我失望。书中所呈现的辩护策略,并非是空洞的理论,而是紧密结合实际案例,一步步解析律师是如何思考、如何行动的。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不辩不是好律师”的理念,虽然听起来有些激进,但细细品味,却道出了刑事辩护的核心意义——即使在最艰难的情况下,律师也要尽职尽责,为被告人争取最大的合法权益。书中对于一些疑难杂症案件的分析,尤其精彩。作者(或书中所述的大律师)能够敏锐地捕捉到案件的症结所在,并能从多个角度提出可行的辩护方案。这种强大的逻辑分析能力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是任何理论书籍都难以比拟的。此外,书中对于法律条文的解读,也十分到位,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法律的实际运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