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費恩曼物理學講義 第3捲
定價:60.00元
作者:(美)費恩曼,(美)萊頓,(美)桑茲,潘篤武,李洪
齣版社:上海科學技術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5-06-01
ISBN:9787532378753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581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20世紀60年代初,美國一些理工科大學鑒於當時的大學基礎物理教學與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不相適應,紛紛試行教學改革,加利福尼亞理工學院就是其中之一。該校於1961年9月至1963年5月特請物理學傢費恩曼主講一二年級的基礎物理課,事後又根據講課錄音編輯齣版瞭《費恩曼物理學講義》。本講義共分三捲,捲包括力學、相對論、光學、氣體分子動理論、熱力學、波等,第2捲主要是電磁學,第3捲是量子力學。全書內容十分豐富,在深度和廣度上都超過瞭傳統的普通物理教材。
當時美國大學物理教學改革試圖解決的一個主要問題是基礎物理教學應盡可能反映近代物理的巨大成就。《費恩曼物理學講義》在基礎物理的水平上對20世紀物理學的兩大重要成就——相對論和量子力學——作瞭係統的介紹,對於量子力學,費恩曼教授還特地準備瞭一套適閤大學二年級水平的講法。教學改革試圖解決的另一個問題是按照當前物理學工作者在各個前沿研究領域所使用的方式來介紹物理學的內容。在《費恩曼物理學講義》一書中對一些問題的分析和處理方法反映瞭費恩曼自己以及其他在前沿研究領域工作的物理學傢所通常采用的分析和處理方法。全書對基本概念、定理和定律的講解不僅生動清晰,通俗易懂,而且特彆注重從物理上作齣深刻的敘述。為瞭擴大學生的知識麵,全書還列舉瞭許多基本物理原理在各個方麵(諸如天體物理、地球物理、生物物理等)的應用,以及物理學的一些*成就。由於全書是根據課堂講授的錄音整理編輯的,它在程度保留瞭費恩曼講課的生動活潑、引人入勝的獨特風格。
《費恩曼物理學講義》從普通物理水平齣發,注重物理分析,深入淺齣,避免運用高深煩瑣的數學方程,因此具有高中以上物理水平和初等微積分知識的讀者閱讀起來不會感到十分睏難。至於大學物理係的師生物理工作者更能從此書中獲得教益。
1989年,為紀念費恩曼逝世一周年,原書編者重新齣版本書,並增加瞭介紹費恩曼生平的短文和新的序言。我們按照新版的原本進行瞭翻譯。
目錄
章 量子行為
1-1 原子力學
1-2 子彈的實驗
1-3 波的實驗
1-4 電子的實驗
1-5 電子波的乾涉
1-6 監視電子
1-7 量子力學的基本原理
1-8 不確定性原量
第2章 波動觀點與粒子觀點的關係
2-1 概率小組振幅
2-2 位置與動量的測量
2-3 晶體衍射
2-4 原子的大小
2-5 能級
2-6 摺學含義
第3章 概率振幅
3-1 振幅組閤定律
3-2 雙縫乾涉圖樣
3-3 在晶體上的散射
3-4 全同粒子
第4章 全同粒子
第5章 自鏇1
第6章 自鏇1/2
第7章 振幅對時間的依存關係
第8章 哈密頓矩陣
第9章 氨微波
0章 其他雙態係統
1章 再論雙態係統
2章 氫的超精細分裂
3章 在晶格中的傳播
4章 半導體
5章 獨立粒子近似
6章 振幅對位置的依存關係
7章 對稱性和守恒定律
8章 角動量
9章 氫原子與周期錶
第20章 算符
第21章 以典情況下的薛定諤方程:關於超導電性的討論會
費恩曼的結束語
索引
附錄
作者介紹
費恩曼(R.P.Feynman)1918年生於布魯剋林區,1942年在普林斯頓獲得博士學位。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在洛斯阿拉莫斯,盡管當時他還很年輕,但已在曼哈頓計劃中發揮瞭重要作用。以後,他在康奈爾大學和加利福尼亞理工學院任教。1965年,因他在量子電動力學方麵的工作和朝永振一
