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李炜光说财税 |
| 作者 | 李炜光 |
| 定价 | 38.00元 |
| 出版社 | 河北大学出版社 |
| ISBN | 9787810976763 |
| 出版日期 | 2010-06-01 |
| 字数 | 278000 |
| 页码 | |
| 版次 | 1 |
| 装帧 | 平装-胶订 |
| 开本 | 16开 |
| 商品重量 | 0.622Kg |
| 内容简介 | |
| 这本著作给我们展示,宪政问题在抽象层面主要表现在权力与民间权利的平衡上,但在具体层面则表现在私人产权保护和财政税收上。中国知识界以前对宪政的关注,以抽象政治权力为主,以为只要有权力制衡架构,即成。李教授的研究告诉我们,实际不然,到*后,一国的具体财政才是决定宪政是常态还是昙花一现的基础。学习李教授的著作,是掌握宪政的具体基础的*步。 |
| 作者简介 | |
| 李炜光,男,天津财经大学教授、《现代财经》杂志主编,兼任中国财政学会理事、中国財政史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财税法学研究会理事、全国高校财税法学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学会理事、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财税学院博士生导师、河南大学教授、天津市 |
| 目录 | |
| 税理学:未来中国法治国建设的理论准备 韦森(序) 自序 部分 公共财政的起源和历史 章 公共财政的起源和历史 一、力量对商业发展是双刃剑 二、古代中国,商业被扼杀在的黑暗力量中 三、国王们穷得成了臣民嘴上的笑柄:公共财政怎样在西欧“黑暗年代”诞生 四、“经过同意才征税” 五、中世纪国家财政怎样支持商业活动 六、不能不提的重商主义 七、鲜为人知的工业革命的幕后推手:公共财政 八、美国怎样产生了巨额的财政赤字 九、社会保障:从摇篮到坟墓都管 十、公共财政要义 第二章 为什么富裕的中国没有产生现代财税 一、纳税人至上、王在法下的宪政精神 二、缺钱的英国国王与征税权 三、抗税的法国人 四、美国独立起因于纳税的痛苦 五、中国皇权长期延续的秘密在于无限制的征税权 六、税收的宪政精神 七、中国宪法对税收缺个说法 八、私人财产权优先于国家征税权是人类社会一大进步 九、有效率的税制未必是好的税制 十、反思中国的税收基本问题 第二部分 惊心动魄财政史 第三章 法国大革命的财政原因 一、“14日,星期二,无事” 二、纳税人成为立法者 三、点燃“干柴堆”的改革之火 四、惊心动魄财政史 第四章 改朝换代与赋税之弊 一、皇权使得中国古代社会走上了毫无生机的绝路 二、“扁平化”的赋税体制 三、“农民反抗地主”不过是以讹传讹 四、无限 五、无限赋税 六、中国历史上每次改朝换代都与财政危机相关 七、怎样走出治乱循环的怪圈 第五章 中国近代预算制度的变迁及启示 一、敢抢皇上的“钱袋子”的资政院 二、起步于民国初期的中国近代预算制度 三、以“共和”的眼光看预算 四、具有共和精神的预算体制改革 第六章 看不见的左手:财政视角下的权力游戏规则 一、奥尔森和他的“共容利益” 二、为什么黑手党控制的社区犯罪活动少 三、从流寇到坐寇再到国王的“进化史” 四、看不见的左手 五、怎样在市场经济中起作用 六、国家应当怎样征税 第七章 暴风骤雨般的土地改革运动与战时财政动员 一、土改的突发性——战时财政动员的关键性举措 二、掌控乡村财政经济资源 三、战争奇观:“小车推出来”的胜利 第三部分 权力与权利的博弈 第八章 写给中国的纳税人 一、应该给“税”一个什么称呼 二、什么是“税” 三、税收的“三性”成立吗 四、是“纳税人”还是“纳税义务人” 五、纳税人交的税是国家的,还是纳税人的 六、是“交税”还是“缴税” 七、税收反映的是“权力关系”,还是“债务关系” 八、我国宪法在税收问题上有什么明显的缺 九、纳税人应当拥有哪些基本权利 十、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税收文化 第九章 还利于民,还税权于民 一、税制的公平正义比税负轻重更重要 二、“富人更富、穷人更穷”的逆向调节 三、不能只是国家一头捞足“好处” 四、还税权于民 第十章 大财政必导致大 一、大小看财政 二、过大的财政养出可怕的官僚主导体制 三、亡羊补牢犹可期 第十一章 你可以从财政支出看的公共服务 一、财政支出更能说明问题 二、财政“不差钱”,责任在身 三、加大财政支出刺激经济增长的同时,别忘了自身职能 第十二章 预算民主:一道绕不过去的“坎儿” 一、什么是预算民主 二、对预算的外部控制不可缺失 第十三章 预算民主精神的缺失是大问题 第十四章 人人都关心的“钱袋子”问题 第四部分 中国历次盛世均与减税有关 第十五章 减税是转型社会正在进步的标志 一、究竟有多少人在支持减税 二、为什么一定要减税 三、减税对经济增长会产生明显效果吗 四、减税需要秉持什么原则 五、减税可以增加财政收入吗 六、应当减主题税种,还是减一般税种 七、减税的同时可以增税吗 八、减税是构造中国新型税收组合的步 第十六章 税收超增长谁人受益 第十七章 对“从严征税”的思考 第十八章 积极的财政计划:增支不如减税 第五部分 税收怎样影响中国人的生活 第十九章 环境税 第二十章 不动产税 第二十一章 利息税 第二十二章 土地增值税 第二十三章 个人所得税 第二十四章 收费 第六部分 中国历史及传统文化中的财税密码 第二十五章 中国从社区自治到皇权的演变史 一、早期的社区自治传统 二、社区自治传统为何发生异变 三、军事革命时代的税制变革 四、秦以后社区自治传统的彻底消失 五、孔子们维护的是什么 |
