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 言
第1章 导论
1.1 世界自由贸易港区的类型、性质与特征
1.2 世界自由贸易港区的演化规律
1.3 自由贸易港区的政策体系
1.4 从经济特区到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的探索与经验
第2章 欧洲关税制度变迁与自由贸易港区功能演化
2.1 从古代到中世纪:欧洲自由贸易港区的功能与政策演化
2.2 从民族国家到殖民帝国:近代欧洲自由贸易港区的双重角色
2.3 现代欧洲自由贸易港区:贸易政策工具及其转型
2.4 不同时期欧洲自由贸易港区功能与政策比较
2.5汉撒同盟与汉堡自由港
2.6 鹿特丹港保税物流体系
2.7香农国际航空港自由贸易区发展经验
第3章 美国对外贸易区的政策体系与贸易促进机制
3.1 美国对外贸易区发展概况
3.2 美国对外贸易区的管理体制
3.3 美国对外贸易区法律体系
3.4 对外贸易区与美国贸易政策演变
3.5 美国对外贸易区贸易促进政策体系
第4章 传统殖民地型自由港政策体系
4.1 传统殖民地型自由港发展及政策演变
4.2 新加坡自由贸易港区政策体系
4.3 避税港型离岸金融中心政策体系
第5章 韩国经济转型与自由经济区的发展
5.1 韩国经济发展模式的演变
5.2 韩国自由经济区发展演化过程
5.3 仁川自由经济区的建设与发展
5.4. 釜山镇海自由经济区的建设与发展
5.5 光阳湾自由经济区的建设与发展
5.6 新万金群山自由经济区的建设与发展
5.7 黄海自由经济区的建设与发展
5.8. 大邱庆北自由经济区的建设与发展
5.9 忠北自由经济区的建设与发展
5.10 东海岸自由经济区的建设与发展
5.11 韩国自由经济区发展的基本规律
第6章 香港地区自由港政策体系
6.1 香港地区自由港政策体系的建立和发展
6.2 香港地区贸易政策体系
6.3 香港地区投资政策体系
6.4 香港地区金融政策体系
6.5 香港地区商事制度及相关政策体系
第7章 台湾自由经济示范区的发展经验与政策体系
7.1 台湾渐进的经济自由化历程与加工出口区建设
7.2 台湾自由贸易港区的建设与发展
7.3台湾自由经济示范区
7.4 台湾自由经济示范区的政策借鉴意义
第8章 自由贸易港区的贸易便利化政策体系
8.1 贸易便利化政策体系概述
8.2 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模式
8.3 AEO制度与贸易便利化
8.4 其他有关贸易便利化的政策措施
第9章 自由贸易港区的投资政策体系
9.1 投资政策体系概述
9.2 自由贸易港区投资审批与监管体系
9.3 自由贸易港区的投资保护体系
9.4 自由贸易港区的投资激励体系
9.5 自由贸易港区的投资绩效评价体系
第10章 自由贸易港区的金融政策体系
10.1 世界自由贸易港区的金融开放
10.2 世界自由贸易港区的金融服务
10.3 世界自由贸易港区的金融监管政策
10.4 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的金融创新
第11章 自由贸易港区的管理体制与法律体系
11.1自由贸易港区的管理体制
11.2自由贸易港区法律制度
阅读这本书的过程,是一种知识的“洗礼”。它以严谨的学术态度,对世界各地的自由贸易港区进行了深入的剖析,从中提炼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政策体系。我之所以对这本书产生浓厚的兴趣,是因为它回答了我长久以来对于“为何某些地区能成为国际贸易枢纽”的疑问。书中对不同类型自贸区的案例研究,让我看到了它们各自的独特之处,也看到了它们背后共同的成功逻辑。比如,对于“金融开放”和“监管创新”的结合,书中进行了详尽的阐述,这对于理解当前全球金融体系的演变非常有帮助。而且,作者在梳理政策体系时,非常注重细节,例如不同自贸区在海关“一次性申报、一次性放行”等具体操作上的差异,都进行了细致的描写。这本书让我深刻认识到,自由贸易港区的建设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工程,需要政府、企业、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才能最终实现其战略目标。
评分翻开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其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作者并没有局限于某个单一的自贸区,而是将视野投向了全球,考察了不同发展阶段、不同经济体量、不同发展模式下的自由贸易港区。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书中对那些“意想不到”的成功案例的挖掘,例如某个转型中的东欧小国如何利用其地理位置和灵活的政策,成功打造了一个具有区域影响力的自由贸易港区。这种“细节”的处理,让这本书的价值远远超出了对那些耳熟能详的超级自贸区的介绍。此外,书中对政策体系的梳理也十分到位,它不仅仅是罗列政策条文,而是深入分析了这些政策的逻辑、制定的背景以及实际执行的效果。比如,书中对于“负面清单”的演变和不同国家在应用上的差异,进行了细致的比较,这对于理解全球贸易规则的动态变化非常有价值。这本书为我打开了一个全新的视角,让我看到了自由贸易港区在推动国家经济发展和参与全球化竞争中的重要作用。
评分作为一名对经济发展模式感兴趣的普通读者,这本书为我提供了一次绝佳的学习机会。它以一种非常系统的方式,将复杂的世界自由贸易港区发展经验和政策体系展现在我面前。我特别欣赏书中对“风险”与“机遇”的辩证分析。许多成功的自贸区并非一蹴而就,它们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挑战,比如如何平衡自由化与监管、如何应对国际政治经济环境的变化等等。书中对于这些挑战的探讨,以及相应的应对策略,都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我从中了解到,成功的自贸区建设并非简单地复制粘贴,而是需要根据自身的国情和发展阶段,进行有针对性的政策设计和制度创新。这本书让我对“自由贸易”这一概念有了更全面、更深刻的理解,不再是停留在概念层面,而是看到了其背后复杂的政策运作和实践智慧。
评分这本书的包装非常朴实,但内容却让人眼前一亮。作者深入浅出地剖析了世界各地自由贸易港区的成功经验,从新加坡的樟宜港到迪拜的杰贝阿里港,再到中国上海的自贸区,每一个案例都进行了详尽的梳理和分析。我尤其喜欢其中对不同国家在吸引外资、促进贸易便利化、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的具体政策措施的介绍。比如,新加坡如何通过简化的行政审批流程和低税率吸引跨国公司,以及其在金融服务和高科技产业方面的布局策略,都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书中还详细阐述了自由贸易港区在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提升国际竞争力方面的作用,这对于我们理解全球经济格局的变化非常有帮助。虽然我不是贸易领域的专业人士,但阅读这本书的过程却十分顺畅,感觉像是在听一位经验丰富的智者娓娓道来,让我对“自由贸易港区”这一概念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它不仅仅是几个港口的概念,更是一种区域发展的战略和模式,蕴含着巨大的潜力。
评分这本书就像一本“宝典”,为那些想要了解世界自由贸易港区发展脉络的人提供了一个清晰的地图。作者的文笔流畅,语言专业但不晦涩,即使是非经济领域的读者也能轻松理解。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制度创新”的章节,它详细阐述了各国如何通过改革海关监管、简化行政审批、优化金融服务等一系列措施,来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营商环境。我从中看到了“先行先试”和“动态调整”的重要性,这些都是推动自由贸易港区不断发展壮大的关键因素。此外,书中对不同自贸区在人才引进、知识产权保护、绿色发展等方面的探索,也让我受益匪浅。它不仅仅是关于经济贸易的讨论,更是关于一个国家如何通过制度设计,提升其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其前瞻性和实践性,为读者提供了一个观察和思考全球经济新格局的独特视角。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