文摘
序言
從一個純粹的物理學習者的角度來看,第三捲的價值,很大程度上體現在它對實驗和物理直覺的培養上。它不像有些書籍那樣,上來就給你一堆公理和假設,然後讓你在這些限製的框架內推導。費恩曼總是從實驗現象齣發,引導你去思考“為什麼會這樣”,從而構建起你的物理直覺。比如在講解光的本性時,它不僅討論瞭波動和粒子的雙重性,更深入地探討瞭觀察者在測量過程中扮演的角色,這種對基礎概念的哲學層麵的探討,極大地豐富瞭我的理解。這本書迫使我不斷地反思自己已有的知識結構,挑戰那些被我視為理所當然的物理常識。讀完這一捲,我最大的收獲是,物理學並非一套僵死的規則,而是一個不斷自我修正、充滿活力的探索過程。它不僅僅是知識的傳遞,更是一種探索精神的熏陶。
評分坦率地說,我最初拿起這本書時,是帶著一種敬畏甚至略微的恐懼的。畢竟“費恩曼”這三個字本身就代錶著學術的高峰。然而,翻開內頁,我發現這種恐懼很快就被一種奇妙的親切感取代瞭。這種感覺來源於作者獨特的行文風格,它仿佛不是一本嚴肅的教材,而是一場大師與讀者的私密對話。書中那些看似漫不經心的插科打諢,實則蘊含著對物理本質最深刻的洞察。例如,在討論一些熱力學或統計力學的問題時,費恩曼總能用最生活化的比喻來解釋那些宏觀規律背後的微觀機製,這種“化繁為簡”的能力,是真本事。盡管有些章節的深度確實挑戰瞭我的認知極限,但我從未覺得被“拋棄”瞭。相反,每一次攻剋一個難點,都像是在攀登一座巍峨的山峰,每一步都付齣努力,但頂峰的風景絕對值得。這本書,更像是一本“思想工具箱”,而不是知識的“倉庫”。
評分我對這本書的感受,簡直可以用“醍醐灌頂”來形容,特彆是涉及到量子力學的那幾個章節。以往我對量子世界的認識總是碎片化的,充滿瞭各種悖論和不確定性。然而,這本書從一開始就以一種極其清晰和嚴謹的態度來構建量子力學的基本框架。它沒有迴避那些令人睏惑的概念,反而通過精妙的例子和類比,將波函數、薛定諤方程這些抽象的數學工具,與實際的物理現象緊密聯係起來。我特彆喜歡作者在講解“自鏇”這個概念時的處理方式,非常巧妙地引入瞭矩陣代數的工具,使得原本高深莫測的量子態有瞭可操作的數學描述。雖然其中有些部分的數學推導相當繁復,需要我反復研讀甚至對照其他資料,但這恰恰體現瞭原著的價值——它不滿足於給齣結論,而是要你親手構建齣通往結論的橋梁。讀完這捲,我對整個微觀世界的認識,無疑上升到瞭一個新的高度,那種探索未知領域的興奮感,久久不能平息。
評分這本書的翻譯質量,對於如此專業的著作來說,是至關重要的。我必須承認,潘篤武、李洪等譯者的工作是極其齣色的。麵對費恩曼那富有個人色彩和跳躍性的思維錶達,要做到既忠實於原意,又保證中文錶達的流暢和學術的嚴謹,難度可想而知。我對比瞭一些涉及到狹義相對論和電磁場理論的關鍵定義,發現譯者處理得非常到位,準確把握瞭物理術語的精確含義,沒有齣現那種讓人費解的“翻譯腔”。特彆是那些需要精確數學錶達的地方,符號和行文邏輯都保持瞭高度的一緻性。閱讀體驗上,很少因為譯文晦澀而中斷思考的流程,這使得我能夠更專注於物理本身,而不是去解讀文字背後的意思。一本好譯本,能讓原著的魅力得以延續,這第三捲無疑做到瞭這一點,讓原本就偉大的內容,更容易被我們吸收和理解。
評分這本《費恩曼物理學講義》第三捲的閱讀體驗,著實讓我體驗瞭一把“思想的盛宴”。這本書的結構安排,簡直是教科書編寫的典範。它不像一些傳統教材那樣,把知識點堆砌得密不透風,而是像一位經驗老到的老師,循循善誘地引導你進入物理世界的深層邏輯。尤其是在處理電磁學和物質結構這些宏大主題時,作者那種由淺入深,層層遞進的敘述方式,讓人覺得復雜的概念也變得清晰可見。我最欣賞的是它對物理圖像的重視,而不是僅僅停留在公式的推導上。讀到後麵,我甚至能“看”到電磁場的動態演變,那種直觀的感受是很多枯燥的習題集無法給予的。當然,對於初學者來說,可能需要一定的預備知識來消化這些內容,但對於有一定基礎的讀者,這本書無疑是拓寬視野、深化理解的絕佳夥伴。它真的教會瞭我如何“思考”物理,而不是僅僅“記住”物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