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农村物流业务发展研究*9787514188745 姚冠新,戴盼倩,徐静

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农村物流业务发展研究*9787514188745 姚冠新,戴盼倩,徐静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姚冠新,戴盼倩,徐静 著
图书标签:
  • 城乡一体化
  • 农村物流
  • 物流业务
  • 区域发展
  • 供应链管理
  • 农村经济
  • 电商物流
  • 物流模式
  • 政策研究
  • 交通运输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思诺华教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经济科学出版社
ISBN:9787514188745
商品编码:29184953065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7-12-01

具体描述

  图书信息

书名:  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农村物流业务发展研究
作者:  姚冠新,戴盼倩,徐静
ISBN:  9787514188745
出版社:  经济科学出版社
定价:  45.00元

  其他信息( 仅供参考,以实物为准)
  开本:16开  装帧:平装
  出版时间:2017-12-01  版次:1
  页码:161  字数:

  内容简介
  《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农村物流业发展研究》以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农村物流业发展与城乡一体化研究”的研究成果为基础,通过分析我国尤其是江苏农村物流业发展现状,揭示农村物流与城乡一体化的关系及其作用机理,总结农村物流业发展规律,构建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农村物流系统的运作模式、运作机制及其政策建议。

  图书目录
  暂无内容

  文摘|序言
  暂无内容

  作者介绍
  姚冠新,1961年月出生,江苏启东人,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扬卅大学党委书记。主要研究方向为农业区域发展理论与实践、农村物流、高等教育与管理。目前以首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在《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工业工程与管理》《光明日报》及INMATEH-Agricultural Engineering等外期刊或报纸公开发表学术论文0余篇,出版专著、编著、教材8部。主持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江苏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三等奖2项。2015年主持并完成的江苏省人文社科重点项目研究成果《加速江苏农村物流建设的几点建议》,获时任省长石泰峰批示研阅。

