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名 | 稳定币值会计 |
| 定价 | 60.00 |
| ISBN | 9787542948182 |
| 出版社 | 立信会计出版社 |
| 作者 | 亨利·惠特科姆·斯威尼 |
| 编号 | 1201606747 |
| 出版日期 | 2017-09-01 |
| 印刷日期 | 2017-09-01 |
| 版次 | 1 |
| 字数 | 244千字 |
| 页数 | 266 |
| D1一章普通会计哪里出错了 D1一节普通会计程序概述 D1二节普通会计程序的非相关性 D1三节普通会计程序在数学上的不合理 D1四节普通会计程序的缺陷 D1二章稳定币值会计对普通会计的修正 D1一节稳定币值会计程序概述 D1二节对稳定币值会计的评价 D1三章基于重置成本的稳定币值会计 D1一节重置成本计价的历史背景 D1二节名义资本、实物资本和实际资本 D1三节重置成本下的稳定币值会计示例 D1四章公用事业公司的稳定币值会计示例 D1一节账面金额 D1二节稳定币值金额 D1三节对案例中稳定币值会计的评价 D1五章毛纺厂的稳定币值会计示例 D1一节账面金额 D1二节稳定币值金额 D1三节对案例中稳定币值会计的评价 D1六章代理公司的稳定币值会计示例 D1一节账面金额 D1二节稳定币值金额 D1三节对案例中稳定币值会计的评价 D1七章稳定币值会计的各种问题 D1一节稳定币值的实践问题 D1二节新政和稳定币值会计之间的关系 D1三节稳定币值会计有利于净资产的实物资本保全 D1八章对稳定币值会计异议的回应 D1一节对合理异议的回应 D1二节对不合理异议的回应 附录追忆稳定币值会计40年 |
| 普通大众 |
| 亨利·惠特科姆·斯威尼著的'稳定币值会计'一书由八章构成:靠前章——普通会计哪里出错了;D1二章——稳定币值会计对普通会计的修正;D1三章——基于重置成本的稳定币值会计;D1四章——公用事业公司的稳定币值会计示例;D1五章——毛纺厂的稳定币值会计示例;D1六章——代理公司的稳定币值会计示例;D1七章——稳定币值会计的各种问题;D1八章——对稳定币值会计异议的回应。该书的主要贡献是 提出了将传统历史成本会计报表上的美元调整为“等值美元”的程序与方法 它是有关现时购买力会计的靠前本著作。 |
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作者在处理复杂性问题时所展现出的那种沉着与条理。稳定币的生命周期,从发行、流通到赎回,每一步都充满了会计上的灰色地带和潜在的陷阱。例如,不同类型的稳定币——比如法币抵押型、超额抵押型、算法稳定型——它们在资产负债表上的列报方式必然存在天壤之别。算法稳定币那种依赖市场激励而非实际资产支撑的机制,用现有的公允价值计量方法来捕捉其内在风险,无疑是一项艰巨的挑战。这本书似乎没有回避这些难题,而是直面它们,并试图为每一种结构设计出最贴切的计量和披露准则。我尤其关注其中关于“准备金的审计与报告”部分,因为这直接关系到公众对这些数字工具的信心基础。如果审计师无法穿透复杂的链上数据,验证声称的储备资产是否真实存在且可随时变现,那么这份“稳定”的声明就不过是空中楼阁。作者对于如何将链上透明度转化为传统财务报表上的可信信息,提供的见解颇为独到,这对于提升整个加密生态的专业度和可信度至关重要。
评分作为一个长期关注金融市场演变的人,我发现市面上很多关于数字货币的书籍要么过于技术化,沉溺于代码和共识机制的细节,要么过于金融化,仅仅停留在投资策略的层面,却很少有人能系统性地、用财务语言来梳理其背后的经济活动。这本《稳定币值会计》则精准地抓住了这个痛点。它仿佛是一座桥梁,将那些“极客”的创新与华尔街的严谨规则连接起来。我尤其欣赏作者在探讨算法稳定币的可持续性时,所采用的那种审慎的批判性思维,而不是盲目地追捧技术创新。通过详细分析潜在的会计失真,例如如何处理非预期发行的治理代币、如何计量与协议锁定的流动性相关的经济利益,作者迫使读者从最基础的会计恒等式出发,重新审视这些新兴工具的本质。这本书的结构设计非常出色,层层递进,从基础概念到复杂应用,确保读者能够稳扎稳打地建立起对这个复杂领域的会计认知体系。
评分这本关于稳定币会计的书籍,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切入,将传统金融的严谨性与数字资产的未来趋势紧密结合。它探讨了如何在当前瞬息万变的金融科技浪潮中,为那些声称与法定货币挂钩的数字代币建立一套稳健、可靠的会计框架。我特别欣赏作者对于“稳定”这一概念的深度剖析,这绝不仅仅是一个技术层面的定义,更关乎信任的构建和监管的边界。想象一下,当一个资产声称其价值永远锚定美元或欧元时,背后的准备金管理、透明度要求以及潜在的挤兑风险,如何被恰当地记录、计量和披露?这本书似乎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路径,帮助我们理解,在缺乏中央银行担保的去中心化环境中,如何用会计语言描绘出这种“稳定”的真实图景。它需要的不仅仅是熟悉GAAP或IFRS的会计师,更需要的是对区块链底层逻辑有深刻洞察的专家,来设计出既能反映经济实质,又符合合规要求的报告体系。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填补了数字金融前沿与传统财务报告标准之间的巨大鸿沟,无疑是未来金融科技从业者和监管机构案头必备的参考资料。
评分这本书带给我的震撼,在于它揭示了会计学这门古老学科在面对颠覆性技术时的强大生命力。稳定币的本质,是关于价值转移和信托责任的重新定义,而会计,正是记录和保障信托的基石。作者似乎在每一个章节都在强调“实质重于形式”这一会计核心原则在数字资产环境下的极端重要性。例如,当一个稳定币项目声称其储备金是“实时、全额抵押”的,这本书会指导读者如何设计一个审计轨迹,去验证这种声明的真实性,而不是仅仅依赖于发行方单方面提供的报告。它深入探讨了如何将非传统资产(如流动性挖矿的收益、质押奖励等)纳入财务报表的合规范围,这些内容对于希望在合规前提下参与 DeFi 领域的机构投资者来说,具有不可替代的指导价值。总而言之,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关于“如何记录”的指南,更是一份关于“如何信任”和“如何监管”的深刻思考,对于塑造未来金融的透明度和稳定性,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评分这本书的叙事节奏和逻辑推演,与我以往接触的任何一本会计教材都大不相同,它仿佛是一份为未来金融秩序量身定制的蓝图。它不只是在解释“现在”如何做,更在预见“未来”需要什么。稳定币的引入,正在模糊“货币”与“金融工具”之间的界限,这直接冲击了现有的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标准。我想,这本书最核心的贡献,在于它成功地构建了一个多维度的风险评估框架,用以衡量和报告稳定币发行方的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以及操作风险。这不再是简单的现金等价物核算,而是涉及复杂的金融衍生品、托管安排以及智能合约执行风险的综合考量。我注意到书中对不同司法管辖区监管差异的讨论,这表明作者深知,在全球化的数字金融世界中,会计标准必然需要具备一定的适应性和可移植性。它提醒我们,会计师的角色正在从历史记录者转变为风险预警师和价值评估师,尤其在这样一个高波动、快迭代的领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