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简史:从货币的起源到货币的未来

货币简史:从货币的起源到货币的未来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苗延波 著
图书标签:
  • 货币
  • 金融
  • 历史
  • 经济学
  • 货币史
  • 经济史
  • 财富
  • 投资
  • 未来货币
  • 全球经济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天健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人民日报出版社
ISBN:9787511551580
商品编码:29191143323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8-04-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商品名称: 货币简史:从货币的起源到货币的未来
作者:苗延波
市场价:58.00
ISBN号:9787511551580
出版社:人民日报出版社
商品类型: 平装版


   编辑推荐
货币的历史就是一部描述人类命运的历史。货币从诞生之日起就注定它会成为个人、企业、国家等一切力量角逐的焦点。货币既考验着人类的本性,又掌控着大国的命运——罗马帝国因货币而强盛,大英帝国因英镑的崛起而成为日不落帝国,美国依靠美元的霸主地位而称霸世界,欧洲因欧元的崛起而一步步地走向合作与联合……西班牙因对货币性质认识的偏颇而遭到金银的祸害,荷兰因货币的失败而迷茫,法兰西帝国因迷失在货币的魔咒中而衰退,阿根廷因货币的衰弱而衰落…… 货币就是人类本性的一面镜子,它可以反射出人类灵魂的每一面;货币是一把双刃剑,可以富国兴邦,也可以瞬间让国家衰败。 说不完道不尽的货币,只要人类在地球上存在一天,货币就是人类永恒的话题!
   内容提要
全书以宽广的视野,流畅、丰富而又饱含激情的文笔,向人们展示了5000年以来人类在使用、发行和管理货币的道路上走过的波澜壮阔、艰难曲折、史诗般的发展历程。整部作品纵横数千年,气势恢宏,结构严谨,语言生动,可读性强。内容涉及金融学、政治学、历史学、经济学等多个学科领域,是一部难得的集学术研究与知识普及于一体的金融学著作。

 

 作者简介
苗延波,1963年6月出生于上海市。商法学家。自2001年以来先后出版《外国民商经济法选粹》(合著)《刑法学》《中国商法体系研究》《商法通则立法研究》《中国民法体系研究》《郭沫若的学术人生》《苗延波法学文集》《公司的历程》《华夏商路》《中国法制史》《法治的历程》等多部学术专著。在中外学术期刊和出版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研究方向为商法学、民法学、中外法律文化。现从事中国和西方文化的比较研究,以及中国与欧洲学术文化交流事业。