《现代农业供应链管理与价值链重构》 图书简介 本书深入剖析了全球化与信息化浪潮下,现代农业面临的深刻变革与转型需求。面对资源约束日益加剧、消费者需求日益多元化和对食品安全与可追溯性要求的不断提高,传统的农业生产与流通模式已难以为继。本书以“系统性、创新性、实践性”为核心指导思想,致力于构建一套适应未来农业发展的、高效、绿色、可持续的供应链管理体系,并探讨如何通过价值链的深度重构,实现农业生产效率与经济效益的双重飞跃。 第一部分:现代农业供应链的理论基础与挑战 第一章:全球农业供应链的演进与新范式 本章首先梳理了农业供应链从传统分销模式向现代集成化、网络化、智能化供应链演进的历史脉络。重点阐述了“从农场到餐桌”(Farm-to-Fork)理念在供应链管理中的核心地位。探讨了全球贸易摩擦、气候变化和技术迭代对农业供应链稳定性和韧性构成的系统性风险。分析了以精准农业、物联网(IoT)、区块链技术为代表的新兴技术如何重塑供应链的可见性(Visibility)与可追溯性(Traceability),并提出了基于“敏捷性”(Agility)与“韧性”(Resilience)的双重目标下的供应链设计原则。 第二章:农业供应链中的核心痛点与可持续性维度 本章聚焦于当前农业供应链普遍存在的关键瓶颈。首先是产销信息不对称导致的“牛鞭效应”在农产品领域的放大,表现为库存积压、价格波动剧烈和农产品损耗率居高不下。其次,探讨了农产品在采后处理、冷链物流中的能耗与效率问题,将其置于“双碳”目标和绿色发展的大背景下进行审视。详细分析了食品安全监管链条中的薄弱环节,以及如何通过技术手段建立端到端的质量控制体系。最后,系统性地引入了社会责任(如农民收入保障、公平贸易)作为衡量现代农业供应链绩效的关键指标。 第二部分:供应链优化与技术驱动的创新实践 第三章:精准农业信息集成与需求预测 本章深入探讨了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农业生产的精准化和需求侧的精细化管理。通过分析卫星遥感数据、田间传感器数据和气象模型,构建了区域性、季节性的农产品产量预测模型,显著提高了供应链前端的预测准确度。同时,分析了零售端销售数据、社交媒体趋势数据如何反向驱动上游的种植结构调整和订单农业的实施,从而最小化盲目生产带来的风险。重点阐述了数据治理和数据共享机制在打破农业供应链信息孤岛中的作用。 第四章:冷链物流与智慧仓储的构建 冷链物流是保障农产品品质和延长货架期的生命线。本章详细论述了适用于不同品类(如生鲜、种源、加工原料)的温湿度控制策略与包装技术。引入了基于GIS和实时温度监控技术的智慧物流路径规划系统,旨在优化运输效率并降低“最后一公里”的损耗。针对仓储环节,探讨了自动化立体仓库(AS/RS)在农产品入库、分拣、校验中的应用,并结合先进的保鲜技术(如气调贮藏、气抑制技术),提出了动态库存管理模型,平衡了品质要求与运营成本。 第五章:区块链技术在农产品追溯中的应用模型 本章专注于区块链技术在提升供应链透明度和信任度方面的革命性潜力。构建了多方参与(农户、合作社、加工厂、检验机构、零售商、监管部门)的联盟链应用框架。详细设计了智能合约在质量认证、支付结算、责任追溯中的自动化流程。通过案例分析,展示了区块链如何有效应对假冒伪劣产品,快速定位问题批次,并重建消费者对食品来源的信心。 第三部分:农业价值链的重构与生态系统构建 第六章:从生产导向到消费者价值导向的转型 价值链重构的核心在于将价值创造的重心从单纯的“生产效率”转向“消费者体验”。本章分析了“体验经济”在农产品领域的体现,如农业观光旅游、定制化农产品订阅服务(CSA模式的升级)。探讨了品牌建设在农业价值链中的放大效应,如何通过建立差异化的品牌叙事,将原本低附加值的初级农产品转化为高溢价的“生活方式”产品。 第七章:农业合作社与供应链平台的协同治理 现代农业供应链的复杂性要求参与者之间形成紧密的协同网络。本章重点分析了新型农业合作社(或专业合作社联合体)在整合分散农户资源、提升议价能力、推行标准化生产方面的重要作用。进而,探讨了由大型电商平台或农业综合服务商主导的供应链平台如何通过提供金融、技术、市场对接服务,实现对合作社和农户的赋能,形成“平台+合作社+农户”的共生治理结构。 第八章:可持续发展的循环农业供应链设计 本章将供应链管理提升到生态系统层面。研究了如何将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如秸秆、畜禽粪便)通过生物质能转化、有机肥再利用等环节,重新纳入供应链的价值流中,实现物质的闭环流动。分析了如何通过供应链设计激励绿色投入品的使用,减少化肥和农药的残留,并量化循环农业供应链带来的环境效益与长期经济效益的平衡点。 第九章:政策环境、金融创新与未来展望 本书最后一部分探讨了支撑现代农业供应链发展的外部环境。分析了国家在土地流转、农业补贴、农产品标准制定等方面的政策导向对供应链布局的影响。重点介绍了农业供应链金融的创新模式,如基于仓单质押、应收账款融资以及基于区块链的信用评价体系,如何解决农业生产的资金周转难题。展望未来,本书对人工智能在供应链风险预警、自动驾驶农机在物流节点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前瞻性分析,旨在为农业产业链的升级提供全面而深刻的战略参考。 本书内容涵盖了理论创新、技术应用和管理实践的多个层面,是农业经济学、供应链管理、农林经济管理等专业领域师生、农业企业管理者、物流服务提供商以及政府规划部门的权威参考用书。

