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名: | 社区商务方式:B2B企业案例(精装)|4000155 |
| 图书定价: | 49元 |
| 图书作者: | 李序蒙 |
| 出版社: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 出版日期: | 2015/7/20 0:00:00 |
| ISBN号: | 9787111501602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150 |
| 版次: | 1-1 |
| 作者简介 |
| 李序蒙 包政先生弟子,商业模式和组织管理专家,中国人民大学管理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深圳研究院EMBA教授。 |
| 内容简介 |
| 包子堂系列丛书是包政教授团队十年研究基础上的结晶,首次提出“社区商务方式”的概念。丛书告诉大家,企业商务活动领域的触角,正沿着供应链的下游向需求链延伸;企业的商务活动方式,正沿着大量销售方式,到深度分销方式,再到社区商务方式演进。作为丛书开篇第一册,《营销的本质》以理论的方式,展现商务活动方式演变的历史逻辑,包括内在本质动因及其外在表现形态;后面以分册的方式,分别描述各种商务活动方式的实践经验,它们是《大量销售方式》《深度分销方式》,以及介绍社区商务方式的《社区商务方式:传统企业互联网转型案例》《社区商务方式:B2B企业案例》《社区商务方式:小米全景案例》《社区商务方式:丰田全景案例》。 细心的读者会明白包子堂系列丛书安排的良苦用心,因为不了解商务活动方式的演变历史,就不会明白社区商务方式的必然性,也就不会下决心摆脱过去、迎接未来的挑战。 |
| 目录 |
总 序 前 言 第一章 B2B营销的社区商务方式 第一节 飞帆科技突破性创新产品的销售困局 第二节 走进客户生产方式的爱迪科技 第三节 飞帆销售困局的突破策略 第四节 B2B的社区商务方式 第二章 确立产业链伙伴图谱 第一节 审视产业伙伴关系 第二节 重构产业伙伴图谱 第三章 嵌入客户生产方式 第一节 解决问题而不是卖产品 第二节 嵌入关键伙伴/客户的核心业务 第三节 竞争优势的来源 第四节 解决效用与效率的矛盾 第四章 构建B2B商务社区 第一节 围绕关键人物构建B2B个人社区 第二节 围绕关键功能构建B2B产业社区 后记 谨以本丛书献给我们的导师徐昶教授 |
| 编辑推荐 |
| 十年磨一剑,颠覆科特勒营销思想 从大量销售方式,到深度分销方式,未来属于社区商务方式…… |
阅读体验上,这本书的排版和字体选择都非常考究,长时间阅读下来眼睛不容易疲劳,这对于一本需要沉下心来细读的专业书籍来说至关重要。我个人对案例分析的深度有很高的要求,我期待看到的不仅仅是“我们做了什么”,更深层次的应该是“为什么这样做”,以及“这样做带来的潜在风险和应对策略”。特别是那些在社区B2B拓展中常见的合规性挑战和文化冲突,往往是理论书籍避而不谈的“雷区”。如果作者能够坦诚地揭示这些难点,并提供富有洞察力的解决路径,那么这本书的价值就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经验的传承。我猜想,通过这本精装书,我能获得一种更具战略高度的视角,去审视我们当前所处的商业环境。
评分拿到书后,我首先被其严谨的逻辑结构所折服。作者显然对B2B领域的复杂性有着深刻的理解,他没有采取那种浮于表面的“成功学”叙事方式,而是深入到了企业运营的肌理之中,探讨了那些隐藏在光鲜业绩背后的管理痛点和技术瓶颈。特别是关于“社区商务”这一概念的界定,它不再仅仅是传统的O2O模式的简单叠加,而是被赋予了更强的企业级服务属性,强调的是效率、合规性与规模化。我特别关注其中关于数据驱动决策的部分,在如今这个数据爆炸的时代,如何有效地清洗、分析并转化为指导社区业务拓展的行动指南,无疑是重中之重。这本书的精装版拿在手里很有分量,这不仅仅是物理上的重量,更是内容承载力的体现,它让我感觉自己是在研读一份经过反复打磨的行业白皮书,而非轻松的快餐读物。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着实吸引人,那种沉稳的深色调配上精美的烫金字体,立刻给人一种专业、厚重的学术气息。我是在一个偶然的机会接触到这本书的,当时正处于对当前商业模式转型期的一些困惑之中,尤其是在社区经济和企业服务领域,寻找一些真正具有实操性和前瞻性的理论指导。这本书的厚度本身就预示着内容的详实与深入,光是翻阅目录就能感受到作者在构建这个知识体系时所花费的心血。它似乎不仅仅是在罗列案例,更是在试图描绘一幅宏大的图景,关于如何利用现代技术手段,打通企业与社区之间的壁垒,实现高效、可持续的商业闭环。我特别期待看到书中对于不同行业背景下的企业如何运用“包邮”这一看似简单的物流概念,去撬动更深层次的供应链和客户关系管理。这种对细节的挖掘和对宏观战略的平衡,是衡量一本商业著作价值的关键所在,希望它能带来一些振聋发聩的真知灼见,而非空泛的口号。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和作者署名,都透露出一种学院派的严谨与业界的实战经验的完美结合。我更倾向于从宏观角度理解社区商务的未来形态,即它如何与更广阔的产业互联网深度融合。例如,在供应链金融、库存共享以及需求预测这些高级功能层面,企业如何利用社区网络的数据来反哺其上游的生产计划。如果书中能探讨到如何利用区块链或物联网技术来确保社区交易的可信度和可追溯性,那将是对前沿技术的实际应用展示,极具启发意义。我希望这本书能成为我工作台面上常备的一本工具书,当我面对新的市场挑战时,可以随时翻阅,从中找到理论支撑和实战的指引,帮助我构建起更为坚韧和适应性强的商业模式。
评分说实话,作为一名长期关注行业动态的观察者,我常常在市面上看到大量关于“风口”和“热点”的速成书籍,它们往往很快过时,缺乏长久的生命力。然而,这本书散发出的气质却截然不同,它似乎更加关注商业逻辑的底层逻辑和长期价值的构建。我尤其好奇作者是如何处理“包邮”这一看似低毛利的环节,如何在激烈的价格竞争中,通过精细化的社区运营和企业服务嵌入,实现盈利空间的拓展。这需要对成本结构、物流网络和客户粘性有极为透彻的把握。如果书中有大量的图表和流程分解,能够直观展示这些复杂的商业流程如何被优化,那无疑将大大提升其实用性。我希望它能提供一套可以被不同规模企业借鉴和适配的框架,而不是仅仅聚焦于某几个头部案例的炫耀性展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