 目录

目录

前?言?//?001

章?起?源?//?001

一、农业革命?//?001

二、社会大分工?//?004

三、沸腾的商路?//?007

四、货币的诞生?//?013

五、东西方的货币起源论?//?019

本章结论?//?023

第二章?觉?醒?//?025

一、金属的时代?//?025

二、黄金与幸福?//?033

三、亚历山大时代?//?039

四、古罗马时代?//?042

五、拜占庭时代?//?052

本章结论?//?056

第三章?探?索?//?057

一、早的纸币?//?057

二、铜银并用时代?//?066

三、禁银的时代?//?069

四、大航海序幕?//?073

五、白银的时代?//?077

六、纸币的来去?//?081

本章结论?//?090

第四章?称?雄?//?092

一、金融的国度?//?092

二、孤独的民族?//?097

三、金融撑霸主?//?101

四、短暂的繁荣?//?105

五、金融的力量?//?110

六、货币大讨论?//?114

本章结论?//?119

第五章?崛?起?//?120

一、美元的诞生?//?120

二、美联储诞生?//?125

三、百年变迁?//?136

四、美元的崛起?//?141

本章结论?//?143

第六章?重?构?//?145

一、欧洲的危机?//?145

二、历史的机遇?//?158

三、寂静的森林?//?175

四、新纪元诞生?//?182

五、霸权的时代?//?187

本章结论?//?196

第七章?奋?争?//?200

一、金卢布诞生?//?200

二、卢布的帝国?//?206

三、遗恨的结局?//?211

四、呼唤与探索?//?214

五、不懈的奋斗?//?227

六、降生到人间?//?242

本章结论?//?249

第八章?成?败?//?251

一、货币国际化?//?251

二、历史的经验?//?263

三、历史的机遇?//?274

四、世界的货币?//?280

五、亚元成与败?//?309

六、不死的货币?//?323

本章结论?//?346

结论?什么是货币??//?348

后记?//?368

参考文献?//?370


文明之秤:一部人类社会交换演变的非凡史诗 内容简介 本书带领读者踏上一段跨越数万年的宏大旅程,深入探究人类社会赖以运转的基石——交换媒介的起源、形态变迁及其对文明进程的深刻影响。我们聚焦于那些构成社会信任与价值认同的物品、制度和概念,而非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货币”。 本书的核心论点在于:任何被广泛接受的、用以衡量、储存和转移价值的社会工具,都是文明演进的“硬通货”。 第一部分:前货币时代——信任的萌芽与早期交换(约公元前30000年 – 公元前3000年) 在文字与国家出现之前,人类如何进行资源分配和价值交换? 1. 互惠与礼物经济的社会契约: 我们首先考察狩猎采集社会中的“延展性互惠”原则。这种基于人际关系而非即时对价的交换模式,如何建立起早期部落的社会凝聚力?深入分析新几内亚的“库拉环”和西北太平洋沿岸的“夸夸卡瓦克”仪式,揭示这些看似非理性的礼物交换背后,实则是复杂的社会地位标记和债务积累机制。理解这些机制,是理解一切未来交换媒介的起点。 2. 原始的“记账”系统: 探讨贝壳、骨头上的刻痕以及羊群数量的口头记录如何成为早期的价值储存方式。重点分析了计算工具的演变,从手指、脚趾,到计算棒,再到早期的“骨制计数器”,这些都是人类试图将抽象价值具体化的早期尝试。 3. 自然物的标准化: 在统一的铸币出现前,哪些自然物因其稀缺性、耐用性、可分割性和易于携带性,而被局部社群提升为事实上的交换媒介?本书详细考察了盐(“食盐本位”的雏形)、可可豆、特定种类的谷物、牲畜(如牛羊)在不同地理环境下的角色,以及它们在地域性贸易网络中扮演的缓冲剂作用。 第二部分:物质的具象化——青铜时代的价值容器(约公元前3000年 – 公元前600年) 随着农业革命的深化和城市文明的兴起,对更稳定、更可携带的交换媒介的需求变得迫切。 1. 