用户评价

评分

我一直觉得,中国农村的发展是国家未来的关键,而物流作为连接城乡的血脉,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这本《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农村物流业务发展研究》恰好切中了我的兴趣点。书里对城乡一体化政策对农村物流带来的影响做了深入的剖析,让我对政策的导向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我尤其对书中关于农村物流信息化建设的部分印象深刻。如今大数据、物联网技术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农村物流也理应拥抱这些新技术。书里探讨了如何构建智慧物流系统,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提升配送效率、降低成本,这些都非常有启发性。而且,书中还分析了不同地区农村物流发展的差异性,以及如何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定差异化的发展策略,这种细致的分析让我觉得作者们考虑得非常周全。看完这部分,我更加确信,科技赋能是未来农村物流发展的必由之路,而如何有效利用现有技术,克服农村的地理限制和信息壁垒,将是决定成败的关键。

评分

这本著作给我最直观的感受是,它是一份非常“接地气”的研究报告。作者们并没有停留在高屋建瓴的理论层面,而是深入到农村的实际环境中,去观察、去分析、去总结。我在阅读过程中,仿佛也跟着作者们走进了那些偏远的山村,看到了那些辛勤的物流配送员,也体会到了农村居民在物流方面的需求和痛点。书里关于农村电商物流协同发展的论述,让我看到了农村商品如何通过高效的物流网络走向全国,以及全国各地的优质商品如何更便捷地进入农村市场。这种双向流通的模式,对于促进城乡经济循环,提升农村居民生活品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书中对农村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的瓶颈和对策分析,也让我对农村物流的发展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例如,如何克服道路不通、仓储设施落后等问题,如何利用当地资源构建物流节点,这些都需要我们深入思考。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很朴实,一本关于农村物流的书,并没有太多花哨的图饰,反而让我觉得内容会很扎实。拿到手里沉甸甸的,翻开目录,里面的章节设置很有条理,从理论基础、现状分析,到面临的挑战和对策,再到未来的发展趋势,层层递进,逻辑清晰。我特别关注了关于“最后一公里”配送的章节,这确实是农村物流最棘手的问题之一。书里提到了不少创新的配送模式,比如利用无人机、共享仓储,甚至还有和电商平台合作的案例,这些都让我眼前一亮。感觉作者们在调研上下了不少功夫,很多地方都引用了具体的调研数据和分析,而不是空泛的理论。对于我这种对农村物流领域刚入门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提供了一个非常全面的视角,让我能快速了解这个行业的全貌,也对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有了初步的认知。虽然书中有些理论性的探讨我可能需要反复琢磨,但总体而言,这是一本非常值得深入阅读的参考书,能够帮助我理清思路,为后续的深入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评分

坦白说,我一开始对这本书的期待值并不高,毕竟农村物流听起来总觉得有些“土味”,但读完之后,我才发现自己对这个领域的认知太过片面了。这本书的视野非常开阔,它不仅仅局限于讨论“送货”本身,而是将其置于整个城乡一体化的宏观背景下进行审视。书中关于农村物流服务体系的构建,以及如何满足农村居民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让我看到了农村物流的巨大潜力。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关于“农村物流网络化布局”的章节,作者们提出了一系列构建高效、协同的农村物流网络的建议,这对于打破地区间的物流壁垒,实现资源优化配置非常有意义。此外,书中对农村物流人才队伍建设的探讨也让我觉得非常现实。的确,一个行业的发展,离不开专业的人才。如何吸引、培养和留住农村物流领域的人才,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这本书的价值就在于,它不仅仅提出了问题,还尝试给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这对于实际操作者来说,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评分

拿到这本书,我首先被其严谨的研究方法所吸引。书中大量的案例分析和数据支撑,让我的阅读过程充满了“干货”。我尤其对书中关于“农村物流成本控制”的章节非常感兴趣。大家都知道,农村物流由于地域分散、运输里程长等原因,成本居高不下,这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村物流的发展。书中提出了不少降低成本的创新思路,比如通过集约化运营、优化配送路线、利用信息技术进行预测性维护等等。这些思路不仅具有理论上的前瞻性,更具备实际操作的可行性。此外,书中对农村物流与乡村振兴战略的结合点进行了深入探讨,让我看到了农村物流在促进产业发展、带动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的多元价值。这不仅仅是一本关于物流的书,更是一本关于如何通过物流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书。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系统性的思考框架,帮助我们理解农村物流在当前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并指明了未来发展的方向。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