| 编辑推荐 | |
| 点击免费阅读更多章节:李炜光说财税 |
| 文摘 | |
| 序言 | |
拿到这本书的时候,就被它的装帧设计吸引了,简洁大气,很有学术感。我是一名对经济和法律都比较感兴趣的普通读者,平时喜欢看一些财经类的科普读物。这本书的内容确实让我眼前一亮。作者李炜光先生的知识体系非常庞大,他能够从历史、文化、社会等多个角度来解读财税问题,非常有深度。他不仅仅是在讲解税法条文,更是在探讨税收制度背后的哲学思考。书中很多观点都很有启发性,比如他对于“税收公平”的讨论,以及对于“国家财政收入来源多样化”的设想,都让我受益匪浅。我尤其喜欢他对一些经典税收案例的剖析,能够从中学习到很多经验教训。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严谨而不失趣味,即使是对于初学者来说,也不会感到枯燥。它提供了一个看待财税问题的全新视角,让我对这个领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评分我是一名刚创业不久的小企业主,当初选择这本书,主要是看中了“河北大学出版社”和“李炜光”这两个标签,希望能从中获得一些实用的指导。读完之后,我只能说,我的选择太对了!在创业初期,很多事情都让我焦头烂额,尤其是在税务方面,更是摸不着头脑。这本书就像是一盏指路明灯,为我照亮了前行的道路。作者用清晰的语言,详细地解释了企业在注册、运营、纳税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各个环节,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他提出的那些关于成本核算、发票管理、退税申报的建议,都非常具体,可操作性极强。我之前一直担心税务合规的问题,怕一不小心就会触犯法律,但读了这本书,心里踏实多了。作者还强调了建立良好的税务意识的重要性,这对我而言尤其重要。我深刻认识到,合规经营不仅仅是为了避免惩罚,更是企业长远发展的基石。这本书让我对财税有了更系统、更全面的认识,也让我更有信心去经营我的企业。
评分最近一直在关注国家税收政策的调整,觉得越来越复杂,对个人和小企业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偶然间看到了这本书,觉得名字很亲切,就买来看看。读完之后,我发现这本书不仅仅是针对专业人士,对于普通读者来说,也具有很高的阅读价值。作者李炜光先生的叙述风格非常独特,他善于将宏大的财税理论与鲜活的社会现象联系起来,让读者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中,理解那些看似遥不可及的经济学原理。我特别喜欢他关于“税收与民生”的探讨,他分析了税收是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成本、公共服务,以及如何通过合理的税收制度来促进社会公平。书中还对一些热门的经济话题进行了深入的解读,比如房地产税、个人所得税改革等,都给出了很有见地的分析。这本书让我不再对财税感到恐惧,反而觉得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值得我们去关注和了解。
评分作为一名在金融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从业者,我对各类财经读物都接触颇多。坦白说,很多打着“财税实操”旗号的书籍,内容往往流于表面,要么是照搬教材,要么是泛泛而谈,真正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凤毛麟角。然而,这本《李炜光说财税》却给了我不少惊喜。李炜光先生的文字功底深厚,他对财税政策的理解更是入木三分。他并没有像一些作者那样,简单罗列政策,而是深入剖析了政策背后的逻辑和意图,以及这些政策对于不同主体(个人、企业)可能带来的影响。书中对于一些税务风险的提示,更是切中要害,很多细节都可能被忽视,但一旦发生,后果却不堪设想。我尤其欣赏作者在分析国家宏观经济政策时,如何将其与微观的财税实践相结合,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怎么缴税”,更是关于“如何利用税收政策规避风险、实现效益最大化”。对于想提升自身税务敏感度和专业性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份宝贵的财富。
评分这本书我前几天刚入手,刚翻了几页就被作者的思路深深吸引了。我一直觉得财税方面的内容要么枯燥乏味,要么过于理论化,脱离实际。但这本书完全颠覆了我的认知。作者李炜光先生用一种非常生动、接地气的方式,将复杂的财税概念讲解得浅显易懂,仿佛你不是在读一本专业书籍,而是在和一位经验丰富的长辈聊天,听他娓娓道来。他举的例子都非常贴近生活,从我们日常的消费、投资,到企业的经营,都能找到财税的身影。我特别喜欢他对于“税收洼地”和“税收优惠政策”的分析,简直是为中小企业主量身定制的指南。很多我之前一直模棱两可的税法条文,在作者的解读下变得豁然开朗。而且,他不仅仅是讲解“是什么”,更重要的是探讨“为什么”和“怎么做”,这种深度和广度让我耳目一新。读这本书,你会发现财税不再是令人头疼的难题,而是一种可以被理解、被运用的工具,甚至是一种可以为我们创造价值的力量。这本书的价值远不止于书本本身,更在于它能够激发读者主动去学习、去思考、去实践的热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