早期信贷与债务的契约化: 聚焦美索不达米亚文明。苏美尔的泥板文书揭示了最早的复杂金融记录——神庙和王室如何充当“中央银行”,发行基于大麦或白银的“记账单位”。分析“谢克尔”(Shekel)的起源,探讨它最初作为标准重量单位与价值符号的二元性。 2. 贵金属的“去单位化”: 在铸币出现前,白银和黄金如何通过称重和测试纯度进行交易?本书详细描述了“白银断块”(Hacksilber)在黎凡特和埃及贸易中的流通状态,以及如何形成初步的国际清算体系。探讨了不同文明对金属纯度的信任机制,以及掺假行为对早期贸易秩序的冲击。 3. 权力与象征:早期印章和凭证: 分析粘土印章和权威文件在证明所有权和授权交易中的作用。这些印章本身,作为一种来自权力中心的担保,具备了超越其物质形态的交换价值。 第三部分:重量的解放——铸币时代的革命与国家信用(约公元前600年 – 公元1500年) 铸币的发明标志着交换媒介的重大飞跃,它将价值与特定重量的金属正式绑定,并赋予了国家信用。 1. 吕底亚的黎明: 详尽考证了世界上第一批标准化的金属铸币——琥珀金币的诞生背景。分析了其对小亚细亚商业活动带来的效率提升,以及它如何迅速被希腊城邦采纳并推广。 2. 罗马帝国的货币统一与衰落: 考察罗马共和国和帝国如何利用其强大的军事和行政能力,将统一的银币和金币体系推广至整个地中海世界。重点分析了“铸币税”的财政意义,以及后期罗马皇帝因财政压力而不断降低金属含量(“卑化”)的行为,如何系统性地侵蚀了公众对国家信用体系的信任,并最终导致了区域经济的解体。 3. 亚洲的独立路径: 对比研究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布币”、“刀币”和“圜钱”的演化,以及它们与西方圆饼形铸币的结构性差异。分析了中国早期对金属稀缺性的应对策略,以及对铜本位体系的长期坚持。 第四部分:跨洋的连接——商业信用与票据的兴起(约1000年 – 1750年) 随着远洋贸易的扩大,携带大量贵金属的风险日益增加,对更安全、更灵活的价值转移工具的需求催生了信用工具的成熟。 1. 中国的“飞钱”与纸币的诞生: 深入探讨宋代出现的“交子”和“会子”的运作机制。分析了政府发行纸币的财政动机(如军费开支)以及其初期成功的基础——对官方信用的依赖。研究了纸币流通中出现的早期通胀问题以及政府多次收回纸币的尝试。 2. 欧洲的“汇票”与“银行家”: 考察威尼斯、佛罗伦萨和尼德兰的商人如何发展出复杂的多边清算系统和汇票(Bill of Exchange)。这种工具如何允许不同城市间的贸易在不实际转移贵金属的情况下完成结算,从而极大地促进了文艺复兴时期的商业复兴。 3. 黄金与白银的博弈(双本位制): 分析17世纪欧洲各国在固定比率下同时使用金币和银币所面临的内在不稳定性。探讨了格雷沙姆法则(劣币驱逐良币)在历史实践中的具体体现,以及各国试图通过立法来平衡金银价值的努力。 第五部分:现代的基石——国家垄断与信用扩张(约1750年 – 20世纪初) 从金本位的确立到全球贸易的规范化,交换媒介被彻底国家化和标准化。 1. 金本位的逻辑与实践: 详细阐述19世纪英国主导的金本位制度是如何通过将本国货币与固定重量的黄金挂钩,为全球贸易提供了一个稳定锚点的。分析了金本位对国际收支的自我调节机制,以及它在应对大规模战争财政需求时的脆弱性。 2. 民族国家的货币主权: 考察现代中央银行的崛起,以及它们如何从管理铸币局转变为掌控货币发行和利率的权力中心。分析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各国放弃金本位,转而依靠“战争债券”和政府信用的过程,标志着货币发行从金属束缚中彻底解放。 3. 跨国支付的工具: 介绍清算银行和国际结算网络的建立,以及电报和电话技术如何加速了资金的跨国转移,为全球化打下基础。 --- 本书的独特视角: 本书不将焦点局限于金银硬币本身,而是将其视为一个更广阔的“信任生态系统”中的一个阶段。我们关注的是交换的成本(信任的建立、欺诈的成本、转移的效率),以及不同文明为了降低这些成本所做的创新。通过这种广阔的视角,读者将理解现代金融体系的每一个环节,都深深植根于这些古老而基础的交换需求之中。

用户评价

评分

读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是它极大地拓宽了我对“未来”的想象空间。它不仅仅是对过去的梳理,更像是一份关于人类社会协作潜能与局限性的深度报告。作者在探讨传统货币体系的终结时,那种审慎的乐观态度令人信服。它没有狂热地鼓吹某一种新兴技术是万能药,而是冷静地分析了数字支付、去中心化账本等新事物,在继承了旧有货币优势的同时,又带来了哪些全新的治理挑战。这种不偏不倚、全面权衡的分析框架,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洞察力。它促使读者思考:当“信任”不再锚定于金属或政府法令,而是嵌入到代码和网络中时,我们与价值的关系将发生怎样的根本性转变?这本书为理解我们即将步入的金融新纪元,提供了一张详尽且富有哲理的地图。

评分

这本书的视角极其锐利,它不满足于仅仅梳理货币的历史脉络,而是深入挖掘了权力、信仰与价值之间的三角关系。它成功地揭示了一个核心悖论:货币本质上是一种被集体信任的幻觉,但这种幻觉却拥有着颠覆国家、重塑文明的巨大能量。作者在论述金银本位时,那种对金属稀缺性如何被政治意图“编码”的剖析,简直令人拍案叫绝。更不用说,当谈及近现代的法定货币和中央银行制度时,那种对“信用”这种无形资产如何被制度化和规模化的描绘,让人不禁反思我们日常交易的底层逻辑究竟是多么脆弱又多么坚固。这本书的文字风格带着一种冷静的批判性,它既赞扬了货币作为交易媒介带来的效率,也毫不留情地揭示了它作为剥削工具和不平等放大器的阴暗面。读完后,我对每天接触的零钱和电子支付,都有了一种全新的、带着历史重量的理解。

评分

这本书的叙事节奏把握得相当老练,作者仿佛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导游,带着读者穿梭于历史的长河之中。它没有陷入那种堆砌枯燥年代和复杂理论的泥潭,而是巧妙地将宏大的经济史诗融入到一个个鲜活的、充满人情味的故事里。比如,开篇对早期物物交换障碍的描述,就让人仿佛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那种“一头牛换三把锄头,结果牛跑了,锄头没到位”的无奈与滑稽。接着,随着货币的雏形出现,那种从偶然的、地方性的认可,逐步演变为具有广泛约束力的社会契约的过程,被描绘得淋漓尽致。我特别欣赏作者对不同文明如何独立或相互影响地发展出各自的货币形态的比较分析,那种跨越地理和文化边界的洞察力,让人对人类社会构建复杂系统的能力感到由衷的敬畏。整本书读下来,我感觉自己不光是了解了“什么”发生了,更重要的是理解了“为什么”会以这种方式发生,这才是真正的历史智慧的体现。

评分

我必须指出,这本书在组织结构上的创新性值得称道。它没有采用传统的编年史写法,而是围绕几个关键的“转折点”来构建叙事骨架。例如,对“铸币权的集中化”和“跨洋贸易的兴起”这两个主题的深入探讨,就像是为历史画卷装上了两个强有力的驱动轴。每一个章节的过渡都非常自然流畅,仿佛是精心设计的交响乐章,而不是简单的章节堆砌。其中关于早期票据和信用工具的演变那一段,作者用一系列精彩的案例,展示了人类是如何从“实物”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开始用“预期”进行交易的。这种叙事手法极大地提升了阅读体验,它让原本可能晦涩难懂的经济学原理,变成了引人入胜的侦探故事——我们试图追溯每一个价值符号背后的真实意图和最终归宿。对于非专业读者来说,这本书的友好度和学术深度做到了一个极佳的平衡。

评分

这本书的语言魅力是其最大的隐藏武器之一。它成功地避开了学术著作中常见的刻板、冗余的表达方式,反而展现出一种近乎散文诗般的优美和精准。作者对复杂概念的阐释,总是能找到一个极富画面感的比喻来支撑。比如,描述通货膨胀时,那种“价值像沙子一样从指缝间溜走”的比喻,瞬间击中了人心,比任何公式都来得更有效。此外,书中穿插的一些小故事——关于某个古代国王如何为了铸造新币而引发政治风暴,或者某个商行如何因为一张不靠谱的汇票而轰然倒塌——这些微观层面的故事,为宏观的历史变迁提供了绝佳的注脚。这让阅读过程充满了惊喜,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页会跳出一个怎样精妙的洞见,或是怎样一段引人深思的轶事。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